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及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肿瘤影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MC)的检出率不断上升,对于一般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除.继颈部开放手术、腔镜手术、积极监控观察之后,对于部分患者,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应用于PTMC原发灶及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治疗中,并因微创、实时动态、无辐射损伤等优点,大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介入技术本身的局限也让其对PTMC的治疗饱受争议,本文主要介绍热消融、化学消融、放射性碘粒子植入等介入技术在PTMC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识别制约专科医院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探寻解决的对策.[方法]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自制问卷,利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10所三级专科医院从事临床研究相关人员300人进行调查.从临床研究人才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和开发,考核评价及绩效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存在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并对部分医院临床研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不完整,缺乏稳定的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团队”“未建立系统化、连续化的临床研究培训体系”“客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36例SHPT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20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血磷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成像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NPC患者共计108枚颈部肿大淋巴结,术前对淋巴结行常规超声、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转移组(59枚)、未转移组(49枚).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的分区特点、超声特征、SE评分及CEUS特征,评价常规超声、SE、CEUS及多模态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