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学最终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方法是求知和探索的钥匙,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生学习方法,是迫在眉睫之急。
【关键词】课改 历史教学;学习能力历史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这些崭新的变化对于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如何用好教材,上好课程,精选练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解题能力,也成了一个新的值得研讨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1.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历史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得不到家长与学生的重视。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时时强盛,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2. 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3. 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4. 巩固练习,关注表述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識,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整合试题。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选择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或者打题海战术,是远远达不到获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对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历史教学在应对这种新形势,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运营历史知识,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课改 历史教学;学习能力历史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这些崭新的变化对于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如何用好教材,上好课程,精选练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解题能力,也成了一个新的值得研讨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1.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历史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得不到家长与学生的重视。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时时强盛,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2. 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3. 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4. 巩固练习,关注表述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識,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整合试题。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选择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或者打题海战术,是远远达不到获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对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历史教学在应对这种新形势,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运营历史知识,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