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院建筑是适合医疗活动的房屋设备。它与一般民间建筑不同,有它独特的功能要求和卫生学要求,特别是医院布局、交通路线、出入口、污染和清洁分区等,在建筑上都有严格的卫生学要求。如果医院建筑不合理,就能直接影响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给病人和社会人群带来危害。本文根据医院建筑设计,探讨其设计要点。
关键词:医院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分析
前言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综合医院,有传染病人、非传染病人,有尚未确诊的病人,也有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等,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病人就能通过各种渠道(交通路线、医疗设备、卫生设施等)接触病菌、病毒,从而发生交叉感染,增加相互传染的机会。因此,医院建筑首先要考虑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保证医院内不发生院内感染,是医院建筑和管理的重要卫生问题。良好的卫生环境是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医院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如绿化、水面、日光、新鲜空气以及幽静的环境等,以创造适宜的微小气候,良好的日光,清洁的空气,安静美观和有良好刺激作用的户外治疗和休养条件等。
1.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
1.1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每天接纳各种病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因此,设计时应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创造方便的治疗条件作为重点。门诊各科室的配置应便于病人就诊和医护人员工作。儿科、产科、外科、急诊室及一些医疗诊断室应设于底层。各科的临床诊断室应配置在门诊部较安静的地区。门诊部应设有足够面积的候诊室,供病人休息候诊用,以减少病人拥挤和相互传染的机会。候诊室应分科设置。儿科、产科、结核病科和皮肤性病科在门诊部应有自己专用的出入口和医疗诊断室。
1.2住院部建筑设计。
医院收容患者或患者出院时,必须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这种卫生处理的用房和设备在医院建筑时就要设计。一般集中在入院处进行。入院处有登记室、诊疗室、厕所、理发室、浴室、更衣消毒等用房和设备。患者出院要到出院处。患者出院卫生处理,一般都在各科分散进行,但办理出院手续应集中在出院处。
病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院病人得到诊断、治疗、护理及生活服务场所。病房设计得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所以在病房设计时,对病房安静、清洁、日光和通风条件,室内装修和色调等都应认真考虑;其次要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使护士走最少的路而病人得到最多的照顾;同时要避免交叉感染。病房与服务性用房,如营养厨房、洗衣房、供应室等要有简捷而方便的交通联系,要分清楚洁污路线。为了方便病人,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感染,对每一护理单元位置安排及组合,必须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为了儿童安全和避免感染,儿科和妇产科单元可设在同一建筑物内。传染病房独立设置。有手术科室以接近手术室为宜。各主要单元的位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穿行。为了方便病人,内科单元应接近检验科、功能诊断和理疗科。产科病房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专用交通路线,以减少感染机会。儿科病房以设在一层为好,有单独的出入口及卫生处理室,至少应在一楼近病房入口处设一检查室,以便门诊转来的病儿再受一次检查,防止将传染病带到病房。传染病房应独立设置。一般大型医院应单独建一幢病房,中小型医院可设在建筑物的一端,并设单独的出入口。要严格分清病人与工作人员及探亲者的路线,分清食物、清洁衣物与剩余食物、用过的餐具、污染的衣物等的运输路线。用过的餐具、污衣、污物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出病房。
1.3手术室建筑设计。
手术室是医院中对清洁和安静要求较高的部分,应位于病人不常去的地方。通常设在单独一翼,或专用一层,最好设在顶层。手术室应有方便的出入口和垂直及水平交通,以便与病房、门诊、急诊联系。手术室(包括手术操作室及消毒室、麻醉室、输血室、卫生室等)的设计应考虑保持空气清洁,严格避免一切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有适宜的微小气候和水平较高的卫生技术设备(空气调节、照明、采暖等),并须有专用门与病房等科室隔开,避免与医院的其他部分形成交叉的活动路线。手术室采光口应设在北侧,以获得较均匀的光线。手术操作室应设无影灯。窗玻璃应为两层,以保持良好的微小气候和满足空气清洁的要求。手术室地面和墙要采用可冲洗的材料,油漆到顶。墙面及屋顶的交接处应做成圆角,防止积尘以利清洁。手术室要准备两套供电系统,最好有自用发电设备。墙壁上应设足够的电流插座,每个插座上分
1.4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医院为来院就诊的残障病人、老年病人、体弱病人设计了必要车用坡道,坡道≤1/12。为盲人设置了导盲地面以及声光导向设备。设置了必要的无障碍电梯和通道。设置了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
2.结语
医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复杂。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变性,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即使认识了这些功能的全部,有时也会因为某些认识是基于一种主观的经验,缺乏必要的科学评估和前瞻性的技术分析,而忽视了功能内在的动态发展规律,从而使医院建筑的设计陷入误区。只有充分考虑到医院运行模式的可变性,分析医院切实可行的建筑设计形式,考虑今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变化,才能使医院建筑顺利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文,医院建筑的智能化.新建筑,2002[1]
[2]张春阳、孙一民,以病人为本的医院病房设计.新建筑,2002[1]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综合医院设计,1999,5
[4]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1995
关键词:医院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分析
前言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综合医院,有传染病人、非传染病人,有尚未确诊的病人,也有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等,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病人就能通过各种渠道(交通路线、医疗设备、卫生设施等)接触病菌、病毒,从而发生交叉感染,增加相互传染的机会。因此,医院建筑首先要考虑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保证医院内不发生院内感染,是医院建筑和管理的重要卫生问题。良好的卫生环境是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医院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如绿化、水面、日光、新鲜空气以及幽静的环境等,以创造适宜的微小气候,良好的日光,清洁的空气,安静美观和有良好刺激作用的户外治疗和休养条件等。
1.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
1.1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每天接纳各种病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因此,设计时应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创造方便的治疗条件作为重点。门诊各科室的配置应便于病人就诊和医护人员工作。儿科、产科、外科、急诊室及一些医疗诊断室应设于底层。各科的临床诊断室应配置在门诊部较安静的地区。门诊部应设有足够面积的候诊室,供病人休息候诊用,以减少病人拥挤和相互传染的机会。候诊室应分科设置。儿科、产科、结核病科和皮肤性病科在门诊部应有自己专用的出入口和医疗诊断室。
1.2住院部建筑设计。
医院收容患者或患者出院时,必须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这种卫生处理的用房和设备在医院建筑时就要设计。一般集中在入院处进行。入院处有登记室、诊疗室、厕所、理发室、浴室、更衣消毒等用房和设备。患者出院要到出院处。患者出院卫生处理,一般都在各科分散进行,但办理出院手续应集中在出院处。
病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院病人得到诊断、治疗、护理及生活服务场所。病房设计得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所以在病房设计时,对病房安静、清洁、日光和通风条件,室内装修和色调等都应认真考虑;其次要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使护士走最少的路而病人得到最多的照顾;同时要避免交叉感染。病房与服务性用房,如营养厨房、洗衣房、供应室等要有简捷而方便的交通联系,要分清楚洁污路线。为了方便病人,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感染,对每一护理单元位置安排及组合,必须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为了儿童安全和避免感染,儿科和妇产科单元可设在同一建筑物内。传染病房独立设置。有手术科室以接近手术室为宜。各主要单元的位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穿行。为了方便病人,内科单元应接近检验科、功能诊断和理疗科。产科病房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专用交通路线,以减少感染机会。儿科病房以设在一层为好,有单独的出入口及卫生处理室,至少应在一楼近病房入口处设一检查室,以便门诊转来的病儿再受一次检查,防止将传染病带到病房。传染病房应独立设置。一般大型医院应单独建一幢病房,中小型医院可设在建筑物的一端,并设单独的出入口。要严格分清病人与工作人员及探亲者的路线,分清食物、清洁衣物与剩余食物、用过的餐具、污染的衣物等的运输路线。用过的餐具、污衣、污物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出病房。
1.3手术室建筑设计。
手术室是医院中对清洁和安静要求较高的部分,应位于病人不常去的地方。通常设在单独一翼,或专用一层,最好设在顶层。手术室应有方便的出入口和垂直及水平交通,以便与病房、门诊、急诊联系。手术室(包括手术操作室及消毒室、麻醉室、输血室、卫生室等)的设计应考虑保持空气清洁,严格避免一切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有适宜的微小气候和水平较高的卫生技术设备(空气调节、照明、采暖等),并须有专用门与病房等科室隔开,避免与医院的其他部分形成交叉的活动路线。手术室采光口应设在北侧,以获得较均匀的光线。手术操作室应设无影灯。窗玻璃应为两层,以保持良好的微小气候和满足空气清洁的要求。手术室地面和墙要采用可冲洗的材料,油漆到顶。墙面及屋顶的交接处应做成圆角,防止积尘以利清洁。手术室要准备两套供电系统,最好有自用发电设备。墙壁上应设足够的电流插座,每个插座上分
1.4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医院为来院就诊的残障病人、老年病人、体弱病人设计了必要车用坡道,坡道≤1/12。为盲人设置了导盲地面以及声光导向设备。设置了必要的无障碍电梯和通道。设置了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
2.结语
医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复杂。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变性,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即使认识了这些功能的全部,有时也会因为某些认识是基于一种主观的经验,缺乏必要的科学评估和前瞻性的技术分析,而忽视了功能内在的动态发展规律,从而使医院建筑的设计陷入误区。只有充分考虑到医院运行模式的可变性,分析医院切实可行的建筑设计形式,考虑今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变化,才能使医院建筑顺利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文,医院建筑的智能化.新建筑,2002[1]
[2]张春阳、孙一民,以病人为本的医院病房设计.新建筑,2002[1]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综合医院设计,1999,5
[4]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