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为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同体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处于中轴线的地位。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形态的嬗变、共同体的发展与演进统一于人类解放进程。“真正共同体”是在对“虚假共同体”批判的基础上设想的,是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这些精神要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大有可为。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人类解放道路提出的既符合一般又兼顾特殊的“中国方案”,其价值旨趣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深化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道路、限度统一贯穿于构建的始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中国道路;一带一路;人类解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8)03-0102-06
  共同体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的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个人”存在于共同体之中,人和共同体是同一实体。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的异己的对立物,是“虚幻的共同体”。同时,马克思指出,“自由人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570。当前,人类社会还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52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尚有待提高,社会分工仍带有强制性,因而寻求实现个性自由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共同体成为历史的阶段性任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在这一寻求现实的共同体过程中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
  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特性,共同体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的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社会形态的嬗变、共同体的发展与演进统一于人类解放和发展的进程。
  (一)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共同体的成员是处于诸多关系网络的交叠点上,任何人都不能脱离这些关系而完全独立。“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3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生存和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的真正共同体是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身,是展开了的自由自覺的人的道德生活和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和人解放的依据。
  (二)共同体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共同体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的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各种具体的共同体形态才开始历史地出现于现实中。“越往前追溯历史……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2]6人类为了生存就要从事物质生产,而社会生活中物质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也是共同体的演进过程。正是在这种生产和交往的客观基础上,人与人的共同存在的生存方式得到确认和固定。共同体存在的形式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即实际所处的生产和分工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交往和联合的方式又决定了共同体占有和分配的基本形式。在以往一切等级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共同体形式被改造为“目的在于对付被统治的生产者阶级”[1]522的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劳动和所有的同一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无论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属性的角度,还是从社会主体的角度和社会利益的角度审视人类从古至今的诸类共同体,它们都受唯物史观所阐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三)社会形态的嬗变、共同体的发展与演进统一于人类解放发展的进程
  首先,人的发展的三种社会形态或者人的存在的三种不同方式与发展共同体的三种类型是一致的。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就是发展共同体的发展与演进。其演进轨迹是:“人的依赖关系”时期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或称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物的依赖性”时期的“虚假”和“虚幻”共同体——“个人全面发展”时期的真正共同体,或称自由人联合体。
  其次,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在根本意义上体现了个体与共同体协调一致且统一发展的过程。它表明,在该历史进程中各发展共同体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都指向内容的统一,即人类的解放。因此,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看,共同体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所形成的实际的共同体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大体上,人类经历了家庭、民族、国家等共同体类型。进入阶级社会后,阶级分化和阶级利益形成了国家、政党及其他带有阶级性质和特殊利益的政治团体,以及不具有阶级属性的各类社会组织的非政治共同体。在现代人类生活中,政治的和非政治的共同体的多种具体形式既历时地存在着,又共时地存在着。
  最后,从目标归宿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终极追求、实践归宿和价值取向。在人类实现解放的道路上,以每个人自身发展促进他人发展,在他人的发展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新的人类发展共同体形式必将取代控制人、奴役人、压迫人的旧的发展共同体形式。人类通过新的共同体形式,使个体与共同体协调互动,实现其整体发展、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持续发展,实现个体自由与人类自由的有机统一。二、从“虚幻共同体”的现实批判到“真正共同体”的理论论证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建立在对“虚幻共同体”批判的基础上,是对“虚幻共同体”的扬弃。
  (一)对“虚幻共同体”的扬弃
  资本主义共同体是“人的本质”的异己的对立物,是“虚幻的共同体”。资产阶级及其所构建的共同体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然而,资产阶级从根本上并不是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它是以虚假共同体形式存在的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体,具有虚幻性。资本主义国家为掩盖为少数人谋利的企图,一开始就以社会公共利益主体的身份和代表劳苦大众的面目使自己成为整个社会人格的代表,成为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上的受人民大众支持的权威和力量。在这里,国家取得了共同体的外观。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虚幻的共同体,因为它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3],因而它时刻准备着在这些需要的进程中始终掌握控制权。这就使得这种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1]571,共同体中的人们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物质和意识的控制无法得到自由和解放,个体因异化和压制而不得不委身于共同体,到最后,这样的虚幻共同体成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1]571。为了赢得全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他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和受压迫阶级共同体的支持,资产阶级总是以全社会或者全人类的利益标榜自己阶级的利益,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把本阶级的私人价值说成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这种采取欺瞒和欺骗方式建立的虚幻共同体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成为世界动荡、贫困和战争的根源。资产阶级还力图把阶级统治扩展到整个社会并延伸至全世界,并不遗余力地按照本阶级的狭隘利益把整个社会组织起来,且创立一整套的意识形态,使其发挥“教化”“粉饰”和欺骗功能,使资产阶级特殊利益在人们的观念中道德化、合理化、合法化和普遍化。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的共同体中,个体过着“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1]30,天国生活的虚幻性、压迫性和强制性,尘世生活的唯物质性、利益主义性使人的本质裂变和异化,人承受着社会生活二重性的双重困扰。这是人全面发展和追求自由的限制符。思想意识中的天国生活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物质关系的意识形态化,是对人而言的抽象的虚幻的以国家为表现形式的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它禁锢、奴役、控制着人的思想。这样的共同体是徒有虚假的外观而名不副实,它辜负了其组成个体的期待,只能是一种虚幻共同体的存在,最终摆脱不了虚幻的命运。社会主义共同体作为更高级的共同体形式取代旧的共同体形式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真正共同体”的理论论证
  “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共同体”,“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自由人”来自于无产者或无产阶级,他们的联合通过“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39的共产主义运动从形式上的自由向实质自由过渡来完成。人们只有在现实世界并使用现实的手段——反对并改造现实的事物,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才能实现把人从那种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中解放出来[1]11。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类历史以往由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并没有使人真正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没有得到完全彰显,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存在,沦为少数人剥削、压迫和奴役大多数人的工具。“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1]571随着被压迫和被统治阶级生活的日益窘迫,他们最后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便一无所有,阶级利益和需求必然要求他们从桎梏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因此,阶级、国家等共同体作为“虚幻”的人的联合形式,只是人类共同体发展的一个阶段。“一切成员分享一切偶然机会的联合体的最初形式”[4],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發展和交往的日益丰富而让位于生产力更发达、交往更密切、联系更紧密的双方自愿议定联合体更高的阶段。人类最终要向符合人的需要的联合体式发展迈进。自由人联合体使人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彻底消除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条件。在真正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联合和联合的个人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共同体是个体发展的形式与条件,个体是发展的主体与目的。这种以生产者自由平等联合体为基础,按新的方式组织社会生产的发展共同体,由物质世界控制人变成人控制物质世界,“人的自由”由阶级自由变为“社会的人类”的自由,人的发展由异化压制变为自由全面的发展。每一个“自由人”联合起来形成的属于人的类本质的“联合体”既真实地反映了个人的利益、需求和发展,也促进了每个人的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大有可为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构建提供了政治智慧和有益启示。
  (一)人类解放道路的“中国方案”
  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孜孜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人类解放道路提出的既符合一般又兼顾特殊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第二大形态”向“第三大形态”跨越的必然,是通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的必由之路。首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内容,但实现人类解放却有多条途径和道路。“全球多元现代性”是当今世界最明显的特征,是人类解放在形式上的具体表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实质性的内容,而实现人类解放则在形式性上具有多条途径和道路。多元现代性是指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或模式。其次,摆脱“西方现代性危机”,破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西方“现代性方案”是霸权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以资本扩张为中心、以谋求最大剩余价值为目标、以国家为本位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多数人和国家贫困落后基础之上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不可持续和“西方现代性危机”的不可避免。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解放道路内容的统一和形式的多样关系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道路,强调要顺应世界各国利益共生、命运与共的发展趋势。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体系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资本主义现代性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异化和苦难,都促使人类不断探寻现代化的新道路。
  为此,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路就是坚持“并育而不相害”的多样化的现代化之路,将推动人类走向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一方面,中国道路是当今世界多元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性,是多元现代性的实践生成之一,充分体现了人类解放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的有机统一。它开辟了人类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发展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创新经验,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保存了力量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为人类解放的实现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彰显了世界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一与多”、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5]。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是中国道路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一种实现和实践形式,是一条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多元现代性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社会主义运动方向和共产主义实现途径作了理论预测,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与实施是对覆盖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陆与海协调发展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是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工程和实践基础,是当前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为人类将来整体上构建更高层次的命运共同体夯实了基础和搭建起了现实的可行通道,为人类解放道路的“一与多”“普遍与特殊”提供了有力论证。   (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关怀,那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的根本指向,是一种全新的、最终的社会形态,是“消灭现存的现实的运动”。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个体解放和共同体发展。
  一方面,关注现实的历史的人的需求,不断提升个人的获得感。物质层面上,主要依赖于区域联动发展后的物质成果共享,包括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使用、生活质量提升和生命周期的延长;精神层面上,主要是人的幸福感的提升,除了有赖于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外,还有赖于尊重、友善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层面上,有赖于专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语言类、技能类、媒体类的专项人才;人文交往层面上,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充分尊重文化差异,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实现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世界各地人與人之间平等、友好的交流和彼此善意的传达,实现民心相通。
  另一方面,关注共同体的发展,为个人解放提供组织保障。为此,要注重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重点通过国际关系的变革、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文交流的互动、生态建设的推进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在国际关系变革上,确保有一个相对和平、稳定、安全的国际发展大环境;以“互信、互利、互助”为大方向,建立“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新型发展伙伴关系;建立“普遍安全”的国际社会安全格局,要求国家之间携手共同消除国际社会持久发展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世界经济发展上,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未来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物质基础。在人文交流互动上,需要国际社会各行为体如民族国家、民间组织、社会智库、新闻媒体、跨国企业等在教育、文化、科技、艺术、媒体等领域协调一致、共同作用。在生态建设层面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签订环境协议、建立生态大数据,各国共同治理共同解决现有生态危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道路、限度相统一的实际进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向人类解放道路的必经阶段,是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但从整体上看,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要不要、应不应构建已经成为共识的情况下,需要明确构建去向、如何构建、构建什么等问题。为此,必须认清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际进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道路、限度统一贯穿于构建的全过程。
  第一,完善清晰的目标蓝图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误解走向共鸣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6]这充分表明,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虽然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必须明晰实现人类自由全面解放的目标,明确回答当今世界要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以及如何构建的问题,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二,循序渐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功的关键环节。一是在理念传播和理论研究上,讲好发展故事,消除误解走向共鸣。大力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中国威胁论、霸权论、崩溃论”等不良社会思潮作出正面回应,批驳其思想的实质和危害性,进而促进和提升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与理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传及其构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在构建顺序和层级上,把握重点、有序推进。地缘上由近及远,内容上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发展融合上“互为中心”,权责上共商共建共担共享。最终实现简单到复杂、低级别向高级别、单一层级到复杂网络结构、一元中心到互为中心、以利益和情感为纽带的彼此合宜的命运共同体。三是在实践成果上,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以中国梦为主线统领国内区域间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立足亚太,由近及远、远近联动,将传统友好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作为最优先战略布局,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经济成果;在中间和最高层次命运共同体上,宣传和强调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通性、对接性和互补性。积极“同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安条约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合作”[7],不断扩大朋友圈,实现更高层次的理念认同和战略对接。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变革,呼吁各个国家、各个区域加强团结和协作,相互支持和帮助,在实现各自的梦想基础上,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第三,认清客观的历史限度与合理协调各方利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度”的本质要义是表示既定对象的“质和量的统一”,是既定对象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过了这种界限、幅度和范围,既定对象就不成其为既定对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把握好“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前在客观和主观条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构建任务长期、复杂、艰巨,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为此,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分领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阶段和道路上的必然逻辑。另一方面,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要始终赢得利益者最大多数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利益之度。在构建的进程中凝聚共识、兼顾各方,统筹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点,寻求利益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力求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国际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发展始终具有包容性和共享性特征,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和区域。
  (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深化
  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科学的共同体理论与发展理念进行指导。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来源于实践,也必然结合变化中的时代要求与不断积累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对其进行理论创新与深化。   第一,创新理念,引领共识。也就是说,要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理念,尽可能形成与不同国家“最大公约数”的对接。在理念上,要突出命运共同体的新的世界观意义,强调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联系性和相关性,凸显其新文明观作用。在方法上,结合各地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符合当地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命运共同体层次与环节,不断细化其实践布局,使其更趋扁平化与功能化。在层级层次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国家间命运共同体、国家区域命运共同体、区域间命运共同体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层级体系的具体目标和内容逐步细化,使其更接地气。把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军事、生态、网络、人文等各领域共同体融入各层级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不同伙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对接和构建,并把这些领域与中国道路“五位一体”实践布局战略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国内国际命运共同体的互动和融合。同时,把五大发展理念与命运共同体倡導的共同发展、共享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接和融合。在制度设计上,把实践证明可行的、国际公认的共同理念上升为法律层面,以制度约束命运共同体各主体行为。
  第二,丰富内涵,扩大外延。即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观纳入其理论体系并作为重要支撑。如: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崇高目标为基本要求,推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以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树立相互搭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的双赢、多赢、共赢的新利益观;以义利兼顾,义先于利为基本准则,树立坚持正义、秉持公道、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义利观;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建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观;以积极作为、共同担当为基点,树立权责共担、同舟共济的新责任观;以增进互信、弥合分歧、深化合作为基础,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全球治理观;等等。
  总之,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在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局限性与危害性,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纠正、修复、摒弃现代社会异化的虚幻共同体的思考和实践中,积极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具体方略,并最终构建出现实的、通向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
  [5]张华波,刘凯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带来了什么[J].传承,2014(12):98-9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7]习近平.凝心聚力 精诚协作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3(3).
  Abstract:Community though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 and is at the central axis. The community is the basic form of human existenc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unity in the human liberation process. “Real community” is based o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imaginary community” on the criticism, is to “imaginary community”. This spiritual essenc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put forward by the idea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which 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promising. Specifically,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is for human liberation road proposed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general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China Scheme”, its value is to realize the individual’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deepen the interac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goal, road and limitation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are unified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community; Chinese pa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uman liberation
  (编辑:蔡秀娟)
其他文献
摘要:个人信息的保护研究一般基于信息的人身性与财产性为选择保护的路径,却忽略了个人信息的人身依附属性。根据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自我的解释得出个人信息具有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基于此双重属性导致美、德两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上有所区别:美国将个人信息作为隐私权保护外延,显示其对信息个体性的追求;德国利用领域理论将个人信息作为人格尊严的保护客体,显示其对信息公共性的偏向。从法律文化视角比较,两国存在
期刊
摘 要: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革命的标志性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立的奠基性范畴。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生产实践为纽带,把整个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都理解为实践的产物。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构成人类历史的起点。生产实践制约着人类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源自人类的生產实践。人的本质即人性是在生产实践中生成的,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
期刊
摘要:作为一個常胜不衰的类型,爱情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类型体系的中流砥柱。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高歌猛进,中国爱情电影发展的势头喜人,《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票房黑马的出现,更是充分证明了中国爱情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但是,近年中国爱情电影在数量激增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平庸之作充斥银幕,成为观众的“鸡肋”之选,口碑和票房都持续低迷。针对当下中国爱情电影生产和
期刊
摘要:近几年,欧美日韩等ICT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智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文章分析了世界各国在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发展经验,梳理了未来基于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战略下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结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
期刊
摘要:随着大数据逐渐成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变革,人类开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交易背景下,数据是具有价值性、独立性、稀缺性与可支配性的资源,符合财产本质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财产利益属性。作为新型的数据财产不能归入传统财产权的范畴,应当赋予数据财产独立的民事权利地位,以保持财产权体系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数据财产权是一项纯粹的财产性权利,权利主体能够依法对数据财产享有控制、使用和获益权能。
期刊
摘 要:作为人们生活栖息地的城市社区常常因为缺乏共同生活史和集体成员记忆而丧失原有的“公共性”。网络因其扁平化的组织方式以及倡导平等自由的人际交往模式,在降低沟通成本的同时有效推进了人际互动,使得原子化下居民们彼此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让“共同体”的建设成为可能。通过福州高档小区H的个案研究发现,作为行动者的居民借助网络弱关系整合、创建“同时性”的想象以及工具性的构建作用,将线上关于日常生活的集中讨论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大规模定制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趋势下,鼓励顾客参与互联网+大规模定制价值共创已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当务之急。文章以参与互联网+大规模定制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大规模定制模式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理,构建了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顾客忠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信息交流通过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对顾客忠诚产生积极
期刊
摘要:心灵与意识问题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议题,而与意识问题紧密相关的,则非“认知”莫属。因此,从认知角度切入探究信息传播机制成为主流,意识表征、认知语境以及隐、转喻思维三个方面则成为探讨认知传播学的哲学基础。首先,意识的表征在空间上具有全局分布性;其次,认知语境的建构离不开大脑认知图式与知识的激活,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一种隐、转喻的思维方式;最后,认知传播区别于以往传播学的5W经典模式,重点探索的是传
期刊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视野来看,大数据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其引发了人们认识方式的变革,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大数据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方面的紧密契合,决定它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充分运用大数据正确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通过不断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数据环境,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马克思
期刊
摘要:“厅壁记”是镌刻在古代衙门的墙壁上,记述历代职官沿革、制度得失、官员迁转等,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一种文体。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重视“法”的作用,有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与粉饰太平的馆阁文学大不相同,是中国法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1)李华、柳宗元的诸多厅壁记均用散体文写就,简洁真切,议论精警,已开中唐古文运动的先声。(2)唐代御史在厅壁记创作中注入鲜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