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引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详细介绍了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及其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实践表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数学;教学
任务驱动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学习中,展示给学生的数学任务是具有一定真实性和自然性的数学情境,激活了小学生对自然实物好奇的本性,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以学定教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增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增进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信息间的互联、融入及整合,进而加快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内化进程。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体验、发展及创新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一种社会性、协作性的活动,是在沟通、思考中进行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是让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知识,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在一个需要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情境中,需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并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任务。设计的原则是:(1)反应原则,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3)复杂原则,任务要有一定难度。同时,设计的任务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趣味性、真实性、适切性、挑战性、应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圆柱为例,设置一个制作圆柱形纸杯的教学任务。
2.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学习并吸收所学的新知识。任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1)直接呈现任务;(2)情境呈现任务;(3)任务单呈现任务。如制作一个圆柱体的任务,采用直接呈现任务的方式即可。
3.分析任务
呈现任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进行任务分析是必要的。教师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可以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已有知识,哪些要用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分析任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通常,任务分析的工作包括任务分解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如圆柱体的制作,需要剪出两个圆、一个长方形,关键在于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与圆的周长要相等。
4.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完成任务。如圆柱体的制作,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
5.交流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巩固,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同时,对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将所学知识内化。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任务的系统性。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任务的关键点。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强调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任务关键点的解决进行思考。
3.综合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综合评价,不能只看任务完成结果,任务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细节都应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同时,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完成好下次的任务。
四、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设计任务前要充分分析知识点、统筹兼顾,提出任务时要尽量直观形象,充分分析任务,让学生亲自完成任务,最后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目安.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4).
[2]陈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7).
[3]李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02).
[4]赵秀锋.浅析基于任务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J].学周刊,2011(1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葛坑中心小学)
编辑 申 璐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数学;教学
任务驱动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学习中,展示给学生的数学任务是具有一定真实性和自然性的数学情境,激活了小学生对自然实物好奇的本性,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以学定教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增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增进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信息间的互联、融入及整合,进而加快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内化进程。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体验、发展及创新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一种社会性、协作性的活动,是在沟通、思考中进行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是让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知识,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在一个需要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情境中,需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并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任务。设计的原则是:(1)反应原则,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3)复杂原则,任务要有一定难度。同时,设计的任务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趣味性、真实性、适切性、挑战性、应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圆柱为例,设置一个制作圆柱形纸杯的教学任务。
2.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学习并吸收所学的新知识。任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1)直接呈现任务;(2)情境呈现任务;(3)任务单呈现任务。如制作一个圆柱体的任务,采用直接呈现任务的方式即可。
3.分析任务
呈现任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进行任务分析是必要的。教师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可以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已有知识,哪些要用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分析任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通常,任务分析的工作包括任务分解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如圆柱体的制作,需要剪出两个圆、一个长方形,关键在于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与圆的周长要相等。
4.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完成任务。如圆柱体的制作,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
5.交流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巩固,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同时,对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将所学知识内化。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任务的系统性。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任务的关键点。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强调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任务关键点的解决进行思考。
3.综合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综合评价,不能只看任务完成结果,任务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细节都应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同时,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完成好下次的任务。
四、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设计任务前要充分分析知识点、统筹兼顾,提出任务时要尽量直观形象,充分分析任务,让学生亲自完成任务,最后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目安.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4).
[2]陈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7).
[3]李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02).
[4]赵秀锋.浅析基于任务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J].学周刊,2011(1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葛坑中心小学)
编辑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