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医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甲组患者实施麻醉,通过瑞芬太尼、丙泊酚及七氟醚对乙组患者实施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颅内压、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及血清CRP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颅内压方面,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显著高于乙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及术后一天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均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RP水平方面,乙组患者术后一天血清CRP水平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七氟醚;颅内压;血清CRP水平
前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多是通过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会有可能造成患者脑损伤,进而影响手术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因此,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式麻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甲组所选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17例,较女性患者人数多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57岁,平均年龄为(41.8±2.1)岁,乙组所选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较女性患者人数多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59岁,均值为(41.9±2.4)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方面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为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次实验;患者及其亲属完全了解和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
1.2方法
医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甲组患者实施麻醉,通过瑞芬太尼、丙泊酚及七氟醚对乙组患者实施麻醉。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颅内压、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及血清CRP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为(x±s)及(n),检验分别通过t及x2,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在颅内压方面,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7.87±3.51)mmHg,乙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5.53±3.28)mmHg,术后一天颅内压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2 乙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及术后一天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均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3 在血清CRP水平方面,乙组患者术后一天血清CRP水平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讨论
现阶段,七氟醚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关理论研究仍旧有所不足,对七氟醚的临床应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意在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颅内压方面,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7.87±3.51)mmHg,乙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5.53±3.28)mmHg,术后一天颅内压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及术后一天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均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異,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RP水平方面,乙组患者术后一天血清CRP水平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表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作用突出,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贺海欧. 七氟醚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血清炎性指标、GCS评分及颅内压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7):1915-1918.
[2]何勇.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41.
关键词: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七氟醚;颅内压;血清CRP水平
前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多是通过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会有可能造成患者脑损伤,进而影响手术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因此,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式麻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甲组所选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17例,较女性患者人数多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57岁,平均年龄为(41.8±2.1)岁,乙组所选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较女性患者人数多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59岁,均值为(41.9±2.4)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方面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为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次实验;患者及其亲属完全了解和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
1.2方法
医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甲组患者实施麻醉,通过瑞芬太尼、丙泊酚及七氟醚对乙组患者实施麻醉。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颅内压、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及血清CRP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为(x±s)及(n),检验分别通过t及x2,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在颅内压方面,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7.87±3.51)mmHg,乙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5.53±3.28)mmHg,术后一天颅内压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2 乙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及术后一天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均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3 在血清CRP水平方面,乙组患者术后一天血清CRP水平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讨论
现阶段,七氟醚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关理论研究仍旧有所不足,对七氟醚的临床应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60例,意在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颅内压方面,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7.87±3.51)mmHg,乙组患者术后一天颅内压为(25.53±3.28)mmHg,术后一天颅内压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及术后一天TNF-α水平、IL-6、NSE及血清S-100β均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異,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RP水平方面,乙组患者术后一天血清CRP水平远远低于甲组患者,数据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表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作用突出,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贺海欧. 七氟醚对急性颅内出血患者血清炎性指标、GCS评分及颅内压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7):1915-1918.
[2]何勇.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