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婚前同居与婚姻观、家庭观、孝道 以及性别角色观念之间的联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iren_ru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使用2006CGSS家庭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婚前同居经历与婚姻观、性别角色观念、孝道、家庭观的联系。文章的结果证实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适用于“70后”“80后”,但是并不完全适用于“60后”。
  关键词:婚前同居;第二次人口转变;价值观
  自1980年以来,婚前同居变得越来越普遍。从1980年到2000年,初婚中有婚前同居的比例由5%增加到30%。这一婚前行为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同居仍然被狭义地理解为一种在个别群体中流行的恋爱方式。关于婚前同居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他们在婚姻、生育、家务分工等领域的观念知之甚少。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数据上的局限。同时反映了国内学者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理解具有局限性。
  本文使用2006CGSS比较有过婚前同居的被访者与其他已婚群体在家庭观、性别角色观念以及家庭观念之间的差异。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CGSS)在问卷设计上增加了家庭模块,调查内容涉及已婚者的婚前同居行为以及对性别、婚姻、家庭、生育等问题的看法。
  一、理论框架
  非婚同居、非婚生育、晚婚、晚育、婚姻不稳定等现象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关于同居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联,学界有两种看法:主流的看法认为婚前同居与非婚生子、晚婚、晚育、婚姻不稳定等负面现象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因为同居和其他事件的发生受到共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性别平等意识、女性就业机会的增多等标志着世俗化、现代化的元素被认为是导致更多的人选择婚前同居,在生育行为上偏离传统示范,婚姻关系较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夫妇更容易破裂的主要原因。大量文献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有研究发现有过同居经历的夫妇相对于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夫妇在性别观念上更加追求自由,更倾向于支持个人主义,对配偶和婚姻的承诺不够,对传统婚姻和家庭价值观认同感不强,在离婚的态度上倾向于自由主义,对婚姻关系更多的是持批判态度,婚姻满意度相对较低。
  第二种观点认为非婚同居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传统婚姻、生育的看法,有同居经历的人倾向于接受一些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的观念。非婚同居可以导致一个人更倾向于接受少生、不生等非传统生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一项在加拿大进行的关于婚前同居和初婚年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非婚同居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传统婚姻的看法,是导致其晚婚的原因之一。在瑞典和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同居经历对生育水平有显著影响,而且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受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福利制度的影响。
  二、样本
  本文的分析数据来自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CGSS)。分析样本包括1545个被访者,平均年龄36岁,包括50%的“60后”,41%的“70后”,9%的“80后”。男性占42%,女性占58%。20%只接受过小学或者小学以下的教育,69%接受过初中或者高中教育,11%接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11%的被访者有一种以上的宗教信仰;18%的被访者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相比没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群体,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群体,男性所占比例(5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17%)以及“70后”“80后”所占的比例(68%)更高一些。
  三、分析结果
  相对于没有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待同居和离婚持有相对宽容的态度。33%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同意“情侣住在一起,即使没有结婚的打算”,而只有26%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持类似观点。55%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认同离婚是解决婚姻问题的最好办法,而只有50%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认同这个观点。相反,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已婚者更倾向于认为婚姻再不好也比离婚强(34% VS 28%),这个差异在“70后”“80后”中体现得更明显。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已婚者更倾向于认为夫妻间如果一定要离婚最好等孩子成年以后(43% VS 36%),有无同居经历的影响在“70后”“80后”中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同居组和非同居组两组人之间相差9个百分点(32%  VS 41%)。
  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较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婚姻的态度更积极、乐观,更倾向于同意婚姻给人(特别是给男人)带来快乐(41% VS 33%)、婚姻再不好也比单身强(35% VS 29%)。婚前同居经历与被访者对待夫妻之间的年龄差距这个问题没有关联。在对待结婚后是否一定要孩子这个问题上,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被访者与没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被访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60后”这个群体中。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60后”被访者比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同意结婚不一定要有孩子(32% VS 26%)。
  相对于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更倾向于认为男性应该比现在承担更多的家务,这一发现在“70后”“80后”中表现得更为明显(54% VS 43%)。在对待男主外、女主内的看法上,“70后”“80后”中有过同居经历的已婚者和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已婚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60后”中,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更认同传统的家庭分工。例如,71%有过同居经历的“60后”认为妻子帮助丈夫的事业比追求自己的事业更重要,而只有64%的没有同居经历的“60后”同意这一观点;65%有過同居经历的“60后”认为丈夫的责任就是赚钱,妻子的责任就是照顾家庭,而只有57%的没有同居经历的“60后”持此看法。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和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普遍对“在经济不景气时,应该先解雇女性员工”这个观点认可度不高,整体比例不超过1/5。
  在孝道方面,几乎所有的被访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95%)。在其他关于孝道的看法上,没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已婚者比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更高。这个结果符合理论的预判。例如,95%没有过同居经历的已婚者认为无论父母对你如何,你仍然需要善待他们,93%认为子女有义务让父母生活得更舒适些,而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认同上述两个观点的比例分别是89%和88%。在对待父母和个人想法的问题上,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比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更认同“子女应该做些让父母有光彩的事”。但是在对待子女是否应该“放弃个人的志向,达成父母的心愿”这个问题上,“70后”“80后”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比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同意“放弃个人的志向,达成父母的心愿”,而相反的情形出现在“60后”中。   在对待是否应该“为了传宗接代,至少要生一个儿子”的问题上,同样存在出生时代差异。例如,“60后”中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比没有过此经历的被访者更认同“为了传宗接代,至少要生一个儿子”(54% VS 46%)。但是在“70后”“80后”中,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这个传统生育观念更认同,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和没有同居经历的被访者之间相差14个百分点(45% VS 31%)。值得注意的是,“70后”“80后”中没有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传统生育观持正面态度的比例比“60后”中有过同居经历或者没有同居经历的任何一方都要低。
  婚前同居经历与被访者的家庭价值观之间的关联同样存在世代差异。与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预测相反,“60后”中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传统家庭观的认可程度高于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例如,75%有过同居经历的“60后”被访者认为家庭的幸福应该优先于个人利益,但是在没有过同居经历的“60后”被访者中,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只有68%。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在“70后”“80后”群体中得到验证,即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比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认可程度要高。例如,66%有过同居经历的“70后”“80后”同意“家庭的幸福应该优先于个人的利益”这个观点,这一比例比没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70后”“80后”少了5个百分点。在对待“当夫家和娘家都需要帮忙时,已婚妇女应先帮助夫家”的态度上,二者之间相差8个百分点(37% VS 45%)。
  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认为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被访者比没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在婚姻观、家庭观、性别角色上更开放,体现出更多的个人主义色彩。本文使用2006CGSS家庭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婚前同居经历与婚姻观、性别角色观念、孝道、家庭观等方面的联系。本文的结果证实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适用于“70后”“80后”,但是并不完全适用于“60后”。出生时代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非婚同居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在“70后”“80后”中出现的非婚同居关系更接近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中提到的同居关系。相反,“60后”中的婚前同居关系更接近流行于中国农村的“暗婚”,是傳统婚姻的一种衍生品。“60后”中有过同居经历的被访者因此在婚姻、家庭、生育等方面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更多的传统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於嘉,谢宇.我国居民初婚前同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7(2):3-16.
  [2]石人炳.人口转变:一个可以无限拓展的概念?[J].人口研究,2012(2):11-18.
其他文献
摘 要:惩罚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但为何现在的教师谈“罚”色变,视之为禁区、避之为“雷区”、宁缺毋“用”?很大原因是担心会误入惩罚教育的“雷区”。因此探索惩罚教育的“雷区”应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必修功课。  关键词:惩罚教育;“雷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020-01  惩罚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孙云晓说:“
以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背景特征对股利羊群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存在股利羊群行为;高管背景特征对股利羊群行为产生
440头中国美利奴绵羊,均分2组,一组用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激生Ⅰ号免疫,另一组为对照。从2组各挑选32头作为小群观察组,每月称重1次,共维持3个月。结果,试验组最后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4.7kg,提高
摘 要:传统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类型多样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历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俗语、诗词曲赋、歇后语和传统美德的小故事等多样的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和语文的教学内容有机统一,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内涵,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在时代的变化中得
近年来,乳鸽饲养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鸽的饲养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也给部分饲养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鸽副粘病毒病是危害鸽的最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互联网+CBL思维创新医学影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以大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学影像专业2016级专科两个自然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设为对照组,将运用互联网+CBL思维创新教学的班级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学习兴趣、学习压力、学习自主性以及理论、实践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考试
歌剧《比利·巴德》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根据麦尔维尔的小说《水手比利·巴德》创作而成。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小说有着
【摘要】现代感强但不追赶时髦,很实用而不乏新颖,注重以人为本,低价格;新颖搭配为种类多样化提供了途径;产品的模块化,组合式,零件式的配搭生产为克服大批量标准化工业产品带来致关重要。  【关键词】系列 实用性强 搭配 模块组合f  宜家的设计风格在宜家卖场得道淋漓尽致的体现:简约,清新,自然; 收纳性特别强;易搬动和自行拆装;所用材料不贵重;时尚简单不繁杂,设计实用性强,简单而巧妙。现代感强但不追赶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日益繁荣,且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行和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外来人员来到城市就业,甚至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由于这些城市外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和谐城市游憩的构建。而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大量异质居民的聚集地,也是各种矛盾的聚集体,和谐城市游憩构建的顺利与否势必影响到城市外部良好形象的塑造和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