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不久前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收有十九位当代著名的或有代表性的美国作家的十九个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不仅基本上反映了风行于当代美国文坛的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美国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的风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社会风云变幻,光怪陆离,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各种文学流派应运而生。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的进步作家艾伯特·马尔兹和曾来我国进行过访问的小说家兼剧作家阿瑟·米勒,仍然继续了现实主义传统,对美国社会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前者的《二十号街的星期日早晨》通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空虚;后者的《不合时宜的人》则描写了三个企图摆脱美国社会现实的“不合时宜的人”,表达了两位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美国“金钱社会”的揭露。
美国的犹太文学,自十九世纪形成后,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汇成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思等人是这一流派中的佼佼者。索尔·贝娄和艾·巴·辛格分别获得1976年和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更为这一流派造成显赫的声势。犹太作家笔下出现的人物,不是愤世嫉俗、落落寡合、“到处碰壁的可怜虫”,就是一些不断探索、不断寻求的犹太知识分子。贝娄的《寻找格林先生》是他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一个侧影。而辛格则在他的名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一文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风趣的笔调讽刺了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马拉默德的《魔桶》以诙谐的手法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婚姻问题上的烦恼。罗思的《信仰的维护者》描写了美国部队中几个犹太人的思想面貌,不着褒贬,而作者的是非爱憎分明可见。
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杜鲁门·卡波特等则是“南方文学”的重要作家。“南方文学”往往笼罩着一种阴郁、神秘而感伤的气氛,作品一般侧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然而主题是严肃的。卡波特的《灾星》,描画了一个青年女子只身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谋生,贫困无着,只得以出卖自己的梦为生,整篇小说笔调阴郁沉闷,但是构思新颖,含义深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以轻松的笔调叙述一个残酷的故事,反而渲染出一种格外强烈的阴森恐怖的色彩,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沉思:造成这个悲剧的元凶到底是谁?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而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着意刻划的神秘莫测的变态心理,就正是“孤独的人心”的曲折的反映。
小库尔特·冯内戈特、唐纳德·巴塞尔姆是“黑色幽默派”的著名作家。“黑色幽默派”,这是当今美国文坛上一支重要流派,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大难临头时的幽默”。这一派作家摒弃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探索和实验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他们在小说中把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美国社会乃至周围的世界中的丑恶、畸形、残忍、阴暗的人物与事件,“艺术地”予以渲染、夸大,使之荒诞化,然后用一种带有戏剧效果的冷隽的幽默加以嘲笑。冯内戈特的《灵魂出窍》就是如此,故事虽然荒诞,却从中揶揄了美国的现实生活。巴塞尔姆的作品一般笔调隐晦,难以理解,《教堂之城》是他的比较容易读懂的作品之一,情节十分简单,但是深刻地讽刺了有闲阶级的虚伪和卑劣。教堂之城需要一个年轻的女人主持出租汽车站,只是作为点缀。
六十年代起,美国的黑人文学有了不少发展,涌现了不少小说家,詹姆斯·鲍德温就是最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他在《今天早晨,今天晚上,真快》一文中,怀着激情成功地描写了主人公从异国返回故乡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约翰·奥利弗·基伦斯的《上帝保佑美国》和威廉·梅尔文·凯利的《呐喊之歌》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黑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但是,简单地把某一位作家归入某一流派,往往不尽妥当。贝娄和基伦斯按他们的种族来说,分属犹太文学和黑人文学,但是这两位作家都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马拉默德的作品同“黑色幽默派”也是息息相关的,另外还有几位作家也很难把他们归入任何流派。约翰·契弗和约翰·厄普代克是两位经常在美国文学杂志《纽约客》上发表文章的作家。契弗的作品大都写美国中产阶级的苦闷,他的《再见,我的弟弟》描述了一个想逃避现实但是又处处碰壁的愤世嫉俗的人物。厄普代克是位犹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往往不取材于犹太人,《大西洋一太平洋食品商场》反映了青年一代对传统习俗的反抗。诺曼·梅勒也是犹太人,但是他最擅长写战争和部队,《人类的语言》也是揭露美国部队里的矛盾的。卡波特早期虽然属于“南方文学”,但是《灾星》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却自具特色。近来,他又同诺曼·梅勒一样创作“非虚构性小说”,以叙述方式来报道时事。女作家乔伊斯·卡洛斯·奥茨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后起之秀,是个有才华的多产作家。《在冰山里》一文以几乎是白描手法刻划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了她独树一帜的“心理现实主义”的特点。
不管这些作家属于哪个流派,也不管他们的作品以何种形式出现,总的说来,他们的作品都还是直接、间接地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反映着美国的现实社会生活。《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一书的出版,不仅能使我国广大读者对当代美国作家在取材、构思乃至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也对了解当代美国多少有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社会风云变幻,光怪陆离,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各种文学流派应运而生。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的进步作家艾伯特·马尔兹和曾来我国进行过访问的小说家兼剧作家阿瑟·米勒,仍然继续了现实主义传统,对美国社会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前者的《二十号街的星期日早晨》通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空虚;后者的《不合时宜的人》则描写了三个企图摆脱美国社会现实的“不合时宜的人”,表达了两位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美国“金钱社会”的揭露。
美国的犹太文学,自十九世纪形成后,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汇成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思等人是这一流派中的佼佼者。索尔·贝娄和艾·巴·辛格分别获得1976年和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更为这一流派造成显赫的声势。犹太作家笔下出现的人物,不是愤世嫉俗、落落寡合、“到处碰壁的可怜虫”,就是一些不断探索、不断寻求的犹太知识分子。贝娄的《寻找格林先生》是他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一个侧影。而辛格则在他的名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一文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风趣的笔调讽刺了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马拉默德的《魔桶》以诙谐的手法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婚姻问题上的烦恼。罗思的《信仰的维护者》描写了美国部队中几个犹太人的思想面貌,不着褒贬,而作者的是非爱憎分明可见。
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杜鲁门·卡波特等则是“南方文学”的重要作家。“南方文学”往往笼罩着一种阴郁、神秘而感伤的气氛,作品一般侧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然而主题是严肃的。卡波特的《灾星》,描画了一个青年女子只身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谋生,贫困无着,只得以出卖自己的梦为生,整篇小说笔调阴郁沉闷,但是构思新颖,含义深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以轻松的笔调叙述一个残酷的故事,反而渲染出一种格外强烈的阴森恐怖的色彩,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沉思:造成这个悲剧的元凶到底是谁?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而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着意刻划的神秘莫测的变态心理,就正是“孤独的人心”的曲折的反映。
小库尔特·冯内戈特、唐纳德·巴塞尔姆是“黑色幽默派”的著名作家。“黑色幽默派”,这是当今美国文坛上一支重要流派,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大难临头时的幽默”。这一派作家摒弃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探索和实验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他们在小说中把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美国社会乃至周围的世界中的丑恶、畸形、残忍、阴暗的人物与事件,“艺术地”予以渲染、夸大,使之荒诞化,然后用一种带有戏剧效果的冷隽的幽默加以嘲笑。冯内戈特的《灵魂出窍》就是如此,故事虽然荒诞,却从中揶揄了美国的现实生活。巴塞尔姆的作品一般笔调隐晦,难以理解,《教堂之城》是他的比较容易读懂的作品之一,情节十分简单,但是深刻地讽刺了有闲阶级的虚伪和卑劣。教堂之城需要一个年轻的女人主持出租汽车站,只是作为点缀。
六十年代起,美国的黑人文学有了不少发展,涌现了不少小说家,詹姆斯·鲍德温就是最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他在《今天早晨,今天晚上,真快》一文中,怀着激情成功地描写了主人公从异国返回故乡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约翰·奥利弗·基伦斯的《上帝保佑美国》和威廉·梅尔文·凯利的《呐喊之歌》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黑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但是,简单地把某一位作家归入某一流派,往往不尽妥当。贝娄和基伦斯按他们的种族来说,分属犹太文学和黑人文学,但是这两位作家都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马拉默德的作品同“黑色幽默派”也是息息相关的,另外还有几位作家也很难把他们归入任何流派。约翰·契弗和约翰·厄普代克是两位经常在美国文学杂志《纽约客》上发表文章的作家。契弗的作品大都写美国中产阶级的苦闷,他的《再见,我的弟弟》描述了一个想逃避现实但是又处处碰壁的愤世嫉俗的人物。厄普代克是位犹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往往不取材于犹太人,《大西洋一太平洋食品商场》反映了青年一代对传统习俗的反抗。诺曼·梅勒也是犹太人,但是他最擅长写战争和部队,《人类的语言》也是揭露美国部队里的矛盾的。卡波特早期虽然属于“南方文学”,但是《灾星》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却自具特色。近来,他又同诺曼·梅勒一样创作“非虚构性小说”,以叙述方式来报道时事。女作家乔伊斯·卡洛斯·奥茨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后起之秀,是个有才华的多产作家。《在冰山里》一文以几乎是白描手法刻划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了她独树一帜的“心理现实主义”的特点。
不管这些作家属于哪个流派,也不管他们的作品以何种形式出现,总的说来,他们的作品都还是直接、间接地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反映着美国的现实社会生活。《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一书的出版,不仅能使我国广大读者对当代美国作家在取材、构思乃至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也对了解当代美国多少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