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尝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国情、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理论。
一、小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发展前景
以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分为三级: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初中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高中教师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的研究与实践。1997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成立了面向21世纪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一批对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1998年以来,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进入了实施阶段,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吉林等地陆续成立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系)或在教科院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教育开始实质性纳入了高等教育的体系。
二、教育前景与教学背景
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程度逐步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迟早要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
在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提出小学教师亦应具备大学的学历水平,教师的工资不以其所任教的学校加以评定,而一律按教育程度(学位)评定。此后,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被有资格授予各级学位的师范学院和高等院校所取代。
在日本,自1872年日本师范教育发端至“二战”结束前的70多年里,小学师资都由各种师范类学校培养。1943年,《师范教育令》修改颁布后,师范学校陆续提升到五年制专科层次。到20世纪日本的小学教师教育已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1949年,日本制定《教育职员许可证》,规定大学毕业生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学历,才可取得小学和中学教师许可证。到20世纪60年代,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全部改为四年制的教育大学、教育学部。
在英国,从1975年继续教育法规出台后,小学师资的培养主要在大学进行,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年制师资培养课程,有教职教育、教育实习和学科的专业教育;另一类是一年制的教职专业课程,接受各种专业的第一学位(三年制相当于学士)取得者,进行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
在法国,设立了教师教育大学中心(IUFM)实施一元化的师资培养,开设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二年制师资培养课程。
在德国,各州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小学师资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各级学校的教师都要接受高等教育,小学教师最少需在大学里完成六个学期的规定课程,在校生必须学习两门以上的执教学科。
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主要指“教”的方式方法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
三、小学教育手段与主要措施
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这里,除了学科知识教学外,还包括了对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管理,日本著名教育学者细谷俊夫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技能体现于诸多方面,如学习指导过程、教学方式、教学媒体及班级管理等。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機及多媒体手段进入小学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除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掌握运用和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情境的技能。
四、结语
教育教学的“艺术化”是指小学教师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从影响因素来看,教育教学艺术至少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艺术、教育技术的使用艺术和教育教学态度的表现艺术等三个方面。它除了具备一般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娱乐性等共性之外,还特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的小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比中师更强的教学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创造性地将教育教学过程艺术化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昌都地区第一小学 西藏】
一、小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发展前景
以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分为三级: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初中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高中教师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的研究与实践。1997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成立了面向21世纪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一批对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1998年以来,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进入了实施阶段,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吉林等地陆续成立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系)或在教科院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教育开始实质性纳入了高等教育的体系。
二、教育前景与教学背景
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程度逐步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迟早要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
在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提出小学教师亦应具备大学的学历水平,教师的工资不以其所任教的学校加以评定,而一律按教育程度(学位)评定。此后,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被有资格授予各级学位的师范学院和高等院校所取代。
在日本,自1872年日本师范教育发端至“二战”结束前的70多年里,小学师资都由各种师范类学校培养。1943年,《师范教育令》修改颁布后,师范学校陆续提升到五年制专科层次。到20世纪日本的小学教师教育已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1949年,日本制定《教育职员许可证》,规定大学毕业生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学历,才可取得小学和中学教师许可证。到20世纪60年代,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全部改为四年制的教育大学、教育学部。
在英国,从1975年继续教育法规出台后,小学师资的培养主要在大学进行,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年制师资培养课程,有教职教育、教育实习和学科的专业教育;另一类是一年制的教职专业课程,接受各种专业的第一学位(三年制相当于学士)取得者,进行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
在法国,设立了教师教育大学中心(IUFM)实施一元化的师资培养,开设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二年制师资培养课程。
在德国,各州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小学师资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各级学校的教师都要接受高等教育,小学教师最少需在大学里完成六个学期的规定课程,在校生必须学习两门以上的执教学科。
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主要指“教”的方式方法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
三、小学教育手段与主要措施
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这里,除了学科知识教学外,还包括了对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管理,日本著名教育学者细谷俊夫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技能体现于诸多方面,如学习指导过程、教学方式、教学媒体及班级管理等。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機及多媒体手段进入小学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除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掌握运用和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情境的技能。
四、结语
教育教学的“艺术化”是指小学教师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从影响因素来看,教育教学艺术至少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艺术、教育技术的使用艺术和教育教学态度的表现艺术等三个方面。它除了具备一般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娱乐性等共性之外,还特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的小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比中师更强的教学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创造性地将教育教学过程艺术化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昌都地区第一小学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