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明“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科学内涵,针对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中心化遭遇挑衅,学科权威性、教师话语权受到质疑,教学思维、形态模式直面更迭等问题,从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等维度,探索“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跨界融合的垂直路径,实现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全面重塑和整体优化。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生态圈 创新性 重塑 理论创新 思维创新 结构创新 平台创新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066-04
“互联网+”时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格局和发展惰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理论、教学思维、教学结构、教学机制、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全方位重塑与深层次更迭,廓清和厘定“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内涵,剖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困境,探索“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跨界融合的垂直路径,实现高校“互联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全面重塑和整体优化,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科学内涵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当下,互联网已然超越了曾经单一的信息载体的属性和技术工具的功能,“互联网+X”也不仅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简单合作和物理叠加,而是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集成作用进一步升级与优化后,以互联网作为内生动力和外围助力的传统行业与专业领域的结构重组、框架重构及生态重塑的跨界融合全新过程。简言之,“互联网+”就是要重塑一切。
生态圈本身是指专业的分工以及内在联系,既分工明确,又互相促进的协同发展模式。而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政治理论课在吸收互联网教育的前沿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互联网思维,践行零距离、趋透明、便操控、乐分享、惠众生的核心理念,依托“云物移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理论、转换教学思维、优化教学结构、激活教学体制、搭建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课上与课下合作、线上与线下链接、实体与虚拟协同、讲授向传播过渡、知识与能力并重、行为向情感升华的改革过程。“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创新性研究能够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实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跨界融合、无缝链接与有机协同,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活力、新光芒。
二、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鲜明的学科特点,也有清晰的教育主旨和明确的历史使命。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首先是要精准辨析“互联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的独具课程特色和学科特点的影响与挑战,认准“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路径面临的困境和考验。当前,互联网正以极强的渗透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学科权威性等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股不可逆的力量和趋势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及最好效果适应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和新潮流。
(一)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中心化遭遇挑衅。作为数字信息技术迭代进化的新时代和新阶段,互联网自身的扁平化、无中心、广链接的离散结构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尊重人性、多元平等、开放泛在、权力沉淀的逻辑关系和精神内核。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的功能和“中心”分散化的重要特征,赋予每个网民摆脱权威机构和主流平台的机会,众多自媒体平台,如Blog(博客/个人主页)、UGC(用户原创)、直播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和日渐普及,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吸引众多粉丝一跃成为“世界”的中心,而资源配置和聚合方式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权威、国家意志乃至资本等确定性方式上转向每个具体的人。得益于这股去主流化、“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潮,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00后”大学生几乎人人都能拥有个人中心化的用户体验、观察视角和思维惯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富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这也容易导致这些处于叛逆期末梢、“三观”尚未稳定成型、价值辨析能力欠缺的大学生,不明是非地排斥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等,质疑甚至发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宣传的理论,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神引领作用和道德导向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
(二)学科权威性、教师话语权受到质疑。互联网诞生至今短短几十年,以几何级倍数的速度和裂变方式加快着信息的代谢与知识的更新,其虚拟、平等、开放的特性也让每个人成为地位平等的信息获得者和思想传播者,多元的思想潮流、迥异的文化传统和多重的价值观念也得以自由流通、交汇叠加、广泛传播,时刻改变着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潮流的利益格局与力量配比。曾被视为真理或在某一领域的理论根基和最新成果,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质疑,或是很多各执一词、各有说辞的思想理论同时存在、针锋相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仍不具备完整的逻辑结构、正确的辩证思维、成熟的媒介素养的大学生产生一种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真理和理论权威的错覺。可见,互联网在为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提供知识获取渠道和信息博弈平台的同时,也消解了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地位差异,打破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知识疆界,淡化着教育者因知识量优势获得的权威性和主动权,而注重平等对话,极富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的大学生也极易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的理论、统编的教材、固化的教法、刻板的教师等课程属性和现有短板质疑与发问,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权威性和教师话语权的信任危机,使其面临逐渐步入“塔西陀陷阱”的风险与危机。 (三)教学思维、形态模式直面更迭。“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学习功能借助其圈群共享、即时泛在、个性化推送、碎片时间利用率最大化等其他学习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发展迅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展了大量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改革。然而,当前较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改尝试并未在教育行业取得预期效果。预期投入与现实收益存在较大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和正确把握“互联网+”的核心要义,尚未能明确辨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共性和差异,教改理念和操作思维仍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阶段,教改做法主要以课程网站建设链接教学资源、制作微课或MOOC进行网络共享、借助手机客户端开展教学管理为主。这种表面化、浅层次、静态化的结合仍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层次和阶段,即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仍然仅被视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网络平台和搜索引擎也仅作为信息资源的聚合平台与配置工具,并未真正遵循和实践互联网教育的思维逻辑与精神核心,并未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单向输出、静态传导的本质,难以取得体系化、系统化的实质改变和明显成果。若不在理论源头上更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维,不打破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界限,不实现线上线下跨界融合、实体网络协同育人的新形式、新格局和新生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阵地将难以为继。
三、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创新性重塑的措施
技术迭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与挑战。虽然“互联网+”在多个维度冲击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也为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环境。只有遵循“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理念,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有格局、存在问题和未来预期,放眼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结构创新、體制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角度,寻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和前进方向,才能帮助高校通过理念更迭、体系重塑、模式转型等路径完成“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重塑。
(一)理论创新:澄清本源夯实根基。教育学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工业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强调教材、课堂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科研重点也基本集中在学制、教师技能、教法改革等领域,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等学习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新时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让学习渠道更畅通、学习行为更快捷、学习形态更多元,教与学的鸿沟正逐渐消失甚至不复存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逐渐得到重视和体现,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也日渐加强。现代教学论正是基于这种学习中心理论,并结合信息技术资源、学生学习理论,重建以“学”为逻辑起点的现代教学论。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面对人与技术的矛盾,面对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理论本源和学科基础也亟须重新澄清与适时调整。信息化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途径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问题,都需要结合新的教育要素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论证和延伸。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使命的明确、教学思维的更新、教学结构的转换、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学模式的重组、教育效果的评定和师资力量的培养,也都成了“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重塑需要重新认识和及时革新的重要环节与关键问题。正是在这些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开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局面。
(二)思维创新:由内而外重塑生态。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网络化的教改尝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在于基础理论不牢固、内涵理解不深刻、思维转换不到位,“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一再遭到混淆甚至倒置。“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重塑的逻辑起点就在于遵循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和逻辑思维,通过思维的革新和观念的升级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内而外重塑学生本位,快速迭代充满活力的立体格局和总体构造。例如,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最突出的逻辑特点之一,是互联网尊重人性的直观体现,也是其去中心化属性的自然反射。遵循用户思维要求校方和教师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惯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必要时迅速将思维模式从“专业模式、专家模式”切换到“学生模式”,并将学习者的过程体验和参与感受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依据及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考量。再如,迭代思维。“迭代”一词起源于数学领域,是指从一个初始估计出发,寻找一系列近似解,发现求解区间的过程。迭代思维要求互联网开发商秉持产品永远只有“Beta(测试)版”的理念,即产品永远都有改进提升的空间,从业者需要持续关注行业趋势和保持产品持续更新的能力。迭代思维能提醒教师在学法教法上保有终身学习、不断精进、持续提升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又如,大数据思维。传统的经验主义教育模式和无差异化管理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大数据思维能够帮助教师相信数据和概率的力量,学会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平台对学生行为进行跟踪调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弱点、思想动向、行为规律,拟定更富针对性、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策略。总之,互联网思维能从更核心的理念、更深层的逻辑、更开阔的思路、更全面的视阈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尴尬境地,由内而外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良性循环教学生态圈。
(三)结构创新:时空转换重置格局。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极速扩张,聚合了庞大的信息储备和强大的复合功能的互联网已从过去单一、被动的沟通工具上升为行业发展的矛盾主体,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和物质存在,其自身构造在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从理念、思维、资源、技术等各方面对教育行业进行着全流程革新和结构性改造,从时间、空间和形式上改变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分因子和可控变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结构和力量格局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转换。例如,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硕和互联网教育形式的普及,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的力量来源和资源分配从学校教育独当大任逐渐转向学校教育、网络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并驾齐驱、合作发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力量结构趋向扁平化、多元化和分散化;慕课、网络智能课堂、远程1对1即时教学等网络教学与实体课堂的优势互补,使学校教学形态的主体结构由以往的线下课堂转向线上线下配合,由课上面授的理论讲授和知识灌输向课下虚拟化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融延伸;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特性让师生角色边界不再泾渭分明,师生关系结构从以往固态的垂直结构向平等沟通与互动对话的立体结构转化。“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圈得以不断向平面扩张、向纵深延展,诱发和促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结构格局重置、力量结构配比重定、形态结构要素多元、关系结构格局改善等结构性调整,教学效果也呈现了超越单方因素、简单叠加的综合效应,实现了教学的时空转换和结构升级。 (四)体制创新:激活制度重启动力。当代学校管理理论直接的理论源头是工业化时代的泰罗原理,它是以工商业的生产管理和车间管理为起点,理论原则和操作性技术方法相结合,兼具思想性和实用性的一整套管理学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亦是如此。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素来是教育管理部门严加把控的重中之重,基本采取国家直属、省级教育厅等部门管辖、高校教学科研部门管理、高校马院或思政部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垂直管理路径和集中管理体制,这样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结构严谨、渠道畅通,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属性和目标定位,但活力不足和創新力欠缺,容易诱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惰性,也缺乏体制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构参与其中。然而,众多“互联网+教育”的成功案例基本集中在社会网络平台和民办教育机构,如淘宝同学、百度教育、学大、新东方、101网校、学而思网校、自化创意、100教育、网易云课堂、K12国际教育等,他们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成功做法,如O2O学习系统建立、内容大数据化、纯线上智能化系统、1对1线上授课、师生互选机制等,都值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学习和借鉴。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引进体制外、社会化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和第三方教育机构参与教学管理,促使前沿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充分交汇融合,在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师资培养、激励机制、教育技术等方面赋予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更原始的动力和更充足的马力。
(五)平台创新:载体多样重现活力。随着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端的使用频率与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利用具有较高的用户黏合度的新媒体形式开展教学平台构建,也是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优质选择和有益尝试。首先,搭建内容平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要有几种方式:高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研发课程网站和教学软件、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MOOS直播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应用SPOC课等智能教育APP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然而,除了少数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在网络课程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撑、教学资源、教学团队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对更多高校而言,第一种合作开发的方式较为鲜见,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教育平台开放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利用慕课网、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天天象上等国内优秀的大型、开放、共享类视频网站共享资源,腾讯课堂、阿里云大学、百度学院等学习类网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助式学习,替代和消解传统思政教育中某些低端负荷、机械记忆、无用重复的枯燥说教,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其次,搭建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包括课堂交流平台和课后交流平台。课堂交流可以借鉴网络直播等现场直播、开启弹幕的方式进行。弹幕的优势在于能够随时随地、匿名发言,帮助和鼓励即时沟通与充分表达,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课堂活跃程度。课后可通过QQ、微信班级群等交流沟通的虚拟圈群平台开展答疑解惑与情感互动,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开发运营微博、微信公众订阅号,制作和推送能够吸引大学生眼球又具有思想启发性、价值引导性和个性塑造力的订阅号内容,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规律,进行精准式教学方案订制和个性化教学信息推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载体再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力,帮助网络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收效。
(六)模式创新:多元要素重组形态。随着MOOC、MOOS、自媒体、校园APP等多种新型互联网教育元素的出现,重新认识这些教育行业的“新朋友”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操作,厘定其逻辑关系和使用策略,也是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重要步骤。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基于MOOC、MOOS、C2C、O2O的网络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动态化、全程化的评价方式于一体的“慕课+翻转课堂/直播平台+交流平台+综合评价”的混合教学模式,才是较为高效、易操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课前,学生能够在MOOC线上初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课堂上,一方面,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沙盘演练、模拟训练、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将实体课堂升级成为师生自由讨论、深度探究、相互协作的场所,另一方面,采用“云学习模式”等新型教学软件实施课堂考勤、学习新课、弹幕交流、提交作业等环节辅助教学。课后,通过各类网络沟通渠道开展师生多向交流、即时互动,扩大思政教师的辐射范围。课程结束时,采取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结合、日常操行与期末成绩挂钩,以及教学参与与综合测评对接的综合化、动态化和全程化的教学考评方式,形成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考核数据,为后期教学提供更具体、更有指导性、更个性化的培养教方案。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新时代下,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只有大刀阔斧、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更好地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郝聚民.“互联网+”不是升级,而是重塑[J].企业管理,2017(1)
[2]文心.兰舟.对话陈海燕:如何构建以书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生态圈[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
[3]李北辰.所有人都在说“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吗?[EB/OL].新浪网,2016-07-09
[4]郑波.“云物移大智”技术迭代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光明日报,2018-08-14
[5]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互联网+’视角下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以广西幼专为例”(2016SZZ05)
【作者简介】邱海英(198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生态圈 创新性 重塑 理论创新 思维创新 结构创新 平台创新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066-04
“互联网+”时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格局和发展惰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理论、教学思维、教学结构、教学机制、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全方位重塑与深层次更迭,廓清和厘定“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内涵,剖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困境,探索“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跨界融合的垂直路径,实现高校“互联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全面重塑和整体优化,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科学内涵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当下,互联网已然超越了曾经单一的信息载体的属性和技术工具的功能,“互联网+X”也不仅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简单合作和物理叠加,而是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集成作用进一步升级与优化后,以互联网作为内生动力和外围助力的传统行业与专业领域的结构重组、框架重构及生态重塑的跨界融合全新过程。简言之,“互联网+”就是要重塑一切。
生态圈本身是指专业的分工以及内在联系,既分工明确,又互相促进的协同发展模式。而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政治理论课在吸收互联网教育的前沿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互联网思维,践行零距离、趋透明、便操控、乐分享、惠众生的核心理念,依托“云物移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理论、转换教学思维、优化教学结构、激活教学体制、搭建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课上与课下合作、线上与线下链接、实体与虚拟协同、讲授向传播过渡、知识与能力并重、行为向情感升华的改革过程。“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创新性研究能够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实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跨界融合、无缝链接与有机协同,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活力、新光芒。
二、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鲜明的学科特点,也有清晰的教育主旨和明确的历史使命。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首先是要精准辨析“互联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的独具课程特色和学科特点的影响与挑战,认准“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路径面临的困境和考验。当前,互联网正以极强的渗透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学科权威性等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股不可逆的力量和趋势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及最好效果适应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和新潮流。
(一)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中心化遭遇挑衅。作为数字信息技术迭代进化的新时代和新阶段,互联网自身的扁平化、无中心、广链接的离散结构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尊重人性、多元平等、开放泛在、权力沉淀的逻辑关系和精神内核。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的功能和“中心”分散化的重要特征,赋予每个网民摆脱权威机构和主流平台的机会,众多自媒体平台,如Blog(博客/个人主页)、UGC(用户原创)、直播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和日渐普及,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吸引众多粉丝一跃成为“世界”的中心,而资源配置和聚合方式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权威、国家意志乃至资本等确定性方式上转向每个具体的人。得益于这股去主流化、“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潮,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00后”大学生几乎人人都能拥有个人中心化的用户体验、观察视角和思维惯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富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这也容易导致这些处于叛逆期末梢、“三观”尚未稳定成型、价值辨析能力欠缺的大学生,不明是非地排斥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等,质疑甚至发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宣传的理论,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神引领作用和道德导向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
(二)学科权威性、教师话语权受到质疑。互联网诞生至今短短几十年,以几何级倍数的速度和裂变方式加快着信息的代谢与知识的更新,其虚拟、平等、开放的特性也让每个人成为地位平等的信息获得者和思想传播者,多元的思想潮流、迥异的文化传统和多重的价值观念也得以自由流通、交汇叠加、广泛传播,时刻改变着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潮流的利益格局与力量配比。曾被视为真理或在某一领域的理论根基和最新成果,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质疑,或是很多各执一词、各有说辞的思想理论同时存在、针锋相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仍不具备完整的逻辑结构、正确的辩证思维、成熟的媒介素养的大学生产生一种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真理和理论权威的错覺。可见,互联网在为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提供知识获取渠道和信息博弈平台的同时,也消解了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地位差异,打破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知识疆界,淡化着教育者因知识量优势获得的权威性和主动权,而注重平等对话,极富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的大学生也极易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的理论、统编的教材、固化的教法、刻板的教师等课程属性和现有短板质疑与发问,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权威性和教师话语权的信任危机,使其面临逐渐步入“塔西陀陷阱”的风险与危机。 (三)教学思维、形态模式直面更迭。“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学习功能借助其圈群共享、即时泛在、个性化推送、碎片时间利用率最大化等其他学习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发展迅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展了大量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改革。然而,当前较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改尝试并未在教育行业取得预期效果。预期投入与现实收益存在较大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和正确把握“互联网+”的核心要义,尚未能明确辨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共性和差异,教改理念和操作思维仍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阶段,教改做法主要以课程网站建设链接教学资源、制作微课或MOOC进行网络共享、借助手机客户端开展教学管理为主。这种表面化、浅层次、静态化的结合仍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层次和阶段,即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仍然仅被视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网络平台和搜索引擎也仅作为信息资源的聚合平台与配置工具,并未真正遵循和实践互联网教育的思维逻辑与精神核心,并未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单向输出、静态传导的本质,难以取得体系化、系统化的实质改变和明显成果。若不在理论源头上更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维,不打破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界限,不实现线上线下跨界融合、实体网络协同育人的新形式、新格局和新生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阵地将难以为继。
三、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创新性重塑的措施
技术迭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与挑战。虽然“互联网+”在多个维度冲击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也为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环境。只有遵循“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理念,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有格局、存在问题和未来预期,放眼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结构创新、體制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角度,寻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和前进方向,才能帮助高校通过理念更迭、体系重塑、模式转型等路径完成“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重塑。
(一)理论创新:澄清本源夯实根基。教育学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工业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强调教材、课堂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科研重点也基本集中在学制、教师技能、教法改革等领域,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等学习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新时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让学习渠道更畅通、学习行为更快捷、学习形态更多元,教与学的鸿沟正逐渐消失甚至不复存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逐渐得到重视和体现,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也日渐加强。现代教学论正是基于这种学习中心理论,并结合信息技术资源、学生学习理论,重建以“学”为逻辑起点的现代教学论。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面对人与技术的矛盾,面对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理论本源和学科基础也亟须重新澄清与适时调整。信息化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途径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问题,都需要结合新的教育要素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论证和延伸。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使命的明确、教学思维的更新、教学结构的转换、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学模式的重组、教育效果的评定和师资力量的培养,也都成了“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重塑需要重新认识和及时革新的重要环节与关键问题。正是在这些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开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局面。
(二)思维创新:由内而外重塑生态。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网络化的教改尝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在于基础理论不牢固、内涵理解不深刻、思维转换不到位,“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一再遭到混淆甚至倒置。“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重塑的逻辑起点就在于遵循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和逻辑思维,通过思维的革新和观念的升级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内而外重塑学生本位,快速迭代充满活力的立体格局和总体构造。例如,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最突出的逻辑特点之一,是互联网尊重人性的直观体现,也是其去中心化属性的自然反射。遵循用户思维要求校方和教师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惯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必要时迅速将思维模式从“专业模式、专家模式”切换到“学生模式”,并将学习者的过程体验和参与感受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依据及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考量。再如,迭代思维。“迭代”一词起源于数学领域,是指从一个初始估计出发,寻找一系列近似解,发现求解区间的过程。迭代思维要求互联网开发商秉持产品永远只有“Beta(测试)版”的理念,即产品永远都有改进提升的空间,从业者需要持续关注行业趋势和保持产品持续更新的能力。迭代思维能提醒教师在学法教法上保有终身学习、不断精进、持续提升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又如,大数据思维。传统的经验主义教育模式和无差异化管理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大数据思维能够帮助教师相信数据和概率的力量,学会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平台对学生行为进行跟踪调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弱点、思想动向、行为规律,拟定更富针对性、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策略。总之,互联网思维能从更核心的理念、更深层的逻辑、更开阔的思路、更全面的视阈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尴尬境地,由内而外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良性循环教学生态圈。
(三)结构创新:时空转换重置格局。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极速扩张,聚合了庞大的信息储备和强大的复合功能的互联网已从过去单一、被动的沟通工具上升为行业发展的矛盾主体,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和物质存在,其自身构造在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从理念、思维、资源、技术等各方面对教育行业进行着全流程革新和结构性改造,从时间、空间和形式上改变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分因子和可控变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结构和力量格局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转换。例如,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硕和互联网教育形式的普及,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的力量来源和资源分配从学校教育独当大任逐渐转向学校教育、网络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并驾齐驱、合作发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力量结构趋向扁平化、多元化和分散化;慕课、网络智能课堂、远程1对1即时教学等网络教学与实体课堂的优势互补,使学校教学形态的主体结构由以往的线下课堂转向线上线下配合,由课上面授的理论讲授和知识灌输向课下虚拟化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融延伸;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特性让师生角色边界不再泾渭分明,师生关系结构从以往固态的垂直结构向平等沟通与互动对话的立体结构转化。“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圈得以不断向平面扩张、向纵深延展,诱发和促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结构格局重置、力量结构配比重定、形态结构要素多元、关系结构格局改善等结构性调整,教学效果也呈现了超越单方因素、简单叠加的综合效应,实现了教学的时空转换和结构升级。 (四)体制创新:激活制度重启动力。当代学校管理理论直接的理论源头是工业化时代的泰罗原理,它是以工商业的生产管理和车间管理为起点,理论原则和操作性技术方法相结合,兼具思想性和实用性的一整套管理学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亦是如此。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素来是教育管理部门严加把控的重中之重,基本采取国家直属、省级教育厅等部门管辖、高校教学科研部门管理、高校马院或思政部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垂直管理路径和集中管理体制,这样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结构严谨、渠道畅通,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属性和目标定位,但活力不足和創新力欠缺,容易诱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惰性,也缺乏体制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构参与其中。然而,众多“互联网+教育”的成功案例基本集中在社会网络平台和民办教育机构,如淘宝同学、百度教育、学大、新东方、101网校、学而思网校、自化创意、100教育、网易云课堂、K12国际教育等,他们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成功做法,如O2O学习系统建立、内容大数据化、纯线上智能化系统、1对1线上授课、师生互选机制等,都值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学习和借鉴。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引进体制外、社会化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和第三方教育机构参与教学管理,促使前沿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充分交汇融合,在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师资培养、激励机制、教育技术等方面赋予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更原始的动力和更充足的马力。
(五)平台创新:载体多样重现活力。随着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端的使用频率与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利用具有较高的用户黏合度的新媒体形式开展教学平台构建,也是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优质选择和有益尝试。首先,搭建内容平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要有几种方式:高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研发课程网站和教学软件、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MOOS直播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应用SPOC课等智能教育APP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然而,除了少数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在网络课程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撑、教学资源、教学团队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对更多高校而言,第一种合作开发的方式较为鲜见,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教育平台开放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利用慕课网、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天天象上等国内优秀的大型、开放、共享类视频网站共享资源,腾讯课堂、阿里云大学、百度学院等学习类网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助式学习,替代和消解传统思政教育中某些低端负荷、机械记忆、无用重复的枯燥说教,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其次,搭建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包括课堂交流平台和课后交流平台。课堂交流可以借鉴网络直播等现场直播、开启弹幕的方式进行。弹幕的优势在于能够随时随地、匿名发言,帮助和鼓励即时沟通与充分表达,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课堂活跃程度。课后可通过QQ、微信班级群等交流沟通的虚拟圈群平台开展答疑解惑与情感互动,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开发运营微博、微信公众订阅号,制作和推送能够吸引大学生眼球又具有思想启发性、价值引导性和个性塑造力的订阅号内容,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规律,进行精准式教学方案订制和个性化教学信息推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载体再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力,帮助网络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收效。
(六)模式创新:多元要素重组形态。随着MOOC、MOOS、自媒体、校园APP等多种新型互联网教育元素的出现,重新认识这些教育行业的“新朋友”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操作,厘定其逻辑关系和使用策略,也是重塑“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的重要步骤。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基于MOOC、MOOS、C2C、O2O的网络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动态化、全程化的评价方式于一体的“慕课+翻转课堂/直播平台+交流平台+综合评价”的混合教学模式,才是较为高效、易操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课前,学生能够在MOOC线上初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课堂上,一方面,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沙盘演练、模拟训练、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将实体课堂升级成为师生自由讨论、深度探究、相互协作的场所,另一方面,采用“云学习模式”等新型教学软件实施课堂考勤、学习新课、弹幕交流、提交作业等环节辅助教学。课后,通过各类网络沟通渠道开展师生多向交流、即时互动,扩大思政教师的辐射范围。课程结束时,采取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结合、日常操行与期末成绩挂钩,以及教学参与与综合测评对接的综合化、动态化和全程化的教学考评方式,形成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考核数据,为后期教学提供更具体、更有指导性、更个性化的培养教方案。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新时代下,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圈只有大刀阔斧、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更好地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郝聚民.“互联网+”不是升级,而是重塑[J].企业管理,2017(1)
[2]文心.兰舟.对话陈海燕:如何构建以书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生态圈[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
[3]李北辰.所有人都在说“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吗?[EB/OL].新浪网,2016-07-09
[4]郑波.“云物移大智”技术迭代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光明日报,2018-08-14
[5]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互联网+’视角下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以广西幼专为例”(2016SZZ05)
【作者简介】邱海英(198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