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采用的治疗方法分别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开腹脾脏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分析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及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02
  脾功能亢进简称为脾亢,属临床常见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异常肿大,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不同程度增生,疾病类型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患者病因复杂,病情进展速度快。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属临床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主要症状为肝功能受损、脾肿大、贫血等,患者存在出血倾向。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时候,临床疗效显著在行常规开腹脾脏切除术之后,其主要缺陷为切口面积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速度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属微创手术技术,其主要优势为切口面积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且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4月,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研究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52~78岁,年龄均值(61.29±3.46)岁,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51~76岁,年龄均值(61.22±3.3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脾脏切除术,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入腹切口位置设置在左侧肋缘下方,腹腔探查完成后选择胃内结肠韧带中间位置的胃大弯,将脾肾、胃结肠韧带切断,将脾上级游离。完成操作后对脾膈、脾结肠两处韧带进行结扎处理,脾肾韧带实施钝性分离,对二级脾蒂进行切断和结扎后将脾脏切除。术野区域内未产生活动性出血后,于患者脾窝部置入引流管,将腹部逐层关闭,完成手术操作。
  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取患者右侧斜卧位,保证头部高于脚部,左侧腰部可使用小软枕适当垫高。建立气腹压力为2~15mmHg的人工气腹,主操作孔位置设置在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方,穿刺后置入12mmTrocar,辅助操作孔位置设置在剑突下肝圆韧带、左腋前线肋缘下方,共计设置3个辅助操作孔。常规腹腔探查,脾胃韧带、胃结肠韧带使用超声刀断离,游离脾上级。脾下级使用超声刀游离,将脾膈韧带、脾肾韧带、脾结肠进行离断处理,将脾蒂韧带游离后实施脾脏切除。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头部低于脚部,于脐部环绕设置小切口,将标本取出。术中需避免破坏脾动脉的主干,使用Hemo-Lock将脾脏二级血管进行分离操作。术后检查患者腹腔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并冲洗腹腔,释放二氧化碳,完成手术各项操作。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和切口疼痛评分等。术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处理后利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LT、ALB、INR等。
  1.4统计学方法 用(_x±s)表示手术指标及肝功能指标,t值检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比较数据,P<0.05时,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意义。
  2 结果
  手术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切口疼痛评分等各项指标、肝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门脉高压,进而导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液白细胞水平显著降低,极易引发感染出血,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水平。脾功能亢进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病因复杂,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主要病因与炎症性肉芽肿、感染、恶性肿瘤等有关,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心悸、头晕、发热、面色苍白、免疫力低下等,如未能有效治疗干预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水平。老年人是肝硬化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病程时间长,常规开腹脾切除术创伤面积大,大部分老年人无法耐受,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临床优势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的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对手术创伤反应较为敏感,应激反应程度及创伤大小与白细胞计数指标相关,脾脏切除后,患者极易免疫力降低,不同术式导致免疫力降低程度存在差异,同时肝硬化患者存在的低蛋白血症极易导致切口感染及液化。开腹脾脏切除术患者腹腔长时间暴露,腹部液体蒸发极易导致肠管干燥,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切口面积小,可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切口,脾脏切除完成后可立即实施缝合,短时间暴露使得牵拉作用轻微,肝脏负担显著减轻,有助于缓解疼痛,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对患者免疫力影响较小。腹腔镜操作模式下,患者肠管内部环境稳定,术中不会对肠管产生严重挤压,有助于病情短时间内恢复。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肝功能指标异常,经开腹或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脾功能亢进状态下,患者机体血细胞阻滞及破坏作用增加,产生血细胞循环障碍,PLT及WBC显著减少,PLT与凝血功能相关,WBC与免疫功能相关,二者指标下降可导致出血及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证实,患者经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后PLT、WBC等指标均升高,可认为手术是患者血细胞寿命延长,治疗效果显著[1]。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如患者中存在肺部感染,可采用抗感染类药物治疗,如患者产生腹腔及胸腔积液,可采用螺内酯、呋塞米治疗。
  现阶段,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将其应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整体操作时间略长,患者受多因素影响,脾脏血管异常扩张,血管壁变薄,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对医师技术要求较高,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临床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采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联合贲门周边血管断离术其术中出血量与开腹脾脏切除术联合贲门周边血管断离术接近,腹腔镜手术切口面积小,如何有效处理脾门血管是手术治疗的难点问题,如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需及时转为开腹手术治疗[2]。为提高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效果,医师需合理选择血管闭合器系统,妥善处理脾蒂二级血管,脾血管利用钛夹钳处理,如患者血管主干夹闭难度较大,需下行处理二级血管。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医疗设备及医师个人操作技术均有较高要求,为此需结合腹腔镜脾脏切除术适应症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案,医师需加强技术学习研究,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规范化完成术中各项操作,以此来确保脾脏切除术顺利完成[3]。
  由此可知,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未能选取足够患者样本量,缺乏同类研究机构数据横向比对分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的具体临床应用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贝贝, 张光文. 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 29(10): 48-52.
  [2] 刘黎明, 冯雨薇, 赵康, 等. 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9, 14(02): 417-421.
  [3] 赵新华, 丁炎宝, 梅保华. 隧道法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临床运用与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 24(30): 131-132.
其他文献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的一种,常常是发病急,腹痛难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我科自2005-2007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保守治疗36例,转外科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
收烘管理是茧站管理的主要内容。茧站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烘炕蚕茧,收烘管理则是茧站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蚕茧质量上,收烘管理好,蚕茧质量必然好。蚕茧质量
做好桑叶保鲜是养蚕的重要措施,桑叶从收获至被蚕儿食下,须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桑叶收获运输,其次是桑叶的堆放贮藏,最后是给桑至被蚕儿食下。不同的阶段,桑叶保鲜的措施是不一样的
医养结合是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模式,医养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对养老和医疗资源的充分调动,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作为我国
目的:降低实验室OOS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帕累托图分析引起OOS最多的原因类别,找出引发该类别OOS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考察改进效果。结果:人为原因累计频率46.09%,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