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短期班教学改革小议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短期(四周)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留学生的来华目的,指出了现有教学体系的种种不足,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认为应该以“交际任务”为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交互的方式传授知识。并针对不同留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
  
  关键词:短期班 对外汉语 因材施教 交际任务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中国接纳留学生的范围和数量都一直乘上升趋势。其中,短期来华留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本文所指的短期留学生主要是那些利用本国假期,组团来华的留学生,来华时间在8周以下,多为4周。从笔者所接触的留学生来看,此类留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既有日韩等近邻,也有欧美等远客,身份以大学生为主,也有部分中甚至小学生。在汉语水平上,以初、中级水平为主,高级水平者比较少见。本文主要以我校短期留学生为考察对象,其为来自美、日、韩的大学生,来华时间为四周,汉语水平为初、中级。
  对短期留学生,我校的课程安排主要是上午安排语言技能课,以口语为主,下午每周有2次左右的非语言技能课,如剪纸、中国结等手工课,书法、国画课,影视欣赏课等。
  一、关于教学内容
  目前,短期留学生教学以语言强化为目的,多以口语训练为主。无论是在教材还是在相应的教学论文上,关于口语的研究是比比皆是,而听力、阅读、汉字等相关教材或论文则比较罕见。重視口语教育,符合短时强化的教学目的,也符合留学生的心理需求。笔者曾对来自韩日的两个短期团做过调查,其中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最想学习的语言技能”是“说”,可见“口语”确实应该是短期班教学的首选。
  而且,在华时间也决定了“口语”课的重要地位,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因此不可能使语言技能有全面的提升,如果全面学习的话,学习者不会有较大的进步,而可能产生失落感。如果侧重口语教学的话,容易给学生以成就感。
  马箭飞(2000)也认为,“短期教学由于它的短时特性,教学的重点并非完整的语法系统和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而是侧重某项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
  但是,以口语为主的教学内容并非适合所有的短期留学生,而且容易培养留学生重听说,轻读写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我们知道,留学生学习最多一年,所适应的教材中就不再出现拼音了,因此对初级水平的留学生来说,一旦养成重听说轻读写的习惯,很难继续后面的学习。
  而对于程度较高的留学生来说,纯粹的听说内容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因此在读写方面同样有学习的需求,此时的留学生不会只满足于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而且需要能够看懂中文的影视作品等,而这主要是通过读字幕来实现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问及“你希望达到的汉语水平”时,程度较高的学生有2/3选择了“能够观看中文影视作品”,可见读写的学习并不是可以完全忽略的。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口语课也要避免上成“综合课”。对于汉语水平较低,以“初步交流”为目的的学习者,短期强化口语是正确的选择,但此时应避免将口语课上成综合课。对于这一问题,相关讨论已经很多,但在实践中,这一错误仍然十分常见,究其原因,课本的局限性是罪魁祸首。由于要按照课本中的内容授课,那么所涉及到的语法和生词就不可能不进行讲解和练习,如此就必然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口语”也就变成了“综合”。
  这是一个矛盾,但并非无解,只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二、关于来华目的
  短期留学生的来华目的和长期留学生不同,后者以学习汉语为主,而前者的目的则带有相当程度的旅游性质。问卷显示,50%以上的短期留学生在回答“您这次来中国希望做什么?”的问题时选择了“旅游”义项,虽然选择“学习汉语”的人数更多,但这似乎更像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笔者曾问过几名参加问卷调查并选择“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他们都表示来华时间短,所以学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来看一看。
  再如,对“如果某城市的居民不说普通话,但是风景很美,你会不会来留学”的问题,选择“短期会来,长期不会来”的占最高的比例,这也可见其目的。
  而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看,在没有课的时间,他们很少复习或预习,更多地是外出或交友,常常玩到凌晨而第二天逃课。由于他们集体前来,集体活动,因此这种现象是整个短期团的现象,而非个人现象。这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来华目的。
  此外,选择“了解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当问及“如何了解”时,他们多表示不是通过上课,而是通过交友或旅游的方式。
  可见,来华短期团多带有旅游的目的,与之相比,学习汉语只是一个次要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华时间短,导致所学有限,使学生有“不如借机旅游”的思想。而且,很多国外的组织者也是打着类似“夏令营”这样的旗号来华的,因此参加的学生以此为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笔者接触的短期留学生而言,以学习汉语为目的的在华时间都在8周或8周以上,而四周团则很鲜见。
  三、关于教材和教学方法
  留学生的来华时间多在假期,多为正常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而这正是教师最倦怠的时期,而其来华时间短,对学校利益较小,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层面,对短期团的重视程度都不及正常的留学生。
  这样,由于学生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在课上常常会提出一些娱乐的要求,而教师也乐于做顺水人情。就笔者了解,以唱歌、游戏等娱乐方式代替讲课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
  学生的态度除了与其目的有关外,教材的枯燥性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口语教材来看,其大多注重学生的简单日常交际能力,以日常对话作为基础文本。但在内容编排上无非是生词——语法——课文——练习这样的传统方式,而机械性和理解性的练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导致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交互式的意义建构几乎全部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而短期班的教师安排,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多比较薄弱。
  从教材的内容上看,初级教材在编排上差异不大,多包含问候、吃饭、买东西、换钱、介绍、时间、方位(问路)、天气、告别等内容,但涉及的具体词汇和语法点略有差异。但在中级教材的编排上,内容差异则较大。因为常用的交际场景在初级教材中均以出现,因此与初级教材根据交际场景安排词汇和语法不同,中级教材是根据词汇和语法来安排交际场景。如同样是讲述“了”“过”“把”“被”等语法点,不同教材所选用的交际场景均不相同。而且这种交际场景大多不是常用的交际场景,因此留学生常会有“学了用不上”的抱怨。
  此外,在编写口语教材中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即教材既要口语化又不能太口语化。教材应该口语化是口语教材的本质要求,教材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到日常生活之中;而不能太口语化则是因为过于口语的东西难以讲授。如交际场景为“在食堂”,那么课本中出现“买饭”和“打饭”哪一个比较合适?后者更符合汉语习惯,但明晰性则是前者更高。
  四、关于对策
  对于短期留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这里的“材”主要指的是留学生的来华目的和汉语水平。
  尽管“旅游”是短期留学生的主要目的,但实际上,短期留学生的出勤率相对长期留学生要高。这一方面因为其来华时间短,而且喜欢集体行动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习汉语仍然是其来华的目的之一。
  这决定了短期班的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学生的来华目的,短期内在其所感兴趣的方面提高汉语水平,而不是系统的讲授各项知识。
  在回答“您希望您所学到的汉语用于哪些场合”问题时,选择“交朋友”和“中国文化”的人数是最多的。可见,留学生期望能够学以致用。
  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在学习要求上也存在差异。从问卷上看,学习汉语的经历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中级水平)更希望学习关于中國文化的方面的内容,而一年以下的留学生(初级水平)则更希望学习和交际有关的内容。
  1.关于初级水平留学生的教学
  在初级水平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基本交际的问题,教材的编写要从实际交际出发,选择和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交际场景。在教材的内容上,应该增加“课堂用语”的交际场景,即使所用教材上没有,教师也应该单独用1节课的时间来讲授课堂用语。因为课堂用语的重复率是最高的,学生很容易记忆,也很容易用到,因此会有较高的成就感。
  在词汇上要注意彼此的关联性,争取以最少的词汇来展现最多的场景。在表义完整的基础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语法和语音的正确性,以换取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因为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样是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如一些语法意义比较复杂的虚词,在初级阶段可以不予纠正和讲解,学生只要把主要的语法关系说明白就可以了,如主谓宾的顺序,定语和状语在中心语之前等。而如“了”“过”等复杂的虚词可以留待后期再处理。或者说,前期的教学可以不以句子为单位,而以词组为单位。如留学生说“我昨天去天安门”“我上星期来北京”等句子都应该视为正确的表达并给予鼓励。
  在语音上也是如此,有的教师认为语音应该从严,要有错必纠。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整堂课在语音上纠缠不休的现象。语音的正确性不是朝夕就能够培养的,对于短期留学生来说,只要能让人听懂就已经足够了。当然,放松语音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在一定的度上去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有意识地纠正其发音。如学生鹦鹉学舌般地说了一个句子,教师可以先找几个音准最差的音予以纠正,让学生重新发音,而无论学生发音是否准确,也不应让学生重复某一个音三遍以上。
  由于初级水平留学生在词汇量和听力上都比较欠缺,因此课堂教学不宜采用过于开放的形式,否则学生将无所适从。应该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和练习,并尽可能地采取实物或者实物图片的形式来进行。
  对初级班来说,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是必要的,但占用时间不宜过多,在词汇教学中,可适当脱离教材而选择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如教室里的器具,周围的环境等。
  交际场景的模拟是有效的练习方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
  关键词:语,并尽可能以实物的形式进行模拟,并且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将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语句拿到课堂上分享。
  最后,要让学生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鼓励他们在出行时随身携带电子词典,并将查阅到的生词拿到课堂上分享。
  总之,面向初级水平留学生的短期班教学,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实用性原则,围绕留学生最关心的和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的话题来展开教学。
  (2)直观性原则,尽量以实物或实物图片来展示词语,多媒体是有效的媒介之一。
  (3)重复性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有“学有所用”之感,无论是词语还是句子,都要反复地再现。
  (4)非准确性原则,允许学生出现一定的错误,鼓励学生动口,哪怕是错误的语法或发音。
  (5)互动性原则,要多进行互动,但不宜出现过于开放的问题。
  2.关于中级水平留学生的教学
  中级水平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发音也基本准确,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上应该鼓励学生自学,教师负责裨补缺漏并补充相关知识。
  在教材的使用上,应该灵活使用教材。由于中级教材课文较长,因此每课词汇量几乎都在40以上,而显然,记生词的过程是枯燥而漫长的,极易引起学生的懈怠甚至反感。
  马箭飞(2000)、栾育青(2010)等都主张在短期班中采用“交际任务”的教学模式,笔者深有同感。在初级水平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控制,“交际任务”模式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在中级水平的教学中,“交际任务”的模式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兴趣拟列一个“交际任务”大纲,内容可以适当宽泛,要包括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交朋友、爱情和婚姻、旅游、职业规划、网络、兴趣爱好、电影电视等。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教师提前准备好交际任务大纲并交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语言素材,教师负责整理和讲解。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缺点是短期留学生一般不会携带笔记本的工具,也未必有时间去认真搜集。
  也可以进行随堂的交际任务演练,和初级水平的教学不同,这里的演练不再是由教师控制的“演小品”式的简单对话,而是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并讨论。
  如以交朋友做为交际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介绍你的朋友,为什么会选择TA做朋友。
  (2)喜欢不喜欢交朋友,交朋友有什么好处。
  (3)喜欢叫什么样的朋友。
  (4)你的朋友有几种。
  (5)如果和朋友出现矛盾怎么办?交到坏朋友怎么办?
  (6)你认识朋友的方式?(场所?)
  (7)如何认识新朋友?
  (8)两个朋友闹矛盾,你怎么办?
  (9)中国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怎么看?
  在进行“交际任务”教学时,要注意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以过于开放的问题,并且在学生回答比较程式化时要能够继续“盘问”学生,直到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当问学生“如果和朋友出现矛盾怎么办”时,学生可能会程式化地回答“和他好好谈谈”,这时教师不能满足于这样的答案,而要继续深问,如“怎么样谈”“用什么方式”“谁主动联系谁”“会不会先道歉”等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感觉不能敷衍了事。
  此外,在每个话题中可以适当穿插中国文化的内容,如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讨论。
  中国文化是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但中国文化同时又是个比较虚的东西,泛泛起来可以滔滔不绝,而细究起来又可能不知从何说起。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不一定非要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等,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文化现象才是留学生所乐于关注的。比方说中国人酒桌的讲究,在色彩搭配上的讲究,在谐音避讳上讲究,在待人接物上的讲究等。这些文化现象不一定要作为语言知识出现,但可以让学生了解,作为背景知识。
  因此,对于短期中级口语教材来讲,不应该采取生词——课文——练习这样约束性过强的编排模式,应该以“交际任务”为中心,摒弃生词和语法,甚至不要课文,而是把一个个的交际任务网状展开,辅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表达,自己去发现生词和组织语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当然,这种授课方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控制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不是满足于课前的准备。
  五、小结
  “因材施教”一直以来是中国教育的精髓,在留学生教育上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短期来华(四周)留学生的种种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要区别于长期班,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
  短期留学生因为受时间限制,因此更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只有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排除学习者的惰性,使汉语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4):87-93
  [2]栾育青.交际任务模式在短期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53-57.
  本文受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qn1019。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体会。方法 3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非手术疗法)和B组(手术疗法),每组1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胫
目的 探讨海扶刀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引起皮肤软组织深度损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3年9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例因海扶刀治疗肿瘤引起皮肤软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
听力是语言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但是听力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多元互动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听力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交际互动的角度来
目的 研究聚氨酯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的安全时间.方法 80例需要长期胃肠营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胃管留置时间为2个月,B组胃管留置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使
本文论述了在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我们不但要以人为本,更应该多注重事理学所倡导的以"事"为设计源点,运用事理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来指导设计文化研究。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以课程建设为平台,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及科研水平。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团队  一、教学团队与精品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关注的重中之重,2003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48例。开放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颅治疗,微创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微创治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