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他们会听、会说并会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教育活动实践中,很多教师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会从多方面进行训练,而忽视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的理解。殊不知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 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热点话题。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比如:每天电视节目中名目繁多的儿童食品广告,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由此,我常常组织孩子们说广告,并让其他孩子听一听他(她)是不是和电视里说得一样?应该怎么说?这样一来,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能认真倾听同伴说的广告,而且对电视广告节目也会更有兴趣地去倾听,以便下次说得更好。
二、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也是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首先要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在活动前、游戏时等环节中,让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使幼儿懂得守纪律、守规则才能保证认真倾听。如果幼儿之间打打闹闹相互影响,他们是不会认真倾听的;如果外面有放鞭炮等噪音,幼儿也是不能认真倾听的。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所以,安静、温馨的环境是倾听的前提。其次,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现自己的环境。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孩子都乐于表述,表现欲望强烈,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他们的倾听积极性也荡然无存;还有一些孩子上课过于沉静,从不随便讲话,如果老师不注意他们,他们也不会认真倾听。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既要将表现欲强的孩子适当控制,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己讲,也要听其他同学讲,对那些沉默的幼儿要多加鼓励,老师要和他们多交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又要鼓励他们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现的舞台,对各种不同的孩子给予关心、鼓励和理解。再次,语言环境也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就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我还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为幼儿放放录音,讲讲故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一)运用多种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能加强幼儿的自我控制,从而更加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如我们开展“录音机”的游戏,第一个幼儿说出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然后告诉第二个幼儿,依次接力,最后一个幼儿把听到的话告诉第一个幼儿,由第一个幼儿说出原话。开始时,几乎每次都错,我便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错呢,鼓励幼儿自己找原因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一段时间后,传错的现象逐渐没有了,我便加大游戏难度,传更加复杂的句子或一段话,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倾听能力逐渐提高。又如:游戏改错”,我故意说错话,让幼儿来纠正。例如:我说:“美丽的春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黄了。”孩子们则很快会纠正:“美丽的春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绿了。”或“美丽的秋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黄了。”这样,通过有趣、愉快的游戏,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了,倾听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二)注重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中要注重个别差异,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要求,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的要求高一点,对能力弱的幼儿则相应地把要求降低一些。例如:通过故事或诗歌来促进不同幼儿的倾听能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除了提供磁带外,再提供给他们相关的图片,让他们反复听,看着图片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录有文学作品的磁带,准备好纸和彩笔,让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如:幼儿听完散文诗《秋天真美丽》后,就能听到指导语“你最喜欢散文里的哪句话?请你再听一遍后把它画下来。”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听过的信息,孩子们必定自觉专注地倾听。在边听边画的过程中辨别正误,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听说环境中,幼儿不仅理解了故事,也提高了幼儿的倾听能力。
四、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一)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幼儿是否能听清并听懂老师的讲解,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为了能使幼儿愉快、顺利的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提出要求时,我会提醒每个幼儿都认真倾听。例如:每日的点名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良好机会。在点名时我要求幼儿仔细听,比比谁的耳朵灵,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姓名。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然后把点名册上的学号颠乱了点名:今天从第一个跳跃到最后一个,明天从最后一个跳跃到第一个,后天则是颠乱了无规则地点名,孩子们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几次下来,也便在点名时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如:在幼儿关心的热点讨论中,不仅要求幼儿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且还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讲述。我会经常在一个幼儿说完后,问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他(她)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这也促使每个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从而逐渐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家园配合,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
1、加强宣传,帮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意义
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利用宣传橱窗、召开家长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及家长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倾听的重要意义,也向他们介绍具体的方法和秘诀。一位沟通专家说过:倾听,就是感情移人的倾听,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听他们的心声。基于此,我们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倾听要求:如当孩子说话时,你一定要认真去倾听,眼睛注视着孩子,并不时地用点头、微笑等面部表情表示你在听他讲话;当你问孩子问题时,一定要听到孩子的回答,而孩子在回答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断孩子说话等,使家长知道,倾听是表达你对孩子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也为孩子学会倾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加强沟通,提升家长教养理念
为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打好基础,帮助其养成一定的责任意识,我们有意识的布置一些自己听记作业的任务。并把口头作业写出来张贴在作业栏中,本意是想让家长了解老师的要求,帮助督促孩子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或作业,但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每天接孩子的时间,每块作业栏前都围满了手拿本抄作业的家长。即使我们叫家长不要抄,家长们都不听,还说,孩子小,记不住等。的确,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都怀着补偿的心理,但过度溺爱,过度的代替,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责任感等不良的行为,究其根源,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家长的教养态度。家长都代替孩子记好了,孩子还有必要去听、去记吗?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召开大班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同时,我们改变做法,在布置口头家庭作业时,增加了一个环节,“请幼儿马上复述”,对听的仔细、认真并复述完整的幼儿及时进行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幼儿在主题墙上给予表扬。任务的数量和难度由简单的一个任务逐步变成两个、三个,由单一的说、背儿歌到有说的、有背的、有画的任务。有效的措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显著,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逐步形成,责任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是人与人交往的必要前提,是人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相当重要。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我们应该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教育活动实践中,很多教师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会从多方面进行训练,而忽视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的理解。殊不知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 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热点话题。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比如:每天电视节目中名目繁多的儿童食品广告,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由此,我常常组织孩子们说广告,并让其他孩子听一听他(她)是不是和电视里说得一样?应该怎么说?这样一来,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能认真倾听同伴说的广告,而且对电视广告节目也会更有兴趣地去倾听,以便下次说得更好。
二、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也是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首先要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在活动前、游戏时等环节中,让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使幼儿懂得守纪律、守规则才能保证认真倾听。如果幼儿之间打打闹闹相互影响,他们是不会认真倾听的;如果外面有放鞭炮等噪音,幼儿也是不能认真倾听的。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所以,安静、温馨的环境是倾听的前提。其次,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现自己的环境。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孩子都乐于表述,表现欲望强烈,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他们的倾听积极性也荡然无存;还有一些孩子上课过于沉静,从不随便讲话,如果老师不注意他们,他们也不会认真倾听。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既要将表现欲强的孩子适当控制,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己讲,也要听其他同学讲,对那些沉默的幼儿要多加鼓励,老师要和他们多交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又要鼓励他们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现的舞台,对各种不同的孩子给予关心、鼓励和理解。再次,语言环境也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就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我还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为幼儿放放录音,讲讲故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一)运用多种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能加强幼儿的自我控制,从而更加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如我们开展“录音机”的游戏,第一个幼儿说出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然后告诉第二个幼儿,依次接力,最后一个幼儿把听到的话告诉第一个幼儿,由第一个幼儿说出原话。开始时,几乎每次都错,我便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错呢,鼓励幼儿自己找原因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一段时间后,传错的现象逐渐没有了,我便加大游戏难度,传更加复杂的句子或一段话,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倾听能力逐渐提高。又如:游戏改错”,我故意说错话,让幼儿来纠正。例如:我说:“美丽的春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黄了。”孩子们则很快会纠正:“美丽的春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绿了。”或“美丽的秋天到了,地上的小草变黄了。”这样,通过有趣、愉快的游戏,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了,倾听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二)注重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中要注重个别差异,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要求,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的要求高一点,对能力弱的幼儿则相应地把要求降低一些。例如:通过故事或诗歌来促进不同幼儿的倾听能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除了提供磁带外,再提供给他们相关的图片,让他们反复听,看着图片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录有文学作品的磁带,准备好纸和彩笔,让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如:幼儿听完散文诗《秋天真美丽》后,就能听到指导语“你最喜欢散文里的哪句话?请你再听一遍后把它画下来。”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听过的信息,孩子们必定自觉专注地倾听。在边听边画的过程中辨别正误,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听说环境中,幼儿不仅理解了故事,也提高了幼儿的倾听能力。
四、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一)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幼儿是否能听清并听懂老师的讲解,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为了能使幼儿愉快、顺利的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提出要求时,我会提醒每个幼儿都认真倾听。例如:每日的点名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良好机会。在点名时我要求幼儿仔细听,比比谁的耳朵灵,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姓名。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然后把点名册上的学号颠乱了点名:今天从第一个跳跃到最后一个,明天从最后一个跳跃到第一个,后天则是颠乱了无规则地点名,孩子们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几次下来,也便在点名时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如:在幼儿关心的热点讨论中,不仅要求幼儿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且还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讲述。我会经常在一个幼儿说完后,问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他(她)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这也促使每个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从而逐渐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家园配合,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
1、加强宣传,帮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意义
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利用宣传橱窗、召开家长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及家长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倾听的重要意义,也向他们介绍具体的方法和秘诀。一位沟通专家说过:倾听,就是感情移人的倾听,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听他们的心声。基于此,我们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倾听要求:如当孩子说话时,你一定要认真去倾听,眼睛注视着孩子,并不时地用点头、微笑等面部表情表示你在听他讲话;当你问孩子问题时,一定要听到孩子的回答,而孩子在回答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断孩子说话等,使家长知道,倾听是表达你对孩子的关爱、理解和尊重,也为孩子学会倾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加强沟通,提升家长教养理念
为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打好基础,帮助其养成一定的责任意识,我们有意识的布置一些自己听记作业的任务。并把口头作业写出来张贴在作业栏中,本意是想让家长了解老师的要求,帮助督促孩子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或作业,但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每天接孩子的时间,每块作业栏前都围满了手拿本抄作业的家长。即使我们叫家长不要抄,家长们都不听,还说,孩子小,记不住等。的确,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都怀着补偿的心理,但过度溺爱,过度的代替,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责任感等不良的行为,究其根源,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家长的教养态度。家长都代替孩子记好了,孩子还有必要去听、去记吗?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召开大班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同时,我们改变做法,在布置口头家庭作业时,增加了一个环节,“请幼儿马上复述”,对听的仔细、认真并复述完整的幼儿及时进行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幼儿在主题墙上给予表扬。任务的数量和难度由简单的一个任务逐步变成两个、三个,由单一的说、背儿歌到有说的、有背的、有画的任务。有效的措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显著,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逐步形成,责任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是人与人交往的必要前提,是人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相当重要。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我们应该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