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并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阅读教学也就成为一种审美的指导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目前的状况是绝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兴味索然。究其原因,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把美育渗透在认知过程中,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变成情趣盎然的生命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创造和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学会用心去感悟阅读之美。
一、析词赏句,品味语言之美
任何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都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优美的。要想对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使其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需要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处理、挖掘教材语言中美的因素,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语言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然后运用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分享这种美。
从《诗经》《楚辞》到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直至现当代的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其语言都堪称语言艺术的高峰。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析词赏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背影》,朱自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幾个场面,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行动:“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缩”、“倾”是平常而又平常的词语,但用在这里则具有任何别的词语都难以产生的效果。它不仅正好与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特有的心情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丝丝入扣,而且惟妙惟肖地表露了一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情。对这几个词语咀嚼品析,可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使背影的一瞬化作永恒,一个背影力敌万语千言的倾诉,如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学生的心灵共鸣点上。
当然,要真正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之妙,还必须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背影》的语言于朴素中见丰腴,如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真实地流露了作者对自己不理解父亲拳拳之情的自嘲与自责!大拙正是大巧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时,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意识到父母之爱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
二、情境导引,感知意境之美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语言符号向读者提供意象、意境,读者也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经验视界进入阅读,阐释作品,倾诉心灵,表现自我。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与散文,意境是这些文学作品的生命。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教师若能抓住物我一体的意境进行导引,作品的主题、感情等等就都能呼之欲出,也惟有如此,才能还作品以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审美意境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而设定,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尤其是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人到无我之境。
情境导引使学生进入意境,教师首先要进入意境,“境”由“情”生,“情”浓“境”深,无“情”则不能人“境”。教师深刻理解、感知作品,才能通过情境的桥梁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朱自清的散文《绿》本身就是一幅明丽诱人的图画,是一块纯洁温润的碧玉,是一首情彩横溢的诗歌,是一曲优雅动听的乐章,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盎然的作品,只有产生情境导引,才可能让学生像杜甫那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洞然开启,带着对春的美好回忆,热切憧憬、观察欣赏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进而把课文中的“彼情彼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艺术真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呢?如用琼瑶的《在水一方》领略《诗经》《蒹葭》的凄清忧伤;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从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中体验张继夜泊枫桥的落寞孤寂;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不妨以一种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创造一个静谧空灵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情怀;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那持久不绝的鼓声,当学生产生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后,会情不自禁地为生命呐喊、自豪,把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由朦胧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体验生命过程的沉积、勃发、沸腾与升华。学生从诸多的文学作品中感悟着忧伤与欢欣,迷惘与热烈,柔婉与激昂,浪漫与豪放,并将其化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当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后,在动人魂魄的意境中,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共鸣。
三、深入文本。体会情感之美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在文学创作上,文学作品很注重意境与意味的统一,在描述客观世界的时候,作者总是努力捕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韵味,表达比言语更生动深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家受情感的驱动,在思维活跃之际,平时积累的无数感性经验纷至而来,进而形成渗透着自己主体感情色彩的作品。所以,阅读的美育渗透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
当代的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虽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能够从电脑屏幕上一串串数字、符号中读出喜怒哀乐,但却难以静下心来领悟文学作品的深邃意韵:体会不出“山无棱、天地合”的决绝,感知不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凄清朦胧;理解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灵之光。在阅读教学中,换位思考是深入文本、实现感知作品情感美的有效途径。胡适《我的母亲》,写了作者自幼失去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整个家的母亲形象。担当起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的母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如果学生只是置身事外,如何能唤起审美愉悦?此时,惟有发挥想象,换位 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体会到胡适的母亲用真爱和真情诠释的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真爱换取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胡适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便会一直回旋在学生的脑际。
四、挖掘本质,感悟哲思之美
语文教材的选文蕴涵着作者对人生世相的关注和思索,在此之上,才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色的表达,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作者自身的独特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作品,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而是以理性的形式对人间万象的思考。
综观这些佳作,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基于一定的角度,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此,人们也无法用一种模式来诠释。精彩纷呈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愈伟大的理念,在表现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活力愈深刻,愈强烈,因而作品也愈感人,其含义愈深。”这“伟大的理念”又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需要在深入挖掘中渐至本质,感悟哲思之美的绚烂。如德国大思想家歌德所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纸面上的部分如冰山浮于水面之上的部分,阅读教学要想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要设法让学生看到水面之下的部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斑羚飞渡》是较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文章,作者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股獨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根源于斑羚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教学时教师要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白作者是在用被毁灭的命运对生命进行思考,对生与死进行执着的追问。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读,而且要用脑、用心去读,不仅要读文字写成的作品,还要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使审美活动变为对心灵的拷问,对人生的思考。毫无疑问,《斑羚飞渡》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由感性的模糊到理性的成熟,学生既体会到具有哲理意味的永恒的命题,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更多地关注生活细节,提升善良、正直的品格。
总之,教材中可以进行美育渗透的素材比比皆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信手拈来。教师只有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根据审美的需要,解读这些文学作品,使阅读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情感共鸣,得到道德陶冶,实现“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
一、析词赏句,品味语言之美
任何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都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优美的。要想对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使其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需要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处理、挖掘教材语言中美的因素,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语言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然后运用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分享这种美。
从《诗经》《楚辞》到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直至现当代的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其语言都堪称语言艺术的高峰。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析词赏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背影》,朱自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幾个场面,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行动:“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缩”、“倾”是平常而又平常的词语,但用在这里则具有任何别的词语都难以产生的效果。它不仅正好与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特有的心情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丝丝入扣,而且惟妙惟肖地表露了一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情。对这几个词语咀嚼品析,可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使背影的一瞬化作永恒,一个背影力敌万语千言的倾诉,如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学生的心灵共鸣点上。
当然,要真正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之妙,还必须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背影》的语言于朴素中见丰腴,如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真实地流露了作者对自己不理解父亲拳拳之情的自嘲与自责!大拙正是大巧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时,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意识到父母之爱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
二、情境导引,感知意境之美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语言符号向读者提供意象、意境,读者也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经验视界进入阅读,阐释作品,倾诉心灵,表现自我。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与散文,意境是这些文学作品的生命。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教师若能抓住物我一体的意境进行导引,作品的主题、感情等等就都能呼之欲出,也惟有如此,才能还作品以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审美意境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而设定,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尤其是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人到无我之境。
情境导引使学生进入意境,教师首先要进入意境,“境”由“情”生,“情”浓“境”深,无“情”则不能人“境”。教师深刻理解、感知作品,才能通过情境的桥梁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朱自清的散文《绿》本身就是一幅明丽诱人的图画,是一块纯洁温润的碧玉,是一首情彩横溢的诗歌,是一曲优雅动听的乐章,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盎然的作品,只有产生情境导引,才可能让学生像杜甫那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洞然开启,带着对春的美好回忆,热切憧憬、观察欣赏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进而把课文中的“彼情彼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艺术真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呢?如用琼瑶的《在水一方》领略《诗经》《蒹葭》的凄清忧伤;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从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中体验张继夜泊枫桥的落寞孤寂;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不妨以一种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创造一个静谧空灵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情怀;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那持久不绝的鼓声,当学生产生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后,会情不自禁地为生命呐喊、自豪,把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由朦胧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体验生命过程的沉积、勃发、沸腾与升华。学生从诸多的文学作品中感悟着忧伤与欢欣,迷惘与热烈,柔婉与激昂,浪漫与豪放,并将其化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当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后,在动人魂魄的意境中,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共鸣。
三、深入文本。体会情感之美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在文学创作上,文学作品很注重意境与意味的统一,在描述客观世界的时候,作者总是努力捕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韵味,表达比言语更生动深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家受情感的驱动,在思维活跃之际,平时积累的无数感性经验纷至而来,进而形成渗透着自己主体感情色彩的作品。所以,阅读的美育渗透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
当代的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虽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能够从电脑屏幕上一串串数字、符号中读出喜怒哀乐,但却难以静下心来领悟文学作品的深邃意韵:体会不出“山无棱、天地合”的决绝,感知不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凄清朦胧;理解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灵之光。在阅读教学中,换位思考是深入文本、实现感知作品情感美的有效途径。胡适《我的母亲》,写了作者自幼失去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整个家的母亲形象。担当起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的母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如果学生只是置身事外,如何能唤起审美愉悦?此时,惟有发挥想象,换位 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体会到胡适的母亲用真爱和真情诠释的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真爱换取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胡适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便会一直回旋在学生的脑际。
四、挖掘本质,感悟哲思之美
语文教材的选文蕴涵着作者对人生世相的关注和思索,在此之上,才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色的表达,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作者自身的独特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作品,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而是以理性的形式对人间万象的思考。
综观这些佳作,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基于一定的角度,受制于一定的时空,因此,人们也无法用一种模式来诠释。精彩纷呈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愈伟大的理念,在表现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活力愈深刻,愈强烈,因而作品也愈感人,其含义愈深。”这“伟大的理念”又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需要在深入挖掘中渐至本质,感悟哲思之美的绚烂。如德国大思想家歌德所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纸面上的部分如冰山浮于水面之上的部分,阅读教学要想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要设法让学生看到水面之下的部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斑羚飞渡》是较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文章,作者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股獨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根源于斑羚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教学时教师要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白作者是在用被毁灭的命运对生命进行思考,对生与死进行执着的追问。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读,而且要用脑、用心去读,不仅要读文字写成的作品,还要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使审美活动变为对心灵的拷问,对人生的思考。毫无疑问,《斑羚飞渡》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由感性的模糊到理性的成熟,学生既体会到具有哲理意味的永恒的命题,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更多地关注生活细节,提升善良、正直的品格。
总之,教材中可以进行美育渗透的素材比比皆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信手拈来。教师只有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根据审美的需要,解读这些文学作品,使阅读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情感共鸣,得到道德陶冶,实现“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