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建立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将安全文化深植人心,进而激发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生产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它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引起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目前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必将导致生产率的降低、成本的上升以及建设工期的加长,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安全。我们在以下的文章中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一、安全管理的原则
  建筑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政策、安全计划和安全措施,全面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我国的建筑市场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于农民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一些民工就从事某些特种作业,甚至进行高危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并且不具备安全意识,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野蛮的施工操作,对其摆放物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相关规定;冒险进入一些高危场所,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加油、清洁、修理等操作;施工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品就进行作业;工作过程中说笑打闹,甚至带电作业等,更严重的是无证人员从事行车、叉车,喷漆、电焊和电工等特种作业。
  (二)施工设备机械材料造成的危害
  工程所用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在施工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引发冒顶现象;塔吊的钢丝绳出现脱丝,造成钢丝绳断裂,出现坠物现象;设备线路老化,引发失火等。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不落实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差,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生产事故后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能够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性。同时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主观意识随意性大,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生产环境的不良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用于照明的光线过暗或过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视线,造成作业现场的视物模糊不清;施工现场过于狭窄、杂乱;阴雨天作业面湿滑等。施工现场作为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环境,施工现场如果施工材料、机具等任意摆放,随意设置生产及生活用电,一方面影响了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会使得人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人、设备、环境等因素都会直接引发事故的发生,同时管理不善也会间接地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由人造成的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通过安全教育,以及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于设备因素,通过建立和完善设备保养制度,以及人机统一制等进行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将各种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在一定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常见的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有法不依、处罚不严等。
  三、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巩固和强化安全意识。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采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以安全知识为内容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巩固安全意识,同时帮助施工作业人员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并且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责、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确保安全效益处于最佳的状态。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安全教育,同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进行教育,确保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在施工过程中,各类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对所有新员工,以及从事新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定期的培训,通过对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不断的学习,巩固和强化安全意识。
  (二)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安全风险,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其进行评估,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施工前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记录,同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实地记录详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现场安全警示工作。其次,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
  (三)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计划。在公司安全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严格按照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环节及危险因素,从技术及管理上入手,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计划,做好应急预案。同时,安全管理计划实施包括常规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及公司章程,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既定的安全生产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突发应急事件,开展应急演练,保障应急措施的可行、有效,保证安全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确定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施工企业签订工程项目合同后,与其它工作一同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其同步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工程项目需要依法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同时工程项目安全责任由项目经理进行全面控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通常情况下,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目标等。详细编制安全
  (五)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以往的安全教训,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善于进行总结,采取各种措施,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引发安全事故的“通病”和“顽疾”等进行确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五定政策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管理。同时,以经济辅助为手段,建立健全奖罚制度,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建筑业历来都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虽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较过去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相较其他行业,其管理仍然相对落后,频发的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全方位着手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支明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09:261.
  [2]于福申.浅谈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2,14:190.
  [3]吕琳,倪斌.小议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2,09:99.
  作者简介:杨柳学号:2111814141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完善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问题;对策  一、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进行加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屋建筑事业对其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