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向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进程,既需要满足基础的金融服务,又需要通过业务变革、技术创新等形式,提供给客户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然而,金融服务业接受创新技术的步伐一直比较缓慢。安全性以及合规性的担忧让许多机构对向云端的迁移望而却步,妥协地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通过建立自己内部的数据中心,满足业务上的需求。但是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也限制了企业的敏捷性、规模化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能力。
“虽然在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家对于数据中心转型变得更加谨慎。但是银华基金的数据中心转型升级的脚步从未停下。”银华基金生产运行中心负责人宋晓刚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基金属于集中型的资产管理,整个IT架构是集中式的,并不太适合完全放到公有云上来做相应的业务。所以银华基金将重点放在超融合架构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上,并且近99%的业务运行在以超融合架构为基础的数据中心之上,其中包括了最为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及关键数据库等核心应用程序。
从业务模式来看,基金投资管理往往高度依赖个人,业绩不确定性大,且基金经理多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聚焦自己的能力圈,推进投资管理“工业化”将使投资管理过程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及精细化。
为了更好地将投资管理体系化,形成稳定、可复制的可持续的投资收益,银华基金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对投资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和线上化,大幅提高投资效率。以投资管理工业化的方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复杂的投资管理过程逐一分解,将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
具体来看,银华基金将投资管理“工业化”分为四个层面:
首先,投资团队策略化。打破原有投资团队根据业务线属性分类的规则,将擅长相同策略的投资人员并入同一策略组。
其次,跨投资团队协作职责明晰化。依靠“组合经理-投资经理-账户经理”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制定资产配置策略、组合策略、个券策略,层层推进并形成决策的闭环。
再次,中台组合管理工作集中化。建立中台旨在将投资管理服务工作合并到团队,使基金经理从众多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对市场、策略及个股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各环节投资工具系统化。投资、交易、研究、组合管理、产品管理等各方面均得到系统平台的帮助,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
从IT技术层面来看,银华基金需要基于对业务体系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能快速标准、及时响应业务需求的IT基础架构。这样不仅可以让公司的业务运作更加高效,还能快速对于投资研究给予强有力的數据和技术支撑。
传统企业自建机房或者数据中心,需要分别采购存储、网络和服务器,然后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将软硬件资源整合,工程非常巨大,已然不能满足当前企业转型的敏捷要求。
市场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架构的瓶颈,而超融合基础架构正在成为这一趋势下的“新宠儿”。
“其实最开始由传统架构转为超融合架构的过程中,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对业务价值的契合度。”在宋晓刚看来,从应用角度两者之间并没有区别,重点在于底层——当传统架构的服务器、存储、虚拟化在应用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后,往往会出现IOPS的性能瓶颈。而超融合分布式架构则是通过将计算、存储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根本上避免了IOPS的难题。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所独具的横向扩展的便捷性,摒弃了一次性资源投入的浪费。同时,按需扩展无需中断业务运营的特性,这意味着主营业务效率的提升,可以间接带来整体投资回报率的高回报,更加具备成本优势。
“结合业务上的契合以及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最终我们选择与Nutanix合作。”在宋晓刚看来,Nutanix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高效的部署和运维能力、高性能的分布式计算以及低成本。“Nutanix有着严谨的产品逻辑和标准化,基于这样的架构来运行应用系统,可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作为底层算法的关键,我们不能只看其部署虚拟化的结果,还应该关心底层核心的容错算法,这是我们选择产品方案的核心所在。”
银华基金与Nutanix的合作开始于2016年,并在近几年保持着需求与服务支持的“良好循环”。
“合作伙伴给我们推荐相应产品的时候,我们对其还是抱有质疑的态度。”宋晓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表示, Nutanix和代理商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不仅在系统环境的部署上,同时还根据应用架构的特点提供优化建议,例如针对数据库的压力测试和调优,并给银华基金分享了很多行业经验和建议,这也促使了双方之间的深度合作。
宋晓刚补充谈到:“通过压力测试,我们还发现Nutanix超融合在性能达到高峰后还能够持续平稳运行,而原有系统性能达到高峰后会发生剧烈的性能波动,这直观地说明了在同样的业务运行条件下,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稳定性更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一致的使用体验,这方面我们十分满意。”
通过Nutanix一站式管理平台的高效部署和应用,银华基金的IT工作人员可以借助Nutanix Prism实现多个不同数据、不同业务集群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在不同的IT环境之间无缝衔接、一键运营,大大简化了IT工作人员的运维工作,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此外,因为金融行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在日常运维中,还需要全面考虑系统中断及故障等威胁因素。得益于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特性以及内置的容灾备份功能,使得银华基金能够迅速地应对所有系统中断或故障等意外情况,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障金融数据安全稳定,为主营业务保驾护航。
随着金融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从传统架构迁移到到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阵营。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同行的大投入,低回报,银华基金的转型更加“顺理成章”。“转型的关键期,恰好是我们老旧设备替换淘汰阶段,因此,我们将替下的设备,用于容灾环境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这可以让我们更专注于业务应用层面的管理。”
就在其他公司还在为数据中心建设方向犹豫不决,为招纳专业人才而头疼时,银华基金已经开始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业务升级和扩张”红利”。
另一方面,“十四五”规划的发布,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包括监管政策和金融行业的业态重塑。而在这一趋势下,企业战略的每一步制定都变得尤为重要。
“这两年,银华基金在整个数据中心转型升级方面,可以说是稳中有快。现在,公司90%的业务都已经迁移到超融合基础架构之上,并且稳定运行。”宋晓刚透露,未来银华基金会更加注重IT及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技术创新和融合,携手Nutanix积极拥抱和采用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体验。
然而,金融服务业接受创新技术的步伐一直比较缓慢。安全性以及合规性的担忧让许多机构对向云端的迁移望而却步,妥协地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通过建立自己内部的数据中心,满足业务上的需求。但是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也限制了企业的敏捷性、规模化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能力。
“虽然在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家对于数据中心转型变得更加谨慎。但是银华基金的数据中心转型升级的脚步从未停下。”银华基金生产运行中心负责人宋晓刚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基金属于集中型的资产管理,整个IT架构是集中式的,并不太适合完全放到公有云上来做相应的业务。所以银华基金将重点放在超融合架构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上,并且近99%的业务运行在以超融合架构为基础的数据中心之上,其中包括了最为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及关键数据库等核心应用程序。
从业务模式来看,基金投资管理往往高度依赖个人,业绩不确定性大,且基金经理多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聚焦自己的能力圈,推进投资管理“工业化”将使投资管理过程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及精细化。
为了更好地将投资管理体系化,形成稳定、可复制的可持续的投资收益,银华基金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对投资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和线上化,大幅提高投资效率。以投资管理工业化的方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复杂的投资管理过程逐一分解,将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
具体来看,银华基金将投资管理“工业化”分为四个层面:
首先,投资团队策略化。打破原有投资团队根据业务线属性分类的规则,将擅长相同策略的投资人员并入同一策略组。
其次,跨投资团队协作职责明晰化。依靠“组合经理-投资经理-账户经理”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制定资产配置策略、组合策略、个券策略,层层推进并形成决策的闭环。
再次,中台组合管理工作集中化。建立中台旨在将投资管理服务工作合并到团队,使基金经理从众多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对市场、策略及个股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各环节投资工具系统化。投资、交易、研究、组合管理、产品管理等各方面均得到系统平台的帮助,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
从IT技术层面来看,银华基金需要基于对业务体系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能快速标准、及时响应业务需求的IT基础架构。这样不仅可以让公司的业务运作更加高效,还能快速对于投资研究给予强有力的數据和技术支撑。
传统企业自建机房或者数据中心,需要分别采购存储、网络和服务器,然后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将软硬件资源整合,工程非常巨大,已然不能满足当前企业转型的敏捷要求。
市场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架构的瓶颈,而超融合基础架构正在成为这一趋势下的“新宠儿”。
“其实最开始由传统架构转为超融合架构的过程中,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对业务价值的契合度。”在宋晓刚看来,从应用角度两者之间并没有区别,重点在于底层——当传统架构的服务器、存储、虚拟化在应用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后,往往会出现IOPS的性能瓶颈。而超融合分布式架构则是通过将计算、存储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根本上避免了IOPS的难题。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所独具的横向扩展的便捷性,摒弃了一次性资源投入的浪费。同时,按需扩展无需中断业务运营的特性,这意味着主营业务效率的提升,可以间接带来整体投资回报率的高回报,更加具备成本优势。
“结合业务上的契合以及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最终我们选择与Nutanix合作。”在宋晓刚看来,Nutanix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高效的部署和运维能力、高性能的分布式计算以及低成本。“Nutanix有着严谨的产品逻辑和标准化,基于这样的架构来运行应用系统,可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作为底层算法的关键,我们不能只看其部署虚拟化的结果,还应该关心底层核心的容错算法,这是我们选择产品方案的核心所在。”
银华基金与Nutanix的合作开始于2016年,并在近几年保持着需求与服务支持的“良好循环”。
“合作伙伴给我们推荐相应产品的时候,我们对其还是抱有质疑的态度。”宋晓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表示, Nutanix和代理商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不仅在系统环境的部署上,同时还根据应用架构的特点提供优化建议,例如针对数据库的压力测试和调优,并给银华基金分享了很多行业经验和建议,这也促使了双方之间的深度合作。
宋晓刚补充谈到:“通过压力测试,我们还发现Nutanix超融合在性能达到高峰后还能够持续平稳运行,而原有系统性能达到高峰后会发生剧烈的性能波动,这直观地说明了在同样的业务运行条件下,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稳定性更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一致的使用体验,这方面我们十分满意。”
通过Nutanix一站式管理平台的高效部署和应用,银华基金的IT工作人员可以借助Nutanix Prism实现多个不同数据、不同业务集群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在不同的IT环境之间无缝衔接、一键运营,大大简化了IT工作人员的运维工作,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此外,因为金融行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在日常运维中,还需要全面考虑系统中断及故障等威胁因素。得益于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的特性以及内置的容灾备份功能,使得银华基金能够迅速地应对所有系统中断或故障等意外情况,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障金融数据安全稳定,为主营业务保驾护航。
写在最后
随着金融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从传统架构迁移到到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阵营。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同行的大投入,低回报,银华基金的转型更加“顺理成章”。“转型的关键期,恰好是我们老旧设备替换淘汰阶段,因此,我们将替下的设备,用于容灾环境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这可以让我们更专注于业务应用层面的管理。”
就在其他公司还在为数据中心建设方向犹豫不决,为招纳专业人才而头疼时,银华基金已经开始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业务升级和扩张”红利”。
另一方面,“十四五”规划的发布,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包括监管政策和金融行业的业态重塑。而在这一趋势下,企业战略的每一步制定都变得尤为重要。
“这两年,银华基金在整个数据中心转型升级方面,可以说是稳中有快。现在,公司90%的业务都已经迁移到超融合基础架构之上,并且稳定运行。”宋晓刚透露,未来银华基金会更加注重IT及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技术创新和融合,携手Nutanix积极拥抱和采用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