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省开平碉楼古建筑群顺利通过投票表决,加入了最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大会对它的评价是:“展现了中国和西方建筑与装饰的华丽结合”,“体现了开平移民在19到20世纪早期阶段中在东南亚、大洋洲和北美发展上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开平海外移民和他们家族的紧密联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就是我刚入广东的那几年,有几次乘车沿325国道去湛江。车过江门五邑,总会看到从阡陌平畴、树林竹丛、乡宅民舍或山丘高地上冒出的一栋栋形影孤独、怪头怪脑的灰色陈旧建筑,有人说那是岭南侨乡的碉楼。当时我曾想,这与我小时候在北方见过的炮楼也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比如,高出其他房屋许多,像一个个幽灵,四周那些小窗户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窥视着人们。这岭南侨乡的碉楼遍地都是,看都看不完,给这些平平常常的乡村笼罩了一层浓郁的神秘。
近几年,因为碉楼和温泉的缘故,我一次次跑开平、恩平、新会和台山等侨乡。原来,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华侨同胞,挣了点血汗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又因为防火、防水、防盗等诸多因素,是在一种不经意间的情愫背景中,为他们的后人,为侨乡,为他们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造出了几千座空前绝后的建筑,让中西方建筑艺术在这块河渠纵横的平原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并且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广东打造文化大省又增加了一枚重量级的砝码。
在江门所属的5个县、市(称五邑)中,尤以开平市地面上的碉楼最为集中,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碉楼之乡。据有关部门统计,开平曾有碉楼3000多座,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仍有1883座。一次,我们从水口出发一路南下,经塘口、赤坎、百合、蚬岗到赤水,纵横几十公里的田野上,到处都屹立着再也不觉得难看的碉楼。它们的背景、历史和建造诞生的过程,使我从沉重、理解,到钦佩和自豪。
开平及周边等几县,均临近珠江出海口,地势低洼,常遇灾涝。每逢台风发生,更是灾难。在地界上又属“四不管”区域,而大量在海外谋生的华侨及归侨等又较他乡的农民富裕,所以匪患已成常事,仅在上世纪30年代前的18年间,开平的匪徒抢盗事件就有七八十起。骇人听闻的是,连中学校长、县大老爷都被掳走过。防水、防涝、防火、防盗,这就是碉楼能够产生的最原始的原因。
每次到开平,都没有漏过塘口镇的自力村。
汽车停在远处,游人须步行进入。我一次次顺着水田中那窄窄的乡间小道,进入一个不大的院落。路边是一溜只有南方才能生长的大叶榕,那又厚又大的圆叶闪着墨绿色的光。院旁,还有几株三角梅,满树红花就像一团旺盛的火。现在开平规模最大、有着群体形象的碉楼就在这个如今只有170多人居住而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就有250多人的村子里。但就在这个仅有60来户住家的小村里,却有着碉楼和居庐15座。
进了自力村,蓦然间想起了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两句古诗:“鹅湖山下稻粮肥,豚阱鸡埘对掩扉。”每两座碉楼之间都由一条荒草中的青石板路相连。村后群楼前有口池塘,池内浮着绿色的荷叶。塘边是杂草地,一群鸡在草丛中觅食,另有两只狗在树底下午眠,是一种宁静、自然而又孤寂的乡间。
水塘一侧排列着好几座碉楼,它们是竹林楼、铭石楼和云幻楼等,均有棕榈或秀竹掩映其间。这些碉楼,一般是4层或5层,各具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通常有城堡式、廊柱式和平台式等,内中也有混合式的。当我从塘边的石径上一步步向着这些寂寥的、人去楼空的建筑走去的时候,如同走入了一种奇幻,去寻找一段过去了的历史,一个人类早已逝去的家园。
在这群碉楼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最有魅力的要数铭石楼。它屹立在小村的村尾,十分抢眼。此楼建在1925年,据说建楼时所用的材料,如水泥、铁板和钢筋等都是从国外一批批运进的,造楼者的目的和用心已显而易见。
前面是大铁门,门上铁柱如人的胳膊粗细。一楼看来是厅房,地上是棕色地板砖,虽然眼下看似平常,但在80年前的水乡小村,这明显的进口货可就远不一般了。一边是古老沉重的长木椅。正面供台的上方,悬挂着主人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第三房是位洋小姐。像这样的家庭模式,在那时的海外华人中并不稀见,就是中国的结发老婆与外国的洋太太共同生活也相安无事。
通过同时只能容一人上下的水泥楼梯,从二楼一直看到六楼,二至四是家人的居室,五楼用来祭祖,六楼是平台,人们通常叫凉台。在居室里,当年的一些家具、房内设施、楼主人的一些衣物、化妆品、吸鸦片的烟具等仍摆放在原处。三楼的一角置放着一台老式留声机,颜色虽暗淡陈旧,但形状却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与此相配的是,有个能够前后摇晃的单人沙发,坐上去一定舒服而逍遥。近一个世纪前,这些玩艺够时髦的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只不声不响的长一米多的大“金山箱”。华侨们当年“衣锦还乡”,谁不提这样一只大箱回来,这是身份、财产和荣誉的象征。我停留最久的是在顶楼,那是有60多平方米的一个大平台,平台上又有一座凉亭,亭子的6根石柱带有罗马的爱奥尼克风格;而顶端又是中式的六角攒尖琉璃瓦盖顶,又土又洋,又中又西,让我又有西方建筑艺术的思考,又有东方传统意识的回顾,真是一种绝妙的趣味。
从顶楼向四周望去,远远近近耸立在村内村外、绿野田畴、路边河畔的那些碉楼,每座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独特的面孔、一幅个性的形象,或粗阔、或高耸、或群聚、或独处、或孤傲、或玉立,构成了开平大地上一道奇特绝妙的风景。它们起于清朝初年,止于20世纪抗日战争的爆发。属于一种空前绝后的产物,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所诞生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物种。多年来,有多少人把这人去楼空的“怪东西”看成是一种历史文物了?所以,历史的风尘把它们淹没在岁月的荒野了。谁会想到,今天,它竟会成为岭南首家世界文化遗产。
离开自力村碉楼群,还有塘口镇那座碉楼中最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蚬口镇被称为建筑工艺最精美的“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百合镇“最和谐融入自然”的碉楼群马降龙村,还有那座孤零零地立在潭江边的最具抗日民族精神的碉楼南楼……开平当年3000多座碉楼,从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讲,有的是中国传统硬山顶式,也有悬山顶式,内部也如此,许多平面或镂空的壁画多是“桃园三结义”、“三聘诸葛亮”、“清明上河图”、“封神榜”等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而更多的则是不同时期的欧陆建筑风格,如古罗马的券拱与柱式、伊斯兰式的铁雕与券拱,另有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有专家曾这样评论:“开平碉楼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3000多座碉楼,最初是华侨用三把刀——理发刀、切菜刀和裁缝的剪刀一分一厘赚来的——作者注)。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就创造出一门绝世艺术,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化。”而且,每座碉楼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美丽、或凄婉、或生动、或壮烈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从你接触的第一天起,它就会牢牢地留在你的记忆中。
开平碉楼,不仅实现了广东世界遗产名录中零的突破,更凝聚了江门五邑700多万海外华人的心,让他们感到,碉楼在中国,他们的心也在中国。
碉楼,不能失去的历史家园。
■作者简介:
李存修,男,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66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英文系,1968年分配入川。从事英语口语翻译多年。曾任四川省国旅、中旅总经理、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等职。现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1963年参加中国译协,任理事。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5月获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就是我刚入广东的那几年,有几次乘车沿325国道去湛江。车过江门五邑,总会看到从阡陌平畴、树林竹丛、乡宅民舍或山丘高地上冒出的一栋栋形影孤独、怪头怪脑的灰色陈旧建筑,有人说那是岭南侨乡的碉楼。当时我曾想,这与我小时候在北方见过的炮楼也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比如,高出其他房屋许多,像一个个幽灵,四周那些小窗户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窥视着人们。这岭南侨乡的碉楼遍地都是,看都看不完,给这些平平常常的乡村笼罩了一层浓郁的神秘。
近几年,因为碉楼和温泉的缘故,我一次次跑开平、恩平、新会和台山等侨乡。原来,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华侨同胞,挣了点血汗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又因为防火、防水、防盗等诸多因素,是在一种不经意间的情愫背景中,为他们的后人,为侨乡,为他们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造出了几千座空前绝后的建筑,让中西方建筑艺术在这块河渠纵横的平原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并且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广东打造文化大省又增加了一枚重量级的砝码。
在江门所属的5个县、市(称五邑)中,尤以开平市地面上的碉楼最为集中,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碉楼之乡。据有关部门统计,开平曾有碉楼3000多座,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仍有1883座。一次,我们从水口出发一路南下,经塘口、赤坎、百合、蚬岗到赤水,纵横几十公里的田野上,到处都屹立着再也不觉得难看的碉楼。它们的背景、历史和建造诞生的过程,使我从沉重、理解,到钦佩和自豪。
开平及周边等几县,均临近珠江出海口,地势低洼,常遇灾涝。每逢台风发生,更是灾难。在地界上又属“四不管”区域,而大量在海外谋生的华侨及归侨等又较他乡的农民富裕,所以匪患已成常事,仅在上世纪30年代前的18年间,开平的匪徒抢盗事件就有七八十起。骇人听闻的是,连中学校长、县大老爷都被掳走过。防水、防涝、防火、防盗,这就是碉楼能够产生的最原始的原因。
每次到开平,都没有漏过塘口镇的自力村。
汽车停在远处,游人须步行进入。我一次次顺着水田中那窄窄的乡间小道,进入一个不大的院落。路边是一溜只有南方才能生长的大叶榕,那又厚又大的圆叶闪着墨绿色的光。院旁,还有几株三角梅,满树红花就像一团旺盛的火。现在开平规模最大、有着群体形象的碉楼就在这个如今只有170多人居住而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就有250多人的村子里。但就在这个仅有60来户住家的小村里,却有着碉楼和居庐15座。
进了自力村,蓦然间想起了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两句古诗:“鹅湖山下稻粮肥,豚阱鸡埘对掩扉。”每两座碉楼之间都由一条荒草中的青石板路相连。村后群楼前有口池塘,池内浮着绿色的荷叶。塘边是杂草地,一群鸡在草丛中觅食,另有两只狗在树底下午眠,是一种宁静、自然而又孤寂的乡间。
水塘一侧排列着好几座碉楼,它们是竹林楼、铭石楼和云幻楼等,均有棕榈或秀竹掩映其间。这些碉楼,一般是4层或5层,各具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通常有城堡式、廊柱式和平台式等,内中也有混合式的。当我从塘边的石径上一步步向着这些寂寥的、人去楼空的建筑走去的时候,如同走入了一种奇幻,去寻找一段过去了的历史,一个人类早已逝去的家园。
在这群碉楼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最有魅力的要数铭石楼。它屹立在小村的村尾,十分抢眼。此楼建在1925年,据说建楼时所用的材料,如水泥、铁板和钢筋等都是从国外一批批运进的,造楼者的目的和用心已显而易见。
前面是大铁门,门上铁柱如人的胳膊粗细。一楼看来是厅房,地上是棕色地板砖,虽然眼下看似平常,但在80年前的水乡小村,这明显的进口货可就远不一般了。一边是古老沉重的长木椅。正面供台的上方,悬挂着主人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第三房是位洋小姐。像这样的家庭模式,在那时的海外华人中并不稀见,就是中国的结发老婆与外国的洋太太共同生活也相安无事。
通过同时只能容一人上下的水泥楼梯,从二楼一直看到六楼,二至四是家人的居室,五楼用来祭祖,六楼是平台,人们通常叫凉台。在居室里,当年的一些家具、房内设施、楼主人的一些衣物、化妆品、吸鸦片的烟具等仍摆放在原处。三楼的一角置放着一台老式留声机,颜色虽暗淡陈旧,但形状却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与此相配的是,有个能够前后摇晃的单人沙发,坐上去一定舒服而逍遥。近一个世纪前,这些玩艺够时髦的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只不声不响的长一米多的大“金山箱”。华侨们当年“衣锦还乡”,谁不提这样一只大箱回来,这是身份、财产和荣誉的象征。我停留最久的是在顶楼,那是有60多平方米的一个大平台,平台上又有一座凉亭,亭子的6根石柱带有罗马的爱奥尼克风格;而顶端又是中式的六角攒尖琉璃瓦盖顶,又土又洋,又中又西,让我又有西方建筑艺术的思考,又有东方传统意识的回顾,真是一种绝妙的趣味。
从顶楼向四周望去,远远近近耸立在村内村外、绿野田畴、路边河畔的那些碉楼,每座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独特的面孔、一幅个性的形象,或粗阔、或高耸、或群聚、或独处、或孤傲、或玉立,构成了开平大地上一道奇特绝妙的风景。它们起于清朝初年,止于20世纪抗日战争的爆发。属于一种空前绝后的产物,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所诞生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物种。多年来,有多少人把这人去楼空的“怪东西”看成是一种历史文物了?所以,历史的风尘把它们淹没在岁月的荒野了。谁会想到,今天,它竟会成为岭南首家世界文化遗产。
离开自力村碉楼群,还有塘口镇那座碉楼中最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蚬口镇被称为建筑工艺最精美的“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百合镇“最和谐融入自然”的碉楼群马降龙村,还有那座孤零零地立在潭江边的最具抗日民族精神的碉楼南楼……开平当年3000多座碉楼,从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讲,有的是中国传统硬山顶式,也有悬山顶式,内部也如此,许多平面或镂空的壁画多是“桃园三结义”、“三聘诸葛亮”、“清明上河图”、“封神榜”等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而更多的则是不同时期的欧陆建筑风格,如古罗马的券拱与柱式、伊斯兰式的铁雕与券拱,另有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有专家曾这样评论:“开平碉楼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3000多座碉楼,最初是华侨用三把刀——理发刀、切菜刀和裁缝的剪刀一分一厘赚来的——作者注)。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建筑本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数千座碉楼的时候,不经意地就创造出一门绝世艺术,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化。”而且,每座碉楼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美丽、或凄婉、或生动、或壮烈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从你接触的第一天起,它就会牢牢地留在你的记忆中。
开平碉楼,不仅实现了广东世界遗产名录中零的突破,更凝聚了江门五邑700多万海外华人的心,让他们感到,碉楼在中国,他们的心也在中国。
碉楼,不能失去的历史家园。
■作者简介:
李存修,男,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66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英文系,1968年分配入川。从事英语口语翻译多年。曾任四川省国旅、中旅总经理、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等职。现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1963年参加中国译协,任理事。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5月获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