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的郁达夫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是我青春时代的最爱,大约十七八岁开始,我有好多年独自与郁达夫的心灵对话,今天翻开他的文集,依然能唤起早年的记忆。他的精神气质是忧郁的、灰色的,可是他的情绪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心灵为何如此富有感染力?二十多年后,思来想去,觉得大概是因为他那不做作、不虚伪、大胆直白、毫无忌讳、来去无牵挂的姿态吧。
  
  一个在新旧文化之间漂泊的人
  
  郁达夫对我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还在于他一生的命运几乎都在漂泊。他忽南忽北,最后想在杭州安顿下来,然而等到属于自己的“风雨茅庐”建成,他也未能停下漂泊的脚步。他的漂泊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他的心灵一直在新旧文化之间漂泊、游荡,他一手写新小说、白话散文,另一手没有停止过旧体诗的写作,他一手拿线装书,一手读原版外文书。作为一个定格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人物,郁达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介于新旧之间的文化典型。他生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次年,变法维新的浪潮已然兴起,他在偏远的江南小城或许也能呼吸到时代变化的气息,他生活的时代,旧文化已渐趋衰微,新文化嫩叶初绽。他是如此热爱传承了几千年的旧文化,这种热爱不光停留在他对旧体诗的早熟、他对古老文化自然而然的接近;同时,他贪婪地汲取了英国、德国、俄罗斯及世界各国文学中的异质营养,他自述在日本读经济学期间,大多数时间泡在外国文学上面,几年至少读了上千种小说。因为英文版小说中常夹着法文,他无师自通,懂得一点法文。
  在他的旧体诗中还有典型的文人情怀、文人心态,带有很深的传统烙印。他爱喝酒、抽烟,甚至不避讳逛妓院的事。在日本留学时,读小说有空,就去咖啡馆找女孩子喝酒。他自称“零余者”,常常自嘲百无一用是书生。他是新文学开山的重要作家,其作品之所以打动了那么多年轻的读者,还是因为他终究已开始挣脱旧文化、旧文学的桎梏,呼吸到了新时代的空气。他是文化转型时代的代表人物,一个可以不断解剖的标本。他在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在更深的层次上,要比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重要。他的灵魂在新、旧之间游荡、漂泊,仿佛没有找到最后的归依,新、旧的矛盾、挣扎,使他身上总是萦绕着一种难以挥去的伤感、痛苦,也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同时代万千青年的共鸣。
  从他的教育背景来看,他7岁进私塾、9岁入书院,奠定了旧学的根基。但当他少年时代新学已经勃兴,从11岁起,他就进入了富阳当地的新学堂(富阳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开始学习英文、算学、地理、体操、图画。以后,他在嘉兴府中学、杭州府中学、之江大学预科、杭州蕙兰中学就读,接受的都是新教育,18岁起留学日本近10年。他在东京帝国大学读的是经济专业,懂英文、德文、日文,还懂一点法文。在他“风雨茅庐”的藏书中,有大量各种文字的文学作品,当然也有大量的线装书。中学阶段和日本留学期间,他读古书的兴致始终没有泯灭,喜欢晚明小品《西青散记》之类,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的《两当轩集》。成年之后一有钱就喜欢跑旧书铺,把买柴米油盐的钱换了旧书。他最早在报纸上发表的作品就是他的旧体诗,那时他还不到20岁。在日本异国文化的氛围中,他不断地以旧体诗这种形式表达内心的各种情感。在他心灵深处,他还没有走出旧体诗代表的文化时空,但在现实的巨变中,他已经被抛到了一个陌生的、难以把握的世界,而且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个新世界的创造和建设。他借助新的文学方式,用新的笔调喊出了转型时代的声音。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旧融合、亦新亦旧、旧中有新、新中有旧。也许这是他的幸运,正是这一特征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文学事业,同时也使他在生活中常常陷入矛盾。
  郁达夫在评价苏曼殊时说,他的译诗比他自己写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的浪漫气质,及由此而来的行动风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我以为,作为人的郁达夫,也要比他的小说、散文、旧体诗更加丰富,更为生动,有着更大的魅力。
  郁达夫在评价“五四”文学的历史意义时说过两句话,一是融入世界文学的洪流中,二是自我的发现。我觉得这两句话很准确地抓住了新文学的内核,也是判断他本人价值的关键。
  个人、个性、自我、自我价值,这都是旧文化所不具备的。郁达夫有幸遇到了“五四”,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才最终确立了文化的独立价值,包括文学、科学、艺术等,在旧文化体系中被视为小道、末技的这一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作家、学者、画家、科学家,从“五四”时代起,开始正式登上社会舞台,显示自己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从此,社会舆论渐渐不再把做官当作读书的唯一出路,一个多元的近代文明社会渐露头角。
  “五四”的新浪潮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从这一崭新的生活方式而言,郁达夫已经完全属于新文化的怀抱,彻底告别了传统的旧文化。他作为主要发起人的创造社乃是“五四”时代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而包括创造社在内的“五四”社团已经是现代自主社会空间出现的标志。
  
  “我不是一个战士,我只是一个作家”
  
  
  1931年,日本人增田涉第一次见到的郁达夫——“带着腼腆的微笑,很瘦,给人一种纤细柔弱的感觉。谈吐举止都很温柔,是个文人的样子”。他本来就是一介文人,但他与旧式的吟风弄月、醇酒妇人的文人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旧文人往往是游离于整个社会之外,独善其身、玩弄诗词文章、苟全性命于乱世和治世之间,对于社会没有发言权,也不大会公开站出来批评社会的不公、不义,更不敢批评朝廷的是非。身为“五四”一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生与他生存的时代一再构成冲突,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日本侵略者,都是他批评的对象。即使是他在作品中反复言说的那种苦闷、感伤和病态,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社会批判的一种特殊方式。他自己在谈到《沉沦》时说过,“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沉沦》由此产生,那是一种“哀鸣”,也是一种反抗。
  1930年,他对林语堂、徐志摩等人表示自己是一个文人,不是一个战士,叫他去撒传单,他是不会去做的。1933年,在宋庆龄家里,他对美国红色记者史沫特莱说:“我不是一个战士,我只是一个作家。”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傲骨嶙峋的一面。
  1921年,他还在日本留学,听被誉为“宪政之神”的日本政治家尾崎行雄演讲时,听到尾崎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称做“清国”,并对当时军阀当道的中国说了些不友好的话,他当场站起来打断演讲,堂堂正正予以反驳。尾崎只好承认错误,当场道歉。他并不认同武夫当国,回国后曾在北京平民大学的课堂上痛骂北洋军阀,公开对学生说:军阀统治,社会混乱,读死书是一点意义没有的。在学生张友鸾的记忆里,那一次,他把一堂文学课变成了政治课。他在那篇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里甚至激愤地说,与其读书、从事写作,还不如去做强盗、做小偷。
  正是因为对军阀统治的强烈不满,他才满怀热情地跑到广州,结果很是失望。他的《广州事情》一文,就是和国民党冲突的公开。他愤慨地说:“什么是党派?什么是争斗?更什么是感情?实际上不过是为了一点金钱、权力而已,旁的话都是骗人的器具,狐鬼的画皮!”1927年4月28日,离“四一二”不过半个多月,他撰文直接谴责蒋介石是“新军阀”,随后在日本的左翼文艺刊物上发表,差一点被逮捕。当军警在5月29日搜查创造社出版部时,他恰巧去了杭州,才得幸免。创造社的同人责怪他惹祸,他因此公开声明退出这个自己参与创立的团体。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的内心始终是压抑的。他曾多次因文字得罪当道,离开上海避祸。但他还是坚持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1927年 9月创刊的《民众》旬刊是他发起和主编的,他执笔的发刊词如此说:“我们不想做官,所以不必阿谀权贵,我们不想执政,所以没有党派,我们更不想争地盘,剥民财,所以可痛骂新旧的自私自利的军人,我们是被压迫,被绞榨的民众的一分子……”一年后,他又和朋友办了个《白华》半月刊,他指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还要讲乐观,还要讲理论,还要讲文学,实在是不通的事情,尤其当言论创作的自由,被压缩得同针头那么纤细的现在。”1931年,他因奔走营救创造社的朋友,受到当局警告,去故乡避难,但还是忍不住要讽刺“中央帝党”玩秦始皇玩过的把戏。
  1933年,他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参与要求当局释放被捕作家丁玲等的联名通电。当杨杏佛被暗杀的消息传来,他在杭州愤然写下了沉痛的旧诗,“生死无由问伯仁”。熟悉他的钟敬文说,他讨厌虚伪,憎恶暴力。这个有骨气的文人,最终客死南洋,千秋饮恨,然而至死坚守气节。
  2006年11月28日杭州
  
  (作者系知名文化学者、作家)
其他文献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刺槐属(Robinia)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刺槐属花粉具有属内一致性,均为长球形,具3条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诊疗时
近日,某省某市部分群众因听说计划改变行政区域,聚集火车站并拦堵铁路交通。由于领导层对此突发事件高度重视,官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置,5小时内聚集群众疏散,铁路恢复通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远处拉美的古巴来说,不啻一场狂风暴雨。古巴一下失去了80%以上的对外贸易。古巴原本在经互会框架内与苏东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可突然之间,以前严重依赖进口的食品和消费品没有了,需要进口的原材料也没有了,大批工农业部门嗷嗷待哺,不得不停工停产……可以想象古巴在这段时期面对的是何种困难,过的是什么日子——苏东变局后古巴经济下滑幅度高达25%以上!  流亡美国迈阿密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就两会代表反映关于“上学责”问题回复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
为探讨携氧液体辅佐治疗对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缺氧损害的保护作用, 1999~ 2001年间我们对 78例急性期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佐携氧液体
政协是什么组织?宪法表述人民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并未明确其为什么性质的组织,是国家机构,社会团体,还是其他什么组织?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由上面这样的
中组部希望听到不同阶层民众对党的组织工作的评价,于是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中组部委托统计局进行干部任用满意度民调》,新华网2008年7月13日)这是一件动机良好的事情,但委托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难免让人感觉只是“权宜之计”。坚持执政为民的中共何不以此为契机,通过组建一个专门的民调机构来推动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中共在新时期提出并奉行“三个代表”理论,一直强
广东广州黄崧华(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广州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同舟共进》是我十分喜爱的刊物,每期都认真阅读。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 RV)流行株非结构蛋白 4( NSP4)的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 法对昆明地区 2002年和 2003年流行期不同程度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的 22株轮状病毒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