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弘扬,于实践中创新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了每一位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必然使命。临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非遗传承任重道远。为有效宣传与推广非遗文化,深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健康发展,以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另一方面,伴随“非遗进校园”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手段也在日益创新,其工作重心早已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的层面而逐步趋向包括技艺、技能等多方位的传承为核心的实践层面,临渭区推行非遗进校园强化了其传播和实践的效果。本文将以临渭区非遗进校园的实践工作,论述在新时代中,面对青少年群体,我们如何创新手段,以更贴近青少年的方式,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非物质传统文化。
  关键词: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校园实践;青少年
  前 言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她根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着重重危机,正在不断萎缩和衰亡。如何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4项,其中,《临渭草编》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渭剪纸》等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列为渭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面塑制作技艺》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严格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不仅挽救了多项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更让临渭区的非遗项目不断走向更大的舞台,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文化自豪感,更是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下对非遗文化的喜爱的种子。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核心载体,也是保护和发展的主体。在传统的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逐渐被新时代淘汰的过程中,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学校教育开始以它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式。非遗进校园是临渭区多年来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在非遗文化的可见度不断上升、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很大程度地推动了“青少年”这一群体对非遗传承人这一身份的认同,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唤醒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觉。本文拟对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校园过程的实施现状,由此窥一斑以见全貌。
  绪 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努力探索学校非遗教育的方法途径,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为学校教育传承提供依据和指导。临渭区文化馆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遺产进校园活动,并在不断摸索创新中取得了成绩,对于非遗工作如何取得更好的发展还应该是我们不断思考的课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式日趋多元,在宣传和实践中我们发现,“进校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和一个较为常见的语汇。这种做法在工作路向上的正确性,以及宣传口径上的切合性都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从现实实践中来看,效果也有目共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孩子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进校园”在宣传非遗并确立非遗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方面,成绩显而易见。
  一、高度认识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时代,新的文化元素渐渐在代替传统文化,经过多方调查,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淡薄,对传统文化意识严重缺失。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中的传播和教育,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质、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起,临渭区开始联合教育部门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校成为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非遗的传统魅力。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青少年的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给青少年这个群体,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渭南临渭区万千学子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临渭区丰富而广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整个中国非遗体系。“进校园”理应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觉,培养“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也培养着青少年群体多元思维和民族文化的自觉和担当。
  二)在实践活动中对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升
  我们发现,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其手段和目的,大部分还停留在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的层面,还未全面系统地深入到事关非遗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突破传统课堂里僵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贴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陕西本就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是中国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先声,是华夏文化重要的时代标志和地理单元。“非遗进校园”是一段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过程,更是我国文化特色教育事业的创新。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实现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方式,能够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未来的力量,无疑是巨大而持久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保护非遗,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推进非遗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事实上,“非遗进校园”让非遗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身上的继承与发展。“非遗进校园”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可以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地说,我们要重视对非遗的保护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但无论是保护还是创造性转化,跟校园文化的衔接的必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非遗进校园”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山重水复隔不断,一缕夏风见友容。  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坐飞机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可我还是急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脑子里不停地想起和朋友们在一起时的画面,一切好像昨天一样。  是阿珍妹呢。她是海南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心地善良。她比我小,可那些年一直照顾我。  佳佳又在我眼前晃呢。她很会享受生活,什么东西在她手里都能成为艺术,一件过时的衣服,也能变出不同的花样,做出来的菜也是一绝。  朋友在微信
期刊
摘 要: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体现,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受到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视、保护和研究。本文从富县的地理位置、自然和环境差异、生活习俗、时代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富县民歌的特色,希望能够为富县民歌的传承、发展
期刊
近日,由宝鸡市金台区委宣传部发起,金台区文联副主席常红梅主编的纪实文学集《初绽的笑脸——寻找金台区33个脱贫群众的幸福密码》一书由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著名文学评论家、研究员,原《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文学院院长常智奇老師为书集作序。  在这次脱贫攻坚战中,金台区委、区政府多方施策,精准扶贫,成果喜人,在全省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被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综
期刊
本刊讯(记者 陈永) 2020年5月22日上午9:00,《百花》杂志通讯员工作会议在陕西省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出席活动的有《百花》杂志主编穆平潮、副主编撒小虎,全体《百花》杂志市级馆通讯联络员,编辑部全体成员,以及全体特约编辑。  会上,主编穆平潮首先从办刊方向、办刊宗旨、刊物质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百花》杂志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的要求。随后,副主编撒小虎介绍了《百花》
期刊
摘 要:作为北方民瓷的代表,澄城尧头窑瓷器在器形、釉色、装饰纹样以及制瓷技艺等方面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其借物抒情的纹饰构成语言,是百姓对生活的思考和祈盼,其表现技艺揭示了民间艺术通过吸收、衍生、渗透,寻求共生共存发展之路的规律。  关键词:地域文化;审美意识;民间信仰  陶瓷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历史久远。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制陶活动,在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了由陶器向瓷
期刊
编者按  2020年,为助力传统手工艺振兴,《百花》杂志一行6人前往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探访汉中藤编技艺传承人陈良顺及他的良顺藤编公司。初见,只觉得他面相亲和,柔声细语,很有南方人的特点。深聊之后,才发现这位70后的传承人,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有达则兼济乡邻的广阔心胸。他没有振聋发聩的口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埋头苦干。他用祖辈传下来的藤编手艺,带领着乡邻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腾飞之路……  家
期刊
2020年6月13日至14日,陜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及“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在安康龙舟文化园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康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承办。  6月13日上午,本次活动隆重开幕,陕西省文旅厅副厅长陈梦榆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雪剑出席活动并致辞。全省各地市文旅局和安康市各县区文旅局相关领导,全省50余个优秀非遗项目的代表
期刊
摘 要:基层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在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民族创造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了时代不断前进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的发展,促进了基层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但是基层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所以,把握时代机遇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化
期刊
藤花无次第 万朵一时开  古往今来,画紫藤者很多,能画出气韵的较少,画出神韵且能映照内心世界的更少。  无论是传统工笔还是写意,性情是绘画的翅膀,性灵是绘画的灵魂。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徐熙《蝴蝶紫藤图》时,为之耳目一新。目为色,耳为鸣。色是藤、茎、花和蝶,青紫红蓝白,笔笔到位,丝丝清晰,纤毫毕现,即便是枯梢萎须,以及蝶斑、触须等也画得非常逼真;鸣是蝴蝶振翮而生,翩翩起舞,咝咝复咝咝,轻微到不易觉察。如
期刊
摘 要:艺术乡建是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学术命题,本文简述了艺术乡村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并以古剑山艺术村和村中农民版画合作社的建设模式为例,论证了艺术乡建不是艺术家仅为个人创作所需去干预村民的生活,而应当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加强政府合作,并用艺术的手段激活其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复兴,真正秉承艺术乡建以艺术助力、政府支持、村民参与和共谋发展这一宗旨。  关键词:艺术乡建;艺术村;农民版画;旅游业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