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如何把握“收”与“放”两者的平衡方面,仍然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笔者以自己曾执教的一篇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略作浅谈。
一、合理的“收”是“放”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倡导中,“生本”课堂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合理完成探究型学习,更好的提高学生合作性學习的效率。因此,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绝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全然退出。倘若只是一味的强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实现看似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而不作有效的引导,那么这只是徒有“生本”课堂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生本”的真正内涵,实是“伪生本”,或只能称其为“生本”主义。
只有在合理的“收”后有引导的“放”,才能真正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探究。笔者以自己曾教学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浅谈几点在“放”之前所作的准备:
首先,鉴于学情分析,笔者在课堂伊始以“导入”的形式补充了相关背景知识。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离乡归南宋,但是其祖父辛赞,未及南渡,这样一个身份使得辛弃疾在南宋朝廷的位置极为尴尬,始终不受主上青睐,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也均未被采纳,并长期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这样的背景就使辛弃疾的身份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爱国词人形象,其诗作中的情感也必然更加丰富。
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吟咏词作后抛出问题:“请大家在上片和下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语,可以较好地概括出词人的身份?”大多学生都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并积极作答:“上片中的江南游子,下片中的英雄。”这个问题虽简单,却极大地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辛弃疾在词作中的身份与定位,为后面赏析人物形象和词人情感作了良好的铺垫。
有了以上合理的“收”,学生便有了品味和赏析的基础,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有了大致正确的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循序渐进入佳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达成理想的合作探究型课堂,也要在教学设计中循序渐进地进入“放”。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大致由三个层次到达“放”。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重点意象,稍作解读:“这首词题目为‘登建康赏心亭’,可见本词也是词人登亭、登高从而抒发所见所感的词作。那么,词人登高所见之景有哪些呢?”学生们起初七嘴八舌,在我提示按照词作顺序后,依次齐声作答:“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通过抛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全体学生可以齐声作答,其实是营造了全班合作解决问题的氛围,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赏析研读的积极性。
接下来,就刚刚同学们所找到的“远山”这一意象来着重赏析诗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除了楚天、江水之外,词人还看到了“岑”,那么词人是如何形容遥岑的?其中是否运用了某些手法?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思考并允许相互讨论交流,请学生作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提示答题规范:手法、释义、分析、效果。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把远山比作玉簪,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表现了山峰的尖峭;一把远山比作螺髻,形容圆形山岳的姿态优美。所以用遥岑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又描写出远山的秀丽。
由此,再顺势引导:“既然是如此秀美的风景,为什么词人却有着与画面不和谐的情感——愁、恨?”用矛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愁与恨真的是由远山的美景带来的吗?”问题的难度升级,依然采取以独立思考为主、允许交流讨论的形式,并请学生单个作答:“这其实是词人心中本有愁、有恨,所以使得所见的远山似乎也是在献愁供恨了。作者不直言自己,反说是峰峦在献愁供恨,仿佛峰峦便是愁与恨的化身。这便是‘移情’手法的运用,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使客观景物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最后,六人小组讨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中“落日”、“断鸿”分别有何深层含义?“江南游子”又作何解?讨论结束后请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三、适时追问,“收”“放”自如
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型课堂最终走向让学生分成六人小组,讨论词作下片所表达的感情。但是笔者在学生正式展开讨论前作了问题设置并安排了分工——请每组同学依次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找出词作下片中所运用的典故,它们分别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二、词人对典故中的历史人物是怎样的态度和情感?三、词人借用典故想表达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八分钟时间内交流讨论,每组一人负责记录,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上台展示的同学大多条理清晰地总结出以上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其回答也多获得台下其他组同学的认可。当出现两组讨论结果有所矛盾时,正是引导全班同学深入思考、深度解读的契机,这时候执教者需要适时追问,将矛盾呈现出来供学生集体讨论。例如本词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一典故中,为什么求田问舍的许汜会羞见刘备?大多同学就字面意思理解为许汜相比于才华横溢的刘备必将自惭形秽,但通过教师的追问:在三国时期,许汜何许身份?刘备何许身份?两者一样吗?学生可由此作区分,一个是寻求主君赏识的谋士,另一个则是寻觅贤士的主君。所以其“羞见”实为贪图功名利禄之徒愧见如此仁德的主君。
通过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的追问,实现“收”与“放”的结合。
一、合理的“收”是“放”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倡导中,“生本”课堂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合理完成探究型学习,更好的提高学生合作性學习的效率。因此,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绝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全然退出。倘若只是一味的强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实现看似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而不作有效的引导,那么这只是徒有“生本”课堂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生本”的真正内涵,实是“伪生本”,或只能称其为“生本”主义。
只有在合理的“收”后有引导的“放”,才能真正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探究。笔者以自己曾教学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浅谈几点在“放”之前所作的准备:
首先,鉴于学情分析,笔者在课堂伊始以“导入”的形式补充了相关背景知识。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离乡归南宋,但是其祖父辛赞,未及南渡,这样一个身份使得辛弃疾在南宋朝廷的位置极为尴尬,始终不受主上青睐,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也均未被采纳,并长期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这样的背景就使辛弃疾的身份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爱国词人形象,其诗作中的情感也必然更加丰富。
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吟咏词作后抛出问题:“请大家在上片和下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语,可以较好地概括出词人的身份?”大多学生都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并积极作答:“上片中的江南游子,下片中的英雄。”这个问题虽简单,却极大地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辛弃疾在词作中的身份与定位,为后面赏析人物形象和词人情感作了良好的铺垫。
有了以上合理的“收”,学生便有了品味和赏析的基础,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有了大致正确的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循序渐进入佳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达成理想的合作探究型课堂,也要在教学设计中循序渐进地进入“放”。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大致由三个层次到达“放”。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重点意象,稍作解读:“这首词题目为‘登建康赏心亭’,可见本词也是词人登亭、登高从而抒发所见所感的词作。那么,词人登高所见之景有哪些呢?”学生们起初七嘴八舌,在我提示按照词作顺序后,依次齐声作答:“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通过抛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全体学生可以齐声作答,其实是营造了全班合作解决问题的氛围,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赏析研读的积极性。
接下来,就刚刚同学们所找到的“远山”这一意象来着重赏析诗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除了楚天、江水之外,词人还看到了“岑”,那么词人是如何形容遥岑的?其中是否运用了某些手法?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思考并允许相互讨论交流,请学生作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提示答题规范:手法、释义、分析、效果。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把远山比作玉簪,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表现了山峰的尖峭;一把远山比作螺髻,形容圆形山岳的姿态优美。所以用遥岑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又描写出远山的秀丽。
由此,再顺势引导:“既然是如此秀美的风景,为什么词人却有着与画面不和谐的情感——愁、恨?”用矛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愁与恨真的是由远山的美景带来的吗?”问题的难度升级,依然采取以独立思考为主、允许交流讨论的形式,并请学生单个作答:“这其实是词人心中本有愁、有恨,所以使得所见的远山似乎也是在献愁供恨了。作者不直言自己,反说是峰峦在献愁供恨,仿佛峰峦便是愁与恨的化身。这便是‘移情’手法的运用,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使客观景物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最后,六人小组讨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中“落日”、“断鸿”分别有何深层含义?“江南游子”又作何解?讨论结束后请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三、适时追问,“收”“放”自如
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型课堂最终走向让学生分成六人小组,讨论词作下片所表达的感情。但是笔者在学生正式展开讨论前作了问题设置并安排了分工——请每组同学依次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找出词作下片中所运用的典故,它们分别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二、词人对典故中的历史人物是怎样的态度和情感?三、词人借用典故想表达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八分钟时间内交流讨论,每组一人负责记录,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上台展示的同学大多条理清晰地总结出以上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其回答也多获得台下其他组同学的认可。当出现两组讨论结果有所矛盾时,正是引导全班同学深入思考、深度解读的契机,这时候执教者需要适时追问,将矛盾呈现出来供学生集体讨论。例如本词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一典故中,为什么求田问舍的许汜会羞见刘备?大多同学就字面意思理解为许汜相比于才华横溢的刘备必将自惭形秽,但通过教师的追问:在三国时期,许汜何许身份?刘备何许身份?两者一样吗?学生可由此作区分,一个是寻求主君赏识的谋士,另一个则是寻觅贤士的主君。所以其“羞见”实为贪图功名利禄之徒愧见如此仁德的主君。
通过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的追问,实现“收”与“放”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