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如何更有效地教和学,这是高考复习备考中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高考试题入手是一条教师和学生都能把握的高效途径,因为命题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已经渗透到高考试题中,高考试题对日常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作用。下面结合2009年以来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特点,谈谈如何搞好历史学科的复习教学。
1.注重安徽特色,乡土气息浓厚。
近三年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第12题,均是以安徽元素为情境材料,多角度考查安徽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是试题对新课改关于课程资源和课程设计方面要求的贯彻和体现。
教学建议:关注安徽历史和徽文化,注重教材中与安徽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如安庆内军械所与洋务运动、浙皖起义与辛亥革命、安庆保卫战以及三河镇大捷与太平天国、小岗村与改革开放等。
2.加强对时空概念的考查,遵循历史教学规律。
新课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因此在体系的构建上采取了专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空观念的淡薄。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时空概念既是对教材缺陷的弥补,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遵循历史教学规律”的体现。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16题,通过题干中提供的“抗战时期”、“延安”等时空信息,进而结合其他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2011年高考试卷的第16题,利用题干中的“抗日战争”和图片中的“缅甸”、“云南”等时空信息,来考查学生对中国远征军的了解;等等。
教学建议:回归课改前的一轮复习模式,将教材的主干知识按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古代世界、近现代世界模块重新整合。以时段为单元,每单元按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外交五大板块组合进行复习。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3.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采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地图等新材料,加强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的考查。这在每年试卷的第35题和第36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6题,该题第(1)问除了考查历史常识外,还通过对南宋和清初政策的对比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第(2)问考查了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原因及影响;第(3)问以一组数据为线索,考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要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自觉践行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转变知识落实的角度,改单纯背记结论为理解结论,还原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材料、运用证据、让事实说话的历史思维习惯
4.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彰显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
新课改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强调与现实社会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试题不追捧热点,但也不回避热点,涉及了不少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6题,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对外开放等。
教学建议:关注2011—2012学年期间的社会时政热点和周年性历史事件,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南京条约》签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等。
5.重视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逐步突出新史学理念的导向作用。
对史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高考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历年试题中多有出现。新的史学观念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改所坚持的时代性理念,反映了历史学科的进展,对一些重大的史学问题和具体史实进行了及时的修正和阐释。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5题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试题以中日两国在向近代化演进过程中所体现的表象(材料中涉及到的目的、成员组成、考察的内容等)为载体,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深入分析、探讨中日两国在向近代化演进过程中的差异。通过解答,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学生的再教育。2010年高考试卷的第18、19、20题,分别考查了法、俄、日三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及近代化模式的多样性。2011年高考试卷的第22题则考查了史学方法。
教学建议:教师在复习中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关注史学发展的进程,树立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的意识,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的历史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引导学生多视角认识社会和历史,多维度构建历史体系,多线索梳理历史进程。
1.注重安徽特色,乡土气息浓厚。
近三年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第12题,均是以安徽元素为情境材料,多角度考查安徽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是试题对新课改关于课程资源和课程设计方面要求的贯彻和体现。
教学建议:关注安徽历史和徽文化,注重教材中与安徽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如安庆内军械所与洋务运动、浙皖起义与辛亥革命、安庆保卫战以及三河镇大捷与太平天国、小岗村与改革开放等。
2.加强对时空概念的考查,遵循历史教学规律。
新课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因此在体系的构建上采取了专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空观念的淡薄。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时空概念既是对教材缺陷的弥补,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遵循历史教学规律”的体现。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16题,通过题干中提供的“抗战时期”、“延安”等时空信息,进而结合其他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2011年高考试卷的第16题,利用题干中的“抗日战争”和图片中的“缅甸”、“云南”等时空信息,来考查学生对中国远征军的了解;等等。
教学建议:回归课改前的一轮复习模式,将教材的主干知识按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古代世界、近现代世界模块重新整合。以时段为单元,每单元按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外交五大板块组合进行复习。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3.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采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地图等新材料,加强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的考查。这在每年试卷的第35题和第36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6题,该题第(1)问除了考查历史常识外,还通过对南宋和清初政策的对比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第(2)问考查了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原因及影响;第(3)问以一组数据为线索,考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要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自觉践行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转变知识落实的角度,改单纯背记结论为理解结论,还原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材料、运用证据、让事实说话的历史思维习惯
4.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彰显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
新课改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强调与现实社会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试题不追捧热点,但也不回避热点,涉及了不少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6题,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对外开放等。
教学建议:关注2011—2012学年期间的社会时政热点和周年性历史事件,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南京条约》签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等。
5.重视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逐步突出新史学理念的导向作用。
对史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高考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历年试题中多有出现。新的史学观念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改所坚持的时代性理念,反映了历史学科的进展,对一些重大的史学问题和具体史实进行了及时的修正和阐释。如2009年高考试卷的第35题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试题以中日两国在向近代化演进过程中所体现的表象(材料中涉及到的目的、成员组成、考察的内容等)为载体,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深入分析、探讨中日两国在向近代化演进过程中的差异。通过解答,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学生的再教育。2010年高考试卷的第18、19、20题,分别考查了法、俄、日三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及近代化模式的多样性。2011年高考试卷的第22题则考查了史学方法。
教学建议:教师在复习中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关注史学发展的进程,树立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的意识,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的历史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引导学生多视角认识社会和历史,多维度构建历史体系,多线索梳理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