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雄伟的喀喇昆仑山深处,广袤的帕米尔高原,有一个叫热斯卡木的边境小村庄。村里没有路、没有电、没有网络。10多年来,民警们沿着陡峭的山路,架起了一座座山里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又是一年岁末时,迎着飘洒的雪花,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民警又开始了到喀喇昆仑山腹地的热斯卡木村驻点,这一次他们要在山里呆到来年冰雪融化时。
从叶城县出发,汽车在行驶了260余公里后,拐上了一条简易砂石路,在大山的缝隙里艰难前行,道路一边是奔腾不息的叶儿羌河,一边是陡峭的山崖。
随着地势升高,道路越来越难行。当翻一处达坂时,道路两侧全是厚厚的积雪。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缺氧使得人呼吸困难。摇下车窗,一股猛烈的风雪吹了进来。
风吹雪花欲迷人眼,带队的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所长库尔班回过头看看记者,笑着指向山沟里依稀可辨的几间土房说:“快到了。”
这里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吐鲁沟的一处山间谷地,地图上叫热斯卡木。这里高寒缺氧,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也是靠边境线最近的村庄之一,离中印边境只有十几公里,是新疆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管辖的边境管理区。
高山环绕热斯卡木
热斯卡木被高山包围着,居住在这里100户的塔吉克、柯尔克孜村民世代沿河谷而居,游牧而生,人口不多,居住分散。村里没有电,也没有网络,每天只能靠太阳能供上几个小时的电。
一阵激烈的犬吠之后,牧民们纷纷打开了门。老人们也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了家门,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
“克弄登巴西(柯尔克孜语:兄弟),快到我家坐坐吧。”
“这次怎么说也该轮着住我家了吧!”
热情的牧民们争相帮着卸下车上的大米、食用油、茶叶、盐巴等,有人端来热水让民警擦把脸。
顾不上休息,民警们抓紧时间忙碌起来。所长库尔班给村民发放办好的身份证和慰问物资,民警吐逊摆开户籍资料核对信息,民警王志强则端着相机给村民照相。
“我们的驻村工作比较琐碎,不仅要接待来访群众、走访群众,熟悉辖区人口情况,还要排查各村的矛盾纠纷及不安定因素,组织巡逻队员开展日常巡逻。”库尔班边忙活着边说。
70多岁的塔吉克老大爷胡达白地捋着胡子,笑咪咪地看着忙碌的民警说:“以前办个证件什么的得到派出所,来回要坐小三轮、骑毛驴,花钱又耗时,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辛苦这些巴郎子了(维吾尔语:孩子)。”
山里的乡亲出趟门不易,出一次山也仅仅是为了买一些盐巴、茶叶之类的小生活用品。就是买这些小小的生活用品,对山里人来讲,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大事情。
热斯卡木村,是季节性通公路的乡村,夏季洪水经常冲毁道路,冬季大雪封路,与世隔绝。悬崖陡壁、激流险滩几乎阻断了这个村与外界的交往。一些牧民的身份证过期了不清楚还要更换,一些牧民家的孩子快要上学了才知道没有申报户口,一些牧民的牲畜丢失了几个月出山来报案。
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民警们说,我多走一步,老百姓就能方便好多步。与其让当地老百姓骑着毛驴、背着干粮到派出所来办事,还不如自己苦点累点到村里去办公。考虑到牧民的困难,派出所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他们把警务室从派出所“搬”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定期带着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宣传材料、替牧民群众办理身份证、搜集警务信息。
年复一年,民警的服务内容也不断拓展,从送户口本、身份证发展到为各族群众送化肥、农药、捎粮食、盐巴。看着民警黑红的脸庞,闻到身上散发出来的毡房里的气息,时间长了群众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每次民警进山,牧民都争着把民警让到自己家的炕头,烧上奶茶唠唠家常,打听打听山外面的新鲜事。
库尔班说:“每当群众争着拉我进家门,而我分身乏术时,我才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群众真正把我们都当作了自己人。”
山里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十多年来,民警们沿着这条没有路的路,一趟趟进进出出,架起了一座山里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库尔班说,每次进山,穿行在山间羊肠小道,饿了就啃上几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冰水,冷了就到路边的毡房休息几分钟,或者在野外架一堆火,一边烤火,一边把冻成冰块的水烧化,喝水取暖。
每次进山,最少都得呆两三个月,民警们都是自带米面吃住在牧民家。长期在大山里呆着,吃饭是最大的问题。由于长期吃不上蔬菜,库尔班曾患上严重的便秘。
提起进山途中的困难,库尔班长出一口气说:“最头疼的就是冬天,雪大、路滑、天气冷。”虽然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但是凛冽的寒风还是会穿过棉衣,如刀割般刺骨冰凉。
在库尔班的口袋里,常备药是速效救心丸。长期呆在高海拔山里,许多民警及群众都患有心脏病,如果在深山里发病,没有抢救的条件,也许将长眠于大山。
“走山路、趟冰河、喝雪水、听狼嚎”成为民警们的家常便饭。基础信息就这样采集上来,群众证照和代购物品也顺路收发,法律法规一路宣传下去,辖区警情不经意间搜集上来。
“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你。”库尔班说。辖区牧民,无论年龄和民族,凡是找上门来请库尔班帮忙办理的大小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地认真对待,办理好二代身份证后,有时他会上门送证;路上巡逻时,看见谁家门没锁,他找来锁子赶紧锁上。时间久了,辖区农牧民觉得库尔班特别平易近人,家长里短的事都来找他评理和调解。
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
热斯卡木是塔吐鲁沟中最靠近边境线的村庄,这里自古是南疆通往境外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三股势力”把眼睛盯在了这里,平静的千年古道下暗流涌动。
2007年3月的一天,村里的牧民买买提热依木正赶着羊群在边境线附近放羊,这时他发现邻国边境上有5个人。买买提热依木立刻警觉起来,他主动和他们搭讪,得知他们急需找到通往境外的道路。买买提热依木立即明白这些人有重大嫌疑,他灵机一动,顺手给他们指了一条自己熟悉的道路,随后飞马报告驻村民警。抓捕后经证实,这5人正是企图逃亡境外的犯罪份子。
像这样警民联手,参与打击堵截企图外逃和入境的重要案件共有20余起,成功堵截73人。现在,热斯卡木村有36名青年牧民成为了义务护边员,他们被称为“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
库尔班说,进出热斯卡木是特殊的“长征”,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饥饿、寒冷、高原反应、遭遇野兽袭击,甚至流血牺牲都威胁过每一个民警。
随行民警吐逊告诉记者,在一次骑马进山途中,马匹突然受到山坡上滚落石块的惊吓,他被重重地摔下马背,腿部被岩石划伤,马驮着他的包跑了大约两公里,宣传材料撒了一路,他顾不上自己的伤痛,爬起来去追赶马匹,一路捡拾着散落的宣传资料,然后跨上马背,继续向牧民的毡房走去。
2007年6月,原所长阿巴米斯林带领吐逊和满苏尔去热斯卡木,3人露宿在山脚下。后半夜时分,一阵狼嚎让3人睡意全无。随着狼嚎叫声的临近,几个闪闪的绿光扑向帐篷,3人赶紧拿起帐篷边上的石头向狼狠狠地砸去,一只狼退却了,另一只狼却又冲了上来,阿巴米斯林躲闪不及,右臂被狼爪抓伤,鲜血直流。情急之下,吐逊赶紧脱下大衣,蘸上汽油,点燃后挥舞着冲向狼群。见到火光,几只狼退却了。可是3人的大衣却很快就烧完了,他们又将马鞍子卸下来点燃,与狼群对峙。就这样,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群狼才悻悻离去……
记者看到,在热斯卡木村的很多牧民家里,墙上都挂着一幅镶在镜框里的全家福,照片里都有穿制服的民警。如果没人说明,肯定认为家家都有民警亲戚。事实上,村民们也真的把民警当作自己家的人。用牧民们的话说,派出所民警就是我们的库瓦提木(柯尔克孜语意为儿子、力量的意思)。
又是一年岁末时,迎着飘洒的雪花,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民警又开始了到喀喇昆仑山腹地的热斯卡木村驻点,这一次他们要在山里呆到来年冰雪融化时。
从叶城县出发,汽车在行驶了260余公里后,拐上了一条简易砂石路,在大山的缝隙里艰难前行,道路一边是奔腾不息的叶儿羌河,一边是陡峭的山崖。
随着地势升高,道路越来越难行。当翻一处达坂时,道路两侧全是厚厚的积雪。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缺氧使得人呼吸困难。摇下车窗,一股猛烈的风雪吹了进来。
风吹雪花欲迷人眼,带队的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所长库尔班回过头看看记者,笑着指向山沟里依稀可辨的几间土房说:“快到了。”
这里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吐鲁沟的一处山间谷地,地图上叫热斯卡木。这里高寒缺氧,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也是靠边境线最近的村庄之一,离中印边境只有十几公里,是新疆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管辖的边境管理区。
高山环绕热斯卡木
热斯卡木被高山包围着,居住在这里100户的塔吉克、柯尔克孜村民世代沿河谷而居,游牧而生,人口不多,居住分散。村里没有电,也没有网络,每天只能靠太阳能供上几个小时的电。
一阵激烈的犬吠之后,牧民们纷纷打开了门。老人们也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了家门,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
“克弄登巴西(柯尔克孜语:兄弟),快到我家坐坐吧。”
“这次怎么说也该轮着住我家了吧!”
热情的牧民们争相帮着卸下车上的大米、食用油、茶叶、盐巴等,有人端来热水让民警擦把脸。
顾不上休息,民警们抓紧时间忙碌起来。所长库尔班给村民发放办好的身份证和慰问物资,民警吐逊摆开户籍资料核对信息,民警王志强则端着相机给村民照相。
“我们的驻村工作比较琐碎,不仅要接待来访群众、走访群众,熟悉辖区人口情况,还要排查各村的矛盾纠纷及不安定因素,组织巡逻队员开展日常巡逻。”库尔班边忙活着边说。
70多岁的塔吉克老大爷胡达白地捋着胡子,笑咪咪地看着忙碌的民警说:“以前办个证件什么的得到派出所,来回要坐小三轮、骑毛驴,花钱又耗时,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辛苦这些巴郎子了(维吾尔语:孩子)。”
山里的乡亲出趟门不易,出一次山也仅仅是为了买一些盐巴、茶叶之类的小生活用品。就是买这些小小的生活用品,对山里人来讲,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大事情。
热斯卡木村,是季节性通公路的乡村,夏季洪水经常冲毁道路,冬季大雪封路,与世隔绝。悬崖陡壁、激流险滩几乎阻断了这个村与外界的交往。一些牧民的身份证过期了不清楚还要更换,一些牧民家的孩子快要上学了才知道没有申报户口,一些牧民的牲畜丢失了几个月出山来报案。
红其拉甫边防派出所民警们说,我多走一步,老百姓就能方便好多步。与其让当地老百姓骑着毛驴、背着干粮到派出所来办事,还不如自己苦点累点到村里去办公。考虑到牧民的困难,派出所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他们把警务室从派出所“搬”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定期带着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宣传材料、替牧民群众办理身份证、搜集警务信息。
年复一年,民警的服务内容也不断拓展,从送户口本、身份证发展到为各族群众送化肥、农药、捎粮食、盐巴。看着民警黑红的脸庞,闻到身上散发出来的毡房里的气息,时间长了群众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每次民警进山,牧民都争着把民警让到自己家的炕头,烧上奶茶唠唠家常,打听打听山外面的新鲜事。
库尔班说:“每当群众争着拉我进家门,而我分身乏术时,我才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群众真正把我们都当作了自己人。”
山里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十多年来,民警们沿着这条没有路的路,一趟趟进进出出,架起了一座山里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库尔班说,每次进山,穿行在山间羊肠小道,饿了就啃上几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冰水,冷了就到路边的毡房休息几分钟,或者在野外架一堆火,一边烤火,一边把冻成冰块的水烧化,喝水取暖。
每次进山,最少都得呆两三个月,民警们都是自带米面吃住在牧民家。长期在大山里呆着,吃饭是最大的问题。由于长期吃不上蔬菜,库尔班曾患上严重的便秘。
提起进山途中的困难,库尔班长出一口气说:“最头疼的就是冬天,雪大、路滑、天气冷。”虽然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但是凛冽的寒风还是会穿过棉衣,如刀割般刺骨冰凉。
在库尔班的口袋里,常备药是速效救心丸。长期呆在高海拔山里,许多民警及群众都患有心脏病,如果在深山里发病,没有抢救的条件,也许将长眠于大山。
“走山路、趟冰河、喝雪水、听狼嚎”成为民警们的家常便饭。基础信息就这样采集上来,群众证照和代购物品也顺路收发,法律法规一路宣传下去,辖区警情不经意间搜集上来。
“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你。”库尔班说。辖区牧民,无论年龄和民族,凡是找上门来请库尔班帮忙办理的大小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地认真对待,办理好二代身份证后,有时他会上门送证;路上巡逻时,看见谁家门没锁,他找来锁子赶紧锁上。时间久了,辖区农牧民觉得库尔班特别平易近人,家长里短的事都来找他评理和调解。
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
热斯卡木是塔吐鲁沟中最靠近边境线的村庄,这里自古是南疆通往境外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三股势力”把眼睛盯在了这里,平静的千年古道下暗流涌动。
2007年3月的一天,村里的牧民买买提热依木正赶着羊群在边境线附近放羊,这时他发现邻国边境上有5个人。买买提热依木立刻警觉起来,他主动和他们搭讪,得知他们急需找到通往境外的道路。买买提热依木立即明白这些人有重大嫌疑,他灵机一动,顺手给他们指了一条自己熟悉的道路,随后飞马报告驻村民警。抓捕后经证实,这5人正是企图逃亡境外的犯罪份子。
像这样警民联手,参与打击堵截企图外逃和入境的重要案件共有20余起,成功堵截73人。现在,热斯卡木村有36名青年牧民成为了义务护边员,他们被称为“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
库尔班说,进出热斯卡木是特殊的“长征”,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饥饿、寒冷、高原反应、遭遇野兽袭击,甚至流血牺牲都威胁过每一个民警。
随行民警吐逊告诉记者,在一次骑马进山途中,马匹突然受到山坡上滚落石块的惊吓,他被重重地摔下马背,腿部被岩石划伤,马驮着他的包跑了大约两公里,宣传材料撒了一路,他顾不上自己的伤痛,爬起来去追赶马匹,一路捡拾着散落的宣传资料,然后跨上马背,继续向牧民的毡房走去。
2007年6月,原所长阿巴米斯林带领吐逊和满苏尔去热斯卡木,3人露宿在山脚下。后半夜时分,一阵狼嚎让3人睡意全无。随着狼嚎叫声的临近,几个闪闪的绿光扑向帐篷,3人赶紧拿起帐篷边上的石头向狼狠狠地砸去,一只狼退却了,另一只狼却又冲了上来,阿巴米斯林躲闪不及,右臂被狼爪抓伤,鲜血直流。情急之下,吐逊赶紧脱下大衣,蘸上汽油,点燃后挥舞着冲向狼群。见到火光,几只狼退却了。可是3人的大衣却很快就烧完了,他们又将马鞍子卸下来点燃,与狼群对峙。就这样,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群狼才悻悻离去……
记者看到,在热斯卡木村的很多牧民家里,墙上都挂着一幅镶在镜框里的全家福,照片里都有穿制服的民警。如果没人说明,肯定认为家家都有民警亲戚。事实上,村民们也真的把民警当作自己家的人。用牧民们的话说,派出所民警就是我们的库瓦提木(柯尔克孜语意为儿子、力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