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职工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跃、维权意识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强烈,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加剧。工会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其重要性。目前,我矿工会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工会职能,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密切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感情,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方面,如何承载更多能量,引起我深刻的思考。我认为工会组织要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工会参与职能,积极推进企业民主进程践行群众路线
从工会实践历程看,工会要牢固树立“职工群众是社会实践与认识的主体、财富创造与变革的主体、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主体”这一基本职能。随着企业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职工对企业分配不公特别是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不正之风表示愤慨,对自己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程度评价较低,而与职工迫切希望参与企业发展、理解企业经营状况等愿望背道而驰。因此,企业要积极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科区务公开制度,加强对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首先,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工代表大会拥有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我矿工会要继续加大职工代表大会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二级工资协商、三级工分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从2011年开始每年职代会都会进行工资工分的协商,并签订相关协议。集团公司《“全员参与”型企业民主管理体系文件》的下发和我矿下发任楼煤矿企业公开实施办法,无不透漏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此举是保证企业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促进企业科学决策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对群众路线的极好印证。
其二要进一步增强科区务公开工作的力度。在公开程序上要优化升级,变事后公开结果为事前、事中、全过程公开。在公开内容上要紧扣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敏感问题进行公开;要紧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党风廉政的焦点问题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渠道上,要给予不同的途径,即召开职代会、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民主恳谈会、矿务和区务公开栏公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建立职工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内部网络、QQ群等随时进行公开和通报。我矿职代会、职工代表联系制度、“智慧任楼”网络平台、民主接待日等确保了职工群众宏观参与和源头维护,在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要建立内部考核、监督保证制约机制,通过落实矿务公开责任制、坚持职工评价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严格奖惩、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等途径,对公开工作定期检查定期通报,总结矿务公开工作,分析研究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奖惩措施,促进了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如此,将更加有效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凝聚人心,促进稳定。
其三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围绕安全生产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组织广大职工围绕改进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我为企业增效益”、“我为节能做贡献”等合理化建议活动,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群众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最大化的群众参与,践行群众路线。
二、发挥工会维护职能,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工会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
从工会性质职能来看,工会是联系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全部职责,职工的存在与壮大是工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工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职工生活。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大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就业、分配、保障等方面的矛盾会不断出现,一些职工因知识水平、客观环境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工会积极与党、政进行沟通联系,更好地关心职工的生活,更多地为困难职工办实事,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矿区的积极性、创造性。
保持职工队伍核心稳定,是当前工会面临的一项繁重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工会服务服从于矿党政安全生产大局的紧要工作。因此,就要按照“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的工作宗旨与准则,尽力实现“四个在一线”:职工思想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在一线深入。自1998年开始,我矿就注重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和维权活动,其后“金秋助学”展开对贫困生的资助,“助梦·圆梦”大学生,每年都会相继开展。此外,就业帮助、医疗援助等也如火如荼开展。目前我矿“四位一体”帮扶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当前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工会干部有更多机会走向基层,走近职工,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解决矛盾在基层”,与此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更快捷地获悉职工的矛盾与苦衷,更容易站在职工的思维空间,感同身受地把握职工的生存状态,基本实现了“四个一”活动的宗旨。牢牢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角色,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脱离职工群众,工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显得毫无意义。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供了强化工会职能的契机与通道。
三、发挥工会自身潜能,激发工会活力,提升工会效力,增强工会合力,凝聚工会实践活动的正能量
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到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需要工会自身过硬的素质。“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工会工作者还要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真懂、工作真用、效果真实。也就是要融会贯通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了解群众路线的背景、把握其体系、掌握其精髓。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切实做到工作有效果。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工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职工群众。要不断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创新联系职工群众方式,建立工会干部直接联系职工制度、民主接待日制度、恳谈会制度、来信来访制度等。目前我矿以上相关制度执行有效,“智慧任楼”创新开展在线快速反应处理问题的能力。
工会要坚持问需于职工、问计于基层,把职工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措施、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职工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不断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水平。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面对面”、“心贴心”地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才能熟悉职工群众的语言、把握职工群众的脉搏,了解职工群众的诉求,才能“实打实”地做好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工作。同时把职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职工参与,让职工监督,由职工评判,把职工群众当作我们价值与成效的最高裁决者与最终检验者。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需要激发工会活力,提升工会效力,增强工会合力,需要每一位工会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进入“角色”,不仅身入还要心入,这样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才有保障。
四、建立活动长效机制,夯实基础,扎根基层,为党的工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该项活动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直到完全地融入工会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而实现制度化和长效化的一种机制和模式。但是人在学习、工作中存在的群众路线需要摈弃的东西,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剔除掉的,如一些四风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所以工会工作者必須要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中的作风问题要整改没有休止符,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取得新成效。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定的整改措施就是工会工作者向职工群众作出的承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这就是军令状,承诺一条就要做到一条。要把中央部署作为重要遵循,牢固树立“开端”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思想不疲、劲头不松、措施不软,坚决祛除“闯关”思想,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持之以恒地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在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整改落实,要加强定期督促检查,强化群众监督,让职工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和成效。如此,工会才能负起职责,搭建桥梁,让党和职工群众之间路线的更加紧密。
(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煤矿工会)
一、发挥工会参与职能,积极推进企业民主进程践行群众路线
从工会实践历程看,工会要牢固树立“职工群众是社会实践与认识的主体、财富创造与变革的主体、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主体”这一基本职能。随着企业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职工对企业分配不公特别是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不正之风表示愤慨,对自己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程度评价较低,而与职工迫切希望参与企业发展、理解企业经营状况等愿望背道而驰。因此,企业要积极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科区务公开制度,加强对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首先,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工代表大会拥有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我矿工会要继续加大职工代表大会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二级工资协商、三级工分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从2011年开始每年职代会都会进行工资工分的协商,并签订相关协议。集团公司《“全员参与”型企业民主管理体系文件》的下发和我矿下发任楼煤矿企业公开实施办法,无不透漏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此举是保证企业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促进企业科学决策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对群众路线的极好印证。
其二要进一步增强科区务公开工作的力度。在公开程序上要优化升级,变事后公开结果为事前、事中、全过程公开。在公开内容上要紧扣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敏感问题进行公开;要紧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党风廉政的焦点问题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渠道上,要给予不同的途径,即召开职代会、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民主恳谈会、矿务和区务公开栏公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建立职工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内部网络、QQ群等随时进行公开和通报。我矿职代会、职工代表联系制度、“智慧任楼”网络平台、民主接待日等确保了职工群众宏观参与和源头维护,在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要建立内部考核、监督保证制约机制,通过落实矿务公开责任制、坚持职工评价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严格奖惩、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等途径,对公开工作定期检查定期通报,总结矿务公开工作,分析研究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奖惩措施,促进了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如此,将更加有效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凝聚人心,促进稳定。
其三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围绕安全生产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组织广大职工围绕改进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我为企业增效益”、“我为节能做贡献”等合理化建议活动,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群众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最大化的群众参与,践行群众路线。
二、发挥工会维护职能,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工会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
从工会性质职能来看,工会是联系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全部职责,职工的存在与壮大是工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工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职工生活。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大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就业、分配、保障等方面的矛盾会不断出现,一些职工因知识水平、客观环境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工会积极与党、政进行沟通联系,更好地关心职工的生活,更多地为困难职工办实事,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矿区的积极性、创造性。
保持职工队伍核心稳定,是当前工会面临的一项繁重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工会服务服从于矿党政安全生产大局的紧要工作。因此,就要按照“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的工作宗旨与准则,尽力实现“四个在一线”:职工思想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在一线深入。自1998年开始,我矿就注重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和维权活动,其后“金秋助学”展开对贫困生的资助,“助梦·圆梦”大学生,每年都会相继开展。此外,就业帮助、医疗援助等也如火如荼开展。目前我矿“四位一体”帮扶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当前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工会干部有更多机会走向基层,走近职工,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解决矛盾在基层”,与此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更快捷地获悉职工的矛盾与苦衷,更容易站在职工的思维空间,感同身受地把握职工的生存状态,基本实现了“四个一”活动的宗旨。牢牢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角色,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脱离职工群众,工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显得毫无意义。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供了强化工会职能的契机与通道。
三、发挥工会自身潜能,激发工会活力,提升工会效力,增强工会合力,凝聚工会实践活动的正能量
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到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需要工会自身过硬的素质。“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工会工作者还要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真懂、工作真用、效果真实。也就是要融会贯通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了解群众路线的背景、把握其体系、掌握其精髓。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切实做到工作有效果。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工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职工群众。要不断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创新联系职工群众方式,建立工会干部直接联系职工制度、民主接待日制度、恳谈会制度、来信来访制度等。目前我矿以上相关制度执行有效,“智慧任楼”创新开展在线快速反应处理问题的能力。
工会要坚持问需于职工、问计于基层,把职工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措施、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职工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不断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水平。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面对面”、“心贴心”地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才能熟悉职工群众的语言、把握职工群众的脉搏,了解职工群众的诉求,才能“实打实”地做好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工作。同时把职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职工参与,让职工监督,由职工评判,把职工群众当作我们价值与成效的最高裁决者与最终检验者。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需要激发工会活力,提升工会效力,增强工会合力,需要每一位工会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进入“角色”,不仅身入还要心入,这样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才有保障。
四、建立活动长效机制,夯实基础,扎根基层,为党的工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该项活动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直到完全地融入工会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而实现制度化和长效化的一种机制和模式。但是人在学习、工作中存在的群众路线需要摈弃的东西,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剔除掉的,如一些四风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所以工会工作者必須要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中的作风问题要整改没有休止符,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取得新成效。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定的整改措施就是工会工作者向职工群众作出的承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这就是军令状,承诺一条就要做到一条。要把中央部署作为重要遵循,牢固树立“开端”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思想不疲、劲头不松、措施不软,坚决祛除“闯关”思想,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持之以恒地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在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整改落实,要加强定期督促检查,强化群众监督,让职工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和成效。如此,工会才能负起职责,搭建桥梁,让党和职工群众之间路线的更加紧密。
(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煤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