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有效事件野外识别方法的研究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噪声比较大的压裂监测数据中识别微地震事件很不容易。主要原因是压裂监测信号信噪比相差很大,而且会非常低。这些为识别隐藏在噪声中的信号带来了困难。此外,噪声通常还包含空间上相关的分量,例如来自泵噪声的井筒模式,它们类似于裂缝生长产生的微地震事件,这进一步增加了野外识别真正的压裂微地震事件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总结出了准确地在原始资料中识别高噪声背景中微弱的微地震事件的方法。
  關键词:微地震;压裂监测;有效事件
  1 前言
  在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过程中所记录的微地震波形一般为复杂的波组,包含有强振幅噪声以及地面泵诱发的井筒波。致使难于识别隐藏在噪声中的微弱振幅有效事件信号,结果,很多微弱的有效事件被错过。目前,我们已经总结出了可用于有效地识别隐藏在高噪声中微地震有效事件的方法。对真实现场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2噪声分析
  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信噪比要远低于其他井间地震资料,这使得对有效事件的识别面临的噪声干扰更为严重。为了更好的进行微地震有效事件的识别,对环境噪声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2.1背景噪声
  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记录的背景噪声中各道都受到低频噪声的干扰,而且各道低频噪声能量不同且主频并不完全相同,并且没有一定的出现规律,这种噪声的产生可能是由钻井液的扰动或是大地背景噪音引起的。
  2.2强能量扰动
  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中会经常出现强烈的扰动信号,频率较高,一般仅仅出现在某一道上。这种噪声的产生原因目前还未完全弄清,有可能与仪器噪声或电缆波有关,这种波频率较高,频带一般与井中微地震监测的有效信号重合。这种噪音经常见到。
  2.3井筒波
  井筒波是影响最大的一种相关噪声,难以去除而且容易对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产生影响。他是沿井柱流体传播的波,在监测记录上能够发现的特点有:强度高,振幅随传播衰减很小,频谱宽,与有效信号P,S波频谱重叠,视速度低,能量集中在横向分量上,水平分量能量较弱。在微地震记录中会出现两种井筒波,分别为上行井筒波与下行井筒波。
  3识别方法的研究
  微地震有效事件的识别本质上是对微地震有效事件信号进行特征分析。一般来说,在复杂环境中单纯应用一种识别方法无法稳定、精确的拾取所有有效地震信号。
  1.采集系统中事件识别门槛值的设置
  为识别有效微地震事件,需要在采集软件设定一个门槛值,当数据响应大于这个门限值时,则自动出现事件信号。门槛值法基本能够识别出大部分的微地震有效事件。如果门槛值较高,会漏掉一部分信噪比较低的有效事件;而如果选择的门槛值较低,能够识别出的微地震有效事件会增多,但一些与有效事件特征相似的噪音也被识别为有效事件。
  2.频率分析
  对压裂监测而言,由于微地震有效信号频率较高,可达到150-2000Hz,在频率上有效信号与低频噪声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3.能量分析
  能量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识别方法。大部分微地震有效事件振幅强、延续时间长,而噪音振幅较弱,延续时间短。
  4 初至波斜率计算
  目前,压裂监测检波器级间距是10m,两井之间的距离最长在400m,地层速度都在3500m/s以上,检波器串沉放的深度和压裂层段基本在一个层位,这样我们就能算出事件到达相邻两支检波器的时间:
  400/3500=0.114s 410/3500=0.117s
  这样相邻两检波器初至波到达时间差为0.003s,在5s纪录长度的监视记录中,微地震有效事件初至波斜率非常的小,几乎为一条直线。
  4识别方法的应用
  首先进行噪声分析,根据噪音特点选取合适的准则和方法识别和判断有效事件。监测记录的噪声主要有2种:背景噪声和井筒波。然后根据压裂监测有效事件识别方法就行识别。
  记录中的背景噪声频带很宽,频谱中与有效信号存在着重叠,在整个剖面中分布比较杂乱,可归为随机噪声。
  从图1、图2可看出,井筒波主频与有效信号相近,呈现了道间的相关性和偏振特性。根据井筒波传播速度偏低,从视速度方面把它与有效信号区别开来。
  结论
  通过分析压裂监测中噪声的种类和特点,根据有效信号的性质,结合井下三分量检波器的施工方法,总结出了监测监测资料有效事件野外识别方法,通过室内解释处理,验证了有效事件野外识别方法的准确性。但是在连续记录资料中还有一些有效信号信噪比较低,波组特征不明显,连续性不好,不能通过野外识别找到它,必须经过室内解释处理才能识别。
  参考文献
  [1]马建林,王建江,高炎,王磊等.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在井网调整中的应用.《新疆石油科技》,2013
  [2]宋维琪,陈泽东,毛中华;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
  作者简介:张清森,男,出生年月:1981.10.26,籍贯(精确到省市)四川省阆中市。
  毕业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VSP测井,井中微地震压裂监测和井间地震技术
  (作者单位: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化探分析法与岩矿分析法是在地质样品检测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的两种检测方法,随着我国地质学发展脚步的加快,二者也成为了推动我国地质学更进一步的有效途径,帮助实现了样品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一步相吻合。同时,在应用化探分析及岩矿分析方法时,需要保证质量符合要求。本文将以上两种方法做了详细阐释及对比。  关键词:地质样品;化探分析;岩矿分析  引言:  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质检测领域所应用
期刊
摘要:水资源一直是人类自然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更是现代各行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而随着近些年来水资源极为短缺的状况之下,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积极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将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了水利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而作为水利行业工作者更需要为此构建和明确长效的应用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为论题,为此展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指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并总结了在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治理模式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快车道,其中占比较大的是农田水利工程,相比于漫灌形式,农田水利工程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使得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和短板,小
期刊
摘要:油茶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有着大面积的种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有油茶低产林。因此,为了促进油茶的种植及提高油茶的产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做好油茶的丰产栽培。基于此,本文就油茶丰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属山茶科属植物,为我国栽培的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种子出油率为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目前高速铁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建铁路在城市或者其近郊经常跨越既有公路、铁路、管道等,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框架墩是较为经济、施工相对简便的方案,在铁路设计和施工中广泛采用。现以哈牡客运专线铁路上跨既有绥满高速公路尚志互通区匝道框架墩为例,介绍了跨路框架墩施工的工程特点以及施工方法,希望能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借鉴和引用。  关键词:框架墩;既有公路;施工方法  1工程简介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有着明显的增加,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应加强相关技术创新,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降到最低。本文主要勘探相关技术创新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勘探技术;技术创新;应用效率  引文:  新一轮的探索,在相对与之前的传统石油勘探來说,难度以及工作量都不同程度
期刊
摘要:建筑产品的独一性;建筑工程有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多工种和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工程招投标时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程序和环节。投标中出现的串标围标问题会严重干扰投标工作正常秩序,阻碍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工程经济效益提高。  关键词:工程建设;招投标;围标串标;对策  1 围标串标的定义  1)所谓围标是指投标人通过非法协议进行横向联合的违法行为。通过事先约定,投标人相互抬高不确定的投标价格,然后排挤其
期刊
摘要:本文对研究区块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进行研究。针对页岩气勘探区域地表地形复杂、灰岩出露等采集难点,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采用单深井激发和组合接收系统获取原始地震资料。利用层析静校正方法和组合去噪方法,再根据二维地震剖面对主要目的层的解释追踪和有色反演结果,预测研究区优质页岩层段的厚度和平面分布特征,确定研究区页岩厚度相对较大,平面分布稳定,保存条件较为有利,具备形成页岩气的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
期刊
摘要: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中属于初级阶段,是为施工项目前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勘察工作效果的质量优劣,对施工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及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技术;实施方法  引言  岩土勘察是项目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只有做好岩土勘察工
期刊
摘要:建筑安全生产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道思想。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搞不上去,建筑伤亡事故频频发生,从业人员和公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会严重的影响和干扰建筑企业的发展,更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做好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确有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不仅要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功能,更要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