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堂弦歌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青年教师李涛“爱满申江——中国诗词 李涛独唱音乐会”不久前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此次音乐会全部选录由中国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实为音乐会中的凤毛麟角,使得有着亘古魅力的诗情、婉转悠扬的乐意跨越时空,呈现在当今的听众面前。
来自江西的李涛深受临川文化的熏陶,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化艺术的修养,她的祖父李德良对该剧种的挖掘和整理曾作出巨大贡献,被尊称为“抚州采茶戏”的鼻祖。李涛10岁开始在江西“抚州采茶戏”剧团习艺,接受了6年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系统训练,还学习黄梅戏、越剧、京剧等重要剧目和唱段,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底。
1999年李涛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常留柱教授。曾获得中国民歌演唱家十佳金奖等多项全国性的声乐大获。
一曲《关雎》拉开音乐会帷幕,古朴雅致而又朗朗上口的诗韵,顿时把人们带入那诗情乐意的氛围中。上半场的曲目,诗词均出自汉、唐、宋代,曲谱或出自与诗词同代(人)或出自清代《东皋琴谱》等。
李涛演唱的《胡笳十八拍》谱本是现代古琴家查阜西根据明朝孙丕显所刻印的琴谱《琴适》整理的。十八拍即十八个段落,李涛演唱了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十二拍,演唱上作了独特的处理,行腔更为苍劲、豪迈。《南乡子》来自《碎金词谱》,具有较强的戏曲曲调音律感。李涛的演唱抑扬顿挫、音断意连,借酣畅的戏曲行腔直抒胸臆,洋洋洒洒的演唱中透露出她扎实的唱功和“做功”。这首作品的诠释,非深厚戏曲训练的功底而不可为之。用以结束上半场的三首自弹自唱的琴歌,更是别具风情。《长相思》描绘的是少女对远方情人真挚、纯净的思念之情;《黄莺吟》俏丽欢快,音调中隐藏着黄莺的鸣叫声,通过对黄莺美丽欢快的赞美,寄托对自由的向往;《子夜吴歌》是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和担忧,音调沧桑,处于重低音区,李涛把它处理得低回婉转中带有忧伤、悲怜的气韵。
现当代许多作曲家以经典诗句为词,采用不同的作曲技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下半场的前4首歌曲就是这类佳作,选用徐志摩和毛泽东的著名诗作,清新与凝重相间、飘逸与豪迈辉映。
《长相知》词来自于汉乐府民歌,石夫作曲,金复载配伴奏。李涛的演唱,一改上半场的低回含蓄,把声音处理得靓丽、透明。声音表达中,既做到了气息通畅、婉转流畅,又适时通过小小的“声断”引发酣畅的长音,古朴美丽中透露出隽永的张力。《涉江采芙蓉》选自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集《古诗十九首》,我国著名作曲家罗忠镕运用五声性十二音技术来表现这首古诗的意蕴,由此形成“中国化”、“音乐化”和“技术化”的独特音乐风格。李涛更多地吸收美声发声方法,将音色处理得温和暗雅,色彩更柔和朦胧、厚实成熟。黎英海为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七言绝句谱曲的《枫桥夜泊》,巧妙地将戏曲韵白的声调结合到唐诗的吟诵感觉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游子等景象。李涛对这一作品的演唱表现出对吟诗音调的敏锐感悟力:如把乐谱上没有任何标记的长音,不用真正声乐意义上的颤音(即频率快),而处理成半音的慢波动,加之音尾的缥缈减弱处理,活脱再现了古人吟诗的感觉。《我住长江头》和《偶然》这两首歌曲,虽采用不同时代的诗词,但情感发展却呈现出相似的过程:将炽热的情感隐藏在端庄的外表之下,直到最后才从幽怨的情感中强烈地爆发而出——让听众的情感也随着乐曲情感的发展而逐渐展开、释放。
接下来是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两首著名诗词而谱写的乐曲。《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感情极为复杂。曲作者赵开生运用苏州评弹的音乐元素为该诗词谱了曲。李涛的演唱,从整体把握上,运用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独有的顿挫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中高亢遒劲,荡气回肠的意境和乐天达观、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所作的《咏梅》写出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作曲家孙玄龄选用国粹京剧的音乐元素,完美地体现了诗词的意境。为了演唱这首歌,李涛特意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演唱中,将民族发声法和京剧声腔演唱技法相结合,既富有京剧的韵味,又不失声乐表达的弹性,将音乐会推向最后的高潮。
在观众持久掌声中,李涛加唱了一首曾于2006年获得全国词曲“晨钟奖”的歌曲——《依恋你,西部高原》,这首歌曲的曲作者也是全场音乐会的钢琴伴奏者是一位年轻、秀丽的才女,有趣的是她也叫李涛。该李涛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研究生,也曾在多次比赛中获得过演奏和创作大奖。两位李涛的默契配合又为音乐会增添了动人的光彩。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青年教师李涛“爱满申江——中国诗词 李涛独唱音乐会”不久前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此次音乐会全部选录由中国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实为音乐会中的凤毛麟角,使得有着亘古魅力的诗情、婉转悠扬的乐意跨越时空,呈现在当今的听众面前。
来自江西的李涛深受临川文化的熏陶,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化艺术的修养,她的祖父李德良对该剧种的挖掘和整理曾作出巨大贡献,被尊称为“抚州采茶戏”的鼻祖。李涛10岁开始在江西“抚州采茶戏”剧团习艺,接受了6年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系统训练,还学习黄梅戏、越剧、京剧等重要剧目和唱段,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底。
1999年李涛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常留柱教授。曾获得中国民歌演唱家十佳金奖等多项全国性的声乐大获。
一曲《关雎》拉开音乐会帷幕,古朴雅致而又朗朗上口的诗韵,顿时把人们带入那诗情乐意的氛围中。上半场的曲目,诗词均出自汉、唐、宋代,曲谱或出自与诗词同代(人)或出自清代《东皋琴谱》等。
李涛演唱的《胡笳十八拍》谱本是现代古琴家查阜西根据明朝孙丕显所刻印的琴谱《琴适》整理的。十八拍即十八个段落,李涛演唱了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十二拍,演唱上作了独特的处理,行腔更为苍劲、豪迈。《南乡子》来自《碎金词谱》,具有较强的戏曲曲调音律感。李涛的演唱抑扬顿挫、音断意连,借酣畅的戏曲行腔直抒胸臆,洋洋洒洒的演唱中透露出她扎实的唱功和“做功”。这首作品的诠释,非深厚戏曲训练的功底而不可为之。用以结束上半场的三首自弹自唱的琴歌,更是别具风情。《长相思》描绘的是少女对远方情人真挚、纯净的思念之情;《黄莺吟》俏丽欢快,音调中隐藏着黄莺的鸣叫声,通过对黄莺美丽欢快的赞美,寄托对自由的向往;《子夜吴歌》是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和担忧,音调沧桑,处于重低音区,李涛把它处理得低回婉转中带有忧伤、悲怜的气韵。
现当代许多作曲家以经典诗句为词,采用不同的作曲技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下半场的前4首歌曲就是这类佳作,选用徐志摩和毛泽东的著名诗作,清新与凝重相间、飘逸与豪迈辉映。
《长相知》词来自于汉乐府民歌,石夫作曲,金复载配伴奏。李涛的演唱,一改上半场的低回含蓄,把声音处理得靓丽、透明。声音表达中,既做到了气息通畅、婉转流畅,又适时通过小小的“声断”引发酣畅的长音,古朴美丽中透露出隽永的张力。《涉江采芙蓉》选自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集《古诗十九首》,我国著名作曲家罗忠镕运用五声性十二音技术来表现这首古诗的意蕴,由此形成“中国化”、“音乐化”和“技术化”的独特音乐风格。李涛更多地吸收美声发声方法,将音色处理得温和暗雅,色彩更柔和朦胧、厚实成熟。黎英海为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七言绝句谱曲的《枫桥夜泊》,巧妙地将戏曲韵白的声调结合到唐诗的吟诵感觉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游子等景象。李涛对这一作品的演唱表现出对吟诗音调的敏锐感悟力:如把乐谱上没有任何标记的长音,不用真正声乐意义上的颤音(即频率快),而处理成半音的慢波动,加之音尾的缥缈减弱处理,活脱再现了古人吟诗的感觉。《我住长江头》和《偶然》这两首歌曲,虽采用不同时代的诗词,但情感发展却呈现出相似的过程:将炽热的情感隐藏在端庄的外表之下,直到最后才从幽怨的情感中强烈地爆发而出——让听众的情感也随着乐曲情感的发展而逐渐展开、释放。
接下来是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两首著名诗词而谱写的乐曲。《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感情极为复杂。曲作者赵开生运用苏州评弹的音乐元素为该诗词谱了曲。李涛的演唱,从整体把握上,运用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独有的顿挫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中高亢遒劲,荡气回肠的意境和乐天达观、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所作的《咏梅》写出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作曲家孙玄龄选用国粹京剧的音乐元素,完美地体现了诗词的意境。为了演唱这首歌,李涛特意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演唱中,将民族发声法和京剧声腔演唱技法相结合,既富有京剧的韵味,又不失声乐表达的弹性,将音乐会推向最后的高潮。
在观众持久掌声中,李涛加唱了一首曾于2006年获得全国词曲“晨钟奖”的歌曲——《依恋你,西部高原》,这首歌曲的曲作者也是全场音乐会的钢琴伴奏者是一位年轻、秀丽的才女,有趣的是她也叫李涛。该李涛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研究生,也曾在多次比赛中获得过演奏和创作大奖。两位李涛的默契配合又为音乐会增添了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