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却会出现“学生喜欢音乐,可不想上音乐课”的现象。
关键词:音乐课;不喜欢;因素1P1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歌舞餐厅可以说所到之处尽是“歌声飞扬”。那么,作为我们最神圣的地方——校园,特别是小学的校园,流行歌曲是否也是“歌声烂漫”呢?在这个问题上,记得教育部曾经已经做了明确的决定:流行歌曲可以进课堂。在新的音乐和艺术课程标准以及刚出版的实验教材中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歌中的内容也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所以,让流行歌曲进入校园这本身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一面。
面对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我不能不反思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与之相应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中的差别——教材活用,流行音乐辅助教材学习
1.教材活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高年级学生都会有一样乐器进课堂,一般我们都会选择口琴或竖笛,刚开始学生对于这些乐器很感兴趣,但当课本上的练习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时,他们渐渐对乐器失去了兴趣,为此,我试着将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引入乐器教学,没想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选了一首《挥着翅膀的女孩》,并用钢琴为学生弹奏曲谱,让学生将旋律作为练习,听记下来,并作为口琴曲演奏,一节课下来,没有人打瞌睡,个个都在努力练习。
2.流行歌曲辅助情感教学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和配套资料相对落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制约,让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学生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流行歌曲拒之于音乐课堂之外,可以认真地和学生交流一下流行歌曲,好好研究其中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在课前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课间专题欣赏某一时期最流行的金曲;只要我们对流行音乐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辨,流行音乐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借助艺术语言带动课堂情境教学
语言也是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并从中获得欢乐;喜欢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并从中得到启发。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自在、自然的教学气氛。
1.从兴趣入手,在“自然”中体现音乐学科特点
我们教师应用其巧妙、自然的语言将学生引进音乐的殿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音乐着迷。音乐课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任务,在小学音乐课堂里,我们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会主动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尝试来达到目的。
2.从情感出发,重视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而且要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体验其情感。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调整好语调、语气和节奏,以情感人,让学生和谐自然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三、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技能对教学的一些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要讲究语言艺术等。我们有很多音乐教师缺乏的就是这些,上课比较呆板、严肃。难怪我在调查同学们时,很多同学说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是不喜欢音乐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老师产生不了兴趣,那么就很难说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了。因此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新的教材无论怎么改,经典音乐一定会有,这些曲子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理解祖国的音乐艺术,也是对一些优良民族的继承和发扬,但是这些曲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却还是非常陌生的。既然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对他们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呢?比如,从幼儿班、小学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接触一些民族音乐。在课堂上,特别是课外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听一些民族音乐,少听一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我们的学生肯定会象接受流行歌曲一样接受民族音乐。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能形成一种教育观念,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我想在若干年之后,我们音乐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费力了,而我们国民的音乐修养也肯定会上升一个层次。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营造了一个轻松融洽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积极寻求学习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的情绪、保持学习的自觉性行为,使学生真正从厌学心理转变为喜学心理。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反思、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音乐课肯定会被喜欢。
参考文献
[1]张荣明,于培杰著.《艺术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出版
[2]章连启著.《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次出版
[3]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
(作者單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音乐课;不喜欢;因素1P1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歌舞餐厅可以说所到之处尽是“歌声飞扬”。那么,作为我们最神圣的地方——校园,特别是小学的校园,流行歌曲是否也是“歌声烂漫”呢?在这个问题上,记得教育部曾经已经做了明确的决定:流行歌曲可以进课堂。在新的音乐和艺术课程标准以及刚出版的实验教材中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歌中的内容也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所以,让流行歌曲进入校园这本身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一面。
面对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我不能不反思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与之相应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中的差别——教材活用,流行音乐辅助教材学习
1.教材活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高年级学生都会有一样乐器进课堂,一般我们都会选择口琴或竖笛,刚开始学生对于这些乐器很感兴趣,但当课本上的练习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时,他们渐渐对乐器失去了兴趣,为此,我试着将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引入乐器教学,没想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选了一首《挥着翅膀的女孩》,并用钢琴为学生弹奏曲谱,让学生将旋律作为练习,听记下来,并作为口琴曲演奏,一节课下来,没有人打瞌睡,个个都在努力练习。
2.流行歌曲辅助情感教学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和配套资料相对落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制约,让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学生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流行歌曲拒之于音乐课堂之外,可以认真地和学生交流一下流行歌曲,好好研究其中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在课前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课间专题欣赏某一时期最流行的金曲;只要我们对流行音乐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辨,流行音乐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借助艺术语言带动课堂情境教学
语言也是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并从中获得欢乐;喜欢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并从中得到启发。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自在、自然的教学气氛。
1.从兴趣入手,在“自然”中体现音乐学科特点
我们教师应用其巧妙、自然的语言将学生引进音乐的殿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音乐着迷。音乐课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任务,在小学音乐课堂里,我们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会主动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尝试来达到目的。
2.从情感出发,重视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而且要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体验其情感。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调整好语调、语气和节奏,以情感人,让学生和谐自然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三、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技能对教学的一些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要讲究语言艺术等。我们有很多音乐教师缺乏的就是这些,上课比较呆板、严肃。难怪我在调查同学们时,很多同学说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是不喜欢音乐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老师产生不了兴趣,那么就很难说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了。因此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新的教材无论怎么改,经典音乐一定会有,这些曲子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理解祖国的音乐艺术,也是对一些优良民族的继承和发扬,但是这些曲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却还是非常陌生的。既然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对他们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呢?比如,从幼儿班、小学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接触一些民族音乐。在课堂上,特别是课外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听一些民族音乐,少听一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我们的学生肯定会象接受流行歌曲一样接受民族音乐。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能形成一种教育观念,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我想在若干年之后,我们音乐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费力了,而我们国民的音乐修养也肯定会上升一个层次。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营造了一个轻松融洽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积极寻求学习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的情绪、保持学习的自觉性行为,使学生真正从厌学心理转变为喜学心理。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反思、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音乐课肯定会被喜欢。
参考文献
[1]张荣明,于培杰著.《艺术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次出版
[2]章连启著.《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次出版
[3]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
(作者單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