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清晨。
空气中有早晨露水清新的香味儿,清脆的鸟鸣如同竖琴琴弦微动发出的声响,像开启了一个世纪似的,一天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街,有些冷清。没有什么声响,却俨然有些动作了。
“油条包子哦——”一个摊点终于喊出了第一声,那高亢的叫声像是一个热烈激昂的开始。紧接着,全闹起来了:“各种各样的粥!”“豆浆咧!”“武大郎煎饼,香到叫呱呱!”最后一句在楼上听见,着实笑出了声。纯正的扬州话,混合着底气十足的自信,似乎他就是施耐庵笔下的那个貌不惊人却担着一筐美味煎饼的武大郎。
街,活起来了。
“大爷,要一个煎饼,您赶紧些,我怕迟到。”青年温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而后手忙脚乱地递去两个钢钅崩儿。“哎——马上好!”大爷爽快地一应,右手翻动着小铲,左手撮一把葱花,往油星声“咝咝”的锅里一撒,“啪”地打一个鸡蛋,再烙几下。“呼呼”,大爷熟练地吹开塑料袋,利索地把饼装上:“好咧。慢走!”
街,有些暖。
太阳慢慢地移动。早点摊慢慢撤下了“舞台”,菜农果农们提着小篮推着小车,徐徐上场。“大妈,您那莴苣还有没?”一个妇女急刹车,问道。想必是赶着回家给孩子烧午饭吧。“哎,有咧。好闺女,给你留着哪!”“哎,大妈,三块,给您五块,不用找了!”“这怎么好意思!都不容易,俺也不缺这两块钱!”“哎呀,大妈,您老给我专门留菜,多不好意思呀!不找了!”“你说你——”那老人站起身,拣了几个大青椒,塞进那母亲的袋里,“回家一起炒,鲜!”“谢了您啦……”
街,像是有了太阳的温度,热了起来。
夕阳缓缓展开了锦缎似的霓裳,映红了半边天。街上人流如潮,车轮蹭地的刺耳声,夹杂着红绿灯旁机械的提示音,在街道躁热的空气中回荡不散。学生三五成群的谈话声,几个青年的口哨声,有青春的味道。“黄珏——老鹅!”一个低沉的中音上扬一个八度,手挥着斩刀在砧板上“咔”出几道裂痕,“正——宗!”说实在话,他这句“正宗”可真不像普通话,也不像几种方言的混合体,倒像发音奇怪的阿拉伯话。我每每都凑过去听他吆喝,也只听出个“正”字,估计往后那个字是“宗”。我不知他到底在吼什么,也没好意思问。街的那头,常常有一位眼盲的老爷爷握着一把二胡,用马鬃捻成的弓拉着,另一只手不时上下移动,拉着音调诡异的《听松》或者淡淡忧愁的《昭君出塞》。他没有在面前搁一个盆儿或碗。他不是乞讨者,只是一个乐手。在他的世界里,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里,奏一隅的安静。
街,有些深邃的味道。
夜拉开了黑黑的幕布。小区口的“小吃一条龙”依旧火爆。“麻——辣烫!”“水饺面条哦——”“肉粽子!”思绪突然飞回到小学时代,想起门口的小蛋糕、关东煮与一样吆喝“粽子”的人。那时年少衣衫薄,时常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乖乖“捐出”一周的零花钱。有次买了一个煎饼拎去学校当早餐,吃得满嘴沾满煎饼屑,然后才兴奋地上课。本已走远了,可我一听见那“卖煎饼!”的声音,思想又一次360度大逆转,倒戈投奔了煎饼摊——还早,再买一个吧。
指导老师 苏万马
空气中有早晨露水清新的香味儿,清脆的鸟鸣如同竖琴琴弦微动发出的声响,像开启了一个世纪似的,一天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街,有些冷清。没有什么声响,却俨然有些动作了。
“油条包子哦——”一个摊点终于喊出了第一声,那高亢的叫声像是一个热烈激昂的开始。紧接着,全闹起来了:“各种各样的粥!”“豆浆咧!”“武大郎煎饼,香到叫呱呱!”最后一句在楼上听见,着实笑出了声。纯正的扬州话,混合着底气十足的自信,似乎他就是施耐庵笔下的那个貌不惊人却担着一筐美味煎饼的武大郎。
街,活起来了。
“大爷,要一个煎饼,您赶紧些,我怕迟到。”青年温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而后手忙脚乱地递去两个钢钅崩儿。“哎——马上好!”大爷爽快地一应,右手翻动着小铲,左手撮一把葱花,往油星声“咝咝”的锅里一撒,“啪”地打一个鸡蛋,再烙几下。“呼呼”,大爷熟练地吹开塑料袋,利索地把饼装上:“好咧。慢走!”
街,有些暖。
太阳慢慢地移动。早点摊慢慢撤下了“舞台”,菜农果农们提着小篮推着小车,徐徐上场。“大妈,您那莴苣还有没?”一个妇女急刹车,问道。想必是赶着回家给孩子烧午饭吧。“哎,有咧。好闺女,给你留着哪!”“哎,大妈,三块,给您五块,不用找了!”“这怎么好意思!都不容易,俺也不缺这两块钱!”“哎呀,大妈,您老给我专门留菜,多不好意思呀!不找了!”“你说你——”那老人站起身,拣了几个大青椒,塞进那母亲的袋里,“回家一起炒,鲜!”“谢了您啦……”
街,像是有了太阳的温度,热了起来。
夕阳缓缓展开了锦缎似的霓裳,映红了半边天。街上人流如潮,车轮蹭地的刺耳声,夹杂着红绿灯旁机械的提示音,在街道躁热的空气中回荡不散。学生三五成群的谈话声,几个青年的口哨声,有青春的味道。“黄珏——老鹅!”一个低沉的中音上扬一个八度,手挥着斩刀在砧板上“咔”出几道裂痕,“正——宗!”说实在话,他这句“正宗”可真不像普通话,也不像几种方言的混合体,倒像发音奇怪的阿拉伯话。我每每都凑过去听他吆喝,也只听出个“正”字,估计往后那个字是“宗”。我不知他到底在吼什么,也没好意思问。街的那头,常常有一位眼盲的老爷爷握着一把二胡,用马鬃捻成的弓拉着,另一只手不时上下移动,拉着音调诡异的《听松》或者淡淡忧愁的《昭君出塞》。他没有在面前搁一个盆儿或碗。他不是乞讨者,只是一个乐手。在他的世界里,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里,奏一隅的安静。
街,有些深邃的味道。
夜拉开了黑黑的幕布。小区口的“小吃一条龙”依旧火爆。“麻——辣烫!”“水饺面条哦——”“肉粽子!”思绪突然飞回到小学时代,想起门口的小蛋糕、关东煮与一样吆喝“粽子”的人。那时年少衣衫薄,时常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乖乖“捐出”一周的零花钱。有次买了一个煎饼拎去学校当早餐,吃得满嘴沾满煎饼屑,然后才兴奋地上课。本已走远了,可我一听见那“卖煎饼!”的声音,思想又一次360度大逆转,倒戈投奔了煎饼摊——还早,再买一个吧。
指导老师 苏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