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老赵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吃过早饭后,推门进来一位不速之客,就是我要说的这位在山区乡镇行医的乡医老赵。跟我聊了一阵,老赵将目光转向我的妻子,说她体质有些虚寒,需要补一补。我告诉他,那一年妻子常为我忧心,以致影响了健康。老赵说:“我给她开上几服药,吃后会大有补益。”
  此前我们已经聊了一阵,自觉对他已有把握,于是就请他把脉开方。
  老赵把脉后,拿起纸笔略一蹙眉,便很果断地开了药方。在交给我的时候特意叮嘱,抓药时一定不要理会药房师傅的话,放心照抓就是。我接过药方,用我有限的中医知识来看,此方称得上是一剂“虎狼之药”,于是向他请教:“如此大热的补药,身体能否承受得了?”老赵一笑:“对于虚症,若小打小闹地补一下,只会使虚火更盛,完全达不到补的目的。只有补到一定的量,火才能沉入体内,起到补的作用。”
  见我将药方收好,老赵踌躇了一下,说:“我来找你,其实是前一阵遇到了点难处,想让你帮个小忙。”我点头:“只要我能做到的,但说无妨。”他有些尴尬,似乎不好开口。我又鼓励一番,他才说想从我这里借500元钱,将来一定会还。
  原來是这么个事,我松了口气,立刻从里屋取出钱来交给他。老赵将钱收好后,无论如何要写个借条,那年头500元钱还算一笔钱,但还是被我坚决地拒绝了。
  转天,妻子拿着药方去了附近一家药店。开药店的老板是个当地有些名气的医生,老板对着药方一时有些发愣,问抓给谁吃。妻子说自己吃。老板大摇其头:“这个药大补,这样大的量,你这个年龄吃了不仅无益,还要掉头发的。”于是妻子将老赵的话复述给他,说开药方的医生早说了,不要管药房的师傅说什么,照抓照吃就是了。
  妻子接连吃了乡医老赵的几服药,一点火没上,且效果奇好。那一阵走出来,许多人都觉得她脸色红润,人也显得年轻了。
  之后不久,我回到了北京,直到1990年年底才又回到榆次,且只打算小住。说来也奇,到榆次没几天,老赵居然又一次寻了来,专程为了还钱。老赵说:“上次我进门前确曾想过,跟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伸手借钱,不知会不会被人看成骗子,也不知你这个作家会不会诚心待我。”
  这件事已过去20多年了。几年前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我妻子的电话,打电话过来说他现在诸事顺遂,什么时候路过北京想见上一面。但我们没有再见过面,不过人生的这次缘分还是给我留下了有趣的记忆。
  摘自美文网
其他文献
在自治鸡群“鸡乐世界”,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每对成年鸡分工明确,公鸡负责安保和为全家寻食,母鸡除了相夫教子主要任务是下蛋。  有一对鸡夫妇,公的自命不凡、挖空心思盘算着如何独占鳌头,母的不知为何下的蛋偏少以至在向鸡群合作社售蛋纪录中老是垫底。  夫妇俩几经商议,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声称它家是公鸡下蛋。它俩买通了合作站收购员,从此以双倍的价格卖出,实际收入名次一下子蹿升。  它俩又觉得光赚这点钱不合算
期刊
他之所以成为她的盖世英雄,是因为她的世界太小。  与舒行在一起将近十年,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十年,也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十年。  这年头儿,人人都在说安全感,但安全感到底是什么?  舒行是公务员,可是基层公务员的薪水其实很微薄,根本就养不起他和张荷两个人,只是舒行对张荷隐瞒了实情。  张荷毕业的头一年没有工作,她专心复习考研,舒行也同意。  考虑到经济的问题,他们两个人同居了。舒行每天上班,而
期刊
我跟董申生于1945年4月相识,当年秋天,我们的恋爱就结束了。这真像一场美丽的梦,但初恋的感觉影响了我一生,让我觉得人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有一次,我买了音乐会的票,约申生到兰心大戏院听音乐会。我提前到场入座,右边的空位是留给申生的。乐曲前奏快开始时,穿着一身白的申生像个天使一样走进来。我们那晚听的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中一个乐章是《死亡进行曲》,它讲述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我沉醉在音乐里,
期刊
公司没食堂,到了就餐时间,员工把从家里带来的盒饭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就在茶水间里吃。  收银员梦娜一进茶水间就把工作服西装外套脱下来,狠狠地往桌上一甩。此时正是换班吃饭时间,茶水间里很多同事,大部分正在低头吃饭,她这一甩,把同事们吓一跳,纷纷惊愕地抬起头四处张望。梦娜只顾发牢骚:“什么人啦,一点素质也没有,自己像个没读书的,还教育孩子,这怎么能教育好。”刘爱萍平时和梦娜最要好,看她心情不好,连忙递杯
期刊
专门陪着孩子玩,就能月入上万元?你没听错,这是真的。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还有个颇为好玩儿的名称:遛娃师。两年前,职业遛娃师在武汉诞生,他们大多拥有幼教或体育专业背景,形象阳光,除了能迅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还能设计各种游戏桥段,同时具备一定的医护知识。简单来说,一名合格的遛娃师,要懂娃、会遛娃、能护娃。  从男幼师到“遛娃师”  1994年出生的郑炜,从小就顽皮好动。2012年高考,他考上了湖北省一所师
期刊
锅贴,是一道稀松平常的汉族小吃,从大陆到宝岛台湾再远到日本,锅贴都不缺少热情的拥护者。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口也有一家锅贴小铺,师傅在配锅贴馅儿时,会根据食客的喜好和当下的季节配以时令的新鲜蔬菜,让食客们在一口锅贴里就能吃出四季、节气的更替。食在当季,这四个字放在过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如今的工业化社会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倡导“食在当季”“无添加”的有机蔬菜品牌也并不是大众能消费得起的。  
期刊
曾看过一句话“这辈子我要负责两种人,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上次写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想跟我的宝贝鱼儿说些话。  我的鱼儿来的有些匆忙,我还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也好,我美好青春也就在一把屎一把尿里肆意绽放了,三人世界少了二人世界的甜蜜,妈妈我呀更多的是疲惫与磕碰。  鱼儿两岁半就跟着我在幼儿园混搭,老师们除了我都是平时常在一起玩耍的阿姨,所以到现在鱼儿都不怕老师,鱼儿真是如鱼得水,开心的不得了,
期刊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在县城上学,高二,快要收麦的时候。有一天上午放学,我冲出教室,准备向食堂冲刺。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小名,低头一看,是爹。爹将鞋子脱了,垫在屁股下,坐在我们教室窗户下等我下课,现在正穿鞋子。爹扶着墙,慢慢站起来,一迈脚,差点摔倒。我忙扶着他。他不好意思地说,坐了半节课,腿麻了,老了啊。爹身边有个袋子,我要背,爹不让。我扶着爹往外走。  爹说他是来卖杏的。家里有棵杏树,麦黄
期刊
麦收后的一天晌午,奶奶熬的绿豆汤,蒸了一锅麸皮面卷子(馒头)。热气腾腾的麸皮面卷子一出锅,满屋子飘着诱人的的麦香味儿。馋煞我啦。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麸皮面卷子,嘶嘶哈哈地吹着烫烫的热气,恨不得快着吃一口。奶奶说:小兔崽子,着什么急哩?够你吃哩,管饱。  这时,大门洞里响起一声喊叫:大伯大娘,给块干粮吃吧。我走过去一看,是个要饭的。这个要饭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背着条布袋,左
期刊
“租我吟酒写诗,租我倾诉秘密,租我为远方的父母尽孝……”这是失业记者“六回”两年前为自己写的广告帖。到2017年夏天,他成了“著名网络文青”。通过出租自己,陪男男女女们做各种“奇葩任务”,他收集到了500多个或感人或惊奇的故事,并将其结集出版。同时,他用来推送“出租故事”的公众号也做得风生水起,每月收入达四五万元。  出租自己,失业记者的另类生意  2015年夏天,六回在成都供职多年的一本杂志停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