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正在经历人生重要的“青春期”,家长、老师们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现象,采取积极态度、科学方法以关爱、以辅导。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辅导 引导性评价学习负担过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中国人比较含蓄,孩子们不好启齿问青春期的有关问题,大人也不好正面对孩子们谈青春期知识。我们应正视问题,关爱学生,创造健康环境,实施健康教育,开展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认识中学生
  青少年学生正在经历人生重要的“青春期”,他们的行为有时像“暴风骤雨”,常常出现两极交替现象,有时是孩子,有时争做大人,生物性与社会性时常冲突。现在的青少年性成熟早,是心理断乳期,是人生中事端发生高峰期(12—18岁)。人们往往只注意现代社会孩子们很幸福,物质生活的富有,大人们的关爱,社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忽视了现代社会给孩子们以极大的不公,暴力、恐怖、毒品、黄色书刊网页、单亲、独生子女、就业难等时时影响、侵害他们。
  上述因素都使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一些问题,产生心理障碍。家长、老师们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现象,采取积极态度、科学方法以关爱、以辅导。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多种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不断调整内部心理结构,渐次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公正、谦虚、宽容,尊重他人;与人友好,善交往,帮他人,帮人成功,自己高兴;有正确的自我观,善于自处,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不目空一切,不夜郎自大,不妄自菲薄;有健康的情绪,喜、怒、哀、乐正常;对人、对事、对社会、对人生持积极的心态。
  教育行为心理学化,教育过程才是完整的。发达国家已经把教育步入心理学化的过程。把心理学转化为教育是教育的大课题,我们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智商”,那么只有心理学化的全面体现和落实,教育过程才是完整的。
  三、心理辅导
  人是要成功的,社会需要健康人、成功者。学校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成功者、健康人,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按这一观点,人类特性应是自由、自主地活动,人的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应均衡健康发展。
  教育先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必须做的,也是应做好的。
  1.营造环境
  应为学生营造充满师生共同愿景的人文环境,创造“主动、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应是真诚、幸福、向上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真诚尊重他们,科学提升他们。
  (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2)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3)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去锻炼;(4)给学生设计问题,让他去找答案;(5)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去解决;(6)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去抓住;(7)给学生设计冲突,让他们去讨论;(8)给学生竞争对手,让他们去竞争;(9)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10)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去创造;
  “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去追求”。“知心姐姐”主持人卢勤说:让孩子们树立“我能行”的观念。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轻松愉快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运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原则。主动是学习的品质,探究是途径,合作是形式。并通过学生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还可以在班集体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处理好个人成功与他人成功、集体成功的关系。
  2.引导性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评价进入结果认同时期,进入“个体化评价时期”,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协商、沟通、理解、让步、合作、提升;个体化—因材施教,因人掌握,因人辅导。
  评价: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分数及分数的准确性。
  注意评价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向早上梅花瓣上的露珠,太脆弱,太易掉下来。老师和家长一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3.特殊关注
  (1)健康度过青春期。教师、家长帮助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理解他们“长大不容易”,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体育锻炼。体育锻练能增强学生体质,形成合作,形成毅力品质,对人生充满希望。学校开展积极的体育活动。过集体生活,学会合作,让学生在磕磕碰碰中长大、走向成熟。让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组织活动,体现自我,提升自我,懂得我在集体中的作用、位置,集体对我的重要。
  (2)学会考试。中学生在整个六年的学习过程中有太多的考试,考试是现在中学生绕不开的教育行为,特别是重大的中考和高考。把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行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行为,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学会考试,在考试中学会做人、诚实、自信、成功。
  (3)恋爱现象。学会选择,人生就是选择,选择正确的目标。成功人士,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这就是选择。恋爱是人生的第一重要的选择,如时间的选择,时段的选择,对象的选择,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未来中华民族高素质人才的一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他们。而学生成才、成大才又靠先进的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心理辅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定的毅力品质,健康成长,成长为体魄心理都健康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重要领导者,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汽车维护方面,中职学校在项目教学方面仍然有很大问题,大部分教师缺乏项目教学经验,针对目前项目教学状况,我们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
摘 要: 面对农村中学出现的德育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学校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以学会做人为本,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实践 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坚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重视对高中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当代高中学生身处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媒体传播丰富的信息
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到外地城市务工的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各级关工委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地质灾害”,教师在这一节课使用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多媒体模拟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逼真地感受地质灾害的巨大威力。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自主学习,有小组合作讨论,有小游戏(玩中学)等。在学习“地震”时,教师先播放地震带来的破坏场景,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一些有关地震的基本概念后,小组讨论“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要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应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摆在广大教师面前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教学方法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