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均展现爱心,有的捐款,有的献血,还有的义务充当志愿者,为灾区做贡献。河南商丘有一对医生夫妇,携带了价值万元的手术器械自费前往汶川赈灾,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挽救了一个个伤员
的生命,用泪水与汗水铸写了此生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
十万火急,爱心起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半,正在河南商丘一家医院工作的张红星明显感觉到了一阵眩晕,当看到头顶的日光灯在眼前来回晃动时,他意识到——地震了。
当天下午,电视里有关四川汶川地区发生7.8级特大地震的消息铺天盖地地传来,当死亡人数从5000升至1万人时,屏幕前身为骨科医生的张红星坐不住了。“喜歌,电视上的震区有那么多骨折的伤员需要救助,咱们是不是应该去灾区出把力啊!”妻子万喜歌也是该医院的医护人员,突发的大地震同样牵动了这位有着高度职业责任感的女人,丈夫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去了,那里现在正缺医疗人员,我现在就去订机票。”
现年33岁的张红星是商丘市宁凌县骨科医院的院长,作为河南省优秀医学专家,他在治疗骨髓炎、骨坏死及骨科手术方面有高超的医术和独道的经验。这次地震危害之大、损伤之重让富有爱心的张红星夫妇感到非常震惊,于是当夜他们就准备了价值1万余元的手术器械和纱布、绷带、药品,准备开赴灾区。
13日下午1点,匆匆出门的张红星夫妇登上了新郑飞往重庆的班机。谁料由于成都方面的灾情持续,飞机出现了严重晚点。在等待期间,张红星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作为医生的他明白每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可能意味着能保住患者的一条腿或者是一条手臂。
下午6点时分,飞机抵达重庆。大约晚上9点,张红星夫妇辗转到达了成都。当时已是夜幕时分,可是条条大街上的人们毫无睡意,有的在街头躲避余震,有的在充当义务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成群结队的出租车排队朝汶川方向开去。
简单休整后,张红星向当地人了解了一下灾情。一位大爷对他说,目前除了汶川,绵竹也是此次地震最严重的一个受灾区,老百姓断水断电,伤员根本得不到救治。
在匆匆和成都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签过字后,张红星截了一辆出租车。“师傅,我们是来自河南的志愿者,请把我们送到绵竹。”谁料,张红星的话刚落,这位司机就说,“我也是成都的出租车志愿者,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免费把你们送到绵竹。”司机的话让张红星感到很温暖,虽然这个省份发生了灾难,但是朴实的人们在最关键的时候全都站了出来,用一颗颗真挚的心为灾区的人民架起了一条绿色的生命线。
因灾区道路受损非常严重,有几处几乎完全中断,张红星一行走走停停,那一夜他们过了个不眠之夜。
14日早上,已到达绵竹的张红星夫妇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过程中。也许,脑海里从未见过被地震破坏的场面,当看到整个城区2/3的房屋均变为废墟,7所学校全部坍塌时,张红星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当时当地还在下雨,帐篷食品等物资根本没到位,灰头土脸的老百姓就拿单薄的衣服挡雨,倾盆的大雨浇在那些摇摇欲坠的帐篷上,耳边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哭泣声,现场的情景让许多人肝肠寸断。
由于废墟下埋了1700余名学生,抢救工作争分夺秒地展开,张红星夫妇找到了先行来此的中国红十字会,他们被安排对抢救出的伤员进行紧急包扎和分类。
拨洒大爱 人间壮举
14日整整一天,张红星都在救援现场的第一线,早饭午饭几乎没时间吃,喝几口身边的妻子递过来的水后又继续投入抢救工作。但全体人员就是这样倾心付出,还是时不时会传来伤员的噩耗。下午的时候,张红星接治了一位刚被挖掘出来的小女孩,孩子的生命体征已经很弱了,在迅速给她清理了鼻口的脏物后,张红星为她包扎了那正在流血的右腿。可是尽管几路医生不断努力,最终小女孩还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看着女孩的身体仍温热,伤口还在滴滴往外渗血时,张红星流着泪机械地用酒精擦拭,他多希望这个女孩是一时昏厥,一会儿还能睁开她那双美丽的双眼……
14号晚上,一直忙到夜里2点多,张红星夫妇才得空休息一会,那天他们共抢救伤员(包括已死伤员)多达数百人。当夜幕降临后,大型切割机械的声音尤为刺耳,所有的人都毫无睡意,而现场也根本没有什么睡觉的地方,张红星和妻子就在一块废墟上相互依偎着喘着气,眼前那些一个个从废墟下抢救出的孩子的面孔让他想到了被自己狠心撇在家里的儿子……
1994年,高中毕业的张红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医院做见习医生的他又来到享誉国内外的洛阳正骨医院进修。3年期间,张红星师从该院著名骨科专家张善才,张善才是“洛阳皮瓣”疗法的主要发明者,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非常欣赏张红星的刻骨钻研精神和他独特的见解,在骨科创伤、胫骨皮瓣、矫形等方面张红星得到了导师的真传。
2000年,学成归来的张红星在家乡宁凌县开了一家骨科医院,他任该院院长。由于该地较为贫困,气候条件复杂,居民得骨病较为常见,本着治病救人的出发点,张红星把医疗收费定的很低,医院一直处在维持生计的状态,对此,张红星及他的家人毫无怨言。
2001年,张红星的哥哥也进修归来,他的加入让医院扩大了规模。由于医术高超,医德良好,该县90%的居民都在这里看过病,因此该院获得了甚佳的口碑。2002年,一位曾在乡镇医院看过病的患者来到张红星的骨科医院看病,末了他说,“你们的药品和手术收费不足乡镇医院的1/2。”
当四川汶川发生世界震惊的大地震后,夫妻两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灾区帮忙。“地震造成的骨折、骨坏死、软组织挫伤的情况最多,你的医术既然能得到全城居民的认可,也一样可以在灾区发挥作用。”妻子的话让张红星信心百增,于是两人几乎没有商量就把他们年仅3岁的儿子托给爷爷照看,连夜动身前往灾区。
每个人都有一颗慈爱的心
15号上午,当地中断的通讯信号总算恢复了一些,这时焦急万分的家人总算打通了张红星的手机。“娃,那里的情况咋样?”当张红星的父亲得知儿子儿媳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几乎是连轴转时,不免有些担心。张红星的哥哥抢过电话说,“红星,要不我去替换你吧,小孩天天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我们怎么也哄不住。”原来,张红星的哥哥本来要和他们一起去灾区,因为2007年参加考试的他暂时还没拿到助理医师的职称,他害怕因自身硬件问题拖弟弟的后腿,所以才没有去,而张红星和妻子都具有国家颁发的医师资格证。“我们能挺住,你们把家看好就行了,这里的孩子比我儿子更需要人关怀。”说完这句话,张红星迅速挂了电话,因为他怕再讲下去,妻子会更加牵挂年幼的儿子。
的确,把那么小的孩子扔给已过70的老父亲,张红星真的有点不忍心,好在老人家通情达理。当夫妻俩看到灾区那么多孩子需要救治,那么多孩子没有食物和水时,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幸福,最起码他在家里衣食无忧。
从14号的救援工作开始,张红星夫妇一直处在高度备战的状态,他们不舍得喝一口老百姓送往灾区的水,完全都是喝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大水壶的水。出发前,万喜歌买了好多面包和油饼,并带了3个大军用水壶。好几次看到那些躲雨的百姓面无表情地坐着,张红星都赶紧跑上去把自己带的面包分给人家。
在陆续救援出的幸存者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骨折、骨伤患者,但是简陋的现场条件太差,根本无法开展骨科手术,这让千里迢迢背着手术器械来的张红星非常焦急。无奈,他只得给有些伤员包扎伤口,并用夹板固定伤肢。很快,张红星夫妇带来的酒精、纱布、夹板都用完了。在药品、医疗器械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医生建议赶紧用小树枝固定伤员的断枝,因为骨伤患者的抬运是非常讲究的。这时,张红星、万喜歌还有几位志愿者会翻山寻找树枝,有时一个来回就是一两个小时。
在撑过了最最艰难的2天后,16号大批的医用物资、食物和水运抵了绵竹,但是随着黄金72小时的流逝,救援伤员的成活率正在一点点减少。每当挖出一具尸体的时候,人群中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哭声,现场的情景让张红星夫妇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但是数不清的感人的镜头也感动着张红星,有的武警战士因挖掘过程中手臂受伤却拒绝包扎,他们执意要把药品留给那些被救出的伤员;还有的解放军嘴角都渴得裂开,却不肯喝灾区的一瓶水;有一名教师的尸体从废墟中挖出后,身下却压着3个保护着的孩子,其中一个获救的小女孩哭着帮老师清理脸上的泥土……
这一个个震撼的镜头冲击着张红星夫妇的心房,他们从进入绵竹后就没再洗过脸,也没刷过牙,当地的水资源太贫乏了,到处映入眼帘的都是焦渴的人群。
17日的时候,当地气温已经回升了许多,炎热的天气对挖掘的武警战士还有伤员的伤情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于是张红星夫妇等志愿者还要负责对伤员及尸体喷洒消毒液。
在绵竹的救灾现场,张红星也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外国人的身影,有些外国友人自发地给路人发放自费购买的消毒口罩。当他看到张红星带的口罩太薄时,还主动又塞过来2个。这次和张红星夫妇一起来绵竹的还有3位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沈阳、河北和山西,他们一起负责抬运伤员、对伤势分类和进行紧急包扎,由于从未连续从事过这么大强度的劳作,几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扭伤。
在后来的2天里,张红星等志愿者可以和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条件稍稍好转了些,但睡觉的问题仍无法解决,所有的人都是找个角落,或者是在废墟上靠几个小时就算是一觉,但是谁也没有半句抱怨。
17日上午,当地的通讯时断时续,张红星的手机再次响起,是父亲打来的。原来老人家看新闻得知当地的尸体因天气炎热易发生疫情,提醒儿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张红星只得百般解释,告诉父亲这里的防疫人员正在加大力度防疫,自己会注意的。在挂电话前,张红星哽咽地告诉父亲,说自己来这里就是想为伤员做骨科急救和骨科手术,如今抢救工作已到最后攻坚阶段,如果下一步当地需要他这样有丰富手术经验的医生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电话那端的父亲没有说话,张红星知道老人家也是放心不下自己。
随着救援时间的一点点推移,从废墟下救出成活伤员的迅息越来越渺茫,绵竹的重伤员基本都被转移到了成都,以接受更好的治疗。20号以来,救援人员仍坚守在一线,张红星夫妇决定在随后的几天里,也赶往成都看看,因为四川目前还是比较缺乏专业医生的。至于什么时候回去,张红星眼下还没有具体打算。这次张红星夫妇的志愿之举也让他们花费了不小的积蓄,往返的机票、食宿、药品费用已近万元,再加上家乡医院的门诊损失,估计损失更大,但是他们没有一丝怨言。 “这次的地震让我看到了许多可贵的真情,作为医生能为灾区出点绵薄之力,我们觉得很光荣,也很正常。”(拒绝网摘和转载)(责编/ 诗坤shikun01@163.com)
的生命,用泪水与汗水铸写了此生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
十万火急,爱心起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半,正在河南商丘一家医院工作的张红星明显感觉到了一阵眩晕,当看到头顶的日光灯在眼前来回晃动时,他意识到——地震了。
当天下午,电视里有关四川汶川地区发生7.8级特大地震的消息铺天盖地地传来,当死亡人数从5000升至1万人时,屏幕前身为骨科医生的张红星坐不住了。“喜歌,电视上的震区有那么多骨折的伤员需要救助,咱们是不是应该去灾区出把力啊!”妻子万喜歌也是该医院的医护人员,突发的大地震同样牵动了这位有着高度职业责任感的女人,丈夫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去了,那里现在正缺医疗人员,我现在就去订机票。”
现年33岁的张红星是商丘市宁凌县骨科医院的院长,作为河南省优秀医学专家,他在治疗骨髓炎、骨坏死及骨科手术方面有高超的医术和独道的经验。这次地震危害之大、损伤之重让富有爱心的张红星夫妇感到非常震惊,于是当夜他们就准备了价值1万余元的手术器械和纱布、绷带、药品,准备开赴灾区。
13日下午1点,匆匆出门的张红星夫妇登上了新郑飞往重庆的班机。谁料由于成都方面的灾情持续,飞机出现了严重晚点。在等待期间,张红星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作为医生的他明白每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可能意味着能保住患者的一条腿或者是一条手臂。
下午6点时分,飞机抵达重庆。大约晚上9点,张红星夫妇辗转到达了成都。当时已是夜幕时分,可是条条大街上的人们毫无睡意,有的在街头躲避余震,有的在充当义务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成群结队的出租车排队朝汶川方向开去。
简单休整后,张红星向当地人了解了一下灾情。一位大爷对他说,目前除了汶川,绵竹也是此次地震最严重的一个受灾区,老百姓断水断电,伤员根本得不到救治。
在匆匆和成都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签过字后,张红星截了一辆出租车。“师傅,我们是来自河南的志愿者,请把我们送到绵竹。”谁料,张红星的话刚落,这位司机就说,“我也是成都的出租车志愿者,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免费把你们送到绵竹。”司机的话让张红星感到很温暖,虽然这个省份发生了灾难,但是朴实的人们在最关键的时候全都站了出来,用一颗颗真挚的心为灾区的人民架起了一条绿色的生命线。
因灾区道路受损非常严重,有几处几乎完全中断,张红星一行走走停停,那一夜他们过了个不眠之夜。
14日早上,已到达绵竹的张红星夫妇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过程中。也许,脑海里从未见过被地震破坏的场面,当看到整个城区2/3的房屋均变为废墟,7所学校全部坍塌时,张红星的心情真的很难形容。当时当地还在下雨,帐篷食品等物资根本没到位,灰头土脸的老百姓就拿单薄的衣服挡雨,倾盆的大雨浇在那些摇摇欲坠的帐篷上,耳边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哭泣声,现场的情景让许多人肝肠寸断。
由于废墟下埋了1700余名学生,抢救工作争分夺秒地展开,张红星夫妇找到了先行来此的中国红十字会,他们被安排对抢救出的伤员进行紧急包扎和分类。
拨洒大爱 人间壮举
14日整整一天,张红星都在救援现场的第一线,早饭午饭几乎没时间吃,喝几口身边的妻子递过来的水后又继续投入抢救工作。但全体人员就是这样倾心付出,还是时不时会传来伤员的噩耗。下午的时候,张红星接治了一位刚被挖掘出来的小女孩,孩子的生命体征已经很弱了,在迅速给她清理了鼻口的脏物后,张红星为她包扎了那正在流血的右腿。可是尽管几路医生不断努力,最终小女孩还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看着女孩的身体仍温热,伤口还在滴滴往外渗血时,张红星流着泪机械地用酒精擦拭,他多希望这个女孩是一时昏厥,一会儿还能睁开她那双美丽的双眼……
14号晚上,一直忙到夜里2点多,张红星夫妇才得空休息一会,那天他们共抢救伤员(包括已死伤员)多达数百人。当夜幕降临后,大型切割机械的声音尤为刺耳,所有的人都毫无睡意,而现场也根本没有什么睡觉的地方,张红星和妻子就在一块废墟上相互依偎着喘着气,眼前那些一个个从废墟下抢救出的孩子的面孔让他想到了被自己狠心撇在家里的儿子……
1994年,高中毕业的张红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医院做见习医生的他又来到享誉国内外的洛阳正骨医院进修。3年期间,张红星师从该院著名骨科专家张善才,张善才是“洛阳皮瓣”疗法的主要发明者,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非常欣赏张红星的刻骨钻研精神和他独特的见解,在骨科创伤、胫骨皮瓣、矫形等方面张红星得到了导师的真传。
2000年,学成归来的张红星在家乡宁凌县开了一家骨科医院,他任该院院长。由于该地较为贫困,气候条件复杂,居民得骨病较为常见,本着治病救人的出发点,张红星把医疗收费定的很低,医院一直处在维持生计的状态,对此,张红星及他的家人毫无怨言。
2001年,张红星的哥哥也进修归来,他的加入让医院扩大了规模。由于医术高超,医德良好,该县90%的居民都在这里看过病,因此该院获得了甚佳的口碑。2002年,一位曾在乡镇医院看过病的患者来到张红星的骨科医院看病,末了他说,“你们的药品和手术收费不足乡镇医院的1/2。”
当四川汶川发生世界震惊的大地震后,夫妻两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灾区帮忙。“地震造成的骨折、骨坏死、软组织挫伤的情况最多,你的医术既然能得到全城居民的认可,也一样可以在灾区发挥作用。”妻子的话让张红星信心百增,于是两人几乎没有商量就把他们年仅3岁的儿子托给爷爷照看,连夜动身前往灾区。
每个人都有一颗慈爱的心
15号上午,当地中断的通讯信号总算恢复了一些,这时焦急万分的家人总算打通了张红星的手机。“娃,那里的情况咋样?”当张红星的父亲得知儿子儿媳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几乎是连轴转时,不免有些担心。张红星的哥哥抢过电话说,“红星,要不我去替换你吧,小孩天天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我们怎么也哄不住。”原来,张红星的哥哥本来要和他们一起去灾区,因为2007年参加考试的他暂时还没拿到助理医师的职称,他害怕因自身硬件问题拖弟弟的后腿,所以才没有去,而张红星和妻子都具有国家颁发的医师资格证。“我们能挺住,你们把家看好就行了,这里的孩子比我儿子更需要人关怀。”说完这句话,张红星迅速挂了电话,因为他怕再讲下去,妻子会更加牵挂年幼的儿子。
的确,把那么小的孩子扔给已过70的老父亲,张红星真的有点不忍心,好在老人家通情达理。当夫妻俩看到灾区那么多孩子需要救治,那么多孩子没有食物和水时,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幸福,最起码他在家里衣食无忧。
从14号的救援工作开始,张红星夫妇一直处在高度备战的状态,他们不舍得喝一口老百姓送往灾区的水,完全都是喝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大水壶的水。出发前,万喜歌买了好多面包和油饼,并带了3个大军用水壶。好几次看到那些躲雨的百姓面无表情地坐着,张红星都赶紧跑上去把自己带的面包分给人家。
在陆续救援出的幸存者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骨折、骨伤患者,但是简陋的现场条件太差,根本无法开展骨科手术,这让千里迢迢背着手术器械来的张红星非常焦急。无奈,他只得给有些伤员包扎伤口,并用夹板固定伤肢。很快,张红星夫妇带来的酒精、纱布、夹板都用完了。在药品、医疗器械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医生建议赶紧用小树枝固定伤员的断枝,因为骨伤患者的抬运是非常讲究的。这时,张红星、万喜歌还有几位志愿者会翻山寻找树枝,有时一个来回就是一两个小时。
在撑过了最最艰难的2天后,16号大批的医用物资、食物和水运抵了绵竹,但是随着黄金72小时的流逝,救援伤员的成活率正在一点点减少。每当挖出一具尸体的时候,人群中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哭声,现场的情景让张红星夫妇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但是数不清的感人的镜头也感动着张红星,有的武警战士因挖掘过程中手臂受伤却拒绝包扎,他们执意要把药品留给那些被救出的伤员;还有的解放军嘴角都渴得裂开,却不肯喝灾区的一瓶水;有一名教师的尸体从废墟中挖出后,身下却压着3个保护着的孩子,其中一个获救的小女孩哭着帮老师清理脸上的泥土……
这一个个震撼的镜头冲击着张红星夫妇的心房,他们从进入绵竹后就没再洗过脸,也没刷过牙,当地的水资源太贫乏了,到处映入眼帘的都是焦渴的人群。
17日的时候,当地气温已经回升了许多,炎热的天气对挖掘的武警战士还有伤员的伤情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于是张红星夫妇等志愿者还要负责对伤员及尸体喷洒消毒液。
在绵竹的救灾现场,张红星也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外国人的身影,有些外国友人自发地给路人发放自费购买的消毒口罩。当他看到张红星带的口罩太薄时,还主动又塞过来2个。这次和张红星夫妇一起来绵竹的还有3位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沈阳、河北和山西,他们一起负责抬运伤员、对伤势分类和进行紧急包扎,由于从未连续从事过这么大强度的劳作,几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扭伤。
在后来的2天里,张红星等志愿者可以和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条件稍稍好转了些,但睡觉的问题仍无法解决,所有的人都是找个角落,或者是在废墟上靠几个小时就算是一觉,但是谁也没有半句抱怨。
17日上午,当地的通讯时断时续,张红星的手机再次响起,是父亲打来的。原来老人家看新闻得知当地的尸体因天气炎热易发生疫情,提醒儿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张红星只得百般解释,告诉父亲这里的防疫人员正在加大力度防疫,自己会注意的。在挂电话前,张红星哽咽地告诉父亲,说自己来这里就是想为伤员做骨科急救和骨科手术,如今抢救工作已到最后攻坚阶段,如果下一步当地需要他这样有丰富手术经验的医生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电话那端的父亲没有说话,张红星知道老人家也是放心不下自己。
随着救援时间的一点点推移,从废墟下救出成活伤员的迅息越来越渺茫,绵竹的重伤员基本都被转移到了成都,以接受更好的治疗。20号以来,救援人员仍坚守在一线,张红星夫妇决定在随后的几天里,也赶往成都看看,因为四川目前还是比较缺乏专业医生的。至于什么时候回去,张红星眼下还没有具体打算。这次张红星夫妇的志愿之举也让他们花费了不小的积蓄,往返的机票、食宿、药品费用已近万元,再加上家乡医院的门诊损失,估计损失更大,但是他们没有一丝怨言。 “这次的地震让我看到了许多可贵的真情,作为医生能为灾区出点绵薄之力,我们觉得很光荣,也很正常。”(拒绝网摘和转载)(责编/ 诗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