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一是汇集了传统文化各种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知识又有政治、宗教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积淀着丰富的、瑰丽辉煌的文学内容。因此,我们语文教育者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以说他们是有待去书写的一张白纸。因而,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一点一滴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去引导和点拨。如“里”字,学生能写也能读,还知道其结构;但是要道出反映什么文化知识却不知道了。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注意“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土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字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因此“里”确实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关系。又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古代仁义道德文化,说人要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就能舍生取义。《陈涉世家》不仅写出陈涉志向远大和坎坷的经历,同时还颂扬了中国古代名人的远见卓识。就是今人写的文章里也反映着古代传统文化,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文化,《苏州园林》侧面揭示中国园林文化建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引导和点拨,随处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多样化传播知识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时时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文化的宝库中去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比如,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背诵本诗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以及戍守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意志,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去细心体味和仔细分析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诗人对汉时保卫边疆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无比钦敬和歌颂,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等等。但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偏见和歧视的,这就是“胡”字。诗中虽用“胡马”可以想见马背上一定是“胡人”,胡指汉族以外属西北部少数民族,并非王昌龄才提出,在先秦就出现了,用“胡”代指西部少数民族,即以华夏为正统,其它为“胡”。可是中国民族史上没有“胡族”。这都是汉人强加的,因而包含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歧视。
三、运用新的视角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新的视角,找出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播。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因此,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时就可以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人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当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
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很值得去传播,去发扬光大。但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也打上了时代烙印,留下了历史的沉渣。在引导学生去吸取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对自己有用,大胆拿来。但是,对于那些糟粕,一定要摒弃。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必须要指出诗人有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即:摆脱尘世依自然,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自由。这有利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但文中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又必须批评。
把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是必需的,它是关系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深的傳统文化是否能保存的关键,是丰富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所以,传播传统文化能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郭志军,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中学教师。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以说他们是有待去书写的一张白纸。因而,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一点一滴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去引导和点拨。如“里”字,学生能写也能读,还知道其结构;但是要道出反映什么文化知识却不知道了。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注意“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土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字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因此“里”确实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关系。又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古代仁义道德文化,说人要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就能舍生取义。《陈涉世家》不仅写出陈涉志向远大和坎坷的经历,同时还颂扬了中国古代名人的远见卓识。就是今人写的文章里也反映着古代传统文化,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文化,《苏州园林》侧面揭示中国园林文化建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引导和点拨,随处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多样化传播知识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时时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文化的宝库中去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比如,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背诵本诗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以及戍守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意志,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去细心体味和仔细分析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诗人对汉时保卫边疆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无比钦敬和歌颂,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等等。但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偏见和歧视的,这就是“胡”字。诗中虽用“胡马”可以想见马背上一定是“胡人”,胡指汉族以外属西北部少数民族,并非王昌龄才提出,在先秦就出现了,用“胡”代指西部少数民族,即以华夏为正统,其它为“胡”。可是中国民族史上没有“胡族”。这都是汉人强加的,因而包含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歧视。
三、运用新的视角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新的视角,找出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播。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因此,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时就可以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人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当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
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很值得去传播,去发扬光大。但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也打上了时代烙印,留下了历史的沉渣。在引导学生去吸取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对自己有用,大胆拿来。但是,对于那些糟粕,一定要摒弃。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必须要指出诗人有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即:摆脱尘世依自然,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自由。这有利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但文中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又必须批评。
把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是必需的,它是关系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深的傳统文化是否能保存的关键,是丰富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所以,传播传统文化能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郭志军,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