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于蝗灾的各种记载中,有着几乎一样的恐怖描写——蝗灾爆发时,大群的蝗虫乌云蔽日般盖地而来,它们咀嚼、吞咽着所到之处的一切绿色植物,赤地千里,惨不忍睹。
2020年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再次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这次的蝗虫数量犹如天文数字,4000亿只沙漠蝗从非洲出发,飞过红海,到达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但是,它们想要到达中国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沙漠蝗喜欢干热气候,最高只能飞行到海拔2000米左右,对于它们来说,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一道隔绝屏障。而且,沙漠蝗从云南入境的可能性也很小。它们不仅无法翻越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也很难适应云南边境地区大片的热带雨林,因为大量的降雨会打湿它们的翅膀,让它们无法飞行。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沙漠蝗并不是什么植物都吃,它们主要啃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热带雨林里的绝大多数植物并不是沙漠蝗的食物。
虽然沙漠蝗对我国无法造成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些和人们抢夺粮食的可怕生物,许多人还是非常关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看似不堪一击的微小生命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个遮天蔽日的梦魇会像魔鬼一样,千年不灭?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蝗虫身上的那些秘密,答案也许就藏在其中。物喜欢的食物。但也有一些色彩艳丽的蝗虫是有毒的,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以有毒乳草为食的马达加斯加瘤背蝗(也叫乳草蝗),它那艳丽的色彩就是一种警戒色。
目前已知的1万多种蝗虫中,真正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不过300种左右。在我国已知的1000多种蝗虫中,有害的只有60多种。对禾本科植物可造成较大危害的蝗虫,主要是东亚飞蝗、稻蝗、蔗蝗和尖翅蝗等。危害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蝗虫,主要是短星翅蝗、负蝗等。在广大牧区,危害牧草的蝗虫也很多,主要是西伯利亚蝗、戟纹蝗、小车蝗、牧草蝗、雏蝗、痂蝗以及意大利蝗等。
蝗虫也是个大家族
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根据我馆收藏的化石显示,至少在1.65亿年以前,它们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生活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和秘鲁的斑翅巨蝗是世界上最大的蝗虫,雌性体长可以超过13厘米,同区域的一种后翅为紫蓝色的蓝翅巨蝗的雌性体形也有那么大,但是斑翅巨蝗的雄性体形更大,因此斑翅巨蝗成为世界最大蝗虫桂冠的拥有者。我国最大的蝗虫种类是棉蝗,它是棉花的害虫之一。
大多数蝗虫具有保护色,以绿色和褐色为主,是许多动
蝗虫是如何孵化出来的
我曾经饲养过几种我国常见的蝗虫,它们在短暂生命期内的顽强生命力,让我对它们刮目相看。
秋天,雌蝗虫将卵像农夫栽种庄稼种子一般,“种植”在土壤里。自然条件下,“种植”场所大多是湿润的河滩、湖滨以及田埂,我养的蝗虫则是在玻璃瓶里完成这一切的。
晴朗的夜晚,雌蝗虫便开始了产卵活动,它们一般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潮湿但又并非完全被水浸润的砂质地面,来完成这项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雌蝗虫的尾部非常有力,可以帮助它们在砂质地面上挖洞。一开始,它们努力地依靠发达的腹部肌肉推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像石油工人般在地面钻出一口小小的井。在这口小井内,它们精心产下若干粒卯,多数情况下,这些卵每30~60粒成一块。
挖掘和产卵的过程往往长达几十分钟,在完成产卵后,雌蝗虫显然已经筋疲力尽了。休息片刻之后,它们会将小井四周的土弄松一些,用尾巴将浮土推入小井中,就像农夫用锄头将土填入洞穴一样。最后,它们还要用腿将上面的土弄平整。
这些卯会在地下静静地等待来年,当地面的温度渐渐升高以后,卯的颜色会逐渐变为酱色——一些柔弱的小昆虫准备破卯而出了。卵块虽然距离地面最多两三厘米,但对于体长不过几毫米的初生幼蝗而言,却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它们用什么方式从土中开出一条通向世界的隧道?它们纤弱的身躯是如何支撑这些工作的?我对此充满了好奇。
新生的幼蝗只有头部能自由转动,它们的6条长腿被狭小的地下空间完全限制了。那因为一粒沙子的阻碍就会折断的触角、那稍微用力就会断脱的幼嫩长腿,显然是不可能将幼蝗从地下解放出来的,它们需要挖掘工具。但这些柔软的、几乎还没有什么颜色的小虫子,既没有强健的肌肉,也没有坚硬的爪牙,要挖掘出一条是自己身体长度10多倍的通路,无异于一个赤手空拳的矿工要开凿坚硬的岩石。但是,它们居然成功了!我通过玻璃瓶壁观察到,幼蝗孵化后不久,就依靠颈部推开头部周围潮湿的沙土,努力将身体向地面移动。它们靠体内的液压使颈部膨胀,然后蠕动身躯,推动这个“液压钻头”向地面运动。每前进一两毫米,颈部的体液就会回流腹部,幼蝗便要休息一小会儿,然后再一次膨胀颈部……
几个小时后,幼蝗终于将头拱出了地面。但是,这不过是它生命旅程的开始,因为它们还需要4~7次蜕皮,才能成为既善跳又善飞的成虫。而蜕皮也是蝗虫成长过程中一個非常危险的关口,稍有差池就可能使它们丧命。
缠绕千年的梦魇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魇。在人类历史上,它和水灾、旱灾同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自然灾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均可能发生蝗灾。危害最严重的蝗虫就是沙漠蝗,其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可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600多年间,我国仅中原地区发生的较严重蝗灾就有800多次,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而且每隔5-7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蝗虫不仅直接造成灾害,还间接引发了无数次战争。
从有农耕史以来,人类就开始与蝗虫进行一场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先民们治蝗的记载,当时人们采用的是火烧和挖埋方式相结合的治蝗方法。然而这一切似乎收效不大,于是古人对蝗虫的态度由恐惧转变为敬畏。就在新中国成立前,蝗灾泛滥的中原地区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蝗神庙”,里面供奉着蝗头人身的“蝗神”。
2020年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再次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这次的蝗虫数量犹如天文数字,4000亿只沙漠蝗从非洲出发,飞过红海,到达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但是,它们想要到达中国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沙漠蝗喜欢干热气候,最高只能飞行到海拔2000米左右,对于它们来说,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一道隔绝屏障。而且,沙漠蝗从云南入境的可能性也很小。它们不仅无法翻越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也很难适应云南边境地区大片的热带雨林,因为大量的降雨会打湿它们的翅膀,让它们无法飞行。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沙漠蝗并不是什么植物都吃,它们主要啃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热带雨林里的绝大多数植物并不是沙漠蝗的食物。
虽然沙漠蝗对我国无法造成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些和人们抢夺粮食的可怕生物,许多人还是非常关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看似不堪一击的微小生命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个遮天蔽日的梦魇会像魔鬼一样,千年不灭?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蝗虫身上的那些秘密,答案也许就藏在其中。物喜欢的食物。但也有一些色彩艳丽的蝗虫是有毒的,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以有毒乳草为食的马达加斯加瘤背蝗(也叫乳草蝗),它那艳丽的色彩就是一种警戒色。
目前已知的1万多种蝗虫中,真正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不过300种左右。在我国已知的1000多种蝗虫中,有害的只有60多种。对禾本科植物可造成较大危害的蝗虫,主要是东亚飞蝗、稻蝗、蔗蝗和尖翅蝗等。危害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蝗虫,主要是短星翅蝗、负蝗等。在广大牧区,危害牧草的蝗虫也很多,主要是西伯利亚蝗、戟纹蝗、小车蝗、牧草蝗、雏蝗、痂蝗以及意大利蝗等。
蝗虫也是个大家族
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根据我馆收藏的化石显示,至少在1.65亿年以前,它们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生活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和秘鲁的斑翅巨蝗是世界上最大的蝗虫,雌性体长可以超过13厘米,同区域的一种后翅为紫蓝色的蓝翅巨蝗的雌性体形也有那么大,但是斑翅巨蝗的雄性体形更大,因此斑翅巨蝗成为世界最大蝗虫桂冠的拥有者。我国最大的蝗虫种类是棉蝗,它是棉花的害虫之一。
大多数蝗虫具有保护色,以绿色和褐色为主,是许多动
蝗虫是如何孵化出来的
我曾经饲养过几种我国常见的蝗虫,它们在短暂生命期内的顽强生命力,让我对它们刮目相看。
秋天,雌蝗虫将卵像农夫栽种庄稼种子一般,“种植”在土壤里。自然条件下,“种植”场所大多是湿润的河滩、湖滨以及田埂,我养的蝗虫则是在玻璃瓶里完成这一切的。
晴朗的夜晚,雌蝗虫便开始了产卵活动,它们一般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潮湿但又并非完全被水浸润的砂质地面,来完成这项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雌蝗虫的尾部非常有力,可以帮助它们在砂质地面上挖洞。一开始,它们努力地依靠发达的腹部肌肉推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像石油工人般在地面钻出一口小小的井。在这口小井内,它们精心产下若干粒卯,多数情况下,这些卵每30~60粒成一块。
挖掘和产卵的过程往往长达几十分钟,在完成产卵后,雌蝗虫显然已经筋疲力尽了。休息片刻之后,它们会将小井四周的土弄松一些,用尾巴将浮土推入小井中,就像农夫用锄头将土填入洞穴一样。最后,它们还要用腿将上面的土弄平整。
这些卯会在地下静静地等待来年,当地面的温度渐渐升高以后,卯的颜色会逐渐变为酱色——一些柔弱的小昆虫准备破卯而出了。卵块虽然距离地面最多两三厘米,但对于体长不过几毫米的初生幼蝗而言,却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它们用什么方式从土中开出一条通向世界的隧道?它们纤弱的身躯是如何支撑这些工作的?我对此充满了好奇。
新生的幼蝗只有头部能自由转动,它们的6条长腿被狭小的地下空间完全限制了。那因为一粒沙子的阻碍就会折断的触角、那稍微用力就会断脱的幼嫩长腿,显然是不可能将幼蝗从地下解放出来的,它们需要挖掘工具。但这些柔软的、几乎还没有什么颜色的小虫子,既没有强健的肌肉,也没有坚硬的爪牙,要挖掘出一条是自己身体长度10多倍的通路,无异于一个赤手空拳的矿工要开凿坚硬的岩石。但是,它们居然成功了!我通过玻璃瓶壁观察到,幼蝗孵化后不久,就依靠颈部推开头部周围潮湿的沙土,努力将身体向地面移动。它们靠体内的液压使颈部膨胀,然后蠕动身躯,推动这个“液压钻头”向地面运动。每前进一两毫米,颈部的体液就会回流腹部,幼蝗便要休息一小会儿,然后再一次膨胀颈部……
几个小时后,幼蝗终于将头拱出了地面。但是,这不过是它生命旅程的开始,因为它们还需要4~7次蜕皮,才能成为既善跳又善飞的成虫。而蜕皮也是蝗虫成长过程中一個非常危险的关口,稍有差池就可能使它们丧命。
缠绕千年的梦魇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魇。在人类历史上,它和水灾、旱灾同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自然灾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均可能发生蝗灾。危害最严重的蝗虫就是沙漠蝗,其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可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600多年间,我国仅中原地区发生的较严重蝗灾就有800多次,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而且每隔5-7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蝗虫不仅直接造成灾害,还间接引发了无数次战争。
从有农耕史以来,人类就开始与蝗虫进行一场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先民们治蝗的记载,当时人们采用的是火烧和挖埋方式相结合的治蝗方法。然而这一切似乎收效不大,于是古人对蝗虫的态度由恐惧转变为敬畏。就在新中国成立前,蝗灾泛滥的中原地区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蝗神庙”,里面供奉着蝗头人身的“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