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高职院校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分析,论证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人文素养
  1 人文素养的内容
  作者总结认为,人文素养以一定的人文知识基础为背景,主体在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不断进行修养和习得,这些修习所得会内化为主体的人格、价值观等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和品德,同时还会在主体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过程当中外显为对社会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实现个人的价值追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积淀,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有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因此,我们认为人文素养的内涵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1)人文知识贫乏。首先表现为普通意义上的人文知识的贫乏。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艺术生文化课水平普遍低,知识面窄,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忽视。在课题组的调研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简单的请柬、申请书的格式以及文本的正确书写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专业课当中会涉及一些对自己作品的陈述,老师们经常会发现行文错字连篇、语言文字的逻辑性错误以及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反应在我们的设计作品当中时,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业主会质疑设计师的水平,甚至一些成品的设计会引发社会争议;其次高职艺术生人文知识的贫乏还表现在艺术人文知识的贫乏。学生对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阶段,比较肤浅。如很多专业老师在交流中发现,学生会选择性的将专业理论课忽视甚至旷课,存在普遍的对艺术原理、美术史论等方面知识的缺乏,更谈不上利用这些美学理论去指导设计实践了。(2)人文精神淡薄。首先表现在普通意义上人文精神的淡薄。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作者工作长期接触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学生中安于享乐、功利心明显、现实浮夸的现状深有体会,学生盲目追求艺术生的个性、张扬,甚至连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都难以谈及,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堪忧。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或者没有想过给自己明确的短期或长期奋斗目标;仅有 25%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出于思想上的积极进取而申请入党,而34%的学生认为入党申请是存在功利性目的的,是为了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工作中增添砝码,甚至将其认为是干部晋升的必备条件;在座谈中问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花销去向时,62%的同学选择了服饰和手机、电脑等。其次还表现在艺术人文精神的淡薄。鲁迅先生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都体现着作者对艺术的深层次的理解。我们的学生在进行作品创意设计时,往往考虑的太肤浅,并未挖掘艺术深刻的内涵或该作品想要表达深层次的主题,作品缺乏深度。(3)审美水平低下。审美水平是人们对美的独特眼光和独特看法,是艺术家区别于大众的对艺术作品独特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作为设计师“前身”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由于人文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精神的欠缺、勤于思考和研究的吃苦能力弱,直接导致其无法对美做出深刻的评价和判断,不知道如何去感知和欣赏美。如每年大一的写生课常常出现学生对富丽山色、特色风土人情的漠然,不知写生的目的是什么,外出带给他们的是对艰苦条件的抱怨,他们看不到大自然的美,感受不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课题组在对同类院校的一些专业教师进行访谈时,好多老师表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不会花很长时间去理解艺术,去感知艺术的美,这些都通过其低俗的作品反映了出来。(4)创新能力缺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缺乏,集中表现在学习过程缺乏主动的创新意识,无创新意识和欲望,一味的抄袭、保守的设计,无意进行创新探索。在老师们上课过程中体会颇深,学生们创新的积极性很小,老师推一下才动,老师不说学生不动,出现设计的千篇一律。如在创意设计课程当中,我让学生试着去做一份自己的简历,80%的学生做出来的和传统的简历无异,根本谈不上是一个设计师的创意简历。这就是学生日常积累少,不会从不一样的角度考虑问题,思维方法千篇一律,难以突破。设计类的学生做出的简历一定是能够凸显自己设计水平的简历,我们可以打破常规的模板形式,采用横幅的、不对称的版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意突破,就是创意思维的大胆尝试,而学生似乎想都没想就做出了他们常见的简历。调查中还发现,虽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创意设计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见异思迁,放弃追求。如每年大三的毕业设计创作,看不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前篇一律的模仿作品、应付性作品屡见不鲜。
  3 不良影响
  (1)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会给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无形压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直接面临的是一个综合型的复杂的工作环境,工作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正如一名企业管理者所说,“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高于才的,是可塑型的人才。他可以专业能力欠缺,但他的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团体意识要强”。我们的学生不注意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限制了主体自身的发展,懂艺术、会设计远不是企业衡量艺术人才的标准。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上通下达,多方协调,以及较好的心理素质、抗挫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2)工作发展受制约。文化底蕴不足,审美眼光低下以及创新能力差导致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适应,难以进行艺术创作,多数作品多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即使做到设计师,也无法超越自己,做到真正的高端设计、定制设计。我们对历届的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后感到难以适应设计和创作工作,大大影响了学生在这一领域今后的职业发展前途。(3)制约了艺术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我国高职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发展已接近尾声,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将进入提升质量和内涵的发展阶段。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教育应是主体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可见育人是高等教育的内涵所在,我们的时代需要一大批既有技术技能、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可见,艺术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大大制约了艺术类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4 结语
  综合前面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我们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补救,为了学生更长远的发展,也为了高职艺术教育更长远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 徐冬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初探[DB/OL].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 徐玉娟.艺术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究[DB/OL].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作者简介: 梁婧(1981—),女,河北井陉人,硕士,讲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加,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立足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以传统风筝、年画等民间工艺赋予其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属性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但就目前而言,重民俗开发轻生态设计成为制约其民俗旅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媒体交互电子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包括我国书籍设计形式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书籍的影响、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互动电子书的产生等,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新媒体交互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交互电子书;书籍设计;传统书籍  伴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和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书籍的阅读方面,越来越多的人群放弃了纸媒阅读,而是通过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