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效应日益显现。本文从金融脱媒的内涵和现状着手,阐述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业务、中间业务以及風险管理的影响,同时对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脱媒给出了策略和建议。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业务结构 风险管理
金融脱媒的内涵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去中介化,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交易的行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Q条例”,开始对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实行金融管制,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应运而生,大量存款资金绕过银行系统流人直接融资市场,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中介功能被进一步弱化。同时,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瓦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在为金融市场增加了创新动力的同时,也使得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之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业务结构转型和和风险管理难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影响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业务结构转型势在必行。一方面,金融脱媒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产生冲击。从银行资产端来看,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脱离银行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募集所需资金,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而创业板和新三板等等层次资本市场也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这都会使得银行贷款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从银行负债端来看,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使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居民和企业对于银行存款的依赖程度降低,存款总量趋于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之下,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不断加剧,存贷利差收窄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金融脱媒为中间业务等表外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金融创新和投资品种的增加为企业提供了丰富资产选择的同时,也对其投资的专业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资产管理和理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为企业融资充当财务顾问。而代理、结算、理财、担保等中间业务因其占用经济资本较少和高附加值的优势,也可以一定程度卜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从而,中间业务能够化解因息差空间收窄带来的盈利难题,成为了银行在传统存贷业务之外新的利润增长点。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金融脱媒加速显现的情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尤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卜。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金融脱媒进一步推进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有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优质客户选择成本较低、效率更高的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商业银行部分优质客户流失。为了扩展利润来源,商业银行被动调高风险偏好,扩大对信用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造成风险积聚和增加。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增长率降低,改变了资产负债结构,促使其期限结构错配,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盈利的减少将会使得其风险偏好增强,而高风险的资产往往具有期限长、流动性差等特点,这也将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在多个方面都必须采取适应性的措施,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建议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深化与活跃为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多元化提供了机会,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行业整合和并购频繁发生,新兴市场业务快速增长,故产品种类丰富的、投资区域广泛的资产管理机构显示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面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兼顾安伞性和流动性,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
(1)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其应对金融脱媒趋势的能力。当前,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丰要资产,利差收入是其最主要收入。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不断增强,社会闲散资金流向银行的比例将降低,社会融资需求转向非银行途径的比例将提高,。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信贷扩张经营模式获取息差收入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商业银行既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减少对产能过剩、所处行业不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政策等低效率企业的贷款,增加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又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金融创新,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来源,完善金融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2)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应对来自非金融机构的竞争。积极建设线上的支付和清算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挑战。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存储的数据信息,积极整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媒介的外部数据,通过打通客户线上、线下行为的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打破数据边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升业务效率。也可以联合第三方支付或自行提供交易资金的托管业务,凭借银行的信用优势来获得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动权。
(3)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预警机制等,有效应对金融脱媒的冲击。
[1]胡丽媛.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6(5).
[2]李辉,王彬彬.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求索,2010(10):47-49.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业务结构 风险管理
金融脱媒的内涵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去中介化,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交易的行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Q条例”,开始对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实行金融管制,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应运而生,大量存款资金绕过银行系统流人直接融资市场,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中介功能被进一步弱化。同时,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瓦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在为金融市场增加了创新动力的同时,也使得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之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业务结构转型和和风险管理难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影响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业务结构转型势在必行。一方面,金融脱媒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产生冲击。从银行资产端来看,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脱离银行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募集所需资金,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而创业板和新三板等等层次资本市场也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这都会使得银行贷款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从银行负债端来看,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使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居民和企业对于银行存款的依赖程度降低,存款总量趋于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之下,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不断加剧,存贷利差收窄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金融脱媒为中间业务等表外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金融创新和投资品种的增加为企业提供了丰富资产选择的同时,也对其投资的专业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资产管理和理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为企业融资充当财务顾问。而代理、结算、理财、担保等中间业务因其占用经济资本较少和高附加值的优势,也可以一定程度卜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从而,中间业务能够化解因息差空间收窄带来的盈利难题,成为了银行在传统存贷业务之外新的利润增长点。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金融脱媒加速显现的情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尤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卜。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金融脱媒进一步推进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有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优质客户选择成本较低、效率更高的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商业银行部分优质客户流失。为了扩展利润来源,商业银行被动调高风险偏好,扩大对信用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造成风险积聚和增加。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增长率降低,改变了资产负债结构,促使其期限结构错配,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盈利的减少将会使得其风险偏好增强,而高风险的资产往往具有期限长、流动性差等特点,这也将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在多个方面都必须采取适应性的措施,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建议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深化与活跃为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多元化提供了机会,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行业整合和并购频繁发生,新兴市场业务快速增长,故产品种类丰富的、投资区域广泛的资产管理机构显示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面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兼顾安伞性和流动性,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
(1)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其应对金融脱媒趋势的能力。当前,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丰要资产,利差收入是其最主要收入。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不断增强,社会闲散资金流向银行的比例将降低,社会融资需求转向非银行途径的比例将提高,。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信贷扩张经营模式获取息差收入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商业银行既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减少对产能过剩、所处行业不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政策等低效率企业的贷款,增加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又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金融创新,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来源,完善金融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2)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应对来自非金融机构的竞争。积极建设线上的支付和清算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挑战。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存储的数据信息,积极整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媒介的外部数据,通过打通客户线上、线下行为的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打破数据边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升业务效率。也可以联合第三方支付或自行提供交易资金的托管业务,凭借银行的信用优势来获得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动权。
(3)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预警机制等,有效应对金融脱媒的冲击。
[1]胡丽媛.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6(5).
[2]李辉,王彬彬.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求索,2010(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