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学困生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普通高中的所有学困生当中,数学学困生现象较为突出。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质量大多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进入高中学习后感到吃力,学困生现象尤为突出。在各学科中,数学学困生尤为突出,所占比例较大。要提高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化这些学困生。以下是我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通過“两补”,夯实基础
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是由重点高中挑选优秀生源后留下来读高中的,他们的入学成绩平平,初中的数学基础较差,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差,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他们甚至对初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无法准确表达。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是打基础。可采取数学课前10分钟补一点(基础)和课后活动课补一点(基础),尽快帮助他们夯实初中数学基础,让学困生成为“有米之炊”的“巧妇”。
二、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和诙谐幽默的教育艺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概率》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情境、经历感受概率的意义,并能体验、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我先创设几个如“电脑键盘中字母的排列顺序为什么不按a.b.c.d……的顺序而按现在这样的排列方式排列?”结合课程知识穿插讲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到银行存款如何存收益最大等。
我们常看到某位学困生上课老爱做小动作或者讲悄悄话,其实这是渴望被关注的一种行为表现,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困生参与,不紧能消除他们的“小差”,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现,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
例如讲直线概念时,我是这样描述的:“直线可以想象成黑板边线无限延长,穿过高山大海,突破大气层,经过星球,直至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经过这样一番描述,学生便兴趣盎然,对直线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显得形象、逼真了。
三、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尽管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学模式的单一及教师对一些学生的淡漠、厌烦和批评使学生缺乏自信,消极情感体验过多,是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之一。要使他们转化,就要多创造一些让他们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困生都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和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设法多给学困生一些学习和思考的时空,特别是对有一定难度的推理的分析,要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个思维环节都有体味、评价和消化。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可把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多设几个台阶,深入浅出,使他们经过思考后能回答正确,从而让学困生尝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信心。
四、加强课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往往教师付出了许多辛勤努力,却收效甚微。于是教师往往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教师要降低要求,减少梯度,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要满怀耐心,做到“抓反复,反复抓”,直到学困生的思想、学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为了使学困生能对新授内容有所适应,教师可对他们进行课前辅导,并对辅导中用到的旧知识及时补充,以减少因旧知识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课外辅导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优秀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内容,在课后要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结对互帮小组,让优秀生做学困生学习上的小老师。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利用亲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学困生在家时也能认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表明,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理解学生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数学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实现不同的发展。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因势利导,使学困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以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灵珍.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考试(教研版),2009(6).
[2]叶上雄.中学教育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陈金忠.数学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质量大多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进入高中学习后感到吃力,学困生现象尤为突出。在各学科中,数学学困生尤为突出,所占比例较大。要提高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化这些学困生。以下是我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通過“两补”,夯实基础
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是由重点高中挑选优秀生源后留下来读高中的,他们的入学成绩平平,初中的数学基础较差,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差,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他们甚至对初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无法准确表达。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是打基础。可采取数学课前10分钟补一点(基础)和课后活动课补一点(基础),尽快帮助他们夯实初中数学基础,让学困生成为“有米之炊”的“巧妇”。
二、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和诙谐幽默的教育艺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概率》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情境、经历感受概率的意义,并能体验、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我先创设几个如“电脑键盘中字母的排列顺序为什么不按a.b.c.d……的顺序而按现在这样的排列方式排列?”结合课程知识穿插讲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到银行存款如何存收益最大等。
我们常看到某位学困生上课老爱做小动作或者讲悄悄话,其实这是渴望被关注的一种行为表现,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困生参与,不紧能消除他们的“小差”,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现,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
例如讲直线概念时,我是这样描述的:“直线可以想象成黑板边线无限延长,穿过高山大海,突破大气层,经过星球,直至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经过这样一番描述,学生便兴趣盎然,对直线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显得形象、逼真了。
三、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尽管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学模式的单一及教师对一些学生的淡漠、厌烦和批评使学生缺乏自信,消极情感体验过多,是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之一。要使他们转化,就要多创造一些让他们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困生都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和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设法多给学困生一些学习和思考的时空,特别是对有一定难度的推理的分析,要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个思维环节都有体味、评价和消化。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可把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多设几个台阶,深入浅出,使他们经过思考后能回答正确,从而让学困生尝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信心。
四、加强课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往往教师付出了许多辛勤努力,却收效甚微。于是教师往往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教师要降低要求,减少梯度,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要满怀耐心,做到“抓反复,反复抓”,直到学困生的思想、学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为了使学困生能对新授内容有所适应,教师可对他们进行课前辅导,并对辅导中用到的旧知识及时补充,以减少因旧知识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课外辅导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优秀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内容,在课后要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结对互帮小组,让优秀生做学困生学习上的小老师。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利用亲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学困生在家时也能认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实践表明,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理解学生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数学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实现不同的发展。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因势利导,使学困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以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灵珍.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考试(教研版),2009(6).
[2]叶上雄.中学教育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陈金忠.数学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