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

来源 :华北地震科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基础之上,融合近些年工程地震和震害预测研究成果,建立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对发生在四川省境内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灾民安置人数及经济损失,快速高效地做出科学意义的预测与评估,其结果可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部署紧急救灾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正>中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为我国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全民创新时代随之到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摘要:互联网3.0新商业文明时代,为更好地实践学校教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达到新课改学生素养培养要求,教师积极运用互联网的平台,将互联网信息平台技术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已有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依托工作室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互联网 实践探索  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根据多台和达法,利用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对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1)在震源深度10km上下,波速比平均值存在差异,差异层位正好是江西地区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分界层位,与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致,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震源位置附近的介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变异,可能与这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密切联系。(2)在震源区的较小范围内,沿
泰安台的FHD-1核旋仪这几年的记录曲线总是出现一些凹凸现象,为了弄清其原因,做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终于找出原来是仪器本身的故障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