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讨论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对证券公司收入、支出及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了“营改增”为证券公司带来的契机,并且针对证券公司“营改增”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业财税统筹管理、加强财务系统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应对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证券公司;转型升级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全面实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增值税是目前国际上征收的主要税种之一,其以增值额为税基,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增值税的征抵机制,也可以使纳税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尽量索取发票,通过纳税人的相互制约有效控制偷漏税。中国“营改增”通过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在消除重复征税的同时,使税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证券行业在“营改增”前虽然在某些传统领域有减免政策,但覆盖范围比较单一,在一些新业务领域,重复征税使得税负仍然较高,不利于新业务的拓展,“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使证券业在多领域都负担较低税率,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1.“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科目的变化
“营改增”前,证券公司月末根据当月收入计算并计提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一一营业税,贷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营改增”后,证券公司一般于月未对当月的收支进行价税分离处理,对其中增值税金额冲减相应收支,同时贷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销项税额或借记其他应收款一一进项税暂估。
“营改增”前,证券公司对收到的增值税专票全额借记 “业务管理费”;“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只对增值税专票中的不含税金额借记“业务管理费”,其中增值税金额借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进项税额”。
需要說明的是,登记公司一般在次月提供手续费支出的增值税专票,由于清算时间的差异,证券公司按业务发生日记录的手续费支出通常与登记公司存在差异,造成手续费支出进项税额差异,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相关报表的准确性,月末先对当月的手续费支出中包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预估,记入“其他应收款一一进项税暂估”,次月再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进行调整,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2.“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影响
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手续费收入、融资利息收入和自营收入等。
(1)“营改增”对代理买卖证券手续费净收入的影响。在实行“营改增”前,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有关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203号)优惠政策,证券公司以"代理买卖手续费收入(主要为收取的客户交易佣金)"扣除支付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经手费、管理费等手续费支出后为税基征收营业税,适用金融服务业5%的税率。
实行“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将收取的客户佣金收入和支付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手续费支出分别按适用的6%的税率折算成不含税收支金额及销项和进项税额。
上述可见,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税基大致相同,但是,一方面,由于营业税属于价外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内税,在手续费收支相减后,营业税的税基要大于增值税;另一方面,增值税的税率6%又要高于营业税5%的税率。
(2)“营改增”对融资利息净收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证券公司信用业务的大力开展,融资利息收入在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在实行“营改增”前,证券公司融资利息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利息支出不从计税金额中扣除。“营改增”以后,若证券公司融资利息支出可以视同进项税抵扣,较大的降低了证券公司的成本;如果不能抵扣,则“营改增”前后影响不大。
(3)“营改增”对买卖金融商品收益的影响。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540号)规定,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实行“营改增”后,根据[2016]36号文件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可见,“营改增”前后对金融商品转让都是执行差额征税,“营改增”对该类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率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限售股减持业务,营业税制下的买入价为实际买入价,增值税制下的买入价为初始挂牌的发行价或复牌价,对于主要持有人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的限售股来讲,后者的价格往往要远大于前者的价格,造成增值税下的买卖价差后余额要远远小于营业税制下的价差余额,从而使得“营改增”后的限售股减持税赋大大降低。
从报表上看,由于营业税是价外税并且单列于营业支出项目中,而增值税属于价内税,需要价税分离后按不含税金额记账,使得在相同现金流情况下,增值税制下的各项收入要较营业税制下减少,造成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下降,故仍需要结合营业支出中的“税金及附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
3.“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支出的影响
“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业务及管理费”的进项税额抵扣,营业税制下,证券公司所有的费用都全额记入支出;增值税制下,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符合抵扣政策的费用,按不含税金额记入支出,客观上降低了证券公司的成本。
但在目前实践中,“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成本降低作用并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营改增”尚处于全面推广的初期,部分证券公司对税票缺乏管理,因此很多费用都没有取得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专票;另一方面,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人力成本占了很大比重,这部分支出没有相应的进项抵扣。
4.“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影响
(1)增强了证券公司管理的系统性。“营改增”以后,证券公司为适应增值税的管理要求,在税务系统、财务系统、业务系统间逐步建立起数据和信息的联通,改变了原来营业税制下各业务模块分隔的模式。建立了增值税税控系统、增值税管理系统、增值税发票平台等,有的证券公司按区域划分实行了增值税汇总申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 (2)促进了证券公司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营改增”以前,证券公司除了传统的经纪业务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外,开拓的新业务基本都是按收入额全额征收营业税,不扣除对应的成本,使得新业务的税负成本较高,不利于业务创新。
执行增值税制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打通了不同业务之间的成本壁垒,客观上激发了证券公司寻求业务转型升级的动力。
(3)规范了证券公司对发票及成本的管理。一方面,“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将索取和开具发票等环节纳入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中。索取的增值税发票需仔细检查名称、税号、格式内容等票面信息,以确保相关发票能够正常使用;开具的发票要求正确输入商品服务归类和编码、税率等信息,要求财务人员熟悉特殊业务事项的开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减税作用,促使证券公司更加注重建立规范的发票和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尽可能多的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增值税专票,进而实行全员范围的成本管理,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二、对证券公司的相关建议
1.逐步完善业财税统筹规划的管理体系
“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应当以增值税管理为依托,建立与完善业务、财务、税务统筹规划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及评价体系。加强税收规划,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2.加强财务系统建设
“营改增”后,随着增值税各项系统的使用以及增值税额上下游关联度的加强,增加了财务人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只有加强财务系统建设,提高财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才能使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各层业务中去,发挥更重要的管理、支持和共享的财务职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3.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增值税核算、管理相比营业税更为复杂和专业,在增值税制下,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相关行业增值税政策,还要熟练使用各个增值税系统的使用,而且由于增值税的抵扣作用,违规操作也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由于增值税上下链接比较紧密,也要求财务人员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架构,各层次的财务人员互联互通,及时交流分享知识,保持持久的学习能力和及时的知识更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税率、价内价外属性等方面不同,在“营改增”后,会对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形成一定的影响。增值税在新的业务领域较营业税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推进证券公司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增值税在全经济领域的逐渐深入,以及证券公司内部管理的加强,其对进项税的抵扣范围也将愈加广泛,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阚伟迪.“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2017(21).
[2]王艳飞.“营改增”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33).
[3]曲立军.营改增政策帮助企业合理减负[J].注册税务师,2017(5).
【关键词】“营改增”;证券公司;转型升级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全面实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增值税是目前国际上征收的主要税种之一,其以增值额为税基,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增值税的征抵机制,也可以使纳税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尽量索取发票,通过纳税人的相互制约有效控制偷漏税。中国“营改增”通过统一税制,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在消除重复征税的同时,使税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证券行业在“营改增”前虽然在某些传统领域有减免政策,但覆盖范围比较单一,在一些新业务领域,重复征税使得税负仍然较高,不利于新业务的拓展,“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使证券业在多领域都负担较低税率,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1.“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科目的变化
“营改增”前,证券公司月末根据当月收入计算并计提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一一营业税,贷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营改增”后,证券公司一般于月未对当月的收支进行价税分离处理,对其中增值税金额冲减相应收支,同时贷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销项税额或借记其他应收款一一进项税暂估。
“营改增”前,证券公司对收到的增值税专票全额借记 “业务管理费”;“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只对增值税专票中的不含税金额借记“业务管理费”,其中增值税金额借记“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进项税额”。
需要說明的是,登记公司一般在次月提供手续费支出的增值税专票,由于清算时间的差异,证券公司按业务发生日记录的手续费支出通常与登记公司存在差异,造成手续费支出进项税额差异,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相关报表的准确性,月末先对当月的手续费支出中包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预估,记入“其他应收款一一进项税暂估”,次月再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进行调整,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2.“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影响
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手续费收入、融资利息收入和自营收入等。
(1)“营改增”对代理买卖证券手续费净收入的影响。在实行“营改增”前,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有关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203号)优惠政策,证券公司以"代理买卖手续费收入(主要为收取的客户交易佣金)"扣除支付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经手费、管理费等手续费支出后为税基征收营业税,适用金融服务业5%的税率。
实行“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将收取的客户佣金收入和支付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手续费支出分别按适用的6%的税率折算成不含税收支金额及销项和进项税额。
上述可见,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税基大致相同,但是,一方面,由于营业税属于价外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内税,在手续费收支相减后,营业税的税基要大于增值税;另一方面,增值税的税率6%又要高于营业税5%的税率。
(2)“营改增”对融资利息净收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证券公司信用业务的大力开展,融资利息收入在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在实行“营改增”前,证券公司融资利息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利息支出不从计税金额中扣除。“营改增”以后,若证券公司融资利息支出可以视同进项税抵扣,较大的降低了证券公司的成本;如果不能抵扣,则“营改增”前后影响不大。
(3)“营改增”对买卖金融商品收益的影响。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540号)规定,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实行“营改增”后,根据[2016]36号文件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可见,“营改增”前后对金融商品转让都是执行差额征税,“营改增”对该类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率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限售股减持业务,营业税制下的买入价为实际买入价,增值税制下的买入价为初始挂牌的发行价或复牌价,对于主要持有人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的限售股来讲,后者的价格往往要远大于前者的价格,造成增值税下的买卖价差后余额要远远小于营业税制下的价差余额,从而使得“营改增”后的限售股减持税赋大大降低。
从报表上看,由于营业税是价外税并且单列于营业支出项目中,而增值税属于价内税,需要价税分离后按不含税金额记账,使得在相同现金流情况下,增值税制下的各项收入要较营业税制下减少,造成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下降,故仍需要结合营业支出中的“税金及附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
3.“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支出的影响
“营改增”对证券公司营业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业务及管理费”的进项税额抵扣,营业税制下,证券公司所有的费用都全额记入支出;增值税制下,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符合抵扣政策的费用,按不含税金额记入支出,客观上降低了证券公司的成本。
但在目前实践中,“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成本降低作用并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营改增”尚处于全面推广的初期,部分证券公司对税票缺乏管理,因此很多费用都没有取得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专票;另一方面,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人力成本占了很大比重,这部分支出没有相应的进项抵扣。
4.“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影响
(1)增强了证券公司管理的系统性。“营改增”以后,证券公司为适应增值税的管理要求,在税务系统、财务系统、业务系统间逐步建立起数据和信息的联通,改变了原来营业税制下各业务模块分隔的模式。建立了增值税税控系统、增值税管理系统、增值税发票平台等,有的证券公司按区域划分实行了增值税汇总申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 (2)促进了证券公司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营改增”以前,证券公司除了传统的经纪业务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外,开拓的新业务基本都是按收入额全额征收营业税,不扣除对应的成本,使得新业务的税负成本较高,不利于业务创新。
执行增值税制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打通了不同业务之间的成本壁垒,客观上激发了证券公司寻求业务转型升级的动力。
(3)规范了证券公司对发票及成本的管理。一方面,“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将索取和开具发票等环节纳入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中。索取的增值税发票需仔细检查名称、税号、格式内容等票面信息,以确保相关发票能够正常使用;开具的发票要求正确输入商品服务归类和编码、税率等信息,要求财务人员熟悉特殊业务事项的开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减税作用,促使证券公司更加注重建立规范的发票和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尽可能多的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增值税专票,进而实行全员范围的成本管理,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二、对证券公司的相关建议
1.逐步完善业财税统筹规划的管理体系
“营改增”后,证券公司应当以增值税管理为依托,建立与完善业务、财务、税务统筹规划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及评价体系。加强税收规划,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2.加强财务系统建设
“营改增”后,随着增值税各项系统的使用以及增值税额上下游关联度的加强,增加了财务人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只有加强财务系统建设,提高财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才能使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各层业务中去,发挥更重要的管理、支持和共享的财务职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3.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增值税核算、管理相比营业税更为复杂和专业,在增值税制下,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相关行业增值税政策,还要熟练使用各个增值税系统的使用,而且由于增值税的抵扣作用,违规操作也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由于增值税上下链接比较紧密,也要求财务人员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架构,各层次的财务人员互联互通,及时交流分享知识,保持持久的学习能力和及时的知识更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税率、价内价外属性等方面不同,在“营改增”后,会对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形成一定的影响。增值税在新的业务领域较营业税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推进证券公司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增值税在全经济领域的逐渐深入,以及证券公司内部管理的加强,其对进项税的抵扣范围也将愈加广泛,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阚伟迪.“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2017(21).
[2]王艳飞.“营改增”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33).
[3]曲立军.营改增政策帮助企业合理减负[J].注册税务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