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县域金融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制约了对县域民营经济的有效资金供给,县域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也弱化了金融支持的力度.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县域金融 民营经济 融资
现阶段,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除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和直辖市外,基本上是省(区)—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全国各省(区)最基本的行政体制。到2004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市管县”体制下的地级市所领导的县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民营经济不仅成功地助推了各地区经济增长,还为再就业提供了就业途径。在县域建设中,民营经济更是占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欠发达地方。据对江西吉安市遂川、万安、永丰三县调查显示,2007年1至9月三县金融机构对有贷款需求且申报了的民营企业,其贷款满足率不足50%,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欠发达县域民营经济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县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县域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
1.银行信贷有限投入与民营企业资金紧缺不协调、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集中和统一调配力度,使信贷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向城市大企业、向基础设施“三集中”。而在县域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却十分突出, 2007年9月末吉安市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的2.8%;2007年1月~9月,全市民营企业新增贷款24518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9.1%。尽管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有限,但却不能阻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2007年1月~9月,吉安市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3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1.5%。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获得的支持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高比例贡献是极不相称的,融资扩大发展的渠道受到较大限制。
2.金融业务创新滞后与县域民营企业高效服务需求不适应
目前金融服务手段相对落后,银行结算不十分畅通,服务品种也仅限于资金结算、账户管理、简单的票据业务、传统的结算业务等,信用工具比较单一。而近几年县域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虽然增长较快,但市场份额小,其他如信用证、保函、融资租赁、网上银行等业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几乎空白。2007年9月末吉安市11个县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0520万元,仅占贷款余额的0.56%。这显然与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需求极不相适应。
二、制约县域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运行成因分析
1.从间接融资渠道来看融资难
(1)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信贷计划时,授信额度的绝大部分安排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较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且在同等条件下贷款的使用成本也较高。
(2)信贷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对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相对较多的机构主要是各地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存款和贷款的比重仅为6.2%和5.7%,且其中的至少一半以上是贷给国有或集体企业。
(3)银行对申请授信的中小企业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又没有合适的渠道进行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现象。
(4)计划体制固有观念仍存,人们依旧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去要求银行,往往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发展前景的观念形成冲突,从而显得银行贷款难。
2.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来看融资难
(1)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个体私营经济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银行因担心民营企业不按科学的程序进行经营决策,而使银行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另一方面表现为经营行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滞后,多数民营企业财务透明度低,财务资料不齐全、不真实。
(2)信用度差:其一民营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民营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缺乏有效預测机制,加之企业制度、财务制度未建立健全,这使金融机构不敢盲目投资,同时也达不到贷款授信评估标准的要求。其二大部门民营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与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了贷款的使用时效。其三民营企业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其四近年来少数民营企业骗取银行信任后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这些恶劣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累及其他民营企业,银行管理者不得不加大防范这种道德风险的力度;
三、欠发达县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加强信贷业务创新,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和企业信用制度,开展创建守信用民营企业活动,建立民营企业信息档案,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健全贷款担保制度,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联户联保,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信用机构和担保基金,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还可以完善融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或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民营企业协会,集中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
2.县域金融业有效整合
要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既防范信贷风险,又有利于民营企业快捷获得贷款支持。还要转变金融经营理念。金融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信贷管理体制,适当下放权限提高基层银行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再须完善评估制度,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分类评估制度。统一信贷评估标准,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统一客观合理评估,减少评估的环节和成本。
3.民营企业增强经营管理水平
一要不断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在市场经济中求改革促发展。二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小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南方经济,2005.11
[2]王华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济南金融,2004.10
[3]陈国莉: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4]2004~2007年吉安市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报表
[关键词] 县域金融 民营经济 融资
现阶段,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除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和直辖市外,基本上是省(区)—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全国各省(区)最基本的行政体制。到2004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市管县”体制下的地级市所领导的县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民营经济不仅成功地助推了各地区经济增长,还为再就业提供了就业途径。在县域建设中,民营经济更是占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欠发达地方。据对江西吉安市遂川、万安、永丰三县调查显示,2007年1至9月三县金融机构对有贷款需求且申报了的民营企业,其贷款满足率不足50%,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欠发达县域民营经济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县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一、县域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
1.银行信贷有限投入与民营企业资金紧缺不协调、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集中和统一调配力度,使信贷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向城市大企业、向基础设施“三集中”。而在县域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却十分突出, 2007年9月末吉安市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的2.8%;2007年1月~9月,全市民营企业新增贷款24518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9.1%。尽管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有限,但却不能阻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2007年1月~9月,吉安市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3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1.5%。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获得的支持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高比例贡献是极不相称的,融资扩大发展的渠道受到较大限制。
2.金融业务创新滞后与县域民营企业高效服务需求不适应
目前金融服务手段相对落后,银行结算不十分畅通,服务品种也仅限于资金结算、账户管理、简单的票据业务、传统的结算业务等,信用工具比较单一。而近几年县域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虽然增长较快,但市场份额小,其他如信用证、保函、融资租赁、网上银行等业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几乎空白。2007年9月末吉安市11个县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0520万元,仅占贷款余额的0.56%。这显然与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需求极不相适应。
二、制约县域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运行成因分析
1.从间接融资渠道来看融资难
(1)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信贷计划时,授信额度的绝大部分安排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较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且在同等条件下贷款的使用成本也较高。
(2)信贷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对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相对较多的机构主要是各地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存款和贷款的比重仅为6.2%和5.7%,且其中的至少一半以上是贷给国有或集体企业。
(3)银行对申请授信的中小企业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又没有合适的渠道进行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现象。
(4)计划体制固有观念仍存,人们依旧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去要求银行,往往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发展前景的观念形成冲突,从而显得银行贷款难。
2.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来看融资难
(1)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个体私营经济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银行因担心民营企业不按科学的程序进行经营决策,而使银行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另一方面表现为经营行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滞后,多数民营企业财务透明度低,财务资料不齐全、不真实。
(2)信用度差:其一民营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一些民营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缺乏有效預测机制,加之企业制度、财务制度未建立健全,这使金融机构不敢盲目投资,同时也达不到贷款授信评估标准的要求。其二大部门民营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与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了贷款的使用时效。其三民营企业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其四近年来少数民营企业骗取银行信任后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这些恶劣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累及其他民营企业,银行管理者不得不加大防范这种道德风险的力度;
三、欠发达县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加强信贷业务创新,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和企业信用制度,开展创建守信用民营企业活动,建立民营企业信息档案,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健全贷款担保制度,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联户联保,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信用机构和担保基金,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还可以完善融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或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民营企业协会,集中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
2.县域金融业有效整合
要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既防范信贷风险,又有利于民营企业快捷获得贷款支持。还要转变金融经营理念。金融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信贷管理体制,适当下放权限提高基层银行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再须完善评估制度,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分类评估制度。统一信贷评估标准,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统一客观合理评估,减少评估的环节和成本。
3.民营企业增强经营管理水平
一要不断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在市场经济中求改革促发展。二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小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南方经济,2005.11
[2]王华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济南金融,2004.10
[3]陈国莉: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4]2004~2007年吉安市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