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STS教育理念的阐述,探讨了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优势及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明确了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是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化学教学STS优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在第十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一位加拿大高中教师提出按照STS教育思想来组织实施科学教育的做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许多国家已将STS教育作为理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有着其明显的优势,它不仅是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1 充分认识STS教育理念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指的是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其基本思想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改造世界(技术)和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的w·霍尔博士认为,对科学的发明或技术上的变革作出社会性的解释,是STS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应包括某门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美国衣阿华大学科学教育中心的R.E.亚格尔教授认为,要通过STS进行科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有科学修养的个人,这样的人应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在日常决策中使用这些知识。在1980年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澳大利亚莫尔文专题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应把STS看作是“一个对今日学生进行理科教育最合适的方法”。
STS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重视技术教育。(3)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4)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5)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STS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情境体验、注重合作交流。在职业教育中实施STS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优势
(1)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更适合开展STS教育。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顺应社会分工日趋完善的潮流而产生的,它以培养学生特殊技能为基础。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归宿;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作为实施的基点和目的;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强调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这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
(2)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风格更适合开展STS教育。我国现行的考评体系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智力观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选拔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是一群弱势群体,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的技艺。调查数据也表明,职业学校中48.1%的学生其智能优势类型都表现为身体运动智能,他们更喜好通过触摸、运动、肢体感觉来学习知识。在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与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因而,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更切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风格。
(3)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的课程资源更丰富,可探索的领域更广泛。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看,中等职业学校除了开设文化基础学科,还有专业理论学科和专业技能学科,单就教材内的开展STS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就远远超过普通高中。其次,职业学校专业理论学科和专业技能学科,因其实践性较强,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去工厂、企业、社会参观、实习的机会,这也为STS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再次,职业学校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实施、职业学校的硬件设备(如校办工厂、实习车间、实验室、实训室等)都为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问题探究法。STS教育注重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農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时,我设计如下的疑问:①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为什么(下转第19页)(上接第14页)先做灯火实验?由于这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带着求知兴趣,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比被动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2)调查研究法。STS教育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通过学生的感受产生问题。学生在学科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多属于已知的结论,相应的感性认识则极为有限。通过学生一系列的主体性活动如实验、制作、考察、社会调查等,一方面教给学生许多学科课程所未包含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在活动中运用、验证学科知识,以此获得感性知识。
(3)实践体验法。STS教育强调将学习者置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课堂构成的复杂系统中。教学中结合所学的知识和专业实际,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如水泥厂、化工厂、纺织厂)等进行实地观察、调查和研究,与技术人员交流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对科技的切实理解和深切体验,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STS教育强调各学习者间、学习者与教师间、学习者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交流。教学中把学生分成3~8人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或者小组合作进行实地调查和决策模拟。学生借助于与学习伙伴或教师的交流讨论,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获取学习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5)模拟创造法。STS教育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知识,由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制作模型或科技产品,完成规定的创作要求,让学生亲身感受制作和发明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角色扮演法。STS教育是体验真实、提升能力的过程。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和谐,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综合性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实施STS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先进的职教课程理念武装自己,掌握STS教育的实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育人观,而且要不断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走向、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高教学技能,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总之,在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是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应该充分重视。
关键词职业学校化学教学STS优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在第十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一位加拿大高中教师提出按照STS教育思想来组织实施科学教育的做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许多国家已将STS教育作为理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有着其明显的优势,它不仅是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1 充分认识STS教育理念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指的是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其基本思想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改造世界(技术)和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的w·霍尔博士认为,对科学的发明或技术上的变革作出社会性的解释,是STS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应包括某门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美国衣阿华大学科学教育中心的R.E.亚格尔教授认为,要通过STS进行科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有科学修养的个人,这样的人应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在日常决策中使用这些知识。在1980年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澳大利亚莫尔文专题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应把STS看作是“一个对今日学生进行理科教育最合适的方法”。
STS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重视技术教育。(3)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4)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5)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STS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情境体验、注重合作交流。在职业教育中实施STS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优势
(1)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更适合开展STS教育。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顺应社会分工日趋完善的潮流而产生的,它以培养学生特殊技能为基础。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归宿;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作为实施的基点和目的;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强调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这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
(2)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风格更适合开展STS教育。我国现行的考评体系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智力观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选拔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是一群弱势群体,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的技艺。调查数据也表明,职业学校中48.1%的学生其智能优势类型都表现为身体运动智能,他们更喜好通过触摸、运动、肢体感觉来学习知识。在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与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因而,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更切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风格。
(3)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的课程资源更丰富,可探索的领域更广泛。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看,中等职业学校除了开设文化基础学科,还有专业理论学科和专业技能学科,单就教材内的开展STS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就远远超过普通高中。其次,职业学校专业理论学科和专业技能学科,因其实践性较强,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去工厂、企业、社会参观、实习的机会,这也为STS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再次,职业学校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实施、职业学校的硬件设备(如校办工厂、实习车间、实验室、实训室等)都为职业学校开展STS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问题探究法。STS教育注重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農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时,我设计如下的疑问:①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为什么(下转第19页)(上接第14页)先做灯火实验?由于这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带着求知兴趣,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比被动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2)调查研究法。STS教育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通过学生的感受产生问题。学生在学科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多属于已知的结论,相应的感性认识则极为有限。通过学生一系列的主体性活动如实验、制作、考察、社会调查等,一方面教给学生许多学科课程所未包含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在活动中运用、验证学科知识,以此获得感性知识。
(3)实践体验法。STS教育强调将学习者置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课堂构成的复杂系统中。教学中结合所学的知识和专业实际,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如水泥厂、化工厂、纺织厂)等进行实地观察、调查和研究,与技术人员交流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对科技的切实理解和深切体验,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STS教育强调各学习者间、学习者与教师间、学习者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交流。教学中把学生分成3~8人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或者小组合作进行实地调查和决策模拟。学生借助于与学习伙伴或教师的交流讨论,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获取学习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5)模拟创造法。STS教育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知识,由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制作模型或科技产品,完成规定的创作要求,让学生亲身感受制作和发明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角色扮演法。STS教育是体验真实、提升能力的过程。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和谐,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综合性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实施STS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先进的职教课程理念武装自己,掌握STS教育的实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育人观,而且要不断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走向、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高教学技能,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总之,在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是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应该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