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西兰先驱报》曾做了一则全球趋势报告:“目前,白色、银色和黑色仍是全球消费市场上的三大统治颜色。在亚洲、俄罗斯及其他东欧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会使白色家居装饰和艺术品的普及势头扩大。”《女友·花园》探访6位当代艺术家,看他们在全白的空间里,享受安静的光与气息,也忍受着孤寂与遗世。他们的心大多是白色的,这让他们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他们的作品大多是白色的,那是灵感的凝结,是一波又一波的重新开始。
艺术是无限的,无限中却总有交集。白色是一种语言,敞开内心的表达;白色是一个连接,从此开启,在此结束。这,便繁衍出一场灵动的白色艺术盛事。
于凡
生于青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和韩国等地艺术联展中亮相。对于创作和生活,于凡都顺其自然,不拖不赶,他笃信“在不知其中缘由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世界”,借用雕塑语言叙述他对自我和外界的思考和询问,传达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白色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白色最能突出自然光的效果,只有在白色的衬托之下,光与影、虚与实的游戏才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白色,是一种可扩展的颜色,因此,它在某种情况下有力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
作品《白马》:把诠释权留给观者
源于于凡简单清淡的生活态度,他的工作室通体粉刷成了白色。玻璃钢喷漆的雕塑泛着白色特有的透明光泽与华丽质感,白马、水兵、少女……这些平日熟悉的人和物,在于凡手中变得迷离梦幻。在他尝试用汽车喷漆之前,玻璃钢雕塑只有一条路子——作为青铜、石头的替代品而存在。于凡给了玻璃钢雕塑全新的生命,喷上白色的汽车喷漆,它们闪闪发光,像从童话世界里走来。当你靠近时,发现雕塑们离你那么遥远;当你远远驻足遥望时,又会觉察出雕塑们是如此亲近。
于凡坚持把诠释作品意义的权力交还给观者,“我的作品只能传达出我询问的方式和角度,而观众却能由此得出自己的观念和体验。雕塑总是从一个形象出发,最后进入到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对这种陌生化,我和观者的感受是一样的,我并不能完全主动操控作品的进程和结果。它们最后的样子总是出乎我的意料。”
白马也好,白色的小人也好,对于凡而言,作品自有它的魂,像一个诱饵吸引人们探究其深藏的含义。“我的兴趣不在于马的肉、骨骼、体魄。而在于它本身的气质,一个灵在里边。马给人的概念是什么呢?它是空灵、浪漫的,是在现实之上,这才是白马对我的意义。”
读白——活未必活 死未必死
观摩古人的雕塑,尤其是那些因为沧桑被磨成白色的陶土雕塑,我会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脱离现在的时空,把自己转换成古代匠人。慢慢我发现,其实古人在雕塑陶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写生概念,完全是一个“造”,就像国画。大家都在画山水,山水的基本形式是一样的,就看在里边,你能够找出什么变化来。我的白马和人物追求内敛,处于沉静的凝固状态,没有很大的动静,不像一个活物。我反对雕塑必须栩栩如生,雕塑做得像真人一样,感觉人是活了,雕塑反而是死了。从根本上说雕塑是死东西,“借尸还魂”才是雕塑的工作。
我喜欢的白色大师
我刚刚从意大利旅行回来,又一次瞻仰了我最喜欢的乔托和莫兰迪作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乔托摒弃了中世纪绘画惯用的金色及蓝色背景,他在巴多瓦阿累那教堂创作了一组壁画。饱经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壁画在紫外线照射下,显露出一些惊人的细节:圣约翰前额的皱纹、胡须、眼睛的白色部分被处理得若隐若现,但立体感异常强烈。我也很喜欢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他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用白色、米色、象牙色等画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他的世界是有限的,带来的回味空间却是无限的。
艺术是无限的,无限中却总有交集。白色是一种语言,敞开内心的表达;白色是一个连接,从此开启,在此结束。这,便繁衍出一场灵动的白色艺术盛事。
于凡
生于青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和韩国等地艺术联展中亮相。对于创作和生活,于凡都顺其自然,不拖不赶,他笃信“在不知其中缘由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世界”,借用雕塑语言叙述他对自我和外界的思考和询问,传达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白色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白色最能突出自然光的效果,只有在白色的衬托之下,光与影、虚与实的游戏才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白色,是一种可扩展的颜色,因此,它在某种情况下有力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
作品《白马》:把诠释权留给观者
源于于凡简单清淡的生活态度,他的工作室通体粉刷成了白色。玻璃钢喷漆的雕塑泛着白色特有的透明光泽与华丽质感,白马、水兵、少女……这些平日熟悉的人和物,在于凡手中变得迷离梦幻。在他尝试用汽车喷漆之前,玻璃钢雕塑只有一条路子——作为青铜、石头的替代品而存在。于凡给了玻璃钢雕塑全新的生命,喷上白色的汽车喷漆,它们闪闪发光,像从童话世界里走来。当你靠近时,发现雕塑们离你那么遥远;当你远远驻足遥望时,又会觉察出雕塑们是如此亲近。
于凡坚持把诠释作品意义的权力交还给观者,“我的作品只能传达出我询问的方式和角度,而观众却能由此得出自己的观念和体验。雕塑总是从一个形象出发,最后进入到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对这种陌生化,我和观者的感受是一样的,我并不能完全主动操控作品的进程和结果。它们最后的样子总是出乎我的意料。”
白马也好,白色的小人也好,对于凡而言,作品自有它的魂,像一个诱饵吸引人们探究其深藏的含义。“我的兴趣不在于马的肉、骨骼、体魄。而在于它本身的气质,一个灵在里边。马给人的概念是什么呢?它是空灵、浪漫的,是在现实之上,这才是白马对我的意义。”
读白——活未必活 死未必死
观摩古人的雕塑,尤其是那些因为沧桑被磨成白色的陶土雕塑,我会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脱离现在的时空,把自己转换成古代匠人。慢慢我发现,其实古人在雕塑陶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写生概念,完全是一个“造”,就像国画。大家都在画山水,山水的基本形式是一样的,就看在里边,你能够找出什么变化来。我的白马和人物追求内敛,处于沉静的凝固状态,没有很大的动静,不像一个活物。我反对雕塑必须栩栩如生,雕塑做得像真人一样,感觉人是活了,雕塑反而是死了。从根本上说雕塑是死东西,“借尸还魂”才是雕塑的工作。
我喜欢的白色大师
我刚刚从意大利旅行回来,又一次瞻仰了我最喜欢的乔托和莫兰迪作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乔托摒弃了中世纪绘画惯用的金色及蓝色背景,他在巴多瓦阿累那教堂创作了一组壁画。饱经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壁画在紫外线照射下,显露出一些惊人的细节:圣约翰前额的皱纹、胡须、眼睛的白色部分被处理得若隐若现,但立体感异常强烈。我也很喜欢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他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用白色、米色、象牙色等画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他的世界是有限的,带来的回味空间却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