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式的服装工艺教学使得不少学生脱离市场,脱离实际操作,对服装工艺的变化认识不足,工艺制作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面对服装工艺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当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工艺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服装工艺 教学 实践
一、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服装工艺课是服装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学科。它是研究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互相关系,以及装饰和功能性设计的规律和方法的课程。服装工艺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设计的延伸和发展。服装工艺课教学目标为:(1)使服装款式设计更加合理化。服装专业学生纵然不是为了做车工,但对成衣工艺的了解和掌握,可使他们在做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实现成衣化的可能性,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款式采用率会大大提高,也会使服装的工艺制作更加合理。(2)加深对纸样设计的理解。服装从设计到最后的成衣实现是一个从立体的三维人体曲面到平面的纸样、再从平面纸样到立体成衣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体特征尺寸为基础,通过纸样设计来体现的;而第二个过程则是成衣工艺,将平面的服装面料裁片缝合,最终通过穿着在人体身上检验款式设计及样板设计的合理性,对纸样设计中数据设定的合理性有个直观的了解,加深了对纸样设计的理解。(3)了解服装的工艺流程。服装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是从事服装或与服装相关的行业,通过工艺课的学习,切切实实地了解一些典型服装的基本工艺流程,对服装的设计、制版、生产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阶段性分析
服装工艺课有着与一般专业课或文化课不相同的特点,它要求上课的时间较为集中或具有连续性。实践证明,阶段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服装工艺课的教学效果。所谓阶段式教学即根据服装专业课程特点,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服装工艺教学阶段分为:(1)基本技能培养尝试阶段。基本技能培养尝试阶段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基础,也是掌握基本技能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学生对实践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于刚学服装的同学来说,他们对服装的制作要求不甚了解,为此,作为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耐心地讲解服装的结构、组成的部件和各部件的制作要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步操作、强化训练。(2)提高性训练阶段。提高性训练阶段是学生在掌握了服装各部件操作的基础上,来完成对服装整体流程的熟悉和制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详细讲解整件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让每个学生对服装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基本要领,然后把每道工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完成整件服装的制作。(3)综合训练阶段。学生能力的获得不能单凭校内的教学、实践,更多技能则需要通过在实习工厂的见习来获得。应该把企业搬到学校,按照服装产业运作的规律来设置企业的机构,设立了服装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营销部以及裁剪室、缝制车间、整烫包装室、服装门市部等部门,结合服装产业实际运行的过程、运作的方式及运营的机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三、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1、更新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服装工艺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文化技术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以形成服装专业技能、技巧,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由于对普通款式的服装制作都是按照传统方法,且服装制作的时间较长。因此,学生感到乏味。传统的服装工艺是国粹,固然要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服装款式千姿百态,式样不断翻新,仅仅掌握传统的服装工艺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因此,在教学上,要突破传统的服装工艺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从教的方面来说,要加强师资力量,积极引进新技术,应深人到工厂、企业进行调研.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给服装工艺教学注人新的活力;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把改革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只能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实现,否则,教师教得再好,学生不练也是不能提高技能水平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反复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搞一些技能操作比赛,排出名次,对工艺效果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还可以在平时的作业中采取打分制,激励学生学好工艺课,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强自我训练,有效地利用时间来提高操作技能。还可提倡学生自行设计新颖款式的服装,如学生服、夹克衫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服装教学,尤其是缝制技术学习,其操作性强,单纯讲授,抽象难懂,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作为服装样板技术和缝制技能,还需要学生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强化、巩固和提高。服装工艺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设备和机会。除此之外,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邀请服装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主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同时给学生做一些技术上的顾问和指导。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优秀毕业生,企业有优先录用权。在服装企业的工厂落实好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在服装工厂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产学结合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进行服装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服装纸样的制作及服装工艺流程等操作。
4、借助样品,突破难点
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一次性地看清理解整个制作过程,对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再进行示范讲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借助一些能体现工艺特点和整个制作过程的样品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些样品用坯布来做,把制作的步骤尤其是难点、重点进行分解,体现整个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写上序号用线串连起来,以免打乱顺序,在样品上还可以写上工艺流程以及每个制作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可把样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在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难点。当然,这个样品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虽然会用不少时间,但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这个零部件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一旦样品制成也可长久使用,为平时的教学提供方便。
5、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服装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单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很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制作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录像、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再结合样品这些直观教具,不但可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Internet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创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服装教学专用网站,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构建开放型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服装工艺教学呈现很强的灵活性、扩充性、及时性和交互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静.服装工艺的美学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王霞.有关服装工艺教学的探讨[J].黑龙江纺织,2006;(3).
[3]韩滨颖,服装工艺课程建设初探[J].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作者简介:陈彩英,女,(1980-),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中原工学院,主要从事中专学校服装工艺学科教育工作,在广东省惠州工业科技学校工作。
关键词:服装工艺 教学 实践
一、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服装工艺课是服装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学科。它是研究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互相关系,以及装饰和功能性设计的规律和方法的课程。服装工艺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设计的延伸和发展。服装工艺课教学目标为:(1)使服装款式设计更加合理化。服装专业学生纵然不是为了做车工,但对成衣工艺的了解和掌握,可使他们在做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实现成衣化的可能性,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款式采用率会大大提高,也会使服装的工艺制作更加合理。(2)加深对纸样设计的理解。服装从设计到最后的成衣实现是一个从立体的三维人体曲面到平面的纸样、再从平面纸样到立体成衣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体特征尺寸为基础,通过纸样设计来体现的;而第二个过程则是成衣工艺,将平面的服装面料裁片缝合,最终通过穿着在人体身上检验款式设计及样板设计的合理性,对纸样设计中数据设定的合理性有个直观的了解,加深了对纸样设计的理解。(3)了解服装的工艺流程。服装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是从事服装或与服装相关的行业,通过工艺课的学习,切切实实地了解一些典型服装的基本工艺流程,对服装的设计、制版、生产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阶段性分析
服装工艺课有着与一般专业课或文化课不相同的特点,它要求上课的时间较为集中或具有连续性。实践证明,阶段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服装工艺课的教学效果。所谓阶段式教学即根据服装专业课程特点,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服装工艺教学阶段分为:(1)基本技能培养尝试阶段。基本技能培养尝试阶段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基础,也是掌握基本技能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学生对实践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于刚学服装的同学来说,他们对服装的制作要求不甚了解,为此,作为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耐心地讲解服装的结构、组成的部件和各部件的制作要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步操作、强化训练。(2)提高性训练阶段。提高性训练阶段是学生在掌握了服装各部件操作的基础上,来完成对服装整体流程的熟悉和制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详细讲解整件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让每个学生对服装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基本要领,然后把每道工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完成整件服装的制作。(3)综合训练阶段。学生能力的获得不能单凭校内的教学、实践,更多技能则需要通过在实习工厂的见习来获得。应该把企业搬到学校,按照服装产业运作的规律来设置企业的机构,设立了服装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营销部以及裁剪室、缝制车间、整烫包装室、服装门市部等部门,结合服装产业实际运行的过程、运作的方式及运营的机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三、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1、更新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服装工艺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文化技术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以形成服装专业技能、技巧,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由于对普通款式的服装制作都是按照传统方法,且服装制作的时间较长。因此,学生感到乏味。传统的服装工艺是国粹,固然要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服装款式千姿百态,式样不断翻新,仅仅掌握传统的服装工艺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因此,在教学上,要突破传统的服装工艺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从教的方面来说,要加强师资力量,积极引进新技术,应深人到工厂、企业进行调研.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给服装工艺教学注人新的活力;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把改革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只能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实现,否则,教师教得再好,学生不练也是不能提高技能水平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反复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搞一些技能操作比赛,排出名次,对工艺效果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还可以在平时的作业中采取打分制,激励学生学好工艺课,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强自我训练,有效地利用时间来提高操作技能。还可提倡学生自行设计新颖款式的服装,如学生服、夹克衫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服装教学,尤其是缝制技术学习,其操作性强,单纯讲授,抽象难懂,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作为服装样板技术和缝制技能,还需要学生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强化、巩固和提高。服装工艺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设备和机会。除此之外,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邀请服装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主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同时给学生做一些技术上的顾问和指导。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优秀毕业生,企业有优先录用权。在服装企业的工厂落实好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在服装工厂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产学结合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进行服装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服装纸样的制作及服装工艺流程等操作。
4、借助样品,突破难点
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一次性地看清理解整个制作过程,对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再进行示范讲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借助一些能体现工艺特点和整个制作过程的样品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些样品用坯布来做,把制作的步骤尤其是难点、重点进行分解,体现整个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写上序号用线串连起来,以免打乱顺序,在样品上还可以写上工艺流程以及每个制作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可把样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操作步骤一目了然,在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难点。当然,这个样品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虽然会用不少时间,但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这个零部件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一旦样品制成也可长久使用,为平时的教学提供方便。
5、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服装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单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很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制作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录像、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再结合样品这些直观教具,不但可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Internet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创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服装教学专用网站,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构建开放型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服装工艺教学呈现很强的灵活性、扩充性、及时性和交互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静.服装工艺的美学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王霞.有关服装工艺教学的探讨[J].黑龙江纺织,2006;(3).
[3]韩滨颖,服装工艺课程建设初探[J].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作者简介:陈彩英,女,(1980-),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中原工学院,主要从事中专学校服装工艺学科教育工作,在广东省惠州工业科技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