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运用平脉辨证治疗抑郁症经验浅析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weiwei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阐述赵杰教授从阳虚为主论治抑郁症的学术特色,探究抑郁症发生与五脏失调的相互关系,归纳其运用“三部九候”平脉辨证立方的临证特点.赵杰教授认为,阳气不足是抑郁症的根本病机,气滞、血瘀、痰结等是某一阶段的病理表现;提出“五脏功能观”,用于指导抑郁症的治疗;主倡“经方扶阳法”,通过分候寸口三部九候脉象,综合分析病机,辨证施治.
其他文献
伏邪理论可有效指导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但从伏邪理论探讨CKD的复发与急性加重的相关论述,目前仍较为少见.该文主要探讨伏邪所致CKD复发与急性加重的理论依据及防治要点,提出其病机为伏邪潜藏,伏邪潜藏的前提条件是正虚肾损,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为湿浊、痰瘀、热毒,引动伏邪导致复发的重要诱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药毒久积,治疗方法以扶正祛邪为主,兼顾调和脏腑、清热化浊以逐邪分消,辛散宣透以引邪外达,化痰活瘀以疏利除邪.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归于中医“痿病”范畴.中医治疗痿病历史悠久,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有详细记载,并且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该文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依据.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咽喉)、肺,从而出现反酸、胃灼热、胸骨后不适等一系列症状.该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
冠心病合并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病,属于中医“胸痹”“不寐”等范畴.杨丽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余年,临证治疗着眼整体,推求致病之源,善于调畅患者情志,临床效果良好.该文结合临床案例介绍杨丽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临证经验.
小儿汗证为儿科常见疾病,历代医家多从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心脾积热等角度辨证论治,鲜有论述积滞汗出者.该文将从定义、症状特点、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论述小儿积滞汗出,以期为中医诊治小儿汗证提供参考.
该文主要介绍刘伟基主任医师运用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以供同仁参考、探讨.刘伟基主任认为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时应局部与整体并治,既要关注膝关节局部的经筋病,也要重视“腰-盆-膝-踝”间的筋骨失衡,按经筋循行及脊神经节段分布规律选择针刀治疗部位.
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研究是近年主要的研究热点,临床多从五脏、气血、阳虚、痰瘀、毒邪、五神等方面论治,但证型尚未得到统一.该文分析近年来关于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以期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且预后不佳,而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独特优势.该文概述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涵义、湿热在慢性肾脏病病程中的特点,依据肾脏病湿热证的特点,提出“通阳、利小便”理论在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即三焦同治、分消走泄,疏肝益阴、行气通阳,温阳益肾、化气行湿.
该文通过总结邵祖燕教授从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拓宽了对该病病因病机、治疗思路、用药特点的认识,更加系统地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沈其霖教授认为肺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肺胀患者长期反复发病,多以肺肾阴虚、肺肾气虚等证型为主.沈其霖教授从肺肾同源、金水相生立论认识肺胀,治疗上主张肺肾同治,使用金水交泰汤加减治疗肺胀,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