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更应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Temp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一是汇集了传统文化各种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知识又有政治、宗教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积淀着丰富的、瑰丽辉煌的文学内容。因此,我们语文教育者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以说他们是有待去书写的一张白纸。因而,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一点一滴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去引导和点拨。如“里”字,学生能写也能读,还知道其结构;但是要道出反映什么文化知识却不知道了。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注意“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土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字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因此“里”确实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关系。又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古代仁义道德文化,说人要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就能舍生取义。《陈涉世家》不仅写出陈涉志向远大和坎坷的经历,同时还颂扬了中国古代名人的远见卓识。就是今人写的文章里也反映着古代传统文化,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文化,《苏州园林》侧面揭示中国园林文化建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引导和点拨,随处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多样化传播知识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时时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文化的宝库中去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比如,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背诵本诗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以及戍守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意志,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去细心体味和仔细分析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诗人对汉时保卫边疆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无比钦敬和歌颂,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等等。但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偏见和歧视的,这就是“胡”字。诗中虽用“胡马”可以想见马背上一定是“胡人”,胡指汉族以外属西北部少数民族,并非王昌龄才提出,在先秦就出现了,用“胡”代指西部少数民族,即以华夏为正统,其它为“胡”。可是中国民族史上没有“胡族”。这都是汉人强加的,因而包含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歧视。
  三、运用新的视角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新的视角,找出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播。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因此,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时就可以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人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当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
  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很值得去传播,去发扬光大。但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也打上了时代烙印,留下了历史的沉渣。在引导学生去吸取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对自己有用,大胆拿来。但是,对于那些糟粕,一定要摒弃。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必须要指出诗人有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即:摆脱尘世依自然,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自由。这有利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但文中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又必须批评。
  把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是必需的,它是关系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深的傳统文化是否能保存的关键,是丰富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所以,传播传统文化能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郭志军,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演讲结尾部分往往是点睛之笔,既是结尾又是高峰;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既铿锵有力,又余音袅袅;既别开生面不落俗套,又来得自然,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演讲开头和高潮精彩,再加上有一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好结尾,那么,就如同锦上添花,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相反,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结尾没有新意而平乏无力,没有激起波澜而陈旧庸俗、索然无味,那就会使听众深感遗憾,失
最近开始相信缘分。时间的流水冲走了身边的很多人,所以要对留下来的人好。因为他们,总有一天也会被冲走。话是这么说,却总是做不到的,或者说,是把握不了的。手心之中长出的
战国后期,变乱纷呈,国家的盛衰与个人的沉浮如风云变幻,蔺相如面对刀光剑影纵横捭阖,面对非议刁难忍辱负重,由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且位在廉颇之右,个人的威望权势达到顶峰,也成為中国历史上驰誉九州、光耀千古的政治家。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代表赵国与秦国进行的外交斗争能够取得成功,应该是以下五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素之一是蔺相如拥有超越常人的个人素质。他以敏锐的政治知觉洞察到燕王结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而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且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放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日后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針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的认识到激励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科学的实施激励教学。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励是
期刊
一、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充满真情的叙事散文。语言平实自然,既没有任何渲染,也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抒情的字眼,但却蕴涵着至爱深情。学习本课应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反复诵读,领
窗: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窗帘:挡住窗户的东西。——《新华词典》古时,窗大多没有窗帘;现今,人们将遮光的任务交给了窗帘。有趣的是,在我的卧室之中,窗帘似乎早已成了摆设
“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王荣生认为,我国语文教材普遍为“文选型”,导致了大部分教师形成了“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教学习惯与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语文能力也会因此而降低,教师若缺乏相对的教学机智和判断能力,就不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引导,教师的侧重点只在于课程的完成程度,而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则关注得较少,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学生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
期刊
一、设计说明本课属于略读课文,是一篇以人物主要活动为线索的叙事散文,情节简单明了,但是文中语言十分精彩,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小品剧表演及小型辩论学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好动、好玩的年纪,想让他们认认真真地静下心来学写字并且写好字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教师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力量,付出一定的耐心与时间去关注和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圆满完成写字学习进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一、会识才会写,基础得打好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富有深厚的文化价
期刊
一、设计说明《铁骑兵》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文章悬念多,情节曲折。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学习本文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了解本文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在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