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开那女孩……小李子说:不服咱们去单练。打架要靠腿,泡妞靠张嘴,没钱你真衰……”当你看到这些文字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时,你的震惊和我第一次看到它们时是一样的。如果是出于一些调皮,平时表现就比较差的学生之手,我肯定很轻易的就认为:这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真低,一点正义感都没有。可上面这些话偏偏出自一些表现优良的学生之手,这就不禁让我大跌眼镜,一时想不开。更可气的是当我把这些话(有选择)读出来的时候,我特意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都笑了,笑的那么开心,一点都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当时真急的想大喊:同学们!你们怎么了,难道你们没一点正义感和良知么?后来我就反思,寻找各种书籍,终于在德塞都《日常生活的实践》一书中,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现在与大家一起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
记得曾经有这么一首歌谣:“天没亮就起了,背上重书包,直往学校跑,作业多如山,考试真烦恼,真想有个炸药包,轰,轰,轰,学校全没了,众人乐的哈哈笑”。当时有人指出这是学生不堪重负的宣泄表现,指责学生负担太重,由此拉开了学生减负的序幕。再比如,很多班主任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规定要穿校服,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找各种理由拒绝穿校服。又或者学校规定出入都要带学生证,可不少学生把胸卡反过来挂在脖子上,一出校门就立刻拿掉。或者学校规定不许留长发,有个别学生就是要留长发,或者干脆逼急了全剃了。很多人都解释为青春期叛逆现象。事实果真如此么?
成人中间有没有叛逆?请看一例:很多单位都规定不到5点不许下班,而单位却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侵占本属于员工休息的时间,在这些部门里就会出现4点55分大家就开始整理东西,到5点谁都不愿多呆一刻飞似的逃离单位。很多领导也许不解:迟2分钟回去也没啥啊,早上规定7点到,早到个5分钟都没啥啊,为什么都要抢着点进门叫你扣钱也扣不到,不扣感觉制度又起不到震慑的威力。其实这就是成人的叛逆。这种现象被法国的德塞都称为“假发”现象。德塞都认为:日常生活实践中,“抵制”战术随处可见,他用“假发”(laperruque)作为这种战术的典范:“‘假发’就是指一些雇员装作是在为雇主干活,但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工作。‘假发’现象不是小偷小摸,因为工作的原材料的物质性价值并没有被偷走。它也有别于旷工,因为这个雇员事实上正儿八经是在工作现场干活。‘假发’现象形形色色,简单的可以一如某位秘书在‘上班时间’写一封情书;复杂的又可以发展为某个木工‘借用’工厂的车床给自家的起居室打造一件家具。对此现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迫使企业经理们对此给予惩处,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不知道。‘假发’这个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谁说青春期才有叛逆,其实处于弱势群体的我们都有这种叛逆,只不过不同阶段表现不同罢了。上述员工只是在表达对于单位随意侵占员工时间,而又不人性化管理的权力滥用的集体无声反抗罢了。上班的早与迟其实与工作的勤奋与否和业绩好坏无关。就好象以前流行的网络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他们对素材进行“拼贴”,“裁剪”,以此方式来表达对那个时期对国产大片质量下降,不满足观众需求而产生的失望与不满,其实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许与所讽刺的作品无关,其针对的是一类作品而非某一具体作品。正所谓对事不对人也正是如此。同样,开头列举学生写的那些话其实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无关,这些只是他们作为文化的弱势群体反抗处于支配地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抗只想表达其存在,以此来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已。
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以大众传媒和宣传媒体,如电影、电视、广告、无线电,报刊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虚假的、物化的文化,成为统治阶级通过娱乐方式欺骗大众、束缚意识的工具。建立在工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大众文化带有既非法西斯,却又对社会具有极大操纵力的特征。关于大众文化最集中,同时也是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述来自法兰克福的理论家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他们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的趋向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之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接受也纳入了根据市场价值规律进行交换的商品运行轨道,文化艺术沦为商品。二、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统一化和同质化的特征,扼杀了艺术个性和人的精神创造力,并生产出一种同质的社会主体。三、大众文化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大众文化这种商品化、标准化、单面性 、操纵性、控制性的特征,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助长了工具理性,进一步削弱了“个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与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极不符合,更与事物的多样性、矛盾特殊性不相符合,遭到个体和被支配地位的群体“反抗”也是必然和自然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文化结构都企图利用大众文化来控制接受者对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另一方面接受者又可以利用这种资源来产生颠覆和抵抗效果。接受者可以在使用中颠倒其功能,通过“拼贴”,使其部分符合自身的利益,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体系中夺取某些局部的胜利。如学生反抗不留长发的规定干脆把头发剃光,或者找各种借口不穿校服,甚至对校服进行局部改装以此来挑战文化霸权,表达艺术个性和人的主体意识与创造精神。
回到开头的话题,学生写的那些话其实与其思想道德无关,他们用这种“嫁接”、“借用”的方式只想对呆板、守旧的道德本能的反抗,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某种隐讳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甚至只是他们进行自我娱乐、自我嘲笑的一种方式,与正义良知无关。当下社会高喊给学生减负,可学生实际负担不但没轻,反而变相增加;都说不能单一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可社会全在用分数来衡量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直到每个学生;都说不能补课,可到处都在补课……这种现实与宣传的反差引起学生强烈的不满,他们开始强烈反抗,怀疑一切,以为一切都在欺骗,一切的一切都不可信。可他们又处于文化的弱势和支配地位,既服从于既定规则,又在规则的空间里寻求个人的生存空间,德赛都用这种“使用者的运作方式”为我们勾勒出日常生活实践的真实状态。这一实践状态被归纳为德塞都的一个重要概念——“抵制”(resistance)。
德塞都的“抵制”概念,属于日常生活,属于那些长久以来被压制在社会底层的平常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从而打上了深深的底层烙印——处于“压制”性的规训之下,但是又时刻反制这种规训。这概括出“抵制”战术的基本特征——“既不离开其势力范围,却又得以逃避其规训”,简言之,即“避让但不逃离”。于是乎我们看到学生和我们一样时刻避让强势但不逃离,用自己的方式在“战斗”,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上述现象,孩子们的这种呼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评判体系,审视我们规章制度,深入教育的第一线调查了解学生和教育的实际,听听他们和一线教师的声音。冷静的反思从社会到家长到学校,我们是不是在不自觉的按我们的“标准”来设定孩子们的未来,不自觉的把一个个活生生、多彩多姿的生命当成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呢?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出来的全都是标准件,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未来和希望么?我感到一阵寒冷,还好有那些所谓“反抗”的他们和我们的存在,想到这里我暗自庆幸起来,也许他们和我们就是代表着未来。
参考文献
[1]德塞都.日常生活的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罗钢,刘愚象.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科院, 2000.
记得曾经有这么一首歌谣:“天没亮就起了,背上重书包,直往学校跑,作业多如山,考试真烦恼,真想有个炸药包,轰,轰,轰,学校全没了,众人乐的哈哈笑”。当时有人指出这是学生不堪重负的宣泄表现,指责学生负担太重,由此拉开了学生减负的序幕。再比如,很多班主任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规定要穿校服,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找各种理由拒绝穿校服。又或者学校规定出入都要带学生证,可不少学生把胸卡反过来挂在脖子上,一出校门就立刻拿掉。或者学校规定不许留长发,有个别学生就是要留长发,或者干脆逼急了全剃了。很多人都解释为青春期叛逆现象。事实果真如此么?
成人中间有没有叛逆?请看一例:很多单位都规定不到5点不许下班,而单位却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侵占本属于员工休息的时间,在这些部门里就会出现4点55分大家就开始整理东西,到5点谁都不愿多呆一刻飞似的逃离单位。很多领导也许不解:迟2分钟回去也没啥啊,早上规定7点到,早到个5分钟都没啥啊,为什么都要抢着点进门叫你扣钱也扣不到,不扣感觉制度又起不到震慑的威力。其实这就是成人的叛逆。这种现象被法国的德塞都称为“假发”现象。德塞都认为:日常生活实践中,“抵制”战术随处可见,他用“假发”(laperruque)作为这种战术的典范:“‘假发’就是指一些雇员装作是在为雇主干活,但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工作。‘假发’现象不是小偷小摸,因为工作的原材料的物质性价值并没有被偷走。它也有别于旷工,因为这个雇员事实上正儿八经是在工作现场干活。‘假发’现象形形色色,简单的可以一如某位秘书在‘上班时间’写一封情书;复杂的又可以发展为某个木工‘借用’工厂的车床给自家的起居室打造一件家具。对此现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迫使企业经理们对此给予惩处,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不知道。‘假发’这个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谁说青春期才有叛逆,其实处于弱势群体的我们都有这种叛逆,只不过不同阶段表现不同罢了。上述员工只是在表达对于单位随意侵占员工时间,而又不人性化管理的权力滥用的集体无声反抗罢了。上班的早与迟其实与工作的勤奋与否和业绩好坏无关。就好象以前流行的网络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他们对素材进行“拼贴”,“裁剪”,以此方式来表达对那个时期对国产大片质量下降,不满足观众需求而产生的失望与不满,其实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许与所讽刺的作品无关,其针对的是一类作品而非某一具体作品。正所谓对事不对人也正是如此。同样,开头列举学生写的那些话其实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无关,这些只是他们作为文化的弱势群体反抗处于支配地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抗只想表达其存在,以此来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已。
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以大众传媒和宣传媒体,如电影、电视、广告、无线电,报刊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虚假的、物化的文化,成为统治阶级通过娱乐方式欺骗大众、束缚意识的工具。建立在工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大众文化带有既非法西斯,却又对社会具有极大操纵力的特征。关于大众文化最集中,同时也是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述来自法兰克福的理论家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他们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的趋向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之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接受也纳入了根据市场价值规律进行交换的商品运行轨道,文化艺术沦为商品。二、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统一化和同质化的特征,扼杀了艺术个性和人的精神创造力,并生产出一种同质的社会主体。三、大众文化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大众文化这种商品化、标准化、单面性 、操纵性、控制性的特征,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助长了工具理性,进一步削弱了“个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与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极不符合,更与事物的多样性、矛盾特殊性不相符合,遭到个体和被支配地位的群体“反抗”也是必然和自然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文化结构都企图利用大众文化来控制接受者对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另一方面接受者又可以利用这种资源来产生颠覆和抵抗效果。接受者可以在使用中颠倒其功能,通过“拼贴”,使其部分符合自身的利益,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体系中夺取某些局部的胜利。如学生反抗不留长发的规定干脆把头发剃光,或者找各种借口不穿校服,甚至对校服进行局部改装以此来挑战文化霸权,表达艺术个性和人的主体意识与创造精神。
回到开头的话题,学生写的那些话其实与其思想道德无关,他们用这种“嫁接”、“借用”的方式只想对呆板、守旧的道德本能的反抗,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某种隐讳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甚至只是他们进行自我娱乐、自我嘲笑的一种方式,与正义良知无关。当下社会高喊给学生减负,可学生实际负担不但没轻,反而变相增加;都说不能单一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可社会全在用分数来衡量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直到每个学生;都说不能补课,可到处都在补课……这种现实与宣传的反差引起学生强烈的不满,他们开始强烈反抗,怀疑一切,以为一切都在欺骗,一切的一切都不可信。可他们又处于文化的弱势和支配地位,既服从于既定规则,又在规则的空间里寻求个人的生存空间,德赛都用这种“使用者的运作方式”为我们勾勒出日常生活实践的真实状态。这一实践状态被归纳为德塞都的一个重要概念——“抵制”(resistance)。
德塞都的“抵制”概念,属于日常生活,属于那些长久以来被压制在社会底层的平常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从而打上了深深的底层烙印——处于“压制”性的规训之下,但是又时刻反制这种规训。这概括出“抵制”战术的基本特征——“既不离开其势力范围,却又得以逃避其规训”,简言之,即“避让但不逃离”。于是乎我们看到学生和我们一样时刻避让强势但不逃离,用自己的方式在“战斗”,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上述现象,孩子们的这种呼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评判体系,审视我们规章制度,深入教育的第一线调查了解学生和教育的实际,听听他们和一线教师的声音。冷静的反思从社会到家长到学校,我们是不是在不自觉的按我们的“标准”来设定孩子们的未来,不自觉的把一个个活生生、多彩多姿的生命当成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呢?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出来的全都是标准件,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未来和希望么?我感到一阵寒冷,还好有那些所谓“反抗”的他们和我们的存在,想到这里我暗自庆幸起来,也许他们和我们就是代表着未来。
参考文献
[1]德塞都.日常生活的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罗钢,刘愚象.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科院,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