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