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85-01
提起画画,很多人会想到美术课,其实画画可以运用到各个学科,在此粗略地谈谈简笔画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简笔画是根据一定内容,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事物的具體表象开始的,由形象向抽象过渡,学习主要靠形象思维来记忆。把简笔画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
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小学任教,因为教室没有多媒体,我更体会到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画中激趣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疲劳,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关键。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将课文语言文字描述的事物,寥寥几笔,立刻描绘成鲜活有趣,深受学生喜爱的画面。学生会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黑板,满怀好奇,语文课堂不再只有枯燥的书本文字,会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
在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一部分,我们常常会写“激趣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方式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导入方式如果设计得巧妙精当,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吸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也会颇感兴趣。激趣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利用简笔画激趣导入是最直观的导入手段之一。例如在导入《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让学生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学生一下子都被吸引住了,并且很快猜出了课题。在此基础上,我又画了一座山,让小松树长在山上,大松树长在山下,启发学生看图练习说话。还没进入课文,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所处位置的不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伏笔。
2画中促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读好书中的语言文字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并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文包诗”这种文体,一年级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理解文本和诗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无论是课文还是诗句都是为了突出课文的中心句:“华山真高哇!”体会华山的高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来实现。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矮矮的山,我问学生:“这是华山吗?”学生异口同声:“不是!” 我接着又问:“为什么这不是华山呀?”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华山很高很高的。” “华山比老师画得高多了!”我擦去了原先那座矮矮的山,画了一座高高的山,这时孩子们满意地点了点头。借此机会 ,我问:“谁能读一读这句话呢?”“华山真高哇!”……学生个个读得入情入境。接下来在理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诗句时,我问学生:“我们还可以在华山的周围画些什么呢?”“画太阳。”“画白云。”……学生们纷纷回答。每画一种景物,我又回到课文的中心句:“华山真高哇!”让学生体会朗读。结合简笔画,反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情不自禁” 地就把文和诗结合起来了。
3画中解难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要想很好地理解课文,必须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简笔画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举例:《詹天佑》一课中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体现詹天佑杰出才能的重要内容。为了减缓学生理解的难度,化难为易,我在黑板上大致画出隧道的简笔画和“人”字形的线路,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画中悟情
语文课程是以感性为主要特征的,语文学习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熏陶感染中升华情感。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儿童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维系于情感的驱动。”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审美情趣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简笔画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苏教版第六册《古诗两首》中的《绝句》,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描画了“黄莺、翠柳、白鹭、青天、积雪”等景物,把抽象的古诗句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并动情地加以修饰,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赏画品句,在诗情画意中感受春天的美,感悟大诗人杜甫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简笔画,寥寥几笔,却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爱学、易学。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地运用简笔画,它必将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一份色彩,添一份精彩。
提起画画,很多人会想到美术课,其实画画可以运用到各个学科,在此粗略地谈谈简笔画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简笔画是根据一定内容,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事物的具體表象开始的,由形象向抽象过渡,学习主要靠形象思维来记忆。把简笔画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
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小学任教,因为教室没有多媒体,我更体会到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画中激趣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疲劳,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关键。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将课文语言文字描述的事物,寥寥几笔,立刻描绘成鲜活有趣,深受学生喜爱的画面。学生会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黑板,满怀好奇,语文课堂不再只有枯燥的书本文字,会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
在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一部分,我们常常会写“激趣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方式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导入方式如果设计得巧妙精当,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吸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也会颇感兴趣。激趣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利用简笔画激趣导入是最直观的导入手段之一。例如在导入《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让学生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学生一下子都被吸引住了,并且很快猜出了课题。在此基础上,我又画了一座山,让小松树长在山上,大松树长在山下,启发学生看图练习说话。还没进入课文,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所处位置的不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伏笔。
2画中促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读好书中的语言文字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并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文包诗”这种文体,一年级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理解文本和诗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无论是课文还是诗句都是为了突出课文的中心句:“华山真高哇!”体会华山的高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来实现。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矮矮的山,我问学生:“这是华山吗?”学生异口同声:“不是!” 我接着又问:“为什么这不是华山呀?”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华山很高很高的。” “华山比老师画得高多了!”我擦去了原先那座矮矮的山,画了一座高高的山,这时孩子们满意地点了点头。借此机会 ,我问:“谁能读一读这句话呢?”“华山真高哇!”……学生个个读得入情入境。接下来在理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诗句时,我问学生:“我们还可以在华山的周围画些什么呢?”“画太阳。”“画白云。”……学生们纷纷回答。每画一种景物,我又回到课文的中心句:“华山真高哇!”让学生体会朗读。结合简笔画,反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情不自禁” 地就把文和诗结合起来了。
3画中解难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要想很好地理解课文,必须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简笔画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举例:《詹天佑》一课中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体现詹天佑杰出才能的重要内容。为了减缓学生理解的难度,化难为易,我在黑板上大致画出隧道的简笔画和“人”字形的线路,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画中悟情
语文课程是以感性为主要特征的,语文学习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熏陶感染中升华情感。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儿童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维系于情感的驱动。”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审美情趣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简笔画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苏教版第六册《古诗两首》中的《绝句》,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描画了“黄莺、翠柳、白鹭、青天、积雪”等景物,把抽象的古诗句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并动情地加以修饰,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赏画品句,在诗情画意中感受春天的美,感悟大诗人杜甫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简笔画,寥寥几笔,却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爱学、易学。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地运用简笔画,它必将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一份色彩,添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