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在解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lc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物理问题看起来似乎条件不足,难以入手求解.其实此类问题常常可以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而便可顺利求解.下面举例分析,希望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一、求解力学问题
  图1例1 如图1所示,某人站在到公路垂直距离为d=50 m的A点,发现公路上B点有一辆客车以v=8.48 m/s的速度沿公路匀速前进,人与车相距s=100 m,人奔跑的速度v′=6 m/s.则人要赶上客车应朝哪个方向奔跑才行?
  解析 由图1示可知sinα=50100=12,所以α=30°.
  设人奔跑的方向与AB连线夹角为θ,车和人到达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和t′,则有vtsinθ=v′t′sinα,即
  tt′=v′sinθvsinα
  ①
  人要能够赶上汽车,应有t≥t′,即
  tt′≥1
  ②
  把②带入①有:v′sinθvsinα≥1,即sinθ≥0.707,所以45°≤θ≤135°.
  例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之间的距离大于2L(比2r大得多)时,两球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速度v0沿两球连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如图2所示.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v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图2解析 A球向B球接近至A、B间的距离小于L之后,A球的速度逐渐减小,B球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两球间的距离继续逐渐减小,当A、B的速度相等时,两球的间距最小.若此距离大于2r,则两球不会接触,因而它们不接触的条件是:
  v1=v2
  L+s2-s1>2r
  其中v1、v2为当两球间距离最小时,A、B两球的速度,s1、s2为两球间距离从L变到最小的过程中A、B两球通过的路程.
  设v0为A球的初速度,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v1+2mv2
  由功能关系有:
  Fs1=-12mv20-12mv21,Fs2=12(2m)v22
  联立以上各式科解得v0<3F(L-2r)m.
  例3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v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A,经过Δt时间从同一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另一小球B.(1) 要使A、B两球能在空中相遇,Δt应满足什么条件?(2) 要使B球在上升时与A球相遇,Δt应满足什么条件?(3) 要使B球在下降时与A球相遇,Δt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一个极值问题,但用极值求解相对困难和麻烦.若利用不等式求解则简捷、方便得多.
  根据题意设在B球抛出后t时刻与A球相遇,则它们相遇的条件为:
  2v0(t+Δt)-12g(t+Δt)2=v0t-12gt2,化简得
  t=2v0Δt-12gΔt2gΔt-v0
  ①
  (1) 要求0  ②
  把①代入②,有0<2v0Δt-12gΔt2gΔt-v0<2v0g,解之得2v0g<Δt<4v0g.
  (2) 要满足如下条件0  ③
  将①代入③可解得:(1+3)v0g<Δt<4v0g.
  (3) 要满足如下条件 v0g  ④
  把①代入④可解得:2v0g<Δt<(1+3)v0g.
  
    图3例4 如图3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O两侧的人的序号都有标记n(n=1, 2, 3, …).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一侧每个沙袋的质量为m=14 kg;x<0一侧的每个沙袋的质量为m′=10 kg.一个质量为M=48 kg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正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将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运动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沙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
  (1) 空车出发后,车上堆积了多少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
  (2) 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多少个?
  解析 该题涉及到的物理规律仅限于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知识,能力考查则相当突出,对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有较高要求.最终落实到数学工具的应用上,须通过解不等式才能得出结论.
  (1) 在小车朝正方向滑行的过程中,第(n-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n-1,第n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n,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n-1)m]vn-1-2nmvn-1=(M+nm)vn,则vn=M-(n+1)mM+nmvn-1
  小车反向运动的条件是vn-1>0,vn<0,即(M-nm)>0,M-(n+1)m<0.
  代入已知数值可解得nMm-1=3414.
  因为n为正整数,故n=3,即车上堆积了3个沙袋后就反向滑行.
  (2) 车自反向滑行直到接近x<0一侧第一个人所在位置时,车速保持不变,而车原质量为(M+3m),若朝-x方向滑行过程中,第(n-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速为vn-1′,第n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速为vn′.
  现取图中向左的方向(-x方向)为vn-1′、vn′的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3m-(n-1)m′]vn-1′-2nm′vn-1′=(M+3m+nm′)vn′,解得vn′=M+3m-(n+1)m′M+3m+nm′vn-1′.
  车不在向左滑行的条件是vn-1>0,vn′<0,即M+3m-nm′>0,M+3m-(n+1)m′≤0,将已知数值代入上面两个不等式可求得8≤n<9.   当n=8时,车停止滑行,即在x<0一侧第8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就停下来.故车上共有大小沙袋3+8=11个.
  图4例5 如图4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θ,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现用一水平恒力F推物体,结果无论F多大都推不动,求μ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 由题意知不等式Fcosθ<μ (mgcosθ+Fsinθ)+mgsinθ恒成立,整理得F(cosθ-μ sinθ)  二、求解热学问题
  例6 如图5所示,大小不等的两个容器被一根细的玻璃管连通,玻璃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将两容器内气体隔开(温度相同).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大容器在上,小容器在下,水银柱刚好在玻璃管的正中间.现将两容器同时降低同样的温度,若不考虑容积的变化,则细管中水银柱的移动情况是( ).
  A. 不动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 以液面C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pA+ρgh=pB
  假定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移动,A、B减少的压强分别为ΔpA、ΔpB,则液柱C受到向下的压强p下=pA-ΔpA+ρgh,向上的p上=pB-ΔpB.
  若ΔpA=ΔpB,则p上=p下,水银柱不移动;若ΔpA<ΔpB,则p上>p下,水银柱向下移动;若ΔpA>ΔpB,则p上  因此只要假定水银柱不动,分析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运用不等式就可判断水银柱怎样移动.
  
  
  图5 图6方法1 假定水银柱不移动,根据查理定律有pT=p-ΔpT-ΔT,化简得Δp=ΔTTp,则ΔpA=ΔTTpA,ΔpB=ΔTTpB.由于pA  方法2 假定水银柱不移动,作A、B等容变化图象,如图6所示.降低相同温度时,由图可知ΔpB>ΔpA,水银柱下降.应选C.
  例7 如图7所示,有一直立的汽缸,汽缸底到缸口的距离为L0,用一厚度和质量均不计的刚性活塞A把一定质量的空气封在缸内,活塞与缸间摩擦可忽略,平衡时活塞在缸口,周围大气的压强为H0 cmHg.现把一个盛有水银的瓶子放在活塞上(瓶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平衡时活塞到汽缸底的距离为L,若不是把这瓶水银放在活塞上,而是把瓶内水银缓慢地倒在活塞上方,这时活塞下移,直到其不再下移.求此时气柱的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条件(设气体的温度不变)
  
  图7 图8解析 本题表面上看似乎与不等式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如灵活运用不等式求解,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8设有足够量的水银一直能够把汽缸装满,装满时水银柱长为x cm,则有
  H0L0=(H0+x)(L0-x0),解之得:x=L0-H0
  设瓶内水银产生的总附加压强为Δp,则有
  H0L0=(H0+Δp)L,解之得:Δp=H0(L0-L)L
  若0  则水银没能全部倒入缸中,解此式得:L0>H0,L  气柱长L′=L0-x=H0.
  若x≥Δp,即L≥H0,水银能够全部倒入缸中,因此气柱长L′=L0.
  若x≤0,即L0≤H0,水银不能倒进缸中,一定满足L0>H0.
  所以最后结论为:当L 三、求解电磁学问题
  例8 把一个“10 V 2.0 W”的用电器A(纯电阻)接到某一电动势与内阻都不变的电源上,用电器A实际消耗的功率是2.0 W;换上另一个“10 V 5.0 W”的用电器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功率有没有可能反而小于2.0 W呢?如果认为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可能,试求出用电器B实际消耗的功率小于2.0 W的条件(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解析 不可能.因为当电路的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在一般情况下,对电源同一输出功率,外电阻有两个值.由题意知
  用电器A的电阻RA=U2APA=1022.0Ω=50 Ω,用电器B的电阻RB=U2BPB=1025Ω=20 Ω.
  当A接到电源上时,消耗的概率P1为额定功率,所以有P1=(ERA+r)2RA=2.0 W.
  换为用电器B时,B消耗的功率P2=(ERB+r)2RB<2.0 W.
  由上述两式可解得(取合理值)r>1010Ω,E>(10+21-) V.
  
  
  图9例9 如图9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固定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从半球顶由静止沿左侧滑下且始终未脱离球面,求其电量的最小值.
  解析 小球始终未脱离球面的条件是N≥0恒成立.设某时刻小球重力与所受洛仑兹力之间夹角为θ,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mgR(1-cosθ)=12mv2
  ①
  Bqv+mgcosθ-N=mv2R
  ②
  由①得cosθ=1-v22gR,将其代入②可得N=-3mv22R+Bqv+mg
  图10
  由于a=-3m2R<0,故抛物线开口向下,如图10所示.要使N≥0恒成立,必须当v=0和v=2gR时,N≥0;当v=0时,N=mg>0;当
  v=2gR时,N=-2mg+Bq2gR≥0,所以q≥m2gRBR.
  图11例10 如图11所示的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能忽略不计.电流表A1、A2、A3和A4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和I4,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I1=I3 B. I1
  C. I2=2I1 D. I2  解析 从电路图和各选项可以看出,选项A比较的是对应电阻上的电流,只要A选项的比较结果能够确定,则选项B就容易判断了.选项C是比较同一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显然不正确;选项D是比较两电路中的总电流,这是本题的关键所在.若不采用简化的方法,比较两电路的总电阻很复杂.下面通过不等简化巧妙地进行比较.
  假设A1电阻为零,并设每只电流表的内阻为rA,电源内阻为r,则由电阻串、并联知识可知(甲)、(乙)两电路的总电阻R甲>r+(rA+R2),R乙=r+R+r2,据此可知R甲>R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2  由此可见,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常常会用到不等式.当然,不等式在求解物理问题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灵活运用,就会通过解题技巧,收到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5-11-10)
其他文献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可于短期内遍及整个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校等集体儿童机构,影响小儿的健康,其并发症又较多,因此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发病率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陋离与留检诊断明确后立即隔离,从发病之日起直到腮肿完全消退后一周为止。遇有可疑病儿,应暂时在家隔离观察。全托小儿应每日检查,发现有症状者即应分别隔离。  (2)被动免疫给与流腮病儿接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