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物联网中间件设计

来源 :计算机科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传统SOA架构搭建的物联网系统在扩展能力和异构设备持续集成方面存在不足,且随着物联网生态系统概念的成熟,如今物联网更强调与第三方物联网系统间的互操作支持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物联网中间件,阐述了其内部组成和功能目标,详细研究了其中异构设备的服务抽象过程以及多用户环境下的冲突解决机制。通过微服务架构的灵活性和服务间的松耦合特点,提出的物联网中间件除了能保证异构设备的动态集成和统一的服务化抽象外,还能有效支持第三方物联网系统的接入。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中间件设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调查的过程可以发现,城市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在我国部
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不仅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化税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公众参与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具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用特征向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达到降维目的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解决PCA方法用于人脸识别时图像维数高、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了新的特征值分解法并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加入了滤波处理。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了人脸识别系统,对普通PCA方法和加入滤波预处理的PCA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证明了加入滤波处理的系统在性能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行多年,课堂教学中传统思潮仍普遍存在,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立足过程、变革传统、学生中心三方面寻找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凸显有效课堂教学。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课堂; 评价策略; 以学论教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55-002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