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以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可见,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良好,可以在该课程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应用。
关键词:提高;家畜繁殖学;教学效果;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201
动物科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然而,有些高校的一些学生却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薄弱,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环境[1],西藏农牧学院也不例外。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2],特别是需要提高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家畜繁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动物科学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其本身既有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达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鉴于此,对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以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为达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的理论学时为44个,实验学时20个,共64个。外加1周教学实习。现就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1.1 理论课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家畜繁殖学》课程在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尽管也注重采用讨论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但由于互动程度不高等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2 实践教学条件薄弱
以前实验时学生不愿动手,实习基地数量又少,实习主要在校实习牧场进行,但校实习牧场实验动物很有限,许多实习不能有效地完成,使实验、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3 课程考核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大多数课程仍采用考试这一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3],学生的综合成绩一般由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和7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表现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表现等方面;实验报告由于所占比例偏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所占比例较高,学生重视程度高,但这样容易出现考试内容偏向理论、考试结果评定机制死板的弊端[4]。此种考核结构下,形成的是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5]。大部分学生往往陷入“记笔记—背笔记—考完试就忘记”的怪圈,会让“学以致用”成为空话[6]。这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学校的教室及林荫小道上都有很多学生在背书、背笔记的现象就是明证。
2 改革措施
2.1 理论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的教授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加大与学生互动的程度,不仅是教师,更要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比如在讲绪论时,可以补充进人的受精及胎儿的整个孕育过程的图片,让学生讨论、提问,这样一下子就能让学生把家畜的繁殖现象联想到人类自身,使学生感到这个课很有用,从而使他们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这门课。
再比如在讲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时,适当地补充一些“试管婴儿”的内容,对学生提问,也让学生提问,并分析、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某段,以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下的口才、胆量和勇气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是2009年教育部批准为第4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之后2011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随着这些项目的获批及资金投入的逐步加大,该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已大为改善。目前该校已拓展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雏鹰农牧集团(西藏)有限公司米林县丹娘乡藏香猪繁育基地、西藏林芝宇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米林农场嘎玛养殖基地(西藏林芝嘎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夏龙养殖场等。另外对校内实习牧场也加大了投入力度,饲养了较多的实验动物,基本保证了《家畜繁殖学》教学实习时的基本条件,这样在实验环节及教学实习环节,就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展相关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实习效果。
2.3 实行该课程考试改革
结合西藏实际,对该课程考核中加大平时及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力度。改后总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20% 实验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50%,这样就能更加注重对平时学习及实践教学的管控和调节,使该课程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和合理[7]。
3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对西藏农牧学院2013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班学生(99人)实施《家畜繁殖学》改革的措施后,
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都较往届有了较大提高,比如他们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的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该类项目,已由最初的校级2项,达到现在每年有自治区、国家级的1~2项。
通过对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发现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可见,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良好,可以在该课程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慧卿.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张继成,匡力,范广娟,等.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之考试改革[J].石油教育,2015(6).
[3]王兴宇,李卫东.课程考核方式对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激发程度的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20):1.
[4]张海棠,王自良,刘长忠.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
[5]高等院校本科生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房地产经济学》课程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5(28):3.
[6]艾娇,王丽涛,李丽丹.《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2).
[7]孙志佳,王庆生.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及对策—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
作者简介:任子利(1969-),男,河南卫辉人,博士,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繁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李瑜鑫(1965-),男,陕西乾县人,教授,本科,从事动物生产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提高;家畜繁殖学;教学效果;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201
动物科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然而,有些高校的一些学生却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薄弱,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环境[1],西藏农牧学院也不例外。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2],特别是需要提高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家畜繁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动物科学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其本身既有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达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鉴于此,对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以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为达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的理论学时为44个,实验学时20个,共64个。外加1周教学实习。现就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1.1 理论课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家畜繁殖学》课程在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尽管也注重采用讨论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但由于互动程度不高等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2 实践教学条件薄弱
以前实验时学生不愿动手,实习基地数量又少,实习主要在校实习牧场进行,但校实习牧场实验动物很有限,许多实习不能有效地完成,使实验、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3 课程考核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大多数课程仍采用考试这一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3],学生的综合成绩一般由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和7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表现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表现等方面;实验报告由于所占比例偏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所占比例较高,学生重视程度高,但这样容易出现考试内容偏向理论、考试结果评定机制死板的弊端[4]。此种考核结构下,形成的是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5]。大部分学生往往陷入“记笔记—背笔记—考完试就忘记”的怪圈,会让“学以致用”成为空话[6]。这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学校的教室及林荫小道上都有很多学生在背书、背笔记的现象就是明证。
2 改革措施
2.1 理论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的教授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加大与学生互动的程度,不仅是教师,更要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比如在讲绪论时,可以补充进人的受精及胎儿的整个孕育过程的图片,让学生讨论、提问,这样一下子就能让学生把家畜的繁殖现象联想到人类自身,使学生感到这个课很有用,从而使他们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这门课。
再比如在讲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时,适当地补充一些“试管婴儿”的内容,对学生提问,也让学生提问,并分析、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某段,以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下的口才、胆量和勇气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是2009年教育部批准为第4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之后2011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随着这些项目的获批及资金投入的逐步加大,该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已大为改善。目前该校已拓展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雏鹰农牧集团(西藏)有限公司米林县丹娘乡藏香猪繁育基地、西藏林芝宇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米林农场嘎玛养殖基地(西藏林芝嘎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夏龙养殖场等。另外对校内实习牧场也加大了投入力度,饲养了较多的实验动物,基本保证了《家畜繁殖学》教学实习时的基本条件,这样在实验环节及教学实习环节,就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展相关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实习效果。
2.3 实行该课程考试改革
结合西藏实际,对该课程考核中加大平时及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力度。改后总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20% 实验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50%,这样就能更加注重对平时学习及实践教学的管控和调节,使该课程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和合理[7]。
3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对西藏农牧学院2013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班学生(99人)实施《家畜繁殖学》改革的措施后,
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都较往届有了较大提高,比如他们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的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该类项目,已由最初的校级2项,达到现在每年有自治区、国家级的1~2项。
通过对西藏农牧学院《家畜繁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发现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可见,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良好,可以在该课程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慧卿.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张继成,匡力,范广娟,等.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之考试改革[J].石油教育,2015(6).
[3]王兴宇,李卫东.课程考核方式对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激发程度的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20):1.
[4]张海棠,王自良,刘长忠.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
[5]高等院校本科生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房地产经济学》课程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5(28):3.
[6]艾娇,王丽涛,李丽丹.《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2).
[7]孙志佳,王庆生.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及对策—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
作者简介:任子利(1969-),男,河南卫辉人,博士,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繁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李瑜鑫(1965-),男,陕西乾县人,教授,本科,从事动物生产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