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是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平台,更是党和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由于微博自身的缺陷和微博信息传播的无序现状,极易引起谣言的产生,造成恶劣影响。本文对微博盛行可能会造成的社会文化危害进行系统研究,为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微博 危害 舆情
微博在带给人们新奇的传播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传播机制、社会文化方面的争议。笔者认为,从客观的角度一分为二的看待微博,它固然有其积极进步的意义,但也存在“恶”的一面,需要学界和业界及时提高警惕,理性甄别研究,有效加以引导。
笔者分析了微博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微博泛滥后造成的社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微博盛行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文化危害,为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一、微博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微博自身最重要的传播特点:信息多且简单。虽然这个独树一帜的特点使得微博在很短时间内便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并形成了媒介影响力,但这个特点也是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自身缺陷。
1、“信息爆炸”使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息爆炸是人们用来形容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现象,传播学研究的结果证明,信息爆炸具有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浪费、信息疾病等种种社会弊端。截至2010年10月,仅新浪微博的用户每日发送微博便超过2500万条。与“传统”新媒介(如博客、论坛等)相比,用户编写微博的习惯显然更加随意、即兴,微博内容碎片化现象严重。许多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微博中包含了大量无主题、低价值的信息,既包括对情感的宣泄,如“烦!”“太过分啦!”也包括对自己生活的“起居注”:我在剪头发、我在吃饭、我在喝咖啡、我在等飞机……这些内容对于博主自己和博主的至交好友而言或许有着特殊的含义,但在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其受众无疑是极为小众的,对更多博主的关注者而言这是无聊的“唠叨”。
这些信息内容占据了大量的微博版面,不仅侵吞了用户的阅读时间,也降低了用户对微博媒介价值的期许。而个人每天阅读微博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2、“简单”而带来的误读误传滋生谣言。微博信息“简单”主要是指微博信息内容一般只能做到对简单事件的简单陈述。因为微博字数被限定在140个字符以内,只相当于两条手机短信的长度,这便导致了在微博环境中试图清楚完整地描述复杂事件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重大、复杂的信息不能完整、准确的以微博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客观上导致信息被歪曲、被误读的几率增大,并由于信息被误读误传而滋生出大量的谣言。
例如,2010年12月15日,某新浪微博用户发布图片微博,称“上海东华大学食堂电风扇落下削死学生”,并“有图有真相”地配有一张血迹斑斑的现场图片。后经核实,图片所描述为2009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第二食堂,二楼吊扇突然坠落,致使两人面部受伤。广州日报当时对此事件曾有报道。虽然有关方面当天便对此谣言做出了澄清,但类似这种经过歪曲、加工甚至杜撰的“新闻事件”在微博环境中不胜枚举,而更复杂的谣言很难及时查证,流传开来势必危害巨大。
二、微博泛滥后造成的社会影响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添加其中,使微博逐渐具有了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趋势,同时也承载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意义。微博泛滥后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埋没理性思考。碎片化的阅读正在成为趋势,信息只能尽可能的被压缩,甚至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得不进行哗众取宠的加工编纂。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写道:“人们不仅吸收不到为他们组织综合好的,思想上连贯的长篇读物,相反,越来越多地被一些简短的标准件式的信息所包围,诸如片言只语的新闻以及其他掐头去尾莫名其妙的东西”①。微博由于受字符数限制,本身便不适合用于传递内容深奥、逻辑严谨的文化思想。
在微博环境中,许多学者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学说、提案被极不负责的断章取义、歪曲、丑化,变成了“雷人”的奇谈怪论,惨遭戏说、调侃、恶搞。精英、大师成了“精蝇”、“大尸”,专家教授成了“砖家叫兽”!理性思考被埋没的同时,各种“段子”大受欢迎。大量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箴言”大行其道,对理性的思考造成巨大的冲击,贻害无穷。
2、退化思维能力。沉迷在微博环境中可能导致大多数普通用户思维能力有所退化。
首先,个人能够接受信息的总量是有限的,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微博环境中,导致接受信息的传播渠道单一,有效支持思维的素材匮乏,信息结构趋于简单化。
其次,在微博环境中,通过身份认证及大量转发次数等途径,可以轻易地树立起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意见将会得到放大和加强。许多用户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出于获得认同感角度考虑,为了表现得更“合群”,会自发的削弱个性化思维,屈从于群体压力;在表达个人意见之前,往往会选择先观察意见领袖们的态度和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是否一致。久而久之,意见领袖的思维将逐渐替代大多数的个体思维。
第三,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描述受众选择心理时提出了受众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②。这个公式意在说明,人是有惰性的,人在接受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而微博环境提供的“语录体”信息恰恰迎合了这种受众心理需要,长此以往将促成产生更为“惰性”的受众,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
3、动摇价值取向。微博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媒介,使人们的倾诉欲得到满足,这一点本身无可厚非。但随着人们将生活的各个细节展现到微博上来,一些与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不符的“新风尚”被直观的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
相信每一位微博用户都曾见到过这样的内容:一些博主将自己的名车、名牌香水、名牌提包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来,自嘲一句“又败了这么多”;在高档餐厅用餐时也不忘对着玉盘珍馐拍张照片;给自己的名贵爱犬花大价钱做了新造型,当然要拿出来“晒”一下;一时没有图片可“晒”,也可以来一句“忙完了这个月去香港犒劳自己一下”……诚然,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本来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一味强调吃穿用度要讲究名牌、追求享受,并四处炫耀,以此认为高人一等,便是大错特错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说教必然滋生大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助长了歪风邪气,动摇了应有的价值取向。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偏激的网民,不分青红皂白的宣扬“仇富”论,并通过微博催化扩散,同样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舆论号召力。这种偏激的情绪化观点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4、扰乱网络舆情。由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相关立法还没能跟上媒介的发展速度,加之监测管理方面还存在大量的“盲区”。目前,用户在微博中发布虚假、不实信息或暴力、淫秽信息等行为,只能由微博运营商进行有限的处罚。维护平等、理性、健康的网络环境只能靠用户主观上的自觉责任意识。
微博的这种无序状态助长了微博网络暴力的倾向。某些微博用户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触犯着道德底线。
微博的无序状态还使得网络水军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网络水军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发帖回帖进行造势。他们活跃在微博上,帮助幕后组织迅速地炒作信息,打击竞争对手,不久之前的“蒙牛陷害门”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这些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5、破坏社会和谐。用户通过微博与朋友分享信息、交换看法,这种虚拟环境高度模拟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交习惯,容易使用户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与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对等;进而错误的将“网络舆情”与“民心民意”对等,从而使用户对现实世界的社会舆情产生误解。
哈贝马斯指出:“大众传媒所塑造出来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它只是大众的消费和娱乐休闲的工具”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结构的现状——如网民总数(4.57亿)、男女比例(5.6:4.4)、年龄结构(10-39岁网民占80.5%)、学历结构(高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76.9%)等,便决定了网民不能等同于社会大众,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民心民意。
我们在认可微博积极进步意义的同时,也要客观认清微博的危害。审慎分析微博的缺陷与不足,理性对待其消极影响,有助于为建立科学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②胡正荣:《传播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③石义彬、单向:《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刘乙坐,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黄奇杰,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周蕾
【关键词】微博 危害 舆情
微博在带给人们新奇的传播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传播机制、社会文化方面的争议。笔者认为,从客观的角度一分为二的看待微博,它固然有其积极进步的意义,但也存在“恶”的一面,需要学界和业界及时提高警惕,理性甄别研究,有效加以引导。
笔者分析了微博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微博泛滥后造成的社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微博盛行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文化危害,为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一、微博自身缺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微博自身最重要的传播特点:信息多且简单。虽然这个独树一帜的特点使得微博在很短时间内便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并形成了媒介影响力,但这个特点也是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自身缺陷。
1、“信息爆炸”使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息爆炸是人们用来形容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现象,传播学研究的结果证明,信息爆炸具有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浪费、信息疾病等种种社会弊端。截至2010年10月,仅新浪微博的用户每日发送微博便超过2500万条。与“传统”新媒介(如博客、论坛等)相比,用户编写微博的习惯显然更加随意、即兴,微博内容碎片化现象严重。许多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微博中包含了大量无主题、低价值的信息,既包括对情感的宣泄,如“烦!”“太过分啦!”也包括对自己生活的“起居注”:我在剪头发、我在吃饭、我在喝咖啡、我在等飞机……这些内容对于博主自己和博主的至交好友而言或许有着特殊的含义,但在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其受众无疑是极为小众的,对更多博主的关注者而言这是无聊的“唠叨”。
这些信息内容占据了大量的微博版面,不仅侵吞了用户的阅读时间,也降低了用户对微博媒介价值的期许。而个人每天阅读微博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2、“简单”而带来的误读误传滋生谣言。微博信息“简单”主要是指微博信息内容一般只能做到对简单事件的简单陈述。因为微博字数被限定在140个字符以内,只相当于两条手机短信的长度,这便导致了在微博环境中试图清楚完整地描述复杂事件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重大、复杂的信息不能完整、准确的以微博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客观上导致信息被歪曲、被误读的几率增大,并由于信息被误读误传而滋生出大量的谣言。
例如,2010年12月15日,某新浪微博用户发布图片微博,称“上海东华大学食堂电风扇落下削死学生”,并“有图有真相”地配有一张血迹斑斑的现场图片。后经核实,图片所描述为2009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第二食堂,二楼吊扇突然坠落,致使两人面部受伤。广州日报当时对此事件曾有报道。虽然有关方面当天便对此谣言做出了澄清,但类似这种经过歪曲、加工甚至杜撰的“新闻事件”在微博环境中不胜枚举,而更复杂的谣言很难及时查证,流传开来势必危害巨大。
二、微博泛滥后造成的社会影响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添加其中,使微博逐渐具有了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趋势,同时也承载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意义。微博泛滥后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埋没理性思考。碎片化的阅读正在成为趋势,信息只能尽可能的被压缩,甚至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得不进行哗众取宠的加工编纂。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写道:“人们不仅吸收不到为他们组织综合好的,思想上连贯的长篇读物,相反,越来越多地被一些简短的标准件式的信息所包围,诸如片言只语的新闻以及其他掐头去尾莫名其妙的东西”①。微博由于受字符数限制,本身便不适合用于传递内容深奥、逻辑严谨的文化思想。
在微博环境中,许多学者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学说、提案被极不负责的断章取义、歪曲、丑化,变成了“雷人”的奇谈怪论,惨遭戏说、调侃、恶搞。精英、大师成了“精蝇”、“大尸”,专家教授成了“砖家叫兽”!理性思考被埋没的同时,各种“段子”大受欢迎。大量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箴言”大行其道,对理性的思考造成巨大的冲击,贻害无穷。
2、退化思维能力。沉迷在微博环境中可能导致大多数普通用户思维能力有所退化。
首先,个人能够接受信息的总量是有限的,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微博环境中,导致接受信息的传播渠道单一,有效支持思维的素材匮乏,信息结构趋于简单化。
其次,在微博环境中,通过身份认证及大量转发次数等途径,可以轻易地树立起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意见将会得到放大和加强。许多用户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出于获得认同感角度考虑,为了表现得更“合群”,会自发的削弱个性化思维,屈从于群体压力;在表达个人意见之前,往往会选择先观察意见领袖们的态度和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是否一致。久而久之,意见领袖的思维将逐渐替代大多数的个体思维。
第三,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描述受众选择心理时提出了受众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②。这个公式意在说明,人是有惰性的,人在接受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而微博环境提供的“语录体”信息恰恰迎合了这种受众心理需要,长此以往将促成产生更为“惰性”的受众,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
3、动摇价值取向。微博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媒介,使人们的倾诉欲得到满足,这一点本身无可厚非。但随着人们将生活的各个细节展现到微博上来,一些与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不符的“新风尚”被直观的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
相信每一位微博用户都曾见到过这样的内容:一些博主将自己的名车、名牌香水、名牌提包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来,自嘲一句“又败了这么多”;在高档餐厅用餐时也不忘对着玉盘珍馐拍张照片;给自己的名贵爱犬花大价钱做了新造型,当然要拿出来“晒”一下;一时没有图片可“晒”,也可以来一句“忙完了这个月去香港犒劳自己一下”……诚然,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本来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一味强调吃穿用度要讲究名牌、追求享受,并四处炫耀,以此认为高人一等,便是大错特错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说教必然滋生大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助长了歪风邪气,动摇了应有的价值取向。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偏激的网民,不分青红皂白的宣扬“仇富”论,并通过微博催化扩散,同样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舆论号召力。这种偏激的情绪化观点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4、扰乱网络舆情。由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相关立法还没能跟上媒介的发展速度,加之监测管理方面还存在大量的“盲区”。目前,用户在微博中发布虚假、不实信息或暴力、淫秽信息等行为,只能由微博运营商进行有限的处罚。维护平等、理性、健康的网络环境只能靠用户主观上的自觉责任意识。
微博的这种无序状态助长了微博网络暴力的倾向。某些微博用户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触犯着道德底线。
微博的无序状态还使得网络水军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网络水军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发帖回帖进行造势。他们活跃在微博上,帮助幕后组织迅速地炒作信息,打击竞争对手,不久之前的“蒙牛陷害门”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这些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5、破坏社会和谐。用户通过微博与朋友分享信息、交换看法,这种虚拟环境高度模拟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交习惯,容易使用户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与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对等;进而错误的将“网络舆情”与“民心民意”对等,从而使用户对现实世界的社会舆情产生误解。
哈贝马斯指出:“大众传媒所塑造出来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它只是大众的消费和娱乐休闲的工具”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结构的现状——如网民总数(4.57亿)、男女比例(5.6:4.4)、年龄结构(10-39岁网民占80.5%)、学历结构(高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76.9%)等,便决定了网民不能等同于社会大众,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民心民意。
我们在认可微博积极进步意义的同时,也要客观认清微博的危害。审慎分析微博的缺陷与不足,理性对待其消极影响,有助于为建立科学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②胡正荣:《传播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③石义彬、单向:《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刘乙坐,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黄奇杰,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