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广西桂林茶科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标准化茶园技术,对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对解决广西地区茶园管理劳动力紧缺,加大茶园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和促进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茶园;标准化;建设;改造;广西桂林茶科所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58-02
广西桂林茶科所是广西唯一的自治区级茶叶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全国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之一,辐射广西6.67万hm2左右的茶园,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技术支撑的重任。所部茶园20 hm2,另建有2个基地,包括坡地茶园、平地茶园、山地茶园,茶树主要品种20多个,如福云6号、福鼎大白、桂绿1号、凌云白毫等,该所建立至今已有31年,随着茶树树龄的老化、市场优良新品种的替换以及劳动力的日益短缺,推行茶园机械化迫在眉睫。对此,桂林茶科所根据茶园的不同类型和实际情况实行茶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
1 高标准、高质量新建茶园基地
由于近年劳动力短缺,茶园面积接近饱和,桂林茶科所提倡山地坡度太陡、土壤贫瘠的茶园退茶还林,茶园建设求质不求量,新建茶园要求高标准化,近年在金秀县、昭平县建立超过66.67 hm2品种优良、设备高标准化的茶叶基地,在广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1.1 建园条件
选择的建园基地气温适宜、雨量充沛,以壤土、砂壤土、黏壤土为宜;土层厚1 m以上,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底土無硬盘;表土及底土酸性反应,土壤pH值、含钙量分别为4.5~6.5、≤0.2%;坡度≤25°,向阳,不面向寒流,交通方便,无污染源。
1.2 园地规划与建设
1.2.1 园地规划与建设。在规划建设园地时,应注意保护、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促进茶园生态平衡,以充分发挥茶树的优良种性[1]。新建茶园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梯田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以使茶园达到高产、稳产、质优的目的,不再提倡大规模发展茶园基地,而是合理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茶园。
1.2.2 道路建设。根据园地的地形、规模、地貌等科学安排支道、主道、步道和地头道。主道硬化能通汽车等交通工具,支道要求宽不少于2 m,地头道、步道宽不少于1 m,以促进茶园机械化操作。
1.2.3 水利系统。完善茶园的排灌水系统,并与茶园道路配套,在基地茶园顶部建立蓄水池,茶园地面安装水管和水龙头,建立良好的茶园灌溉系统[2]。
1.2.4 茶园生态建设。茶园建设不应破坏生态环境,茶园山顶要留好森林植被,在上风口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遮荫树、行道树;梯级茶园坎边、梯壁种植绿肥等。
1.3 园地整理
平地和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建园,坡度在15°以上的山地修筑内倾式等高梯级茶园,梯面宽不小于2 m,梯坎坚固,保土保水。
1.4 茶树种植
选用优质高产的茶叶品种,各类茶叶品种合理调节,不宜种植单一品种,按照茶行规划,平地茶园双行双株种植,植行距180 cm,梯田茶园在梯面外侧单行双株种植,以利于茶园机械耕作,种植前开宽40 cm、深60 cm的沟,施足基肥种植[3]。
2 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建设
桂林茶科所1979年在原桂林茶场的基础上建所,所部茶园种植最早的已有40多年历史,生产茶园收集种植了区内外20多个茶叶品种,茶园建园基础标准不高,大部分茶园老化严重,茶树品种参差不齐,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困难,近年来茶科所不断研发和引进茶叶新品种,并严格按标准化茶园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2.1 茶园园相改造
2.1.1 道路改造。茶园主干道进行了水泥硬化,拓宽了茶园耕机道,按照地形给茶园编号分块,每0.67~1.33 hm2为一块茶园,交通方便,茶园喷药修剪耕锄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2.1.2 种植行道树和遮荫树。在主干道两侧和围墙边每隔6 m种植桂花树,既可起到遮荫效果,提高茶叶品质,其桂花还可以加工各类桂花茶,进行茶叶深加工;桂花树同时还是经济效益很高的园林绿化树,许多茶厂由于茶科所这项间种技术的推广收益不小,有的收益高达几百万,是广西茶园间种品种选择较好的树种[4-5]。
2.2 复壮树势
由于茶科所部分茶园的树龄虽老,但管理水平尚高,主枝和一、二级枝尚壮,因此可采取复壮树势的方法改造。
2.2.1 更新树冠。更新树冠主要采用重修剪、台刈和轻修剪3种类型,重剪和台刈是根据茶树枝干部位、发育阶段、茶树衰老程度选择改造手段。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和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一是重修剪。茶园中未老先衰、半衰老的茶树树龄不大,但因不合理采摘、肥培管理不善,使茶树植株生长偏小,分枝相对较少,树冠枝梢存在明显的高低差,茶树育芽能力不佳,降低了鲜叶的产量与品质,但茶树有活力的主枝还是居多。因此,对茶树进行重修剪[6]。由于茶树中、下部枝干生活力较强,可在茶树1/3或1/2处沿水平高度进行修剪,修剪高度茶树间要保持一致,以利于茶园管理。对“两层楼”茶树,应以低层为标准,切口要割成倾斜,一般剪口离地面35~50 cm为宜。同时清理病虫枝、丛内外枯枝、匍匐枝。
二是台刈。茶树严重衰老,分枝数量少,大多数枝条没有育芽能力,枝干皮层呈灰白色,发生回枯,部分茶树长满苔藓和地衣,树冠上的叶片较少,病虫害严重,根系向根颈部萎缩。为提高茶树产量,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但因茶树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很难达到增产的目标,该类茶园可以进行台刈。台刈即将茶树地上部分砍除,使根茎部细胞得到分化,萌发出新芽,重新培养树冠的一种方法。桂林茶科所选用圆盘式茶树台刈机,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将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全部剪除,要求剪口离地面5~10 cm,且切口平滑、倾斜。台刈后的茶园对夏梢进行留养,打顶采秋茶,以养为主,以采为辅,以培养宽大的树蓬。而当年春夏茶则结合茶树生长情况合理留叶采,并做好定型修剪,加强肥水管理。台刈后抽发的新枝,在当年生长停止后,离地面40 cm修剪。以后,2~3年内逐年于上次剪口提高5~10 cm修剪,长到80 cm左右时,按轻修剪标准,整理树冠便于采摘。 三是轻修剪。对离地15~30 cm处没有明显骨干枝的大量形成对夹叶的茶树,采取先留养、后修剪的方法培养树冠,留养春茶1季或春夏茶2季,春梢留养后期在原树冠面以上10 cm高度剪平,留养的夏梢在春梢切口上提高10 cm剪平。
2.2.2 更新根系。茶树地下部、地上部的生长关系,不仅相互促进,而且相互制约。一般地上部分枝、地下部分枝同时生长,随着吸收根系的生长,茶叶产量逐渐增加。但在茶树生长到一定階段后,由于根系萎缩,粗根比重增加明显,有效根系死亡量增加,茶树吸收养分、水分能力明显减弱,树冠衰老,茶叶产量下降。另外,与茶园表土冲刷、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盐基流失、肥力下降有直接的影响。为使茶树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平衡生长,低产茶园、老茶园更新树冠时,要对根系进行更新复壮。若只单一更新树冠,改造不理想甚至无效。在枝干更新前进行根系更新,要求深耕30~40 cm,抽槽换土,槽深、宽分别为50~60、40~50 cm,上下土壤要求交换。深耕位置距主根距离、深度分别为20、40~50 cm,结合施用有机基肥效果最好。
2.3 更换新品种
由于有些茶园树龄有40多年,茶园严重老化,品种混杂,品质劣,产量低,因此可按新建茶园要求,重新改植换种。种植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如桂绿1号、金观音、白豪早等适合作高档绿茶和红茶的优良品种,采用双行双株种植,行距180 cm,为日后机械化耕作打好基础[7-8]。
2.4 科学管理
2.4.1 合理施肥。一般茶园秋冬重施1次基肥,春、夏、秋3季追施肥料,且要求施用生物有机肥、麸肥。桂林茶科所施肥方法:分别用桐麸、生物有机肥3 000、375 kg/hm2作底肥,追肥按N∶P∶K=3∶1∶1的比例配方施茶树专用有机肥,每年施2次,春茶结束后秋茶开采前,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并做好完善的记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2 做好茶园病虫防治。茶科所主要有小绿叶蝉和蚧类等30多种病虫害,尤其以小绿叶蝉和蚧类危害严重,在病虫害防治中以农业防治为主,以全面建设生态控害体系为中心,以广泛利用物理生物技术为重点,以合理使用安全低毒农药防治为辅的茶树病虫无公害化治理的集成技术。加强病虫田间监测,利用害虫习性采用信息素黄板和灯光诱杀。
2.4.3 标准采摘。茶叶严格按产品标准生产,采摘标准化,天天采,及时分批采,不同的品类不同的级别采摘标准不同,但对鲜叶质量的标准的要求是相同的,要求鲜叶老嫩一致、大小相同、匀净度好、鲜爽度好,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做到按标准采摘。
3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
长期以来,由于广西茶树育种人才及育种仪器设备等条件均较欠缺,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数量远远不如国内其他省份育种单位,满足不了广西茶叶生产上的需求,致使广西有80%的茶园面积都是引种外省品种,普遍种植福云6号、福鼎大豪,导致出现同类的产品很多,成为全国茶叶的原料基地,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经济收入不断有下滑趋向。因此,近年来桂茶科所加大了良种育苗基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了国家良种繁育基地,选育有桂红1号、桂绿1号、桂香18号等国家良种,指导各产茶大县和龙头茶叶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合理开发当地野生茶树资源,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品种,快速选育出更多的优异茶树品种储备起来,不断供应广西市场,使茶园建设良种化,更有利于打造广西自主的茶叶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彭欣.茶园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建设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1(2):29-31.
[2] 薛亮.茶园管理机械化效益核算[J].茶业通报,2009(2):64-66.
[3] 刘初生,梁月超,陈佳.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96-98.
[4] 江余昌,李文炳,们发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06(3):35.
[5] 吴文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2005(5):31.
[6] 吴祝平.山地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闽东农业科技,1998(2):24-25.
[7] 王莉娟,田洪云,魏凌云.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7(2):52-53.
[8] 贾振丽,陈建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汉中科技,2006(4):25-26.
关键词 茶园;标准化;建设;改造;广西桂林茶科所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58-02
广西桂林茶科所是广西唯一的自治区级茶叶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全国茶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之一,辐射广西6.67万hm2左右的茶园,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技术支撑的重任。所部茶园20 hm2,另建有2个基地,包括坡地茶园、平地茶园、山地茶园,茶树主要品种20多个,如福云6号、福鼎大白、桂绿1号、凌云白毫等,该所建立至今已有31年,随着茶树树龄的老化、市场优良新品种的替换以及劳动力的日益短缺,推行茶园机械化迫在眉睫。对此,桂林茶科所根据茶园的不同类型和实际情况实行茶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
1 高标准、高质量新建茶园基地
由于近年劳动力短缺,茶园面积接近饱和,桂林茶科所提倡山地坡度太陡、土壤贫瘠的茶园退茶还林,茶园建设求质不求量,新建茶园要求高标准化,近年在金秀县、昭平县建立超过66.67 hm2品种优良、设备高标准化的茶叶基地,在广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1.1 建园条件
选择的建园基地气温适宜、雨量充沛,以壤土、砂壤土、黏壤土为宜;土层厚1 m以上,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底土無硬盘;表土及底土酸性反应,土壤pH值、含钙量分别为4.5~6.5、≤0.2%;坡度≤25°,向阳,不面向寒流,交通方便,无污染源。
1.2 园地规划与建设
1.2.1 园地规划与建设。在规划建设园地时,应注意保护、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促进茶园生态平衡,以充分发挥茶树的优良种性[1]。新建茶园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梯田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以使茶园达到高产、稳产、质优的目的,不再提倡大规模发展茶园基地,而是合理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茶园。
1.2.2 道路建设。根据园地的地形、规模、地貌等科学安排支道、主道、步道和地头道。主道硬化能通汽车等交通工具,支道要求宽不少于2 m,地头道、步道宽不少于1 m,以促进茶园机械化操作。
1.2.3 水利系统。完善茶园的排灌水系统,并与茶园道路配套,在基地茶园顶部建立蓄水池,茶园地面安装水管和水龙头,建立良好的茶园灌溉系统[2]。
1.2.4 茶园生态建设。茶园建设不应破坏生态环境,茶园山顶要留好森林植被,在上风口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遮荫树、行道树;梯级茶园坎边、梯壁种植绿肥等。
1.3 园地整理
平地和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建园,坡度在15°以上的山地修筑内倾式等高梯级茶园,梯面宽不小于2 m,梯坎坚固,保土保水。
1.4 茶树种植
选用优质高产的茶叶品种,各类茶叶品种合理调节,不宜种植单一品种,按照茶行规划,平地茶园双行双株种植,植行距180 cm,梯田茶园在梯面外侧单行双株种植,以利于茶园机械耕作,种植前开宽40 cm、深60 cm的沟,施足基肥种植[3]。
2 原有茶园标准化改造建设
桂林茶科所1979年在原桂林茶场的基础上建所,所部茶园种植最早的已有40多年历史,生产茶园收集种植了区内外20多个茶叶品种,茶园建园基础标准不高,大部分茶园老化严重,茶树品种参差不齐,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困难,近年来茶科所不断研发和引进茶叶新品种,并严格按标准化茶园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2.1 茶园园相改造
2.1.1 道路改造。茶园主干道进行了水泥硬化,拓宽了茶园耕机道,按照地形给茶园编号分块,每0.67~1.33 hm2为一块茶园,交通方便,茶园喷药修剪耕锄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2.1.2 种植行道树和遮荫树。在主干道两侧和围墙边每隔6 m种植桂花树,既可起到遮荫效果,提高茶叶品质,其桂花还可以加工各类桂花茶,进行茶叶深加工;桂花树同时还是经济效益很高的园林绿化树,许多茶厂由于茶科所这项间种技术的推广收益不小,有的收益高达几百万,是广西茶园间种品种选择较好的树种[4-5]。
2.2 复壮树势
由于茶科所部分茶园的树龄虽老,但管理水平尚高,主枝和一、二级枝尚壮,因此可采取复壮树势的方法改造。
2.2.1 更新树冠。更新树冠主要采用重修剪、台刈和轻修剪3种类型,重剪和台刈是根据茶树枝干部位、发育阶段、茶树衰老程度选择改造手段。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和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一是重修剪。茶园中未老先衰、半衰老的茶树树龄不大,但因不合理采摘、肥培管理不善,使茶树植株生长偏小,分枝相对较少,树冠枝梢存在明显的高低差,茶树育芽能力不佳,降低了鲜叶的产量与品质,但茶树有活力的主枝还是居多。因此,对茶树进行重修剪[6]。由于茶树中、下部枝干生活力较强,可在茶树1/3或1/2处沿水平高度进行修剪,修剪高度茶树间要保持一致,以利于茶园管理。对“两层楼”茶树,应以低层为标准,切口要割成倾斜,一般剪口离地面35~50 cm为宜。同时清理病虫枝、丛内外枯枝、匍匐枝。
二是台刈。茶树严重衰老,分枝数量少,大多数枝条没有育芽能力,枝干皮层呈灰白色,发生回枯,部分茶树长满苔藓和地衣,树冠上的叶片较少,病虫害严重,根系向根颈部萎缩。为提高茶树产量,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但因茶树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很难达到增产的目标,该类茶园可以进行台刈。台刈即将茶树地上部分砍除,使根茎部细胞得到分化,萌发出新芽,重新培养树冠的一种方法。桂林茶科所选用圆盘式茶树台刈机,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将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全部剪除,要求剪口离地面5~10 cm,且切口平滑、倾斜。台刈后的茶园对夏梢进行留养,打顶采秋茶,以养为主,以采为辅,以培养宽大的树蓬。而当年春夏茶则结合茶树生长情况合理留叶采,并做好定型修剪,加强肥水管理。台刈后抽发的新枝,在当年生长停止后,离地面40 cm修剪。以后,2~3年内逐年于上次剪口提高5~10 cm修剪,长到80 cm左右时,按轻修剪标准,整理树冠便于采摘。 三是轻修剪。对离地15~30 cm处没有明显骨干枝的大量形成对夹叶的茶树,采取先留养、后修剪的方法培养树冠,留养春茶1季或春夏茶2季,春梢留养后期在原树冠面以上10 cm高度剪平,留养的夏梢在春梢切口上提高10 cm剪平。
2.2.2 更新根系。茶树地下部、地上部的生长关系,不仅相互促进,而且相互制约。一般地上部分枝、地下部分枝同时生长,随着吸收根系的生长,茶叶产量逐渐增加。但在茶树生长到一定階段后,由于根系萎缩,粗根比重增加明显,有效根系死亡量增加,茶树吸收养分、水分能力明显减弱,树冠衰老,茶叶产量下降。另外,与茶园表土冲刷、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盐基流失、肥力下降有直接的影响。为使茶树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平衡生长,低产茶园、老茶园更新树冠时,要对根系进行更新复壮。若只单一更新树冠,改造不理想甚至无效。在枝干更新前进行根系更新,要求深耕30~40 cm,抽槽换土,槽深、宽分别为50~60、40~50 cm,上下土壤要求交换。深耕位置距主根距离、深度分别为20、40~50 cm,结合施用有机基肥效果最好。
2.3 更换新品种
由于有些茶园树龄有40多年,茶园严重老化,品种混杂,品质劣,产量低,因此可按新建茶园要求,重新改植换种。种植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如桂绿1号、金观音、白豪早等适合作高档绿茶和红茶的优良品种,采用双行双株种植,行距180 cm,为日后机械化耕作打好基础[7-8]。
2.4 科学管理
2.4.1 合理施肥。一般茶园秋冬重施1次基肥,春、夏、秋3季追施肥料,且要求施用生物有机肥、麸肥。桂林茶科所施肥方法:分别用桐麸、生物有机肥3 000、375 kg/hm2作底肥,追肥按N∶P∶K=3∶1∶1的比例配方施茶树专用有机肥,每年施2次,春茶结束后秋茶开采前,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并做好完善的记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2 做好茶园病虫防治。茶科所主要有小绿叶蝉和蚧类等30多种病虫害,尤其以小绿叶蝉和蚧类危害严重,在病虫害防治中以农业防治为主,以全面建设生态控害体系为中心,以广泛利用物理生物技术为重点,以合理使用安全低毒农药防治为辅的茶树病虫无公害化治理的集成技术。加强病虫田间监测,利用害虫习性采用信息素黄板和灯光诱杀。
2.4.3 标准采摘。茶叶严格按产品标准生产,采摘标准化,天天采,及时分批采,不同的品类不同的级别采摘标准不同,但对鲜叶质量的标准的要求是相同的,要求鲜叶老嫩一致、大小相同、匀净度好、鲜爽度好,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做到按标准采摘。
3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茶叶新品种
长期以来,由于广西茶树育种人才及育种仪器设备等条件均较欠缺,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数量远远不如国内其他省份育种单位,满足不了广西茶叶生产上的需求,致使广西有80%的茶园面积都是引种外省品种,普遍种植福云6号、福鼎大豪,导致出现同类的产品很多,成为全国茶叶的原料基地,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经济收入不断有下滑趋向。因此,近年来桂茶科所加大了良种育苗基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了国家良种繁育基地,选育有桂红1号、桂绿1号、桂香18号等国家良种,指导各产茶大县和龙头茶叶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合理开发当地野生茶树资源,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品种,快速选育出更多的优异茶树品种储备起来,不断供应广西市场,使茶园建设良种化,更有利于打造广西自主的茶叶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彭欣.茶园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建设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1(2):29-31.
[2] 薛亮.茶园管理机械化效益核算[J].茶业通报,2009(2):64-66.
[3] 刘初生,梁月超,陈佳.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96-98.
[4] 江余昌,李文炳,们发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06(3):35.
[5] 吴文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2005(5):31.
[6] 吴祝平.山地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闽东农业科技,1998(2):24-25.
[7] 王莉娟,田洪云,魏凌云.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7(2):52-53.
[8] 贾振丽,陈建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汉中科技,2006(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